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阶梯形文克尔地基梁的横向弯曲振动
1
作者 张英世 王燮山 《现代电力》 1995年第3期21-28,共8页
利用广义函数建立了阶梯形文克尔地基梁横向弯曲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的微分方程,并求得其通解。应用W算子,给出了振型函数的表达式及几种常见支承条件下的频率方程。利用广义函数的Fourier展开,讨论了此类梁在不同形式载荷作... 利用广义函数建立了阶梯形文克尔地基梁横向弯曲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的微分方程,并求得其通解。应用W算子,给出了振型函数的表达式及几种常见支承条件下的频率方程。利用广义函数的Fourier展开,讨论了此类梁在不同形式载荷作用下的强迫振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形尔地基 横向弯曲振动 自由振动 强迫振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隔震建筑的弯曲梁动力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平 李琪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13-115,共3页
基底隔震建筑的弯曲梁动力模型刘平李琪(扬州大学工学院扬州225009)1弯曲梁隔震模型与解答1.1隔震模型附图弯曲梁模型弯曲梁模型(附图)自由振动微分方程为2x2(K2yx2)=-m2yt2(1)式中K——抗弯刚度;... 基底隔震建筑的弯曲梁动力模型刘平李琪(扬州大学工学院扬州225009)1弯曲梁隔震模型与解答1.1隔震模型附图弯曲梁模型弯曲梁模型(附图)自由振动微分方程为2x2(K2yx2)=-m2yt2(1)式中K——抗弯刚度;m——线质量分布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 地基 基底 隔震结构 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波作用下斜坡地形中桩基的动力响应研究
3
作者 可文海 杨文海 +1 位作者 李源 吴磊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45-1555,共11页
斜坡地形会显著放大地震效应,威胁坡中桩基的抗震安全。为揭示斜坡地形效应对桩基震动的影响机制,提出了一种解析方法,求解了SH波入射的斜坡桩动力响应。首先,基于波函数展开法求解到任意入射角SH波下的斜坡土体自由场位移;然后,通过Pas... 斜坡地形会显著放大地震效应,威胁坡中桩基的抗震安全。为揭示斜坡地形效应对桩基震动的影响机制,提出了一种解析方法,求解了SH波入射的斜坡桩动力响应。首先,基于波函数展开法求解到任意入射角SH波下的斜坡土体自由场位移;然后,通过Pasternak地基梁模型模拟桩与震动土体的相互作用,并结合桩基边界条件求解了桩的动力响应。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吻合良好,有效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通过参数分析,研究了桩-土模量比、桩长细比、斜坡坡度及SH波频率对斜坡桩震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桩-土模量比(100)较小、桩长细比(10)较小、特定斜坡坡度(90°、150°)及特定震动频率时地形效应会显著增幅桩基震动。本研究将为西部高烈度山区斜坡桥桩的抗震设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地形效应 桩-土相互作用 动力响应 Pasternak地基模型 SH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车-路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周玉民 谈至明 刘伯莹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8-413,共6页
将车辆简化为1/4车模型,路面结构视为地基梁或地基板,建立车-路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引入动态接触算法,采用直接积分法求解,比较了车-路耦合动力学模型与静力模型结果的差别;讨论了两种模型在车辆非悬挂系质点垂向加速度、车-路耦合作用... 将车辆简化为1/4车模型,路面结构视为地基梁或地基板,建立车-路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引入动态接触算法,采用直接积分法求解,比较了车-路耦合动力学模型与静力模型结果的差别;讨论了两种模型在车辆非悬挂系质点垂向加速度、车-路耦合作用力、路面板动弯沉、动应变、接缝嵌缝料剪切应变和接缝传荷效率等的异同.结果表明,两种模型的非悬挂质点垂向加速度、车-路耦合作用力、路面板动弯沉和接缝嵌缝料剪切应变等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动应变及接缝传荷效率等方面有一定差异;地基板模型可很好地模拟移动车辆作用下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动态响应,而地基梁模型可高效地用于路面结构的接缝传荷、嵌缝料振动模拟.建立的模型可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动态响应分析和路面性能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泥混凝土路面 1/4车模型 地基 地基 车-路耦合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谐振荷载作用下桥梁基桩的动力反应 被引量:6
5
作者 蔡可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04-1508,共5页
针对桥梁基桩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承受动力作用的问题,在考虑桩顶承受轴向和横向静力荷载共同作用的基础上,将激振荷载简化为水平谐振荷载作用,并基于动力Winkler地基梁模型,将桩周土由一系列分布的彼此独立的弹簧和阻尼器所代替... 针对桥梁基桩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承受动力作用的问题,在考虑桩顶承受轴向和横向静力荷载共同作用的基础上,将激振荷载简化为水平谐振荷载作用,并基于动力Winkler地基梁模型,将桩周土由一系列分布的彼此独立的弹簧和阻尼器所代替,建立桥梁基桩在瞬态荷载激励下的横向振动方程,求解基桩横向非线性动力学响应。在考虑桩-土接触和透射边界的基础上,引入有限单元方法建立基桩的二维非线性动力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基桩各项设计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基桩桩顶位移大致随荷载频率的变化呈驼峰形,其位移量随着荷载振幅的增大而增加;基桩的自振频率随着长径比的增加而增大,且随着桩-土模量比的增加,自振频率有减小的趋势;增大桩径会增大基桩的受力,其对应的变形也将有所减小,且基桩的稳定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桩-土共同作用 有限单元法 动力Winkler地基模型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桩复合地基地震响应的简化分析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徐自国 宋二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81,共7页
面对越来越大量的工程应用,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抗震性能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基于动力文克尔地基理论,提出了单桩复合地基的地震响应分析模型,推导了其地震响应的动力微分方程组,并构造了有限差分的求解方法,研究并探讨了不同影响因素变... 面对越来越大量的工程应用,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抗震性能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基于动力文克尔地基理论,提出了单桩复合地基的地震响应分析模型,推导了其地震响应的动力微分方程组,并构造了有限差分的求解方法,研究并探讨了不同影响因素变化下的地震响应性状,得到了一些有益于工程设计的规律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桩复合地基 地震响应 动力克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免动力加速对流锚杆多年冻土边坡支护结构的提出及理论计算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董建华 包万飞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6-133,共18页
针对多年冻土边坡的冻融滑塌问题,结合无动力通风技术、通风管降温技术和锚固技术,提出一种新型框架免动力加速对流锚杆边坡支护结构,并阐述了新型结构的工作机理。基于通风工程和传热学理论,建立免动力加速对流锚杆与土体换热的计算模... 针对多年冻土边坡的冻融滑塌问题,结合无动力通风技术、通风管降温技术和锚固技术,提出一种新型框架免动力加速对流锚杆边坡支护结构,并阐述了新型结构的工作机理。基于通风工程和传热学理论,建立免动力加速对流锚杆与土体换热的计算模型,给出免动力加速对流锚杆的热效应理论计算方法;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建立框架免动力加速对流锚杆边坡支护结构与土体协同工作的计算模型,提出框架免动力加速对流锚杆边坡支护结构的力学效应理论计算方法。结合算例,采用提出的理论计算方法对框架免动力加速对流锚杆边坡支护结构的热-力学效应进行分析,并利用自主研发的框架免动力加速对流锚杆支护多年冻土边坡的水热力耦合分析软件对提出的理论计算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无动力风帽极大提升了免动力加速对流锚杆的通风能力,增大了外界冷空气与边坡内部土体之间的对流换热强度,促使多年冻土边坡内冻融交界面逐年抬升;(2)框架免动力加速对流锚杆边坡支护结构减弱了边坡土体的冻胀作用,能够提高多年冻土边坡的稳定性;(3)文章提出的理论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可为框架免动力加速对流锚杆边坡支护结构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边坡 框架免动力加速对流锚杆边坡支护结构 Winkler弹性地基模型 协同工作 热-力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承台板与群桩的竖向动力作用
8
作者 燕彬 黄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36-140,共5页
采用动力文克尔地基模型模拟均质粘弹性土层,推导出了均质土中单桩动阻抗;引用桩-桩动力相互作用因子,得到了刚性承台下群桩的动阻抗;而且建立了柔性承台与桩基础的竖向振动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筏板自身的变形,并导出了其共同作用的运动... 采用动力文克尔地基模型模拟均质粘弹性土层,推导出了均质土中单桩动阻抗;引用桩-桩动力相互作用因子,得到了刚性承台下群桩的动阻抗;而且建立了柔性承台与桩基础的竖向振动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筏板自身的变形,并导出了其共同作用的运动方程。最后对柔性承台与刚性承台的计算结果作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台 群桩 振动模型 动力尔地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载作用下群桩桩顶的荷载分布 被引量:3
9
作者 蒯行成 任毕乔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19,共6页
采用动力文克尔地基梁模型计算单桩的动力阻抗 ,利用动力相互作用因子来考虑桩 -土动力相互作用 ,在此基础上导出计算群桩桩顶内力的方程 .
关键词 荷载分布 动力文克尔地基梁模型 动力阻抗 桩-土动力相互作用 动荷载 群桩 基础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耸混凝土烟囱土-结构相互作用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长东 曾绪朗 潘庆龙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0-150,共11页
目前在高耸混凝土烟囱结构抗震设计和抗震性能评估中,由于缺乏合适的计算模型,一般采用刚性地基假定而忽略土-结构相互作用效应,或者采用传统的集中参数模型而忽略土的非线性特性。针对此不足,本文选用240 m高的钢筋混凝土烟囱作为研究... 目前在高耸混凝土烟囱结构抗震设计和抗震性能评估中,由于缺乏合适的计算模型,一般采用刚性地基假定而忽略土-结构相互作用效应,或者采用传统的集中参数模型而忽略土的非线性特性。针对此不足,本文选用240 m高的钢筋混凝土烟囱作为研究对象,采用OpenSees程序,基于非线性文克尔地基梁模型和基于柔度法的分布塑性梁柱单元,建立了土体-基础-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的整体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详细介绍了非线性文克尔地基梁模型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研究了地基土非线性对高耸烟囱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给出了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效应后结构周期、上部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分布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后,结构的自振特性、内力及节点位移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考虑土体非线性特性的土-结构相互作用模型,峰值截面弯矩、剪力及截面曲率延性系数与不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时的结果之比分别介于0.921~1.219、0.732~1.29和0.822~1.536;而不考虑土体非线性特性的土-结构相互作用模型,峰值截面弯矩、剪力及截面曲率延性系数与不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时的结果之比分别介于0.838~1.578、0.92~1.76和0.656~2.831。不考虑土体非线性特性的土-结构相互作用模型的峰值截面弯矩、剪力及截面曲率延性系数的取值总体上较大,高估了烟囱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内力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耸混凝土烟囱结构 非线性尔地基模型 土-结构相互作用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