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力有限元方法的典型砌体结构爆破振动安全标准的探讨 被引量:8
1
作者 魏海霞 陈士海 张安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53,共5页
采用动力有限元方法,参照爆区现场的一实际三层砌体房屋结构,建立三维空间实体模型,并将底层的爆破地震波监测信号加载到砌体结构模型的基底,求解出有限元模拟的砌体结构其它各层的爆破振动响应值,并与监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常见的... 采用动力有限元方法,参照爆区现场的一实际三层砌体房屋结构,建立三维空间实体模型,并将底层的爆破地震波监测信号加载到砌体结构模型的基底,求解出有限元模拟的砌体结构其它各层的爆破振动响应值,并与监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常见的2层~4层砌体结构房屋,各取一种典型结构在底部节点垂直方向上施加不同主频的爆破地震波进行动力有限元建模并模拟开裂过程,通过定义结构单元的临界失效状态来寻求典型砌体结构房屋的爆破振动安全标准值,并给出了2~4层典型砌体结构房屋在各主频段爆破地震波作用下的爆破振动安全标准。结果表明,现行的《爆破安全规程》中基于工程经验及宏观调查资料基础上制定出的爆破振动安全标准过于粗糙和笼统,对于同类建筑,没有考虑到结构个体的振动特性差异,并不能保证所有结构物的安全,不具有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动力有限元方法 临界失效状态 安全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的等效地震荷载动力有限元方法
2
作者 吴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2-85,共4页
等效地震荷载是地下结构简化抗震设计方法的核心,直接决定简化方法的计算精度。目前,大多数简化抗震设计方法均围绕地震过程中土层的加速度响应或位移响应建立等效地震荷载。传统的土层地震反应采用等效线性化程序进行一维分析,难以反... 等效地震荷载是地下结构简化抗震设计方法的核心,直接决定简化方法的计算精度。目前,大多数简化抗震设计方法均围绕地震过程中土层的加速度响应或位移响应建立等效地震荷载。传统的土层地震反应采用等效线性化程序进行一维分析,难以反映土层真实的运动过程。基于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二维自由场地震反应分析,讨论了计算等效地震荷载的动力有限元方法,介绍了其建模过程及关键参数,并与等效线性化程序Edu Shake软件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动力有限元法的计算效果良好,可以运用于简化抗震设计时的等效地震荷载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 抗震设计 等效地震荷载 动力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下软黏土不排水强度弱化分析的动力有限元ABAQUS实现 被引量:4
3
作者 焉振 王元战 +1 位作者 肖忠 孙熙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735-744,共10页
在波浪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黏土地基出现孔隙水压力升高,并导致不排水强度弱化,严重影响防波堤的承载性能。考虑静偏应力影响,基于最大孔隙水压力发展模型和正常固结软黏土不排水强度公式,推导出软黏土不排水强度随循环荷载作用次数和... 在波浪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黏土地基出现孔隙水压力升高,并导致不排水强度弱化,严重影响防波堤的承载性能。考虑静偏应力影响,基于最大孔隙水压力发展模型和正常固结软黏土不排水强度公式,推导出软黏土不排水强度随循环荷载作用次数和应力水平变化的动态折减规律。结合软黏土不排水强度动态折减规律和M-C屈服准则,在有限元软件ABAQUS上实现软黏土不排水强度循环弱化分析的数值开发和动力运算过程。运用该动力有限元方法对天津港防波堤地基软黏土的动、静三轴试验进行数值模拟运算。结果表明,最大孔隙水压力发展曲线以及循环荷载作用后不排水强度的数值预测结果与动三轴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另外,动力有限元方法(DFEM)能够表示土体强度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具体弱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黏土 循环荷载 静偏应力 动力有限元方法 最大孔隙水压力 不排水强度弱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蜂窝的动态力学性能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4
作者 胡玲玲 尤帆帆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28,共6页
采用显式动力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具有不同胞元结构的六角形铝蜂窝在冲击荷载下的力学性能,讨论了铝蜂窝的变形模式和动态承载力以及影响因素。通过改变胞壁夹角得到5种不同的胞元结构,计算采用了3种冲击速度。结果表明,在准静态变形模式下... 采用显式动力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具有不同胞元结构的六角形铝蜂窝在冲击荷载下的力学性能,讨论了铝蜂窝的变形模式和动态承载力以及影响因素。通过改变胞壁夹角得到5种不同的胞元结构,计算采用了3种冲击速度。结果表明,在准静态变形模式下,胞元的几何因素对铝蜂窝的承载力起主导作用;一旦蜂窝的变形呈现动态模式后,惯性效应显著,对蜂窝承载力起决定作用,胞元几何因素的影响不再明显;在过渡模式下,惯性效应与几何因素共同主导蜂窝的动态承载力,并且冲击速度越高,惯性效应的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承载力 动力有限元方法 铝蜂窝 冲击 胞元结构 变形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列车引起的大跨度斜拉桥拉索振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朱志辉 刘宇 +2 位作者 龚威 康厚军 敬海泉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9-157,共9页
采用子结构法研究了重载列车引起的大跨度铁路斜拉桥拉索非线性振动问题。首先基于线性桥梁空间有限元模型,采用车-桥耦合动力学理论计算得到斜拉索锚固点动力响应;然后将该动力响应作为斜拉索端部激励,采用自编的基于CR列式法(Co-rotat... 采用子结构法研究了重载列车引起的大跨度铁路斜拉桥拉索非线性振动问题。首先基于线性桥梁空间有限元模型,采用车-桥耦合动力学理论计算得到斜拉索锚固点动力响应;然后将该动力响应作为斜拉索端部激励,采用自编的基于CR列式法(Co-rotational Formulation)的拉索非线性动力有限元程序,计算斜拉索非线性动力响应。以荆岳铁路洞庭湖三塔斜拉桥为例,开展了车致斜拉桥拉索振动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时速范围内,重载列车作用下,斜拉桥索端激励与拉索固有频率两者不存在明显的匹配关系,车致拉索振动响应为一个准静态过程;通过进一步对比不同计算方案,即车-桥耦合振动、移动轴重瞬态分析与移动轴重影响线加载对拉索响应的影响,发现对于大跨度铁路斜拉桥而言,由于车-桥耦合振动效应不显著,采用移动轴重影响线加载方法得到的拉索应力结果具有足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振动 斜拉索 车-桥耦合振动 动力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场大悬挑屋盖的振动特性及风振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齐辉 黄本才 +2 位作者 张昕 林颖儒 徐晓明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31-36,共6页
体育场大悬挑屋盖振动的频谱比较密集,空间振型特性复杂,工程中常采用的风激振动的振型分解法与屋盖的振型特性密切相关.以上海8万人体育场环状屋盖结构和湖南益阳体育场单侧悬挑屋盖结构为背景,分析得到它们振型特性的规律,反对称振型... 体育场大悬挑屋盖振动的频谱比较密集,空间振型特性复杂,工程中常采用的风激振动的振型分解法与屋盖的振型特性密切相关.以上海8万人体育场环状屋盖结构和湖南益阳体育场单侧悬挑屋盖结构为背景,分析得到它们振型特性的规律,反对称振型和对称振型交替出现.并以益阳体育场屋盖为例,在频域内分析了多振型和振型动位移交叉项(或耦合项)对风振动位移响应的影响,得出第一阶竖向对称振型对总响应影响大,特别是在屋盖前缘中部,考虑前10阶振型,第1阶竖向对称振型对总位移的影响达90%,振型动位移交叉项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场 大悬挑屋盖 振动特性 振型动位移交叉项 风振 动力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长江隧道工程盾构段纵向地震响应分析
7
作者 张姣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9-42,共4页
提出了一种将二维有限元动力计算与响应位移法相结合的方法,摒弃了响应位移法地震动输入为简谐波的假定。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模拟地震波在地基中的实际传播过程,并且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随后利用这两种方法分别进行了武汉长江隧道工程... 提出了一种将二维有限元动力计算与响应位移法相结合的方法,摒弃了响应位移法地震动输入为简谐波的假定。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模拟地震波在地基中的实际传播过程,并且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随后利用这两种方法分别进行了武汉长江隧道工程盾构段隧道纵向地震响应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二维动力有限元方法 响应位移法 纵向地震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河谷场地效应的大跨CFST拱桥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叶丹 周建庭 +3 位作者 王领 张瑞杰 徐略勤 金双双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8-116,共9页
本文对某特大跨上承式铁路钢管混凝土拱桥建立“V”型河谷场地有限元动力计算模型,结合时空解耦的时域动力有限元方法,研究“V”型河谷场地效应对其地震响应的影响,并考虑地震入射角、行波速度及地震动峰值等因素对场地效应的影响。结... 本文对某特大跨上承式铁路钢管混凝土拱桥建立“V”型河谷场地有限元动力计算模型,结合时空解耦的时域动力有限元方法,研究“V”型河谷场地效应对其地震响应的影响,并考虑地震入射角、行波速度及地震动峰值等因素对场地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高且坡度均匀的地形使地震波在反射过程中能量增大,海拔较低且坡度下陡上缓的地形使地震波在反射过程中能量减少,“V”型河谷场地效应使大部分钢管混凝土拱圈截面内力测量值放大作用明显;“V”型河谷场地地形效应与地震波的入射角、行波速度及加速度峰值等因素均有关联,且CFST拱肋面外受弯抗震性能受行波速度的影响较大。因此,钢管混凝土拱桥抗震设计中应注意场地地形效应及行波速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 河谷场地效应 地震响应 时域动力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场地桩-土地震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 被引量:27
9
作者 唐亮 凌贤长 +3 位作者 徐鹏举 苏雷 张效禹 张勇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02-306,311,共6页
基于动力Biot理论将饱和砂土模拟为两相介质,正确考虑水和土颗粒之间变形关系,采用完全耦合u-p有限元公式模拟土体位移和孔压,选用多屈服面弹-塑性本构模型模拟黏土、砂土,砂层划分为20-8节点六面体单元,桩处理为梁-柱单元,建立三维有... 基于动力Biot理论将饱和砂土模拟为两相介质,正确考虑水和土颗粒之间变形关系,采用完全耦合u-p有限元公式模拟土体位移和孔压,选用多屈服面弹-塑性本构模型模拟黏土、砂土,砂层划分为20-8节点六面体单元,桩处理为梁-柱单元,建立三维有效应力振动台试验分析模型。通过振动台试验结果,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显示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模拟可液化场地桩-土-结构动力相互用的重要特征,这对于实际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动力耦合有限元方法 桩-土-桥梁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振动台试验 可液化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ultrasonic vibration modes on the residual stress relaxa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uminum alloy
10
作者 SONG Peng-fei CAO Miao-yan +4 位作者 FU Min LI Bing WU Li-jun LI Yun-feng LIU Zhe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3期1008-1023,共16页
In this work,the effect of ultrasonic vibration mode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relaxation of residual stress in 6061-T6 aluminum alloy was studied.A new ultrasonic vibration Johnson-Cook model was proposed,and... In this work,the effect of ultrasonic vibration mode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relaxation of residual stress in 6061-T6 aluminum alloy was studied.A new ultrasonic vibration Johnson-Cook model was proposed,and the relax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residual stress under ultrasonic vibration were predicted and analyzed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6061-T6 aluminum alloy under different ultrasonic vibration modes were analyzed through experiments involving notched specimen tensile testing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analysis.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ultrasonic vibration treatment during deformation,unloading,and load-holding,as well as treatment with its natural ultrasonic frequency,can effectively release residual stress;however,treatment with its natural frequency has the highest rate of release up to 65.4%.Ultrasonic vibration treatment during deformation better inhibits fracture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The FEM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and it can be used as a valid tool for predicting residual stress release under ultrasonic vib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sonic vibration residual stress relief finite element method Johnson-Cook model aluminum allo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