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力机器基础振动与设计若干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24
1
作者 侯兴民 马小燕 +1 位作者 吴汉生 田启强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1-137,共7页
讨论了《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 50040-96)中的若干问题,包括质-弹-阻模型、地基动力参数、荷载组合和基础的构造要求等几个方面。对动力响应,基于弹性半空间理论定义质-弹-阻模型中引入的各个参数(频变),基于该模型计算稳态荷载或... 讨论了《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 50040-96)中的若干问题,包括质-弹-阻模型、地基动力参数、荷载组合和基础的构造要求等几个方面。对动力响应,基于弹性半空间理论定义质-弹-阻模型中引入的各个参数(频变),基于该模型计算稳态荷载或暂态荷载作用下基础的动力响应;引入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等的验算,并在基础的形状尺寸、埋深、材料、配筋等构造方面为设计人员提供指导;对基础的重要程度进行分类,对重要基础,特殊场地条件下的基础,建造时宜考虑沉降等观测手段,及可改变基础固有特性和加固维修等相关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 质-弹-阻模型 地基动力参数 荷载组合 构造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的数值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蒋东旗 谢定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4-78,共5页
在“数值方法”总的思路指导下 ,结合动力机器基础振动的特点 ,把土与基础视作一弹性共同作用体系 ,利用大型工程分析软件ADINA ,分别对简单地基条件下基础不同振型及复杂地基条件下的耦合振动进行了系统的数值试验 ,并将所得的结果与... 在“数值方法”总的思路指导下 ,结合动力机器基础振动的特点 ,把土与基础视作一弹性共同作用体系 ,利用大型工程分析软件ADINA ,分别对简单地基条件下基础不同振型及复杂地基条件下的耦合振动进行了系统的数值试验 ,并将所得的结果与相应条件下由《规范》方法与Lysmer比拟法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对于动力机器基础设计的系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器基础 弹性半空间 数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基础动力耦合系统最优控制器设计与性能仿真 被引量:2
3
作者 孙玉国 尹玉川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03年第3期24-26,30,共4页
针对柔性基础上马达和仪器的主动隔振问题,建立了刚性机器—柔性基础动力耦合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利用线性二次调节器理论,对耦合系统的振动功率流传递进行了最优控制。并对系统的瞬态响应与状态观测器构造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柔性基础 马达 仪器 主动隔振 刚性机器-柔性基础动力耦合系统 状态空间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耦合动力学——轻量化协作机器人设计与控制的力学基础——解读《机器人刚柔耦合动力学》 被引量:6
4
作者 尹海斌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3020-3023,共4页
传统机器人采用厚实的结构来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刚度,以减小机器人的结构振动,但是这种"粗笨"结构的机器人存在高能耗、适应性差等问题。为了提高机器人的节能性,要对机器人的结构进行轻量化设计,但轻量化设计又会导致其柔性结... 传统机器人采用厚实的结构来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刚度,以减小机器人的结构振动,但是这种"粗笨"结构的机器人存在高能耗、适应性差等问题。为了提高机器人的节能性,要对机器人的结构进行轻量化设计,但轻量化设计又会导致其柔性结构振动,这就需要对机器人进行动态控制,以提高其动态刚度来减小结构振动。另外,能感知人协作意图、适应环境与目标变化的机器人因具有柔顺结构而适应性能良好,也存在柔性结构振动的可能。因此,利用柔性结构带来轻量节能与适应能力的前提是减小柔性结构振动,这需要研究柔性结构的动态控制,这些动态控制的力学基础都是刚柔耦合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柔耦合动力 机器 力学基础 轻量化 社会老龄化 解读 控制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动力机器基础激发的地面振动衰减公式的讨论 被引量:6
5
作者 黄菊花 肖祥芷 +3 位作者 董湘怀 何成宏 扶名福 杨国泰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85-88,共4页
在理论分析和振动实测的基础上 ,对动力机器水平扰力作用下地面振动衰减进行了分析、计算 ,提出了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的水平扰力作用下估算地面振动的衰减公式 。
关键词 动力机器 地面振动 传播 衰减公式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邻机器基础动力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简政 杨芳 李爱国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65-268,共4页
将相邻基础作为一个整体,把土与基础视作一弹性共同作用体系,用大型结构分析软件对相邻机器基础进行了数值仿真模拟。分析了双台基础在水平荷载、垂直荷载以及水平摇摆荷载作用下,距离变化时的动力反应,并与单台基础时相应的荷载作用下... 将相邻基础作为一个整体,把土与基础视作一弹性共同作用体系,用大型结构分析软件对相邻机器基础进行了数值仿真模拟。分析了双台基础在水平荷载、垂直荷载以及水平摇摆荷载作用下,距离变化时的动力反应,并与单台基础时相应的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反应进行了对比;计算了双台机器正常运行,但有一个固定相位差时的动力反应,总结了相邻基础之间的相互动力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邻机器基础 动力相互作用 动力反应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基础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姜忻良 李燕飞 郑刚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5-102,共8页
本文分别对单台、双台、联合基础与地基土相互作用体系在扰力作用下的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在计算中考虑了外围土体的影响。通过算例,得到了单台、双台、联合基础的一些振动规律。
关键词 机器基础 样条有限元 动力相互作用 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机器基础振动的Lysmer理论法与有限元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范留明 朱飞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6-61,共6页
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与理论计算法的对比研究,提出了一种验证动力机器基础Lysmer理论适用性的分析方法。首先根据二阶常系数非齐次微分方程理论,推求得到Lysmer方程的理论解,建立了动力基础的理论模型和相同条件下有限元数值试验模型,并... 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与理论计算法的对比研究,提出了一种验证动力机器基础Lysmer理论适用性的分析方法。首先根据二阶常系数非齐次微分方程理论,推求得到Lysmer方程的理论解,建立了动力基础的理论模型和相同条件下有限元数值试验模型,并分别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和理论计算得到在相同外周期动荷载作用下两种模型的位移历时曲线。计算结果发现,两种位移历时曲线的总体形状、初始相位和振动频率均非常接近,振幅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反映出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器基础 Lysmer方程 动力有限元 位移时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机器基础响应分析的波数法
9
作者 魏新江 林水珍 夏唐代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4期459-463,共5页
根据地基中表面波的能流分布规律 ,提出利用面波的第一模态波模拟水平向传播波 ,而竖向传播波则采用半无限单元模拟 .
关键词 表面波 动力响应 弥散特性 动力机器基础 波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复杂动力机器基础参振质量的概念、理论及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巴振宁 符瞻远 +3 位作者 韩庆华 梁建文 刘铭劼 张晋元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68,共13页
为满足大型动力机器设备的性能及工艺需求,动力机器基础正朝着大尺寸和构造形式复杂的方向发展。动力荷载作用下,大型复杂动力机器基础自身各部分的振动难以保持同步,即无法完全参振,此时,现有的将基础整体视为刚体进行动力设计的相关... 为满足大型动力机器设备的性能及工艺需求,动力机器基础正朝着大尺寸和构造形式复杂的方向发展。动力荷载作用下,大型复杂动力机器基础自身各部分的振动难以保持同步,即无法完全参振,此时,现有的将基础整体视为刚体进行动力设计的相关国家标准规范不再适用。参考基础动力设计分析中十分重要的地基土参振质量(基础振动时周围地基土同步参振的质量)概念,将大型复杂动力机器基础考虑为由核心实体刚体部分与外围附属弹性体部分组成的刚体-弹性体系统,提出了大型复杂动力机器基础参振质量的概念(核心刚体质量与外围弹性体同步参振质量之和),进而基于弹性半空间理论体系给出了理论求解公式和相应的数值求解流程,并以天津大学在建国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中的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基础为例,建立了精细化基础-桩基-地基土整体模型,分析了工作荷载作用下基础参振质量。数值结果表明:该基础参振质量总体可达80%以上,基础振动同步性较好。基于文中提出的参振质量概念和数值求解步骤,开展基础参振质量分析,可从振动同步性角度评估基础动力设计的合理性,为大型复杂动力机器基础的动力设计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器基础 基础参振质量 地震模拟振动台 刚体-弹性体系统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机器基础容许振动标准取值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黎益仁 宫海军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1-315,共5页
对于各类动力机器基础,应根据机器自身对振动的要求、机器基础和工房的安全和功能要求以及操作工人的劳保要求,考虑机器工作原理与性能上的不同而合理确定其容许振动值。其中,对于新旧机器扰力相差很大的旋转式机器基础,工程验收测试时... 对于各类动力机器基础,应根据机器自身对振动的要求、机器基础和工房的安全和功能要求以及操作工人的劳保要求,考虑机器工作原理与性能上的不同而合理确定其容许振动值。其中,对于新旧机器扰力相差很大的旋转式机器基础,工程验收测试时应留有足够的余地;对于旋转往复式机器基础,根据其用途、功率和结构型式的不同,容许振动值的大小也不相同。隔振基础的容许振动值可取普通基础的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器基础 隔振基础 容许振动值 旋转往复式机器 压缩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基础设计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尹谦钧 侯杰 邱法维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44,共5页
在设计动力机器基础时,需要对基础进行动力分析,可以依据的动力分析方法包括我国《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方法、Lysmer比拟法和美国《基础工程手册》中描述的方法等。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基础与一般的动力机器基础有着明显区别,具有... 在设计动力机器基础时,需要对基础进行动力分析,可以依据的动力分析方法包括我国《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方法、Lysmer比拟法和美国《基础工程手册》中描述的方法等。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基础与一般的动力机器基础有着明显区别,具有尺寸大、推力大和工作频率范围宽等特点,对于设计这类基础时能否继续沿用上述动力机器基础的计算方法,本文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某单位6m×6m三向六自由度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基础为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基础工程手册》中的方法,在分析计算大型振动台的基础时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器基础 振动台 刚度 阻尼 动力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基础振动模型及动力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蒯行成 王贻荪 陈军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1995年第3期269-273,共5页
提出一种刚体—弹性体联合基础振动模型,用于大型动力机器联合基础的动力分析。对联合基础的自振频率、振型、减振效果以及在不同相位扰力作用下的响应等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动力 机器基础 结构振动 联合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簧隔振基础中速磨煤机振动性态分析与动力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丽华 彭志丰 +2 位作者 彭奕亮 刘永周 魏霞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90-95,共6页
火力发电厂中速磨煤机采用弹簧隔振基础以减小设备工作扰力对主厂房的影响。为分析弹簧隔振基础中速磨煤机的振动性态并评估其振动安全性,对五个电厂八台磨煤机进行现场振动测试。测试基础上、下台板和设备本体的振动线位移。建立磨煤... 火力发电厂中速磨煤机采用弹簧隔振基础以减小设备工作扰力对主厂房的影响。为分析弹簧隔振基础中速磨煤机的振动性态并评估其振动安全性,对五个电厂八台磨煤机进行现场振动测试。测试基础上、下台板和设备本体的振动线位移。建立磨煤机—基础耦合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现场动测结果基本一致。对弹簧隔振基础中速磨煤机的设计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研究表明,弹簧隔振中速磨煤机基础振动位移满足规范要求,但设备本体振动位移较大,设计中应通过限制基础平台振动位移控制设备本体振动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簧隔振 中速磨煤机 振动性态 动力机器基础 动力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B在动力机器荷载激励下的远场被动隔振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娟 吴昱洁 +1 位作者 高广运 宋耀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28-133,共6页
为研究波阻板在动力机器荷载作用下的被动隔振效果,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了动力机器基础-WIB-土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动力机器激振作用下埋置波阻板对远场地表振动传递阻隔的效果,研究不同参数条件对波阻板隔振效果的影响。... 为研究波阻板在动力机器荷载作用下的被动隔振效果,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了动力机器基础-WIB-土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动力机器激振作用下埋置波阻板对远场地表振动传递阻隔的效果,研究不同参数条件对波阻板隔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竖向动力机器荷载作用下,在被保护体下方地基中设置波阻板对地表竖向和水平向振动具有一定的阻隔作用,整体隔振效果竖向优于水平向;调整波阻板厚度、宽度及埋深均对被动隔振效果有影响,随波阻板厚度增加,波阻板上方地表的隔振效果基本呈增加趋势;波阻板宽度增大对上方地表振动的阻隔区域有扩张趋势,达到4倍瑞利波长则会明显放大波阻板区域的地表振动;波阻板浅埋时能够有效阻隔振动波,波阻板后方地表的隔振效果明显优于波阻板上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器基础 WIB ABAQUS 三维有限元模型 隔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碎机基础隔振设计与分析
16
作者 陈小萍 杨英武 +1 位作者 王柏生 钱晓倩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407-410,共4页
根据鄂式破碎机的产品说明书,其钢筋混凝土基础配重应该为机器质量的8~10倍.但在本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因为现场原因等未能达到要求,致使振动能量向周围传播引起振动公害.为此设计了主动隔振方案,制作一隔振用机器台座,下设隔振器.施工... 根据鄂式破碎机的产品说明书,其钢筋混凝土基础配重应该为机器质量的8~10倍.但在本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因为现场原因等未能达到要求,致使振动能量向周围传播引起振动公害.为此设计了主动隔振方案,制作一隔振用机器台座,下设隔振器.施工结束后进行现场测量振动加速度有效值及占优频率,计算的振动级VL低于ISO标准中建筑物内人体振动容许值,减振效果达到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振 振动 振动级 动力机器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发电机组弹簧基础振动设计评判标准讨论 被引量:5
17
作者 尹学军 王伟强 +1 位作者 谷朝红 沙曾炘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2-306,共5页
国际振动测试与评判标准ISO 10816是为回转类动力机器制订的,它同时又可用于动力机器基础,这一点在欧洲得到公认,但是在我国尚未达成共识。本文详细介绍了基础振动与机器振动的有关问题,经过讨论,得出以下结论:ISO 10816.2和我国国家标... 国际振动测试与评判标准ISO 10816是为回转类动力机器制订的,它同时又可用于动力机器基础,这一点在欧洲得到公认,但是在我国尚未达成共识。本文详细介绍了基础振动与机器振动的有关问题,经过讨论,得出以下结论:ISO 10816.2和我国国家标准GB 50040都经过了大量的工程实践检验,是可靠的,无论采用哪个标准进行汽轮发电机基础动力分析和设计,都能保证机器的安全运行;ISO 10816.2控制物理量采用振动速度,反映了不同频率的振动分量的贡献,不需要针对不同频率进行转换;ISO 10816.2的扰力输入和控制值更加符合当今国内外机械制造水平和平衡等级,与实测的振动也更加吻合;对于汽轮发电机基础,ISO 10816.2比GB 50040略为严格;ISO 10816已转化为国家标准GB/T 6075,适用于回转类动力机器的振动评判;对于国外工程和国内引进机型,ISO10816.2也适用于汽轮机发电机组基础。建议:加强国家标准GB/T 6075在回转类机器基础设计中的应用,积累经验;条件成熟后,在GB 50040修编之时将ISO 10816.2吸纳到我国的《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器 弹簧基础 设计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地基多排孔列近场主动隔振问题的半解析BEM并行优化算法分析
18
作者 时刚 张浩 郜新军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7,共14页
人工振动污染在国际上已被列入“七大环境公害”之一,多排孔列隔振是振动污染治理的一种方式。针对饱和地基中多排孔列近场主动隔振问题,基于饱和土半解析边界元法(BEM),分别建立了动力机器基础的环境振动影响和多排孔列近场隔振的边界... 人工振动污染在国际上已被列入“七大环境公害”之一,多排孔列隔振是振动污染治理的一种方式。针对饱和地基中多排孔列近场主动隔振问题,基于饱和土半解析边界元法(BEM),分别建立了动力机器基础的环境振动影响和多排孔列近场隔振的边界元方程。为提高BEM计算效率,构建了饱和土半解析BEM的SPMD(单程序多数据)并行算法,同时利用孔列间在空间上的对应关系提出了边界元影响系数矩阵快速生成的优化算法。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多排孔列的近场主动隔振效果,分析了布孔方式、几何参数和多排孔距振源距离对其隔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饱和土半解析BEM的SPMD并行算法结合影响系数矩阵生成的优化算法可显著提升多排孔列隔振问题的计算效率。多排孔列的布孔方式对隔振效果基本无影响;增加排孔孔数和孔径、降低孔间净距均能取得更好的隔振效果,而多排孔的排数和排间距对隔振效果影响相对不大;随着多排孔距振源距离增加,多排孔隔振效果先提高后趋于稳定。在实际工程设计时,建议多排孔排数宜为两排,排孔孔径取0.15λR(λR为Rayleigh波波长)、孔深取λR、孔间净距取0.1λR,单排孔数宜根据所需屏蔽区域的面积合理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地基 动力机器基础 地面振动 多排孔 SPMD 隔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油田沙漠砂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腾明 张万昌 +1 位作者 王幼青 张克绪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97-101,共5页
关键词 沙漠砂 动力特性 试验 机器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设备荷载模拟及设备-桩基体系非线性动力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魏文晖 虞薇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6-129,208,共5页
采用人工模拟设备动力荷载对桩基和上部设备协同工作体系进行了非线性振动时程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针对设备振动荷载不易确定的特点,根据实测的荷载时程曲线,以及设备的极限荷载,按平稳高斯过程三角级数模型构造人工荷载时程曲线,将其... 采用人工模拟设备动力荷载对桩基和上部设备协同工作体系进行了非线性振动时程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针对设备振动荷载不易确定的特点,根据实测的荷载时程曲线,以及设备的极限荷载,按平稳高斯过程三角级数模型构造人工荷载时程曲线,将其作为设备的外部施加动荷载。在设备-桩基体系协同工作有限元模型中,采用粘滞边界模拟承台周边的地基土,地基弹簧弹性系数采用粘-弹性半空间法计算,使得整个体系的计算规模得到简化。利用模态叠加法对该体系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将上述方法应用到常州盘固水泥厂水泥立磨设备基础分析,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荷载时程 动力机器基础 粘-弹性边界 等效弹簧实体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