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结构热导率的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
1
作者 李帅 李凌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3-538,共6页
为制备高性能的热界面材料,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了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结构的热学特性,研究了复合结构的尺寸及系统温度对于整体结构热导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复合结构z方向长度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都能使复合结构的热导率... 为制备高性能的热界面材料,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了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结构的热学特性,研究了复合结构的尺寸及系统温度对于整体结构热导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复合结构z方向长度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都能使复合结构的热导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并逐渐达到一个饱和值。为进一步探究整体及局部结构中声子能量传递的情况,计算了复合整体和连接处界面两侧的声子振动态密度,结果表明,碳纳米管与石墨烯界面处形变是阻碍复合结构热导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界面材料 平衡分子动力学 热导率 振动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酸乙酯水溶液中水在3A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与动力学 被引量:9
2
作者 梁会珺 彭彩红 陈钟秀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8-331,共4页
研究了乙酸乙酯水溶液中水在搅拌槽内3A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和动力学,用Langmu ir方程拟合了吸附等温线,并用粒内表面扩散模型和Langmu ir方程对吸附动力学曲线进行拟合。求取了表面扩散系数Ds,研究了温度、初始浓度和粒径的变化对Ds的... 研究了乙酸乙酯水溶液中水在搅拌槽内3A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和动力学,用Langmu ir方程拟合了吸附等温线,并用粒内表面扩散模型和Langmu ir方程对吸附动力学曲线进行拟合。求取了表面扩散系数Ds,研究了温度、初始浓度和粒径的变化对Ds的影响。Ds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浓度的加大而增加,不受粒径变化的影响,求取了表面扩散指前因子Dso和不同浓度下的活化能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乙酯 吸附平衡动力学 表面扩散系数 3A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氢呋喃水溶液在3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与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梁会珺 卢建刚 陈钟秀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7-291,共5页
研究了四氢呋喃水溶液在间歇搅拌槽内3A°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和动力学,用Langmuir方程拟合了吸附等温线,并用粒内表面扩散模型和Langmuir方程对吸附动力学曲线进行拟合。求取了表面扩散系数Ds,并研究了温度、初始浓度和粒径的变... 研究了四氢呋喃水溶液在间歇搅拌槽内3A°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和动力学,用Langmuir方程拟合了吸附等温线,并用粒内表面扩散模型和Langmuir方程对吸附动力学曲线进行拟合。求取了表面扩散系数Ds,并研究了温度、初始浓度和粒径的变化对Ds的影响。Ds在25℃下Co为6.5%、dp为1.46~1.97mm时为7.83×10^-7(cm^2·s^-1),并随着温度的升高及随着浓度的加大而增加,但不受粒径变化的影响。此外还求取了表面扩散指前因子D50为1.85×10^-5(cm^2·s^-1)和不同浓度下的活化能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呋喃 吸附平衡动力学 表面扩散系数 3A°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丁基锂四氢呋喃引发α-甲基苯乙烯阴离子平衡聚合动力学及反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梁良 郭少华 应圣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8年第4期384-388,共5页
本文研究了以正丁基锂为引发剂,四氢呋喃为添加剂,环己烷为溶剂中的α-甲基苯乙烯阴离子平衡聚合动力学。讨论了体系中的反应活性种;提出了聚合机理;得到了聚合温度为20℃时的平衡单体浓度与活性种速率常数及添加剂浓度之间的关系式。
关键词 平衡聚合动力学 反应活性种 聚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晶体薄膜热导率 被引量:1
5
作者 邵宝东 孙兆伟 王丽凤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28-1030,1035,共4页
利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NEMD)模拟方法计算了氩晶体薄膜的热导率.当薄膜厚度达到微纳米量级时,热传导过程产生非Fourier效应,计算热导率的Fourier公式已不再适用,故采用松弛时间近似的Catta-neo方程求解热导率.计算结果表明,当薄膜尺寸... 利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NEMD)模拟方法计算了氩晶体薄膜的热导率.当薄膜厚度达到微纳米量级时,热传导过程产生非Fourier效应,计算热导率的Fourier公式已不再适用,故采用松弛时间近似的Catta-neo方程求解热导率.计算结果表明,当薄膜尺寸达到微纳米量级时,热导率是温度的非线性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分子动力学 热导率 晶体薄膜 非Fourier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平衡动力学优化算法 被引量:2
6
作者 陆秋琴 黄光球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89-1700,共12页
为了解决复杂函数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Lotka-Volterra生态平衡动力学优化算法。该算法假设在某个生态系统中有自养者、消费者和分解者3个种群。自养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以自养者为食的动物;分解者主要分解消费者的死有机体,并给... 为了解决复杂函数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Lotka-Volterra生态平衡动力学优化算法。该算法假设在某个生态系统中有自养者、消费者和分解者3个种群。自养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以自养者为食的动物;分解者主要分解消费者的死有机体,并给自养者提供营养物质。根据上述生态系统中种群的关系构造出了消费者-自养者算子、自养者-分解者算子、分解者-消费者算子和生长算子。自养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种群的生长变化相当于搜索空间的试探解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外一个位置。该算法具有搜索能力强和全局收敛性的特点,为复杂优化问题的求解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发式算法 群智能优化计算 进化计算 Lotka-Volterra生态平衡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存储环境下非平衡动力学方程组并行计算
7
作者 迟利华 刘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237-240,共4页
OpenMP是现代多核机群系统采用的主要并行编程模型之一,在单CPU多核上可以获得良好的加速性能,但在整个机群系统上使用时,需要解决可扩展性差的问题。首先设计了求解非平衡动力学方程的并行算法。基于分布共享的多核机群系统,采用显式... OpenMP是现代多核机群系统采用的主要并行编程模型之一,在单CPU多核上可以获得良好的加速性能,但在整个机群系统上使用时,需要解决可扩展性差的问题。首先设计了求解非平衡动力学方程的并行算法。基于分布共享的多核机群系统,采用显式数据分布OpenMP并行计算方法,将数据进行分布式划分,分配到每个OpenMP线程,通过数据共享实现数据交换。计算结果表明显式OpenMP并行程序在保持可读性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在4核Xeon处理器构成的分布共享机群系统上,非平衡动力学方程组的数值并行计算可以扩展到1 024个CPU核,具有明显的并行加速计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MP编程模型 多核机群系统 平衡动力学方程组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驱介质中界面和线的非平衡动力学
8
作者 龙期威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235-,共1页
在外力驱动下 ,固体中界面或线 (一种缺陷 )的脱钉 ,是一个非平衡动力学过程。系统中包含外力和钉扎势。当外力很小时 ,界面或线被陷俘于钉扎势 ;系统处于亚稳态。当外力超过某一阈值 ,上述亚稳态消失 ,界面开始移动。在近阈值处 ,移动... 在外力驱动下 ,固体中界面或线 (一种缺陷 )的脱钉 ,是一个非平衡动力学过程。系统中包含外力和钉扎势。当外力很小时 ,界面或线被陷俘于钉扎势 ;系统处于亚稳态。当外力超过某一阈值 ,上述亚稳态消失 ,界面开始移动。在近阈值处 ,移动的速度遵循v∝ (F Fσ) β 的规律。电荷密度波、磁畴璧、地震波、超导涡线及多孔介质中流体等运动的普遍规律是此理论研究的初期对象。它能说明各种临界指数 (包括分维 )的物理来源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位错是已滑移和未滑移面的交界线 ,裂纹前沿是已开裂和未开裂面的交界线。它们的运动也应该属于这个理论涉及的范畴。近年在PRL中已有 1 0多篇论文涉及断裂。不过 ,他们没有和金属物理经常探讨的组织结构联系 ;而力学性质又是缺陷和组织结构敏感的性质 ;和断裂力学也联系得不好 ,考虑裂纹尖端的不均匀应力分布不够 ;因此 ,进展不太理想。Karder Parisi Zhang(张翼成 ) (KPZ)方程是一个引入了非线性项的随机偏微分方程。它的应用面很广。如果只考虑淬致无序 ;KPZ方程成为 :ht =F+ν 2 h+ λ2 ( h) 2 + η(x ,h) ( 1 )尽管理论的发展正在考虑介质的各向异性问题 ;但是 ,早期的工作都是把F视为常量的。显然 ,这对于具有不均匀组织结构的介质和考虑裂纹尖端应力场的奇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错运动 位错线 缺陷 平衡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溅射下原子团簇生长的非平衡动力学(II) 被引量:2
9
作者 曹玉群 黄荣彬 郑兰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21-626,共6页
在“半球模型”(即假设激光溅射产生的等离子体向空间均匀膨胀 )的基础上 ,在考虑了因等离子体膨胀和热辐射等引起的温度和体积的变化的情况下 ,进一步考虑了碳簇的链状、单环、双环、多环及富勒烯等五种结构及中性粒子与中性粒子、中... 在“半球模型”(即假设激光溅射产生的等离子体向空间均匀膨胀 )的基础上 ,在考虑了因等离子体膨胀和热辐射等引起的温度和体积的变化的情况下 ,进一步考虑了碳簇的链状、单环、双环、多环及富勒烯等五种结构及中性粒子与中性粒子、中性粒子与离子两种反应 ,计算了碳簇中性分子和离子的形成动力学及其尺寸分布.计算结果表明离子的尺寸分布可以近似代表中性粒子的尺寸分布 ,动力学计算所模拟的碳簇的尺寸分布与实验记录的碳簇离子的质谱特征较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团簇 激光溅射 平衡动力学 团簇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狭缝中水流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5
10
作者 南怡伶 孔宪 +1 位作者 李继鹏 卢滇楠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86-1793,共8页
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non-equilibrium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方法研究了不同间距纳米狭缝之间水的流动行为。研究了纳米狭缝间距、壁面性质和外部压力对水流动速度径向分布、有效黏度、壁面速度和滑移长度的影响,讨论了N... 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non-equilibrium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方法研究了不同间距纳米狭缝之间水的流动行为。研究了纳米狭缝间距、壁面性质和外部压力对水流动速度径向分布、有效黏度、壁面速度和滑移长度的影响,讨论了Navier-Stoke(N-S)方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N-S方程仅适用于3 nm以上的孔道;狭缝尺寸的增加和施加压力的增加均会使得管内流速增加,而造成表观黏度降低以及滑移长度增加。壁面亲水性的增加仅使得滑移长度降低,表观黏度并没有发生较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狭缝 分子动力学模拟 流动 有效黏度 滑移长度 平衡分子动力学 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Co物性的平衡及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秀峰 王伟民 彭传校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1-615,共5页
本文采用EAM作用势,通过平衡分子动力学(EMD)模拟的方法计算了Co熔体的自扩散系数、剪切粘度等物理性质.同时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NEMD)方法计算了Co的剪切粘度.研究表明有关传输性质的计算是可与实验比较的,能够反映出液态Co典型的动... 本文采用EAM作用势,通过平衡分子动力学(EMD)模拟的方法计算了Co熔体的自扩散系数、剪切粘度等物理性质.同时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NEMD)方法计算了Co的剪切粘度.研究表明有关传输性质的计算是可与实验比较的,能够反映出液态Co典型的动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分子动力学 平衡分子动力学 物性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法模拟计算SiC材料的热导率 被引量:1
12
作者 毛亦尘 熊扬恒 岳亚楠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21,共7页
为了探究更高效的碳化硅(SiC)材料热导率的模拟方法,应用逆非平衡分子动力学(rNEMD)法及传统非平衡分子动力学(NEMD)法对β晶型SiC(β-SiC)材料的热导率进行模拟计算和对比; 2种方法的模拟过程均先建立横截面尺度小而轴向尺度大的棒状模... 为了探究更高效的碳化硅(SiC)材料热导率的模拟方法,应用逆非平衡分子动力学(rNEMD)法及传统非平衡分子动力学(NEMD)法对β晶型SiC(β-SiC)材料的热导率进行模拟计算和对比; 2种方法的模拟过程均先建立横截面尺度小而轴向尺度大的棒状模型,采用周期性边界条件、应用修正嵌入原子法(MEAM)势函数,先后进行正则系综(NVT)的弛豫和微正则系综(NVE)内的动态沿轴向生成温度梯度的过程,分别利用傅里叶定律模拟计算得到SiC材料的热导率。结果表明: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均出现热导率随生成温度梯度的材料轴向尺度增加而增大的有限尺度效应,应用倒数拟合的外推法可以计算模拟体系沿轴向为无穷大时的宏观体相β-SiC材料的热导率; r NEMD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更适合热导率的模拟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分子动力学 碳化硅 热导率 有限尺度效应 外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高浓度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流变行为的重要因素及群体平衡动力学分析
13
作者 毛赫南 王晓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46,共9页
氧化石墨烯(GO)片的基面和边缘上存在大量的含氧官能团,能很好地分散在水中,因而具有很好的加工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较高浓度范围下,GO水分散液中存在着强烈的竞争性相互作用,从而对流变行为产生较大影响。在本文中,通过稳态、动态... 氧化石墨烯(GO)片的基面和边缘上存在大量的含氧官能团,能很好地分散在水中,因而具有很好的加工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较高浓度范围下,GO水分散液中存在着强烈的竞争性相互作用,从而对流变行为产生较大影响。在本文中,通过稳态、动态等流变实验以及理论分析,研究了pH值、温度和不同的有机溶剂对GO分散液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p H值、适当增加温度以及加入吡啶均可促进GO水分散液从粘弹性液体到凝胶态的转变。利用DLVO(Deryagin-Landau-Verwey-Overbeek)理论,探讨了GO片之间的范德华作用力以及双电层排斥作用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流变性能的影响。通过群体平衡模型(PBE)分析了GO分散液的屈服应力与体积分数的正相关关系。同时,通过蠕变和松弛实验发现,高浓度的GO分散液中结构变化及流变行为在很多方面与高聚物相似,利用Poyting-Thomson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其粘弹性行为。上述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复杂的GO分散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分散液 相互作用 DLVO理论 流体力学 群体平衡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下水的剪切粘滞度的平衡分子动力学计算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永贵 张毅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0,共10页
本项工作用TIP4P模型对水分子进行了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根据Green-Kubo理论,计算了温度从652K到814K,密度从0.5360g/cm3到0.8638g/cm3六个不同温度和密度水的剪切粘滞度,并和实验值... 本项工作用TIP4P模型对水分子进行了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根据Green-Kubo理论,计算了温度从652K到814K,密度从0.5360g/cm3到0.8638g/cm3六个不同温度和密度水的剪切粘滞度,并和实验值进行了对比。在所计算的温度和密度范围,平衡分子动力学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的平均绝对值差别为15%,好于使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获得的粘滞度值。平衡分子动力学的方法将是获得地学中高温高压下流体输运性质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水分子 剪切粘滞度 平衡分子动力学
全文增补中
金刚石纳米薄膜法向热导率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国强 孔宪仁 +1 位作者 孙兆伟 王亚辉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51-754,760,共5页
结合卫星“微型核”的特点,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金刚石晶体的热导率与其厚度和温度的依变关系。采用平衡分子动力学的方法(EMD)模拟了晶向(001)的金刚石纳米薄膜法向热导率;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NEMD)方法模拟了晶向(111)的... 结合卫星“微型核”的特点,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金刚石晶体的热导率与其厚度和温度的依变关系。采用平衡分子动力学的方法(EMD)模拟了晶向(001)的金刚石纳米薄膜法向热导率;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NEMD)方法模拟了晶向(111)的金刚石法向热导率。模拟的结果表明:金刚石纳米薄膜的法向热导率显著小于对应大体积晶体的实验值,并随着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模拟范围内法向热导率与薄膜厚度呈近似线性关系;薄膜热导率在模拟厚度为2.05334nm时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模拟厚度为2.874676nm时,则随着温度的增加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导率 纳米薄膜 尺寸效应 平衡分子动力学 平衡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通道内混合气体流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4
16
作者 解辉 刘朝 刘彬武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94-998,共5页
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混合气体在纳米通道中的Poiseuille流动.结果显示气体混合物的化学成分与物理结构不再均匀一致,随着亲水性气体粒子的减少,亲水性粒子逐渐被吸附于壁面,而疏水性粒子主要分布于通道中间.当亲水性粒子为... 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混合气体在纳米通道中的Poiseuille流动.结果显示气体混合物的化学成分与物理结构不再均匀一致,随着亲水性气体粒子的减少,亲水性粒子逐渐被吸附于壁面,而疏水性粒子主要分布于通道中间.当亲水性粒子为10%时,混合气体在壁面处形成有序的"类固体".在本文的模拟条件下,流体速度分布显示混合气体流动速度随着疏水性粒子比例的增加而升高;同时,混合气体滑移速度也从负滑移速度逐渐转变为正滑移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动 混合气体 平衡分子动力学 纳米通道 Poiseuille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纳米管导热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6
17
作者 田少岗 沈海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3-215,245,共4页
采用平衡态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了不同直径的单壁碳、硅、锗、碳化硅、氮化硼纳米管的导热系数,得到了导热系数随温度、直径变化的曲线;进而根据这些曲线,讨论了直径、温度等因素对几种纳米管导热性的影响,以及不同纳米管之间导热系数... 采用平衡态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了不同直径的单壁碳、硅、锗、碳化硅、氮化硼纳米管的导热系数,得到了导热系数随温度、直径变化的曲线;进而根据这些曲线,讨论了直径、温度等因素对几种纳米管导热性的影响,以及不同纳米管之间导热系数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各单壁纳米管的导热系数均随温度的升高以及直径的增大而降低;在模拟的温度范围(<2200K)内,温度相同时,几种纳米管的导热系数由大到小有如下的排序:碳、氮化硼、硅、锗和碳化硅,其中,锗和碳化硅纳米管的导热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态分子动力学 导热系数 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硼纳米管热输运性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宇飞 孟庆元 +2 位作者 张璐 刘甲秋 荆宇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77-1084,共8页
采用基于声子散射理论的Boltzmann-Peierls声子传输方程(BTE)和非平衡态分子动力学模拟(NEMD)方法研究了氮化硼纳米管(BNNT)的热输运性能.分析了BNNT的热力耦合效应,通过BTE与NEMD两种方法相结合,分析了温度和长度对BNNT热输运性能的影... 采用基于声子散射理论的Boltzmann-Peierls声子传输方程(BTE)和非平衡态分子动力学模拟(NEMD)方法研究了氮化硼纳米管(BNNT)的热输运性能.分析了BNNT的热力耦合效应,通过BTE与NEMD两种方法相结合,分析了温度和长度对BNNT热输运性能的影响,并应用量子修正扩大了NEMD的研究范围.结果表明:随着拉伸或压缩应变的增加,BNNT热输运性能均呈降低的趋势.通过计算声子态密度(PDOS)在理论上分析了以上结果,发现在拉伸状态下,声子模式的变化是决定BNNT热输运性能变化的主要因素;在压缩状态下,热导率变化是由于模型发生明显的屈曲变形引起的.在低温段,BNNT的热输运性能受量子效应影响最初有一个线性增加的过程,当温度超过一定值时,其开始显著地降低;当BNNT长度小于120nm时,随着长度的增加,其弹道性能逐渐减弱,但仍主要体现为弹道特征,其热导率(κ)与长度(L)基本满足κ∝Lα这一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硼纳米管 热输运性能 Boltzmann-Peierls声子传输方程 平衡态分子动力学模拟 声子态密度 量子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具有"荷花效应"的微流通道
19
作者 贾可 张鸿海 +1 位作者 范细秋 刘胜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90-93,共4页
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NEMD)分析了流体在具有"荷花效应"的微流通道中的边界滑移现象.选择不同尺度的纳米级图样、通道管壁厚度、不同的密度和温度分别进行了多次模拟分析,根据模拟结果对比分析了以上各参数对流体流动方... 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NEMD)分析了流体在具有"荷花效应"的微流通道中的边界滑移现象.选择不同尺度的纳米级图样、通道管壁厚度、不同的密度和温度分别进行了多次模拟分析,根据模拟结果对比分析了以上各参数对流体流动方向的速度分布、速度最大值及其在通道中流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条件,使得通道中流体的速度滑移达到最大,流速这到最快.从对模拟结果的分析可知,流体流动方向的速度在通道上下边界的值及其最大值受到纳米图样高度和通道内径影响显著;在对不同密度的流体的模拟分析中发现,最大速度滑移与最大流速对应不同的流体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花效应 微流通道 速度滑移 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NE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动力学模拟纳米尺寸限制体系下氩溶液中I2的振动能量弛豫 被引量:3
20
作者 毛荣荣 吕洋 +2 位作者 周立川 李钦宁 李慎敏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51-1458,共8页
利用平衡态分子动力学方法(EMD)模拟了纳米尺寸限制球壳内I2在Ar溶液中的振动能量转移.计算并讨论了I2振动能量弛豫时间T1随球壳半径、溶剂密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在原子、分子水平上,揭示了随着球壳半径的减小,T1呈逐... 利用平衡态分子动力学方法(EMD)模拟了纳米尺寸限制球壳内I2在Ar溶液中的振动能量转移.计算并讨论了I2振动能量弛豫时间T1随球壳半径、溶剂密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在原子、分子水平上,揭示了随着球壳半径的减小,T1呈逐渐增大趋势的原因.结果表明,球壳的几何限制效应和表面作用对受限溶液密度分布的影响较大,从而导致溶质振动弛豫的显著变化.此外,非限制体系模拟显示,非平衡态分子动力学(NEMD)方法可以得到与平衡态分子动力学方法较一致的振动能量弛豫时间T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限制溶液 平衡态分子动力学 振动能量弛豫时间 径向密度分布 平衡态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