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4篇文章
< 1 2 1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试验平台 被引量:7
1
作者 于良耀 宋健 王学辉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5-118,共4页
开发了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的试验平台.介绍了试验平台的硬件组成,包括检测汽车运动状态的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的快速开发原型和专用的液压控制单元,并制定了基本的控制策略和系统关键控制参数的计算方法.实车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该试... 开发了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的试验平台.介绍了试验平台的硬件组成,包括检测汽车运动状态的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的快速开发原型和专用的液压控制单元,并制定了基本的控制策略和系统关键控制参数的计算方法.实车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该试验平台,能够很好地实现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的实时算法验证和快速实车匹配.试验平台的开发,为下一步的研究和标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 试验平台 控制策略 参数计算 实车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冬季试验 被引量:5
2
作者 于良耀 宋健 +1 位作者 李亮 王学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8,共5页
为了验证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在冰雪路面上的控制性能,在中国黑河市的试车场进行了冬季试验。阐述了整个试验系统的组成、控制策略以及采用的试验方案。选择稳态回转和双移线作为性能评价的两个主要试验工况,给出了包括主观和客观... 为了验证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在冰雪路面上的控制性能,在中国黑河市的试车场进行了冬季试验。阐述了整个试验系统的组成、控制策略以及采用的试验方案。选择稳态回转和双移线作为性能评价的两个主要试验工况,给出了包括主观和客观评价的性能评价方法。试验表明,系统明显改善了操纵稳定性,客观评价结果与主观评价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验证了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 试验 冬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5
3
作者 李亮 宋健 祁雪乐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1-144,共4页
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DSC)是汽车主动安全电控系统的重要研究前沿,是继ABS之后需要进行重点突破的汽车主动安全控制系统。收集、整理并研究了国内外关于DSC的研究文献和开发的产品,系统总结了DSC研究的关键问题:系统建模、控制策... 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DSC)是汽车主动安全电控系统的重要研究前沿,是继ABS之后需要进行重点突破的汽车主动安全控制系统。收集、整理并研究了国内外关于DSC的研究文献和开发的产品,系统总结了DSC研究的关键问题:系统建模、控制策略、控制器开发、性能评估等4个方面的研究现状,为DSC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动力学控制系统 主动横摆力偶矩控制 制动防抱死系统 控制策略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仿真平台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亮 宋健 于良耀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597-1600,共4页
搭建了基于Matlab/Simulink/Stateflow的15自由度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仿真平台,通过实车实验验证了仿真平台的精确性。应用该平台和β法分析了主动制动横摆力偶矩对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DSC)的作用,研究了基于车身姿态控制和轮胎滑移... 搭建了基于Matlab/Simulink/Stateflow的15自由度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仿真平台,通过实车实验验证了仿真平台的精确性。应用该平台和β法分析了主动制动横摆力偶矩对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DSC)的作用,研究了基于车身姿态控制和轮胎滑移率控制的DSC主副循环控制算法。通过软、硬件在环仿真与实车实验验证了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的效果,为汽车动力学稳定控制系统的研发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Simulink/Stateflow 动力学稳定性控制 主动横摆力偶矩 β法 仿真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开发平台研究
5
作者 皮大伟 游辉敏 +1 位作者 张丙军 钟国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3020-3023,共4页
以硬件在环仿真和道路性能试验两个典型阶段为例,基于AUTOBOX组件设计了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VDSC)系统开发平台,以TMS320F2812为核心,针对系统功能需求采用模块化方法设计VDSC系统的控制单元,并依据VDSC系统的各个开发阶段的不同目标... 以硬件在环仿真和道路性能试验两个典型阶段为例,基于AUTOBOX组件设计了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VDSC)系统开发平台,以TMS320F2812为核心,针对系统功能需求采用模块化方法设计VDSC系统的控制单元,并依据VDSC系统的各个开发阶段的不同目标制定硬件配置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所设计的开发平台能够很好地实现VDSC系统各开发阶段的不同目标。研究结果为VD-SC系统研究提供了一种开放可行的开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VDSC)系统 开发平台 状态估计 硬件在环仿真 道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草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以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玛多县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佳颖 胡官正 曾维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19-3433,共15页
本文以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所在的玛多县为研究对象,从韧性、抵抗性、可持续性和变异性角度构建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辨析指标间的异同并提出合理的指标量化与分级标准;在此基础上,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玛多县生态系统动态... 本文以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所在的玛多县为研究对象,从韧性、抵抗性、可持续性和变异性角度构建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辨析指标间的异同并提出合理的指标量化与分级标准;在此基础上,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玛多县生态系统动态仿真模型;进一步,利用所构建的动态仿真模型,对玛多县2000~2100年的生态系统演化历程生态状况演化趋势进行模拟仿真;最后,基于模拟结果对其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玛多县生态系统特征回归时间约为48.74a,韧性一般;生态系统崩溃时的食草强度与现状条件的食草强度之比为4.15,抵抗性较强;初始状态持续时间约为79.04a且朝着正向发展,可持续性较强;变异比率约为25.20%,变异性较大.玛多县生态系统稳定性综合评价结果为临界状态,需要从提高生态系统韧性和降低生态系统变异性的角度改善玛多县生态系统稳定性,确保其生态系统持续健康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韧性 抵抗性 变异性 系统动力学 玛多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动力学稳定性系统变结构滑模控制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赵治国 方宗德 +1 位作者 黄英亮 程晓英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2-156,共5页
探讨了转弯车辆行驶在极限运动工况下时 ,依靠施加各车轮不同纵向制动力从而产生辅助横摆力矩来提高车辆动力学稳定性的基本原理。推导了两自由度车辆横向动力学方程 ,提出了车辆侧滑速度的 3种实时估计方案(积分法、代数法和 Luenberge... 探讨了转弯车辆行驶在极限运动工况下时 ,依靠施加各车轮不同纵向制动力从而产生辅助横摆力矩来提高车辆动力学稳定性的基本原理。推导了两自由度车辆横向动力学方程 ,提出了车辆侧滑速度的 3种实时估计方案(积分法、代数法和 Luenberger观察器法 ) ,视实际车辆前后轮胎侧偏刚度为有界不确定性参数 ,为跟踪线性两自由度理想车辆模型的稳态输出响应 ,设计了车辆动力学稳定性变结构控制策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动力学稳定性 横向动力学方程 侧滑速度估计 变结构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函数空间多体挠性结构系统动力学、稳定性与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徐建国 贾军国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267-1277,共11页
利用现代数学方法 ,在函数空间中研究了一类无穷维系统动力学、稳定性与控制问题· 首先提出并建立了具有阻尼、陀螺部件和约束阻尼的多拓扑结构多挠体分布参数系统动力学控制模型 ;其次给出并论证了多体挠性结构特征、系统分析结... 利用现代数学方法 ,在函数空间中研究了一类无穷维系统动力学、稳定性与控制问题· 首先提出并建立了具有阻尼、陀螺部件和约束阻尼的多拓扑结构多挠体分布参数系统动力学控制模型 ;其次给出并论证了多体挠性结构特征、系统分析结果———可控可观性充要条件、稳定性理论和系统的渐近性质· 研究的结果扩充和发展了本领域关于多挠体系统动力学与控制的理论成果 ,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挠体系统 动力学 稳定性 函数空间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般性动力学建模的多电机复合同步控制 被引量:2
9
作者 谢斌 雷力 +1 位作者 王在相 李叶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21-2831,I0033,共12页
多电机同步系统广泛应用于精密制造领域,但是多样化系统结构与差异化同步控制需求,为高通用性同步控制策略设计带来了困难。为克服这些问题,该文建立多电机同步系统的一般性动力学模型,以统一形式的数学模型描述多样化同步控制问题;通... 多电机同步系统广泛应用于精密制造领域,但是多样化系统结构与差异化同步控制需求,为高通用性同步控制策略设计带来了困难。为克服这些问题,该文建立多电机同步系统的一般性动力学模型,以统一形式的数学模型描述多样化同步控制问题;通过基于运动学的坐标变换,揭示动力学模型内部复杂耦合关系及在耦合效应影响下的同步误差形成机理;通过提出运动解耦设计方法,精确补偿驱动轴与同步轴之间动力学特性差异,并实现系统解耦;基于已解耦系统设计反馈形式的运动跟踪控制器提升系统实时同步性能。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依据一般性动力学建模分析提出的复合同步控制策略具有明确的可解释性,能够有效提高多电机同步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机同步 动力学建模 耦合系统 同步控制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动力学的飞行器直接力控制系统及其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骋 强文义 王长青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08-1313,共6页
针对现代飞行器飞行动力学特性的非线性及耦合问题日益显著,传统线性系统设计方法已难以满足控制要求的现状,在非线性系统的逆系统解耦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逆动力学的飞行器直接力控制技术。在翼面载荷可控的条件下,选取扰动较... 针对现代飞行器飞行动力学特性的非线性及耦合问题日益显著,传统线性系统设计方法已难以满足控制要求的现状,在非线性系统的逆系统解耦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逆动力学的飞行器直接力控制技术。在翼面载荷可控的条件下,选取扰动较小的机体动力学部分建立逆系统模型进行解耦补偿,降低了逆系统模型的建模难度,提高了逆模型建模精度。稳定性分析证明了扰动条件下系统的稳定性,并求取了稳定条件。仿真结果验证了系统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稳定性,表现了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控制 直接力 动力学 解耦 扰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多体系统动力学稳定性控制联合仿真 被引量:1
11
作者 时培成 李震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21-24,共4页
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带有汽车动力学控制(VDC)系统的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在MATLAB环境中设计了PID控制的VDC系统,定义了MATLAB与ADAMS环境下车辆模型的数据交换接口,将整车模型与设计的控制系统在ADAMS/Car和MATLAB/Simulink环境下通过... 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带有汽车动力学控制(VDC)系统的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在MATLAB环境中设计了PID控制的VDC系统,定义了MATLAB与ADAMS环境下车辆模型的数据交换接口,将整车模型与设计的控制系统在ADAMS/Car和MATLAB/Simulink环境下通过输入输出接口进行了联合仿真,研究了VDC系统的最佳控制参数,实现了几种行驶工况下的VDC系统及整车动态特性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横向稳定性控制器控制有效,实时性好,提高了汽车的操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稳定性 汽车动力学控制系统 多体模型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大空间结构在轨组装的动力学与控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海岩 田强 +2 位作者 文浩 罗凯 马小飞 《力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共29页
在轨组装极大空间结构是实现大容量天基通信、高精度天基观测和天基太阳能电站等未来航天任务的技术基础,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工程价值.针对百米级抛物面天线等在轨组装需求,本文综述极大空间结构在轨组装相关的动力学与控制研究进展与挑战... 在轨组装极大空间结构是实现大容量天基通信、高精度天基观测和天基太阳能电站等未来航天任务的技术基础,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工程价值.针对百米级抛物面天线等在轨组装需求,本文综述极大空间结构在轨组装相关的动力学与控制研究进展与挑战,讨论五个关键环节,即模块化组装方案及其动力学问题、多柔体系统动力学建模与计算、机器人运动规划与控制、组装结果的动态校验与调控、地面模拟实验.本文指出,在轨组装技术需解决柔性部件大范围运动的时空耦合动力学、机器人运动的高效规划与精准控制、力热耦合的误差校验与调控策略等难题,同时需要建立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和地面实验验证相融合的研究框架,进而逐步推进从百米级到千米级空间结构技术的发展.最后,本文展望了未来十年的研究重点,包括高效动力学建模、复杂环境下的运动规划与控制、多模块闭合组装的动态预测与调控、天地一致的实验验证体系,进而为推动空间结构在轨组装技术提供系统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装总体设计 多柔体系统动力学 运动规划与控制 动态校验与调控 地面 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安全稳定性考虑的农业机械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优化
13
作者 韩玉婷 《南方农机》 2025年第1期177-179,共3页
【目的】基于安全稳定性考虑的农业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其核心目标在于全面推进农业机械的智能化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对高效、精准、安全生产的迫切需求。【方法】为优化农业机械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提升农业机械的安全稳定性,满... 【目的】基于安全稳定性考虑的农业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其核心目标在于全面推进农业机械的智能化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对高效、精准、安全生产的迫切需求。【方法】为优化农业机械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提升农业机械的安全稳定性,满足农业机械的智能化控制与应用发展需要,文章研究了农业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概念、设计原则与设计内容,通过分析农业机械电气控制系统中运用的技术要点,提出具有安全稳定性的农业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方法。在农业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中结合传感器技术、控制算法以及电磁兼容性等相关技术,能显著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结果】农业机械电气控制系统利用传感器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农业机械的工作状态和外部环境,为控制系统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支持,运用优化算法和自适应算法,可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降低机器故障率和维护成本,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结论】设计人员应结合相关技术要点强化设计的实用性,提高农机的作业效率,促进农业领域科技的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稳定性 农业机械电气控制系统 设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光纤激光系统的高增益高稳定性光纤放大器研究
14
作者 黎志刚 谢卓鑫 +4 位作者 李晓晖 张良 陈峰 杨万里 杨小亮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07,共6页
针对高功率光纤激光系统对增益与稳定性的双重需求,设计了一种高增益高稳定性光纤放大器。该放大器采用单纤双程双级放大技术的光路设计,结合全保偏光纤结构,提升增益介质利用率,同时开发了基于自动功率控制与闭环反馈的电路系统,通过... 针对高功率光纤激光系统对增益与稳定性的双重需求,设计了一种高增益高稳定性光纤放大器。该放大器采用单纤双程双级放大技术的光路设计,结合全保偏光纤结构,提升增益介质利用率,同时开发了基于自动功率控制与闭环反馈的电路系统,通过峰值采样电路和精密泵浦驱动电路实现动态调节。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最大增益达28.25dB,闭环控制使输出能量波动从2.21%降至0.42%,稳定性提升了81%;减少泵浦激光器用量,在260mA泵浦电流时实现70.2nJ脉冲能量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系统 高增益 能量稳定性 光纤放大器 闭环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混合车辆队列协同控制及稳定性研究
15
作者 杜文举 赵尚飞 +1 位作者 董建勋 黄哲凯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72-384,共13页
针对由人工驾驶车辆(human-driven vehicle,HDV)、网联辅助驾驶车辆(connected human-driven vehicle,CHV)以及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onnected autonomous vehicle,CAV)构成的复杂混合车辆队列,构建复杂混合车辆队列系统模型,提出基于异质... 针对由人工驾驶车辆(human-driven vehicle,HDV)、网联辅助驾驶车辆(connected human-driven vehicle,CHV)以及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onnected autonomous vehicle,CAV)构成的复杂混合车辆队列,构建复杂混合车辆队列系统模型,提出基于异质多智能体牵制一致性的复杂混合车辆队列协同控制器。将驾驶员反应时延和车辆通信时延引入模型,设计时滞复杂混合车辆队列协同控制器,揭示时延提升混合车辆队列协同运行能力的内在机理。基于Lyapunov分析法对复杂混合车辆队列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到队列稳定性条件。设计数值仿真实验,分析CHV车间时距、CAV车间时距、驾驶员反应时延与车辆通信时延对复杂混合车辆队列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设计的控制器能够有效控制复杂混合车辆队列,保证车辆以队列模式行驶;(2)复杂混合车辆队列中CHV车间时距和CAV车间时距分别取1.1 s和0.6 s时最有利于队列的稳定;(3)驾驶员的反应时延和车辆通讯时延对混合车辆队列的稳定性都具有消极作用,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很好抑制驾驶员反应时延和车辆通信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混合车辆队列 协同控制 多智能体系统 牵引一致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进间坦克炮控系统动力学建模与稳定控制
16
作者 王彬 张建书 +3 位作者 段志峰 岳淇星 刚宽宽 苗阳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75-4190,共16页
考虑行进间坦克炮控系统受路面颠簸引起的外界扰动和炮控系统工作时火炮俯仰运动不平衡力矩影响,基于第二类Lagrange方法建立行进间坦克炮控系统两轴耦合2自由度动力学模型。针对炮控系统的实际受力和运动状态,建立方位向和高低向驱动... 考虑行进间坦克炮控系统受路面颠簸引起的外界扰动和炮控系统工作时火炮俯仰运动不平衡力矩影响,基于第二类Lagrange方法建立行进间坦克炮控系统两轴耦合2自由度动力学模型。针对炮控系统的实际受力和运动状态,建立方位向和高低向驱动系统含有永磁同步电机以及传动机构分别含有齿轮减速箱与滚柱丝杠的行进间坦克炮控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为快速抑制行进间坦克炮控系统内外扰动对目标稳定跟踪的影响,基于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律和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设计具有有限时间收敛特性的行进间坦克稳定跟踪控制器。根据行进间坦克炮控系统对目标的稳定跟踪过程计算炮控系统稳定精度和到位时间,并在不同工况下与传统控制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新方法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稳定精度高,验证了控制器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克炮控系统 动力学建模 机电耦合 自抗扰控制 滑模控制 稳定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平台系统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群明 万梁 +1 位作者 段吉安 欧阳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5-542,共8页
给出了系统完整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系统的力学模型,考虑了平台各个电磁力之间的耦合以及传感器组的几何中心与平台质心不重合带来的耦合效应;基于PID控制理论建立了平台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分析了传感器与控... 给出了系统完整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系统的力学模型,考虑了平台各个电磁力之间的耦合以及传感器组的几何中心与平台质心不重合带来的耦合效应;基于PID控制理论建立了平台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分析了传感器与控制磁极非共点安装产生的耦合影响。最后,基于系统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平台运动稳定性分析,得到了平台实现稳定悬浮时控制参数的选择范围,垂直方向:0.3<Kp<141.5,0<Kd<0.052,水平方向:0.3<Kp<77.4,0.001<Kd<0.038。实验结果表明,控制参数选择范围准确,稳定悬浮时平台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平台 动力学模型 稳定性 控制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41
18
作者 王德平 郭孔辉 宗长富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9,共3页
本文着重探讨了车辆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的基本原理、控制逻辑与控制算法,并在汽车驾驶模拟器所提供的虚拟驾驶环境下进行了试验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关键词 车辆动力学 稳定性控制 汽车 驾驶模拟器 侧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王德平 郭孔辉 宗长富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10,共3页
对车辆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的控制原理、控制策略、控制逻辑和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车辆动力学稳定性控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车辆动力学稳定性控制能够改善车辆在高速下或在滑路上转向时的操纵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 车辆 动力学 稳定性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供应链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罗昌 贾素玲 王惠文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3815-3819,3824,共6页
为了提高供应链系统的稳定性,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具有两种典型延迟模式(一阶指数延迟和纯时间延迟)的二级供应链系统模型,并定义了供应链稳定性概念及判据。通过对模型进行仿真,得到了不同含义下供应链系统的稳定边界,统一了不同... 为了提高供应链系统的稳定性,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具有两种典型延迟模式(一阶指数延迟和纯时间延迟)的二级供应链系统模型,并定义了供应链稳定性概念及判据。通过对模型进行仿真,得到了不同含义下供应链系统的稳定边界,统一了不同研究方法的结论。结果表明,供应链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系统的反馈控制结构,决策者主观偏好与外部环境必须通过反馈控制结构才能影响系统稳定性,加强信息共享有利于提高系统稳定性并削弱牛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仿真 系统动力学 稳定性 牛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