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鱼塘增氧设备增氧能力和动力效率的比对 被引量:3
1
作者 姚运仕 宋瑜清 +3 位作者 马志光 李传奕 蒋姣丽 林彩丽 《现代农业装备》 2013年第2期43-45,共3页
本文通过对叶轮式、水车式和微孔曝气式增氧机的比对试验,检测出它的增氧能力和动力效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它们的差异进行比较。
关键词 增氧机 增氧能力 动力效率 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水平、公司治理与劳动力投资效率
2
作者 袁知柱 高毓苑 陈禹彤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9-160,196,共13页
选取中国非金融行业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企业所在省份的外部法治水平和内部公司治理有效性对劳动力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的法治水平及公司治理均能提高劳动力投资效率,且两者对劳动力投资效率的影响存在替... 选取中国非金融行业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企业所在省份的外部法治水平和内部公司治理有效性对劳动力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的法治水平及公司治理均能提高劳动力投资效率,且两者对劳动力投资效率的影响存在替代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产权性质及劳动力调整成本不同,法治水平与公司治理对劳动力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存在差异。区分非效率劳动力投资类型,检验发现法治水平和公司治理对劳动力投资过度与投资不足行为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缓解融资约束及抑制代理冲突,是法治水平与公司治理提升劳动力投资效率的作用路径。高效率的劳动力投资会提升企业经营绩效,且这种效应具有持续性。研究结果通过了替换变量度量方法、排除其他类别投资行为干扰、解决变量内生性等问题的稳健性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水平 公司治理 替代效应 动力投资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智能化转型提升了劳动力投资效率吗?
3
作者 刘慧凤 杨来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45,共13页
智能化转型升级作为企业技术进步的手段,理论上面临着“稳增长”和“稳就业”冲突的挑战。基于手工整理实施智能化转型企业名单,研究企业智能化转型对劳动力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旨在检验在保就业任务下,企业智能化转型能否兼顾... 智能化转型升级作为企业技术进步的手段,理论上面临着“稳增长”和“稳就业”冲突的挑战。基于手工整理实施智能化转型企业名单,研究企业智能化转型对劳动力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旨在检验在保就业任务下,企业智能化转型能否兼顾劳动力投资效率的提升,研究发现,信息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是智能化转型提升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的潜在路径。并且,智能化转型在抑制企业劳动力投资过度的同时,也有助于缓解企业的劳动力投资不足,但智能化转型没有显著改善国有企业劳动力投资过度问题。研究表明,推动企业智能化转型,利用智能制造为企业赋能,可以同时实现“稳增长”和“稳就业”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转型 动力投资效率 信息效应 人力资本效应 稳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供给改善与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商业银行网点分布的证据 被引量:4
4
作者 曹慧平 丁怡帆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9,共16页
劳动力作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关键性投入要素,其有效配置在塑造微观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促进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放松商业银行市场准入引发的商业银行网点分布扩张视角,考察其带来的金融供给服务改善对企业劳动力投... 劳动力作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关键性投入要素,其有效配置在塑造微观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促进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放松商业银行市场准入引发的商业银行网点分布扩张视角,考察其带来的金融供给服务改善对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网点扩张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劳动力投资效率,即企业周围分布的银行网点数量越多,劳动力投资效率越高;商业银行网点扩张主要通过信贷可得效应和监督治理效应促进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的提升,且这种影响在民营、抵押物价值低、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市场分割程度低的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商业银行网点扩张通过改善劳动力要素配置效率提升企业的研发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了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发挥金融供给侧改革在劳动力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而推动经济和就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网点扩张 金融供给改善 动力投资效率 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透空结构的离岸式振荡水柱装置水动力性能
5
作者 钱坤 周宇 +1 位作者 张翔宇 宁德志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65-1072,共8页
目前振荡水柱式波能装置研究广泛,在复杂的远海波浪情况中,离岸式振荡水柱装置长期经受波浪作用,提高振荡水柱装置的生存能力已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集成透空结构的振荡水柱装置模型,基于线性势流理论和特征函数匹配法建... 目前振荡水柱式波能装置研究广泛,在复杂的远海波浪情况中,离岸式振荡水柱装置长期经受波浪作用,提高振荡水柱装置的生存能力已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集成透空结构的振荡水柱装置模型,基于线性势流理论和特征函数匹配法建立并求解数学模型,在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后,分别研究了透空结构的开孔率、布置距离的改变对集成系统水动力性能的影响;将设计的模型与单独的振荡水柱装置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消浪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虽然其俘获能量的频带宽度有一定减小,但有效降低了振荡水柱装置受力和系统的透射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势流理论 特征函数匹配 波浪能 透空结构 振荡水柱 透射系数 动力效率 水平作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就业服务何以缓解地区收入差距——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市场的双轮驱动机制
6
作者 田丹 库鑫鑫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102,共12页
缩小地区收入差距是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路径,而公共就业服务是影响地区收入差距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构建“投入-产出-受益”三维指标体系,衡量公共就业服务供给水平,并探究公共就业服务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 缩小地区收入差距是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路径,而公共就业服务是影响地区收入差距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构建“投入-产出-受益”三维指标体系,衡量公共就业服务供给水平,并探究公共就业服务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公共就业服务供给对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具有促进作用,尤以经济发展水平低、老年人口抚养比低和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影响更为显著。公共就业服务通过人力资本与劳动力市场效率两个渠道影响地区收入差距。由此,应以公共就业服务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提供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口结构特征相适应的公共就业服务,着力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推动劳动力市场供需高质量平衡,进而缩小地区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就业服务 地区收入差距 人力资本 动力市场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公平能否提升地区劳动力配置效率?——基于劳动力公平偏好的微观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郭荣旺 王建秀 游云天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6,共9页
基于劳动力个体的公平偏好构建地区劳动力配置效率的理论模型,采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的微观数据与地区数据结合,考察了社会公平感与劳动力配置效率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劳动力个体的社会公平感显著影响地区劳动力配置... 基于劳动力个体的公平偏好构建地区劳动力配置效率的理论模型,采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的微观数据与地区数据结合,考察了社会公平感与劳动力配置效率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劳动力个体的社会公平感显著影响地区劳动力配置效率,社会公平感越高,劳动力配置效率越高。机制分析表明,劳动力流动是社会公平感影响地区劳动力配置效率的有效中介渠道,即社会公平感越高的地区越能吸引劳动力流入,进而提升地区劳动力配置效率;地区教育水平和市场化水平均能显著调节社会公平感对劳动力配置效率的影响,即社会公平感对劳动力错配的负效应在教育水平或市场化水平越低的地区越明显。以上结论为劳动力配置效率的研究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证据,也可为提升社会公平感与劳动力配置效率的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公平 动力配置效率 动力流动 地区教育水平 地区市场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
8
作者 侯丽 马鑫 +1 位作者 袁知柱 程璐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107,共6页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投资效率的研究,更多聚焦于资本性支出的投资效率,文章将研究视角拓展至劳动力投资效率,测度了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劳动力投资效率,并采用混合OLS回归方法检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如何影响劳动力投资效率...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投资效率的研究,更多聚焦于资本性支出的投资效率,文章将研究视角拓展至劳动力投资效率,测度了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劳动力投资效率,并采用混合OLS回归方法检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如何影响劳动力投资效率。研究表明,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企业降低了劳动力投资效率,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投资不足。进一步分析研究显示:在强融资约束和信息不透明的情形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劳动力投资效率的负向影响更加严重。研究结论为金融创新方式如何影响劳动力生产要素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全要素配置效率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权质押 动力投资效率 融资约束 信息透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 被引量:8
9
作者 袁知柱 侯利娟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4-92,106,共20页
以2011—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会计信息可比性对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显著正相关,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缓解融资约束和减... 以2011—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会计信息可比性对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显著正相关,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缓解融资约束和减少代理问题是会计信息可比性改善劳动力投资效率的两条主要路径。进一步研究显示:会计信息可比性既能抑制劳动力投资过度(雇佣过度),又能缓解劳动力投资不足(包括雇佣不足和解聘过度);对于劳动力调整成本较高、所处地区法治水平较低的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劳动力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更显著;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产品市场竞争在减少劳动力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上分别呈现替代和互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信息可比性 动力投资效率 融资约束 代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层薪酬激励与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 被引量:4
10
作者 袁知柱 袁紫夕 冯化文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9-116,共8页
已有文献研究管理层薪酬激励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大多集中于资本性支出的投资效率,文章将研究视角转向企业劳动力投资,测度了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19年的劳动力投资效率,并实证考察了管理层薪酬激励对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的影响... 已有文献研究管理层薪酬激励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大多集中于资本性支出的投资效率,文章将研究视角转向企业劳动力投资,测度了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19年的劳动力投资效率,并实证考察了管理层薪酬激励对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薪酬激励水平与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显著正相关,即较高的管理层薪酬可以抑制劳动力投资过度及投资不足,进而提升投资效率。基于产权性质和劳动力调整成本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提升作用只存在于非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中并不显著;相对于劳动力调整成本较低的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水平与劳动力投资过度及投资不足的负相关关系在劳动力调整成本较高的企业中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层薪酬激励 动力投资效率 产权性质 动力调整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降低劳动力成本粘性——基于内部控制的考察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贤彬 陈禾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87,共17页
在全球数字经济的大浪潮下,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及成本费用产生了深刻影响。利用2010—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力成本粘性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 在全球数字经济的大浪潮下,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及成本费用产生了深刻影响。利用2010—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力成本粘性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提高内部控制质量,从而降低了企业劳动力成本粘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劳动力成本粘性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衰退期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东中部地区企业更明显;进一步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降低劳动力成本粘性具有长期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用工粘性而非薪酬粘性,且主要影响普通员工而非高管;企业数字化转型还能够更好地提高劳动力成本经济效率。本研究揭示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成本性态的影响机理,为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了现实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动力成本粘性 内部控制 动力成本经济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成本与城市间劳动力配置效率 被引量:13
12
作者 黄文彬 王曦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39,共16页
参照Tombe and Zhu(2019)并结合城市层面的数据可得性,文章先测度了2000-2015年期间272个城市的劳动力流动成本,然后将其引入Hsieh and M oretti(2019)的城市空间均衡模型,考察了流动成本的变化对城市间劳动力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 参照Tombe and Zhu(2019)并结合城市层面的数据可得性,文章先测度了2000-2015年期间272个城市的劳动力流动成本,然后将其引入Hsieh and M oretti(2019)的城市空间均衡模型,考察了流动成本的变化对城市间劳动力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城市间劳动力配置效率的动态变化与流动成本紧密相关,表现为2000-2015年期间流动成本的整体水平先升后降,而劳动力配置效率则先降后升。第二,流动成本的存在降低了城市间劳动力配置改善的速度,表现为在不考虑和考虑流动成本的情形中,2000-2015年期间城市剩余工资离散程度分别下降28. 21%和9. 83%。第三,一线城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被低估,并且在考虑流动成本的情形中,其被低估的问题更加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流动成本 城市间劳动力配置效率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供应链变革与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基于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3
13
作者 祝丹枫 李宇坤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57,共9页
借助2018年开展的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以2013-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数字化供应链变革对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及渠道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数字化供应链变革显著提升了企业劳动力投... 借助2018年开展的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以2013-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数字化供应链变革对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及渠道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数字化供应链变革显著提升了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降低经营风险和提高创新强度是其主要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短期内数字化供应链变革对缓解高技能劳动者投资不足的影响较为明显,而对投资过度的作用力度有限。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供应链变革对劳动力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主要体现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企业以及代理成本较低的企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供应链变革 动力投资效率 风险应对 创新强度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蔬菜生产效率比较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涛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40,共4页
日本是我国蔬菜主要的进口国,面对日本在2001年后频频设立的技术贸易壁垒,有必要对中日两国的蔬菜生产水平加以比较分析。本文运用DEA方法和相关效率指标,比较分析了中国与日本蔬菜生产的效率,以期为有关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蔬菜生产 中国 日本 比较分析 环境效率 动力效率 规模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企混改对劳动力配置的经济影响
15
作者 赵烁 施新政 罗润祺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0-56,共17页
利用2004—2023年我国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国企混改对劳动力配置的经济影响。研究发现,国企混改会显著促进企业劳动力技术结构升级,即企业会降低低技能劳动力占比,并降低低学历劳动力占比。与此同时,国企混改会提升企业... 利用2004—2023年我国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国企混改对劳动力配置的经济影响。研究发现,国企混改会显著促进企业劳动力技术结构升级,即企业会降低低技能劳动力占比,并降低低学历劳动力占比。与此同时,国企混改会提升企业劳动力平均工资与企业绩效的黏性,并提升企业员工规模与企业绩效的黏性,即在增加企业劳动力工资有效性的同时,提升企业的劳动力利用效率。异质性分析发现,国企混改对中央控股国企、引入资本中用于员工持股改革比例较低、处于非竞争性行业和高劳动力密集行业的企业劳动力产生了更为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企混改 动力技术结构 动力工资有效性 动力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设备的氧转移效率 被引量:13
16
作者 严应政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2期54-58,共5页
从某污水处理厂技术改造失败的教训入手 ,深入分析了曝气设备各指标间的关系 ,区分了设备的效能指标与规格指标 ,探讨了曝气设备选择上的困惑 ,估算了曝气设备选择不当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 ,提出了如下观点 :动力效率是曝气设备唯一的效... 从某污水处理厂技术改造失败的教训入手 ,深入分析了曝气设备各指标间的关系 ,区分了设备的效能指标与规格指标 ,探讨了曝气设备选择上的困惑 ,估算了曝气设备选择不当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 ,提出了如下观点 :动力效率是曝气设备唯一的效能指标 ,应大力推广动力效率高的设备 ,坚决淘汰动力效率低的设备 ;充氧能力和氧转移效率是规格指标 ;在评价曝气设备性能、选择曝气设备类型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设备 动力效率 氧转移效率 充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伞曝气机不同叶片偏角对充氧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陈立爱 勾全增 +2 位作者 侯红勋 陈松 王大桂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4-370,394,共8页
为了研究不同叶片偏角协同影响下倒伞曝气机的充氧性能,制作了叶片数量、形状等相同,但具有不同径向偏角和轴向偏角(迎水角)的曝气机叶轮,并对这4种不同型号的倒伞曝气机叶轮充氧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测试工况下,曝气机的电动... 为了研究不同叶片偏角协同影响下倒伞曝气机的充氧性能,制作了叶片数量、形状等相同,但具有不同径向偏角和轴向偏角(迎水角)的曝气机叶轮,并对这4种不同型号的倒伞曝气机叶轮充氧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测试工况下,曝气机的电动机功率、标准充氧量SOC、动力效率E S与叶轮转速呈正相关关系.不同叶轮径向偏角和迎水角的倒伞曝气机叶轮标准充氧量和动力效率不同,在75 r/min电动机负荷较低时,无径向偏角和迎水角的1#叶轮标准充氧量和动力效率最大,分别为3.81 kgO 2/h和1.51 kgO 2/(kW·h).电动机几乎满负荷运行的情况下,带有一定径向偏角的2#叶轮标准充氧量和动力效率最佳,分别为5.27 kgO 2/h和1.82 kgO 2/(kW·h).实际污水厂一般配置1台恒速和数台变频调速曝气机,为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建议恒速曝气机选用具有一定径向偏角的2#类型叶轮,变频调速曝气机选用不设置径向偏角和迎水角的1#直叶片叶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伞曝气机 径向偏角 迎水角 转速 电动机负荷 标准充氧量 动力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类关键价值动力的企业清洁生产行为诱致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林秀 李昆 +1 位作者 魏晓平 邹艳芬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44,共4页
企业自发而持续地采用清洁工艺进行生产,其根源并非外部的"现实压力",如政府的环境管制、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偏好等,即使面对"现实压力",有限理性的企业在信息非对称、短期利诱的环境中也可能偏离最优均衡。文章运用... 企业自发而持续地采用清洁工艺进行生产,其根源并非外部的"现实压力",如政府的环境管制、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偏好等,即使面对"现实压力",有限理性的企业在信息非对称、短期利诱的环境中也可能偏离最优均衡。文章运用路径依赖原理,结合案例分析,认为企业清洁生产的根本驱动力在于能够促进和诱致社会与生态责任内部化的两类价值动力:效率价值动力和创新价值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生产 效率价值动力 创新价值动力 诱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贡献的量化研究 被引量:59
19
作者 齐明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7-135,共9页
本文探究了1991-2011年间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总体规模及产业流向,并定量分析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规模从1990年的8673万人增长到2011年的2.5亿多人,其中有53.7%流入第二产业,其余流入... 本文探究了1991-2011年间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总体规模及产业流向,并定量分析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规模从1990年的8673万人增长到2011年的2.5亿多人,其中有53.7%流入第二产业,其余流入第三产业。本文采用历史增长核算法,将经济增长分解为三个贡献要素,即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的增长、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及劳动力利用效率的增长。本文计算了1991-2011年各要素的实际年平均增长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然后计算在没有农村非农劳动力转移的假设条件下各要素及经济增长的变化,最后比较二者的差异,即可得到农村非农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1991-2011年间,这三个经济增长贡献要素的实际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3%,9.3%及-0.3%,年平均对GDP增长的实际贡献分别为12.2%,90.2%和-2.4%。在没有农村非农劳动力转移的假设条件下,劳动生产率及劳动力利用效率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下降至8.9%和-1.4%,而GDP年平均增长率也将从实际的10.3%下降到8.8%。进一步的比较分析表明,持续的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在20年间使劳动力利用效率年平均提升30.7%,使总劳动生产率年平均提升23.9%,年平均提升比例为63.7%,使GDP年增长率平均提升近1.6个百分点。可见,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一方面通过对剩余劳动力的利用,提升了劳动力的利用效率,为潜在人口红利提供了实现通道,另一方面通过提升劳动力的产业结构,提升了总体劳动生产率水平,是我国过去并也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非农转移 动力利用效率 劳动生产率 GDP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提升了城市经济韧性吗?
20
作者 许超亚 钟廷勇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10,共15页
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能够有效降低市场分割程度,形成有效市场,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激励技术创新,从而提升城市经济韧性。以建立公平竞争... 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能够有效降低市场分割程度,形成有效市场,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激励技术创新,从而提升城市经济韧性。以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68个城市2011—2022年的数据分析发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显著提升了城市经济韧性,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能够通过提高资本和劳动力配置效率、促进技术创新来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能够显著提升制度执行力度较大城市、城市群城市、非资源型城市的经济韧性,但对制度执行力度较小城市、非城市群城市、资源型城市的经济韧性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应不断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因地制宜地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并重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在要素配置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依托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切实提升城市经济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城市经济韧性 资本配置效率 动力配置效率 技术创新 全国统一大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