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动力学滞后的最优比例导引律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辉 林德福 程振轩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36,共4页
建立具有一阶动力学滞后的制导系统模型,利用最优控制理论,推导了考虑一阶制导动力学滞后的最优制导律。与经典的比例导引、增强型比例导引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最优制导律能有效降低弹道末端对加速度的要求,减少制导系统... 建立具有一阶动力学滞后的制导系统模型,利用最优控制理论,推导了考虑一阶制导动力学滞后的最优制导律。与经典的比例导引、增强型比例导引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最优制导律能有效降低弹道末端对加速度的要求,减少制导系统对末导时间的要求,同时也能有效降低动力学滞后对制导系统脱靶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滞后 最优控制 比例导引 增强型比例导引 脱靶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引头动力学滞后下带落角约束的最优制导律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宏宇 王旭刚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0-44,共5页
为提高制导炮弹的打击能力与打击效果,在最优制导律的基础上加入落角约束,同时考虑由导引头引起的动力学滞后。为了加强毁伤效果,一般为大角度约束,所以本文在推导带落角的最优制导律过程中关于俯仰角和弹目连线视线角的三角与反三角函... 为提高制导炮弹的打击能力与打击效果,在最优制导律的基础上加入落角约束,同时考虑由导引头引起的动力学滞后。为了加强毁伤效果,一般为大角度约束,所以本文在推导带落角的最优制导律过程中关于俯仰角和弹目连线视线角的三角与反三角函数均采用不近似原则。通过研究发现对于一定的初始弹道角,有效的制导距离是有界的。为提高制导炮弹的制导自由度与初始状态的灵活度,通过改变导航系数增大制导距离。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导航系数可以增大制导炮弹的制导范围,通过调节滞后时间可以很好提高制导炮弹的制导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导炮弹 制导范围 落角约束 导引头 动力学滞后 最优制导律 不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目标大机动的制导指令校正算法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候冰 张金鹏 +1 位作者 曹有亮 赵阳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33,共5页
针对寻的末制导中对抗大机动目标的情况,同时考虑导弹制导系统动力学及重力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制导算法,即在制导回路中加入指令校正环节。该制导算法通过引入校正环节,并在制导律中引入导弹加速度,可以弥补弹体动态响应引起的延迟,减... 针对寻的末制导中对抗大机动目标的情况,同时考虑导弹制导系统动力学及重力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制导算法,即在制导回路中加入指令校正环节。该制导算法通过引入校正环节,并在制导律中引入导弹加速度,可以弥补弹体动态响应引起的延迟,减小脱靶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系统快速性,提高制导控制系统对抗目标大机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机动 动力学滞后 制导律 导弹加速度 校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导引头耦合作用的带落角约束制导律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鲁娇娇 董蒙 郭正玉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4-50,共7页
针对制导火箭弹弹体与导引头之间的动力学耦合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带落角约束的制导律设计方法。首先,考虑到飞行过程中导引头和弹体之间的耦合作用,建立了方位俯仰捷联式导引头的二自由度数学模型以及制导火箭弹的六自由度数学模型,然后... 针对制导火箭弹弹体与导引头之间的动力学耦合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带落角约束的制导律设计方法。首先,考虑到飞行过程中导引头和弹体之间的耦合作用,建立了方位俯仰捷联式导引头的二自由度数学模型以及制导火箭弹的六自由度数学模型,然后,考虑到实际工程应用中导引头与弹体之间的动力学耦合因素,将导引头框架偏转角作为制导信息,设计了一种带落角约束的制导律,实现最大毁伤效果。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设计的带落角约束制导律能够在保证落角精度的同时降低脱靶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导火箭弹 方位俯仰捷联式导引头 落角约束 比例制导律 动力学滞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