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附设黏滞阻尼器的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梁-柱节点动力循环加载性能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薛建阳
董金爽
+3 位作者
隋龑
刘祖强
何振华
王旭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27,共10页
进行了4个附设黏滞阻尼器及2个未附设黏滞阻尼器的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梁-柱节点在动力循环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获得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分析其延性、耗能能力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附设黏滞阻尼器的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梁-柱节点试件...
进行了4个附设黏滞阻尼器及2个未附设黏滞阻尼器的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梁-柱节点在动力循环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获得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分析其延性、耗能能力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附设黏滞阻尼器的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梁-柱节点试件滞回曲线饱满,延性及耗能性能良好。基于试验研究结果,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试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附设黏滞阻尼器的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承载力、延性等性能;非线性模拟分析得出的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对该类构件进行参数分析,研究轴压比、混凝土强度、方钢管屈服强度、阻尼器关键参数等对其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随混凝土强度、方钢管屈服强度、阻尼系数提高,试件承载能力逐渐增大;随轴压比及混凝土强度增大,试件的承载力虽有提高,但试件延性逐渐降低;提高方钢管屈服强度,试件延性增大;随着阻尼指数的增大,试件的承载力和位移延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特征。表明要提高附设黏滞阻尼器试件的抗震性能,应合理选择黏滞阻尼器的性能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风格建筑
黏滞阻尼器
梁-柱节点
动力循环加载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动力荷载下传统风格建筑双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薛建阳
马林林
+1 位作者
隋龑
董金爽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8-47,共10页
为研究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双梁-柱节点的破坏特征及抗震性能,进行了2个节点试件的动力循环加载试验,包括一个典型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双梁-柱节点和一个单梁-柱节点。观察了节点试件的受力过程及破坏特征,研究了试件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为研究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双梁-柱节点的破坏特征及抗震性能,进行了2个节点试件的动力循环加载试验,包括一个典型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双梁-柱节点和一个单梁-柱节点。观察了节点试件的受力过程及破坏特征,研究了试件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能力、刚度及承载力退化、延性和耗能能力,并对其破坏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单梁-柱节点,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双梁-柱节点承载力和刚度较高,其耗能能力和位移延性略小于单梁-柱节点;两者刚度退化规律基本一致。总体上,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双梁-柱试件的变形及耗能能力较强,抗震性能良好。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ABAQUS软件对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双梁-柱节点进行了非线性数值模拟,研究了轴压比、混凝土强度、上下梁间距等参数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混凝土强度和上下梁间距的增大,试件的承载力随之提高;随轴压比增大,试件的承载力有一定提高,但延性降低;随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延性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风格建筑
双梁-柱节点
抗震性能
动力循环加载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附设黏滞阻尼器的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梁-柱节点动力循环加载性能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薛建阳
董金爽
隋龑
刘祖强
何振华
王旭杰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出处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27,共10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4BAL06B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8478)
+1 种基金
中建股份科技研发课题(CSCEC-2012-16)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KW23-01)
文摘
进行了4个附设黏滞阻尼器及2个未附设黏滞阻尼器的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梁-柱节点在动力循环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获得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分析其延性、耗能能力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附设黏滞阻尼器的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梁-柱节点试件滞回曲线饱满,延性及耗能性能良好。基于试验研究结果,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试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附设黏滞阻尼器的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承载力、延性等性能;非线性模拟分析得出的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对该类构件进行参数分析,研究轴压比、混凝土强度、方钢管屈服强度、阻尼器关键参数等对其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随混凝土强度、方钢管屈服强度、阻尼系数提高,试件承载能力逐渐增大;随轴压比及混凝土强度增大,试件的承载力虽有提高,但试件延性逐渐降低;提高方钢管屈服强度,试件延性增大;随着阻尼指数的增大,试件的承载力和位移延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特征。表明要提高附设黏滞阻尼器试件的抗震性能,应合理选择黏滞阻尼器的性能参数。
关键词
传统风格建筑
黏滞阻尼器
梁-柱节点
动力循环加载
参数分析
Keywords
traditional-style buildings
viscous damper
beam-column joint
dynamic cyclic loading: parametric analysis
分类号
TU375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动力荷载下传统风格建筑双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薛建阳
马林林
隋龑
董金爽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结构工程与抗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8-47,共10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4BAL06B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78568)
+1 种基金
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计划(2019TD-029)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重点项目(2020JZ-50)。
文摘
为研究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双梁-柱节点的破坏特征及抗震性能,进行了2个节点试件的动力循环加载试验,包括一个典型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双梁-柱节点和一个单梁-柱节点。观察了节点试件的受力过程及破坏特征,研究了试件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能力、刚度及承载力退化、延性和耗能能力,并对其破坏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单梁-柱节点,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双梁-柱节点承载力和刚度较高,其耗能能力和位移延性略小于单梁-柱节点;两者刚度退化规律基本一致。总体上,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双梁-柱试件的变形及耗能能力较强,抗震性能良好。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ABAQUS软件对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双梁-柱节点进行了非线性数值模拟,研究了轴压比、混凝土强度、上下梁间距等参数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混凝土强度和上下梁间距的增大,试件的承载力随之提高;随轴压比增大,试件的承载力有一定提高,但延性降低;随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延性逐渐降低。
关键词
传统风格建筑
双梁-柱节点
抗震性能
动力循环加载
破坏模式
Keywords
traditional style buildings
dual-lintel column joint
seismic performance
dynamic cyclic loading
failure modes
分类号
TU398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TU311.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附设黏滞阻尼器的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梁-柱节点动力循环加载性能分析
薛建阳
董金爽
隋龑
刘祖强
何振华
王旭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动力荷载下传统风格建筑双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薛建阳
马林林
隋龑
董金爽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