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土地基爆夯动力排水固结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邓志勇 张志毅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21,共5页
宁启铁路DK172+000—DK172+200段软土路基固结处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爆夯动力排水固结法(爆夯法)达到了快速固结的效果。由试验结果总结出爆夯法的作用原理,并提出处理工艺。依据爆夯法的作用原理,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并将三维动力固结问... 宁启铁路DK172+000—DK172+200段软土路基固结处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爆夯动力排水固结法(爆夯法)达到了快速固结的效果。由试验结果总结出爆夯法的作用原理,并提出处理工艺。依据爆夯法的作用原理,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并将三维动力固结问题转化为二维平面应变初边值问题。利用有限元法计算DK172+080土体表面沉降发展过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十分相近。试验和数值计算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加快并加大软土地基的固结沉降,起到了较好的软土地基加固效果。影响爆夯作用的主要参数有上覆荷载、炸药单耗、爆炸次数、间隔时间。从作用机理、能量利用效率、有效加固深度和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爆夯法与强夯法对比分析,认为爆夯法具有能量利用率高、有效加固深度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地基加固 爆夯动力排水固结 强夯动力排水固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动力排水固结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安明 李小根 +2 位作者 李彰明 黄志全 杨文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43-1648,共6页
以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一期工程动力排水固结软基处理项目为工程背景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重点观察和分析了插设塑料排水板过程中、全部夯击过程中及夯击完成后饱和软黏土内的孔压响应。结果表明,塑料排水板插设完毕时刻与各个位置孔压达到... 以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一期工程动力排水固结软基处理项目为工程背景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重点观察和分析了插设塑料排水板过程中、全部夯击过程中及夯击完成后饱和软黏土内的孔压响应。结果表明,塑料排水板插设完毕时刻与各个位置孔压达到峰值时刻不同步,孔压增长体现出滞后性特点。夯击过程中,离夯击点越近,其孔压增长越快,孔压增长幅度也越大,达一定夯击击数后浅部孔压增长趋于平缓,而深部处全部夯击完毕后其孔压依然继续增加,但各个位置孔压消散情况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排水固结 模型试验 孔隙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排水固结模型试验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丽慧 王珊珊 +2 位作者 魏欣 余文龙 胡瑞林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4-579,共6页
为了实现大尺度室内模拟动力排水固结法来加固吹填粘性土,本文特设计了室内试验装置。该装置由模型槽、动力装置、夯锤以及监测和数据采集系统等4部分组成,其主要特点有:(1)可同时实现半模和全模试验,可模拟单点夯和全夯,弥补了目前只... 为了实现大尺度室内模拟动力排水固结法来加固吹填粘性土,本文特设计了室内试验装置。该装置由模型槽、动力装置、夯锤以及监测和数据采集系统等4部分组成,其主要特点有:(1)可同时实现半模和全模试验,可模拟单点夯和全夯,弥补了目前只有半模或1/4模和单点夯等小尺度模型试验的缺陷;(2)可实现实时观察立面裂隙、特征点的变化,对孔压、位移、动应力等进行实时监测和采集;(3)可实现自动起吊和自动脱锤,可以很好地模拟现场施工工况;(4)可实现以下加固工况的模拟实验:不同的夯击参数、不同的加固土层厚度、不同的排水方式等,从而达到不同加固方案的对比,优化加固方案;(5)拆装方便,还可用于模拟边坡、路基、挡墙、滑坡等,适用性较广。目前利用该模型装置已进行了两组不同排水系统的模型夯击试验,试验设备运行良好,可满足试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排水固结 软粘土 室内模型试验 模型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排水固结法的加固机理及工艺特征 被引量:13
4
作者 雷学文 白世伟 孟庆山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37-639,645,共4页
在分析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软粘土地基的机理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处理软粘土地基的动力排水固结法施工工艺。
关键词 动力排水固结 加固机理 工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淤泥软基振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彰明 林军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378-2382,共5页
对于高含水率、大孔隙比的深厚淤泥地基,在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中,采用组合式高效夯击减震锤(SAAT)等4种不同形状尺寸的典型夯锤,以975~1 125 kN.m单击夯击能夯击,进行场地振动加速度及夯沉量原位对比测试,获得SAAT夯锤与地基土首次... 对于高含水率、大孔隙比的深厚淤泥地基,在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中,采用组合式高效夯击减震锤(SAAT)等4种不同形状尺寸的典型夯锤,以975~1 125 kN.m单击夯击能夯击,进行场地振动加速度及夯沉量原位对比测试,获得SAAT夯锤与地基土首次接触、回弹和二次作用历时分别为15,80,35 ms,各锤作用下竖向与水平向加速度分别在10 m与5 m距离内急剧降低,得到满足规范(烈度Ⅶ度)安全要求时SAAT及各夯锤夯击综合安全距离为20~30 m,其中SAAT所需安全距离最小。结果表明,采用SAAT可明显提高夯击效率,并可有效地减小对周边环境的振动影响。此外,对该条件下夯击冲击波的传播及衰减规律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软基 动力排水固结 振动影响 组合减震锤 试验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土路基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薛茹 李广慧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242-3248,共7页
软土中孔隙水压力长消规律是研究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机制及控制施工效果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土路基的模型试验装置并进行了试验。试验模拟某高速公路现场条件,按不同锤重、不同落距、不同锤底面积等工... 软土中孔隙水压力长消规律是研究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机制及控制施工效果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土路基的模型试验装置并进行了试验。试验模拟某高速公路现场条件,按不同锤重、不同落距、不同锤底面积等工况分别进行。重点研究了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土路基时,夯击击数、夯击能、夯锤重量及落距等参数在不同组合情况下土体不同深度处孔隙水压力的长消规律。研究表明,夯击能相同的情况下增加夯击次数将导致孔隙水压力消散减慢,但保持夯击能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锤重比增加落距的加固效果好;高夯击能能使孔隙水压力有较大增幅,相应的加固范围也会增大。为了促使孔隙水压力消散,施工时宜采取多遍夯击,逐遍增加夯击能的施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排水固结 模型试验 孔隙水压力 软土路基 地基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排水固结法在软弱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贾瑞晨 段仲源 甄精莲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6-78,共3页
应用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土地基,分析该软土地基的分层沉降、深层沉降、侧向位移观测结果和加固效果可知,用该方法加固软土地基工期短、效果好.
关键词 动力排水固结 土体沉降 侧向位移 软土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原理的静动力排水固结法有效加固深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俊雄 李彰明 张大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4-138,145,共6页
对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土地基,目前主要通过研究冲击作用下超软土的孔压、土压以及沉降、强度的变化,以探求其响应规律及加固机理,对于软土地基的有效加固深度,目前仍没有一个非常精确的公式。基于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原理,将夯锤与... 对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土地基,目前主要通过研究冲击作用下超软土的孔压、土压以及沉降、强度的变化,以探求其响应规律及加固机理,对于软土地基的有效加固深度,目前仍没有一个非常精确的公式。基于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原理,将夯锤与土体接触后运动简化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并结合广州南沙现场的物理力学参数,得到一个能够较准确地计算有效加固深度的公式。通过与现场原位监测数据对比,表明该公式是可行的。为类似软土地基处理工程有效加固深度值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排水固结 有效加固深度 动量守恒 能量守恒 静力触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土路基孔隙水压力长消规律数值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薛茹 李广慧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5-87,共3页
采用FLAC3D软件对动力排水固结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土路基时土中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做了分析,以探求孔隙水压力的长消规律,为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机理及施工方法提供理论根据。
关键词 动力排水固结 软土地基处理 孔隙水压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程超载真空预压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深厚淤泥软基工法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小龙 刘宝臣 +1 位作者 吴名江 李颖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9-115,共7页
针对沿海地区深厚淤泥软土的特点和工程建设时效性的要求,本文在总结软土排水固结S-T曲线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应用短程超载真空预压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深厚淤泥的方法,发现深厚淤泥软土在真空负压、超载正压和动力冲击三者优化组合的作用下... 针对沿海地区深厚淤泥软土的特点和工程建设时效性的要求,本文在总结软土排水固结S-T曲线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应用短程超载真空预压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深厚淤泥的方法,发现深厚淤泥软土在真空负压、超载正压和动力冲击三者优化组合的作用下,主固结沉降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土体强度提高的同时地表吹填土在动力冲击作用下形成超固结的硬壳层。深厚淤泥软土加固后能够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并且能够有效控制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并通过工程实例,对地基处理后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证明了该工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的深厚淤泥软土地基的加固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载真空预压 动力排水固结 深厚淤泥 软土地基 工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动力排水固结法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李晓哲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349-350,共2页
介绍了强夯动力排水固结法原理及用该方法加固某工程软基的施工实践,为强震区具有深厚淤泥质软土地基加固提供了成功的工程范例,通过价格比较,此种方法比常采用的筏板基础节省20%~30%的费用,为软土地基处理增添了一种新的方法。
关键词 动力排水固结 强夯法 软土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排水动力固结法处理吹填粉土地基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聂庆科 王国辉 +1 位作者 李友东 陈军红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5-580,共6页
为加固新近吹填的处于流塑状态的粉土地基,首先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和动力碾压的方法使地基具有一定的初始承载力。然后,施加较大的强夯动力荷载,从而使地基承载力得到显著提高。这一新的综合加固技术称之为"预排水动力固结法"。通过现... 为加固新近吹填的处于流塑状态的粉土地基,首先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和动力碾压的方法使地基具有一定的初始承载力。然后,施加较大的强夯动力荷载,从而使地基承载力得到显著提高。这一新的综合加固技术称之为"预排水动力固结法"。通过现场测试,研究了施工过程中诸如井点降水的影响范围、强夯时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范围、深层沉降的变化等问题。同时,对强夯夯击遍数、每点夯击次数、遍与遍之间的间隙时间等有关问题进行讨论。研究表明,预排水动力固结法可显著提高吹填粉土地基的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井点 排水动力固结 孔隙水压力 现场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排水复合型动力固结法在铁路路基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13
作者 王剑 吴连海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28,42,共4页
强夯法在处理低饱和度的软弱土地基时是一种比较经济、快捷的加固地基方法,但当地下水位埋藏较浅,或地基土处于高饱和度时该法受到了限制。通过真空轻型井点降水的强排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使地基土体部分得到固结沉降的同时再加以强夯... 强夯法在处理低饱和度的软弱土地基时是一种比较经济、快捷的加固地基方法,但当地下水位埋藏较浅,或地基土处于高饱和度时该法受到了限制。通过真空轻型井点降水的强排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使地基土体部分得到固结沉降的同时再加以强夯措施,即强排水复合型动力固结法可以突破这种限制。以邯黄铁路一工点为例,阐述该法加固地基的机理,并详细介绍其设计与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排水复合型动力固结 加固地基机理 设计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软粘土动力固结机理及实用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孟庆山 汪稔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2-34,40,共4页
传统的强夯法加固地基的顺序是由深部到浅部,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饱和软土地基的顺序是由浅部向深部,逐渐增大能量,逐层向下加固,而且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上层填土是直接的,而加固下层饱和软粘土是间接的。通过对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饱和... 传统的强夯法加固地基的顺序是由深部到浅部,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饱和软土地基的顺序是由浅部向深部,逐渐增大能量,逐层向下加固,而且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上层填土是直接的,而加固下层饱和软粘土是间接的。通过对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饱和软基的施工工艺的探讨,认识到确定饱和冲击能量、最佳冲击击数、合理的冲击遍数以及两遍夯击的间隔时间,可以有效避免冲击能量的浪费,杜绝实际工程中常见的"橡皮土"现象的产生。为优化施工设计和现场指导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排水固结 软土地基 固结机理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加固过程中微结构变化的分形研究 被引量:36
15
作者 薛茹 胡瑞林 毛灵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7-91,共5页
土体内部孔隙的特征及分布情况是土体微结构变化的内因,也是决定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在软土性质发生改变时,孔隙的变化是最直接、最显著的。所以,对土体微观结构进行研究,应着重研究土中孔隙的变化。由于土中孔隙的复杂性及非... 土体内部孔隙的特征及分布情况是土体微结构变化的内因,也是决定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在软土性质发生改变时,孔隙的变化是最直接、最显著的。所以,对土体微观结构进行研究,应着重研究土中孔隙的变化。由于土中孔隙的复杂性及非确定性,很难用传统的几何方法对其研究和描述。为研究加固前后软黏土微结构的变化情况,在珠江三角洲某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利用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的施工现场,取不同深度内加固前后土样进行压汞测试,用分形理论对压汞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探讨软土中孔隙的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土中孔径划分的方法,进而探讨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土地基的微结构变化,建立了加固后土样的孔隙度分维数与土体固结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土中孔隙分布具有分形特征,用孔隙度分维数可以实现对地基加固程度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路基加固 孔隙度分维 压汞测试 固结 动力排水固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不同加固方案处理软土地基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孟庆山 王吉利 汪稔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5-377,381,共4页
采用强夯法、排水固结法和动力排水固结法3种不同方案对某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并且从孔隙水压力消散、动力触探、静力触探及室内土工试验等方面对不同方案的加固处理效果进行对比研究,证实了动力排水固结法是处理饱和软粘土地基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强夯法 排水固结 动力排水固结 孔隙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荷载下淤泥地基上覆土层合理厚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钱晓敏 李彰明 曾文秀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41-846,共6页
基于某大面积深厚淤泥软基加固处理工程试验,从淤泥地基承载特征考虑,为定量确定软土之上覆盖层(包括原覆盖层及人工填土层)并反映静动力排水固结法中静力、动力荷载和排水体系的相互适应关系,建立了冲击荷载下淤泥地基上覆土层合... 基于某大面积深厚淤泥软基加固处理工程试验,从淤泥地基承载特征考虑,为定量确定软土之上覆盖层(包括原覆盖层及人工填土层)并反映静动力排水固结法中静力、动力荷载和排水体系的相互适应关系,建立了冲击荷载下淤泥地基上覆土层合理厚度hfs的定量模型。对该模型参数地基压力扩散角θ、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冲击荷载允许应力比R进行分析讨论。模型中变化的允许应力比R直观和定量地反映了冲击荷载大小与软土层排水体系布置方式、软土覆盖层厚度的相互适应关系,也可作为评判软基加固效果的参数。相关试验结果还表明,对于淤泥地基,实际夯击作用下?大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的23° ~30°。工程应用表明,建立的模型与实际情况有较好的一致性,其定量的表达式也为工程人员设计应用提供了便利,对类似的软土地基处理工程有借鉴或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排水固结 淤泥地基 工程试验 冲击荷载 覆盖层合理厚度 模型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固方法处理吹填淤泥地基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云华 张季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418-421,共4页
以大亚湾石化区填海工程中吹填淤泥地基加固工程为背景,探讨真空预压法和静动力排水固结法两种地基处理方法在相同面积、同一吹填口吹入淤泥的H1和I1地块中应用的情况。同时从地基沉降值、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原位测试指标等方面,分析... 以大亚湾石化区填海工程中吹填淤泥地基加固工程为背景,探讨真空预压法和静动力排水固结法两种地基处理方法在相同面积、同一吹填口吹入淤泥的H1和I1地块中应用的情况。同时从地基沉降值、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原位测试指标等方面,分析了真空预压法在H1地块、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在I1地块的加固效果,比较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静动力排水固结法更适用于该区域的吹填淤泥地基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填淤泥地基 真空预压法 动力排水固结 加固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法地基加固机理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邹仁华 奚家米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S1期76-79,共4页
通过对强夯法加固机理的分析,得出了非饱和粗颗粒土与饱和细颗粒土的不同加固机理。还就强夯应用中几个重要施工参数如单击能、最佳夯击能、夯点间距和时间间隔等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强夯法 动力排水固结 地基加固 饱和软粘土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微结构分析技术在地基处理效果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刘悟辉 周涛 +1 位作者 陈晓斌 刘伟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9,共4页
首先介绍了土体微结构分析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过程,然后将该技术应用于动力排水固结和挤密碎石桩地基处理效果评价工程实践。动力排水固结和挤密碎石桩加固前后土样的微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土体空隙明显减小,地基加固效果明显,与其它常规... 首先介绍了土体微结构分析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过程,然后将该技术应用于动力排水固结和挤密碎石桩地基处理效果评价工程实践。动力排水固结和挤密碎石桩加固前后土样的微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土体空隙明显减小,地基加固效果明显,与其它常规检测方法相比,土体微结构反映的地基强度增长情况与常规检测方法反映的强度增长情况一致。其中,动力排水固结中土样空隙率减小了4.3%,空隙面积减小了5.47%,挤密碎石桩地基处理中土样空隙率减小了17.6%,空隙面积减小了3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微结构分析 动力排水固结 地基处理 加固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