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修正的目标函数及算法
被引量:33
- 1
-
-
作者
杨智春
王乐
李斌
刘江华
-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
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
-
出处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8-296,408,共9页
-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NCET-04-0965)
航空科学基金(04153072)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
文摘
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修正是结构动力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回顾了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修正研究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简要评述了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修正所使用的设计变量,着重阐述了各种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中所使用的目标函数及修正算法,讨论了工程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修正的一些策略,最后对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
关键词
动力学有限元模型
模型修正
目标函数
修正算法
设计变量
-
Keywords
dynamic finite element model,model updating,objective function,model updating algorithm,design variable.
-
分类号
TB123
[理学—工程力学]
-
-
题名大型风力机叶片前缘的雨滴冲击动力学响应机制
- 2
-
-
作者
张建宇
冯梦洁
郭旭
杜晓钟
-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先进制造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常州合欣达旭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太原科技大学能源与材料工程学院
-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11,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475082,51675009)。
-
文摘
随着近年海上风力机设计的大型化,叶片前缘的雨蚀失效问题变得愈发突出,不仅影响机组的风能转化效率,对结构的稳定运行也构成潜在威胁。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法研究雨滴内部的本构关系,以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建立叶片前缘的代表性体积单元(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RVE)模型,两者相互耦合,研究雨滴在叶片表面形成的冲击响应过程。考虑自然降雨的实际工况,建立与降雨强度相关联的雨滴尺寸模型,以及雨滴的空间分布模型;通过单雨滴的冲击仿真,研究叶片表面冲击载荷以及雨滴内部的速度分布,从而解构雨滴冲击的物理过程,并通过冲击的应力、应变场分析,为潜在损伤区提供评价;建立多雨滴冲击的仿真模型,研究冲击应力场之间的耦合作用以及涂层表面的塑性应变累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水锤冲击是造成塑性应变累积的关键因素,虽然横向喷射阶段的应力响应幅值小并呈现一定的无序特征,但如果存在多雨滴耦合冲击的情况,则会在耦合区内出现应力峰值,并对叶片变形和失效存在潜在影响。
-
关键词
风力机
叶片前缘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有限元法(SPH-FEM)耦合模型
单雨滴冲击
多雨滴冲击
-
Keywords
wind turbine
blade leading edge
smooth particle hydrodynamics-finite element method(SPH-FEM)coupled model
single raindrop impact
multi-raindrop impacts
-
分类号
TK83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流体机械及工程]
TH114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
-
题名上面级液体悬挂贮箱动力学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4
- 3
-
-
作者
林宏
彭慧莲
顾伟军
刘畅
王明哲
潘忠文
-
机构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出处
《强度与环境》
2018年第2期9-14,共6页
-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5AA7021076
-
文摘
提出一种适用于上面级液体悬挂贮箱的建模原则、建模方法,并针对不同建模方法给出静力和模态计算值对比。由分析可知"贮箱柱段壳+贮箱球底梁+液体质量点"的组合建模方法,可较好模拟贮箱柱段/贮箱法兰/主结构支架间的连接刚度。具有频率计算值与试验值较为接近、计算耗时较小等优点,有利于提高贮箱局部纵向模态建模精度。
-
关键词
充液悬挂贮箱
动力学有限元模型
纵向模态
POGO稳定分析
-
Keywords
liquid suspension tank
dynamical FE model
longitudinal mode
POGO stability analysis
-
分类号
V414.3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
-
题名新建隧道爆破施工对临近既有隧道的稳定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5
- 4
-
-
作者
李广伟
-
机构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包事业部
-
出处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2年第5期185-192,共8页
-
基金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开发课题(2021B330113)。
-
文摘
新建隧道的爆破施工对邻近既有隧道稳定性的影响是现阶段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之一。基于阳明山新建隧道上跨和并行于既有赣瑞龙铁路阳明山隧道的两种工况下既而对新建隧道爆破施工条件对临近既有隧道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在精准设计爆破点位条件下,通过现场监测既有隧道的爆破振速、沉降量以及应力变化与ANSYS/LS-DYNA有限元动力学模型的计算结果和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在该条件下既有隧道的动力学响应规律和应力-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新建隧道爆破施工所产生的振动速度与邻近既有隧道的应力、应变以及沉降值均在理论计算所给出的安全允许范围内;模型计算结果更接近于现场监测值,且小于理论计算值,该模型能够较好的实现立体交叉和并行隧道爆破施工对既有隧道稳定性影响的精确模拟,因此该模型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
关键词
邻近既有隧道
现场爆破监测
有限元动力学模型
ANSYS/LS-DYNA模型
-
Keywords
adjacent to existing tunnels
on-site blasting monitoring
finite element dynamic model
ANSYS/LS-DYNA model
-
分类号
U455.6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