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青霉素酶动力学常数 被引量:2
1
作者 厉滔 陈知本 陈小英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11-214,共4页
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青霉素酶对青霉素底物动力学参数的方法。用碱水解制备青霉噻唑酸并测定其紫外光谱,选定了工作波长。比较了初速度法及半数底物反应时间法的适用范围。为半数底物反应时间法编制了计算程序。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青霉素酶 青霉素 动力学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还原颗粒对地下水中氯代乙烷的降解动力学差异及机制
2
作者 刘一舟 宋久浩 +3 位作者 吴乃瑾 李培中 王海见 张骥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73-1684,共12页
以零价铁(ZVI)为代表的铁还原颗粒广泛应用于氯代烃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治理,然而其对难降解饱和氯代烃的反应活性及其中主导影响因素仍缺乏系统研究和深入探讨。采集华北某废弃有机溶剂厂高浓度氯代乙烷污染地下水,评估了6种铁还原颗粒[4... 以零价铁(ZVI)为代表的铁还原颗粒广泛应用于氯代烃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治理,然而其对难降解饱和氯代烃的反应活性及其中主导影响因素仍缺乏系统研究和深入探讨。采集华北某废弃有机溶剂厂高浓度氯代乙烷污染地下水,评估了6种铁还原颗粒[4种粒径(100、200、400、800目)的微米尺度零价铁(mZVI)、纳米尺度零价铁(nZVI)和黄铁矿]对实际污染地下水中1,1,2-三氯乙烷(1,1,2-TCA)的降解动力学差异,并结合冗余和相关性分析揭示影响铁还原颗粒反应活性的因素和规律。结果表明:nZVI反应组中,1,1,2-TCA的表观速率常数(kobs)和质量归一化速率常数(k_(M))最高,分别达到0.012 5 d^(-1)和0.008 L/(g·d),其次是mZVI,黄铁矿还原作用最弱。铁还原颗粒添加量的增加虽可提升污染物降解率,但却导致单位质量的反应速率降低。表面归一化速率常数(kSA)方面m ZVI更具优势,在相同添加量条件下,200目mZVI的kSA为nZVI的22倍。冗余分析表明,S、O、Cl、C等杂质含量及颗粒添加量制约了kobs和k_(M),而O、C、S含量及颗粒比表面积与kSA相关性最大,且相关性分析表明O、C含量及颗粒比表面积与kSA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在氯代烃污染地下水规模化治理中进行药剂设计时,应首选杂质含量较低的铁还原颗粒,且适宜添加量的mZVI在成本和表面利用率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氯代乙烷 铁还原颗粒 化学还原 动力学常数 比表面归一化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和高温条件下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气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雷立帆 陈金阳 +3 位作者 于欣卉 郭利利 毕少杰 王彦杰 《中国沼气》 CAS 2024年第2期31-37,共7页
研究以餐厨垃圾为原料,在中温(37℃)和高温(55℃)条件下开展批次试验。通过测定各项产气指标探究不同温度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气性能的影响,并采用Gompertz模型和一级动力学模型对中温和高温条件下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累计产甲烷量进行拟... 研究以餐厨垃圾为原料,在中温(37℃)和高温(55℃)条件下开展批次试验。通过测定各项产气指标探究不同温度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气性能的影响,并采用Gompertz模型和一级动力学模型对中温和高温条件下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累计产甲烷量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高温厌氧发酵最大产甲烷潜能为398.33 mL·g^(-1)VS,高出中温发酵32.37%,高温条件下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累积沼气产量和甲烷产量分别为665.89和399.41 mL·g^(-1)VS,显著高于中温条件下的累积沼气产量及甲烷产量。餐厨垃圾高温发酵甲烷生成速率常数k为0.43558 d^(-1),高于中温发酵动力学常数(k=0.31367 d^(-1)),餐厨垃圾高温厌氧发酵产甲烷速率高于中温发酵。综上所述,相较于中温条件,高温条件下餐厨垃圾批次厌氧发酵产气性能更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厌氧发酵 产气性能 产甲烷潜能 动力学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脱色酸性橙Ⅱ废水的动力学及脱色物化效应 被引量:16
4
作者 商克峰 王肖静 +3 位作者 鲁娜 李杰 姜楠 王志强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009-3015,共7页
气-液两相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对废水电导率较不敏感,因此电极施加电压和放电气隙成为影响放电强度及废水中污染物降解的两个主要因素。以酸性橙Ⅱ(AO7)废水为对象,考察了电极施加电压、放电气隙等因素对DBD装置放电特性及AO... 气-液两相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对废水电导率较不敏感,因此电极施加电压和放电气隙成为影响放电强度及废水中污染物降解的两个主要因素。以酸性橙Ⅱ(AO7)废水为对象,考察了电极施加电压、放电气隙等因素对DBD装置放电特性及AO7降解动力学的影响,分析了DBD降解AO7的主要物化效应。结果表明:高压电极引发的丝状放电通道随电压升高、放电气隙减小而增多,且丝状放电通道在接近液面时出现明显的分支现象;AO7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施加电压升高、放电气隙减小可提高AO7降解的反应动力学常数。放电气隙为6 mm,峰值电压从15 kV分别升高2 kV和4 kV,反应动力学常数可提高4.45倍和5.67倍;电极施加电压为17 kV,放电气隙从8 mm减小到4 mm和2 mm,AO7降解的反应动力学常数可分别提高3.51倍和6.67倍。废水的pH值对AO7降解也有较大影响,酸性条件和碱性条件下AO7降解的反应动力学常数较大。分析DBD等离子体降解AO7的物理化学效应,臭氧和过氧化氢等反应活性物质是AO7降解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酸性橙Ⅱ废水 反应动力学常数 物化效应 反应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二氨基苯氧基二硫化物的电极过程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苏育志 郭仕恒 +2 位作者 萧翼之 肖敏 杨绮琴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8-523,共6页
利用循环伏安法、线性伏安法及旋转圆盘电极技术,研究了2,2'-二氨基苯氧基二硫化物(DAPOD)在含有0.1mol·L-1LiClO4电解质的乙腈/四氢呋喃有机溶液中,铂、金、玻碳及石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伏安结果表明DAPOD中的二硫键与硫巯... 利用循环伏安法、线性伏安法及旋转圆盘电极技术,研究了2,2'-二氨基苯氧基二硫化物(DAPOD)在含有0.1mol·L-1LiClO4电解质的乙腈/四氢呋喃有机溶液中,铂、金、玻碳及石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伏安结果表明DAPOD中的二硫键与硫巯基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属动力学不可逆过程,这种在室温下表现出的电化学反应不可逆性是有机二硫化物普遍存在的不足,必须通过分子内或分子间的电催化来改善其可逆性能.旋转圆盘电极测试结果显示,DAPOD的阴极还原反应级数为0.5,阳极氧化反应级数为1.由此推知DAPOD电还原属两电子转移反应,分两步完成:第一步为平衡的化学反应步骤;第二步为电子转移步骤,属决速步.同时还测定了DAPOD的阴极与阳极传递系数、交换电流、平衡电势及标准速率常数等相关的动力学常数.通过比较铂、金、玻碳及石墨四种不同材料电极对DAPOD的电极过程的影响,发现石墨对DAPOD的还原过程具有电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二氨基苯氧基二硫化物 电极过程 动力学常数 电极材料 钠硫电池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硫化合物的量子化学性质及选择性氧化动力学 被引量:7
6
作者 凌昊 沈本贤 +1 位作者 周晓龙 赵基钢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51,共4页
采用半经验量子力学分子轨道的PM3算法计算了油品中各典型含硫化合物的量子化学性质,通过数学回归建立了在甲酸/双氧水体系下硫原子的电荷密度与反应常数的关系。同时,选用二苯并噻吩(DBT)作为模型化合物进一步研究了该体系下含硫化合... 采用半经验量子力学分子轨道的PM3算法计算了油品中各典型含硫化合物的量子化学性质,通过数学回归建立了在甲酸/双氧水体系下硫原子的电荷密度与反应常数的关系。同时,选用二苯并噻吩(DBT)作为模型化合物进一步研究了该体系下含硫化合物的动力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含硫化合物硫原子所带电荷密度与反应常数线性相关,DBT在甲酸/双氧水体系中氧化的活化能为60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硫化合物 量子化学性质 氧化脱硫 动力学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纤溶酶原激活反应动力学研究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党昕 纪建国 +3 位作者 茹强 杨晶鑫 俞梅敏 茹炳根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5-79,共5页
在溶栓研究中 ,纤溶酶原激活剂 (plasminogen activator,PA)激活纤溶酶原 (plasminogen,Plg)反应的动力学常数的测定占有重要地位 .在前人的研究中 ,虽然进行了这项实验 ,但是并未给出一个方便、快捷的测定方法 .所以建立一种更准确 ,... 在溶栓研究中 ,纤溶酶原激活剂 (plasminogen activator,PA)激活纤溶酶原 (plasminogen,Plg)反应的动力学常数的测定占有重要地位 .在前人的研究中 ,虽然进行了这项实验 ,但是并未给出一个方便、快捷的测定方法 .所以建立一种更准确 ,更适合一般的实验室条件的 PA分子激活 Plg反应动力学常数的测定方法是必要的 .在对该反应进行数学分析的基础上 ,得到由可测量表示的纤溶酶 (plasmin,Plm)生成速度 (v(Plm) )的计算公式 ,由 v(Plm)及相应已知量可进一步推导出 Km、kcat的表达式 ,最终测得相应动力学常数 .用这种方法测定的由甲醇酵母 (pichia pastoris)表达的人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human single chain urokinase- PA,scu- PA)激活 Plg的反应的 Km=0 .648μmol·L-1,kcat=0 .0 62 6s-1,与文献报导相符 (Km=0 .4~ 1 .1 μmol· L-1,kcat=0 .0 2~ 0 .0 93) s-1,说明此方法是可靠的 .又因该法只需相应底物及酶标仪且为连续测定 ,所以十分简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 动力学常数 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纯化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GT法原位测量水体中金属有效态组分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田娜娜 赵玉杰 +5 位作者 周其文 刘潇威 袁旭 师荣光 戴礼洪 徐亚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10-1217,共8页
根据不同厚度扩散膜DGT(梯度扩散薄膜)对金属络合易解离态解离能力差异性这一原理,提出了一套计算金属解离动力学及有效态组分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水体Zn、Ni、Cu、Fe、Mn、Cd、Pb等金属形态及运移动力学特征差异性计算中。结果表明,研究... 根据不同厚度扩散膜DGT(梯度扩散薄膜)对金属络合易解离态解离能力差异性这一原理,提出了一套计算金属解离动力学及有效态组分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水体Zn、Ni、Cu、Fe、Mn、Cd、Pb等金属形态及运移动力学特征差异性计算中。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计算方法,克服了原有方法过拟合的缺点,可以不借助第三方金属形态分析软件一次性计算出金属有效态含量、组分构成及K-1值,且计算结果更好地体现出有效态中络合易解离部分的贡献,计算公式假设参数少,避免了金属价态、有机质组分构成差异性等因素对有效态含量计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 金属 金属络合物 解离动力学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气混合培养中产甲烷菌和硫酸盐还原菌的动力学竞争 Ⅱ.动力学推定的结果及讨论 被引量:10
9
作者 贾晓珊 李顺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2-97,共6页
根据前文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及批量实验结果,进行了包括乙酸及氢气利用在内的MPB和SRB的动力学常数的推定。结果显示,以Methanothrix及Methanobacter为种属的乙酸和氢气利用MPB;以Desulfobacter postageix和Desulfovibrior为种属的乙酸和... 根据前文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及批量实验结果,进行了包括乙酸及氢气利用在内的MPB和SRB的动力学常数的推定。结果显示,以Methanothrix及Methanobacter为种属的乙酸和氢气利用MPB;以Desulfobacter postageix和Desulfovibrior为种属的乙酸和氢气利用SRB分别存在于葡萄糖消化过程中。在反映现实情况的低浓度硫酸根离子条件下,热力学及动力学均占优势的乙酸利用SRB相反完全竞争不过乙酸利用MPB。这是由于对硫酸根离子乙酸利用SRB竞争不过氢气利用SRB的缘故,因为后者(Kg=10.7-13.3 mg/L)具有比前者(Ks=19.5-21.4mg/L)更高的硫酸根离子亲合性。这一结果进一步显示有必要重新评价长久以来一直承担负面角色的SRB的作用。因为如果从有利于厌气过程中甲烷主要产生者-乙酸利用MPB的生长这一角度来看,适量生长的氢气利用SRB能够完全抑止作为对手的乙酸利用SRB的生长以至发挥重大的正面作用。另外,该研究提供的动力学推定方法能简便、快速、准确的推定出微生物菌体浓度和诸动力学常数,对于生物处理的近乎所有过程都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甲烷菌(MPS) 硫酸盐还原菌(SRB) 微生物菌体浓度 厌气混合培养 动力学模型 动力学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气混合培养中产甲烷菌和硫酸盐还原菌的动力学竞争 Ⅰ.动力学推定的模型及实验方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贾晓珊 李顺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3-106,共4页
产甲烷菌(MPB)和硫酸盐还原菌(SRB)的竞争是一个有关厌气处理过程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研究的目的是提供一个明确实际厌气过程中MPB和SRB竞争机理的动力学研究方法。首先,以Monod模型为基准建立了一整套动力学模型用于微生物菌体浓度和... 产甲烷菌(MPB)和硫酸盐还原菌(SRB)的竞争是一个有关厌气处理过程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研究的目的是提供一个明确实际厌气过程中MPB和SRB竞争机理的动力学研究方法。首先,以Monod模型为基准建立了一整套动力学模型用于微生物菌体浓度和诸动力学常数推定。其次,进行包括乙酸和氢气利用MPB和SRB的两系列连续培养及批量实验,为下一步的动力学常数推定及讨论实际厌气过程中MPB和SRB的动力学竞争机理打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甲烷菌 MBP 硫酸盐还原菌 SRB 微生物菌体浓度 厌气混合培养 动力学模型 动力学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I与PPG预聚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4
11
作者 闫泽群 王洪武 +2 位作者 黄岐善 付志峰 华卫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8,共4页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聚醚多元醇反应是合成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型预聚体的重要反应。文中采用ReactTM4000在线红外分析系统,以聚丙二醇(PPG)主链中亚甲基伸缩振动峰作为内标,监测不同异构体组成的MDI单体与PPG聚醚反应过程中...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聚醚多元醇反应是合成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型预聚体的重要反应。文中采用ReactTM4000在线红外分析系统,以聚丙二醇(PPG)主链中亚甲基伸缩振动峰作为内标,监测不同异构体组成的MDI单体与PPG聚醚反应过程中异氰酸酯官能团的红外吸收峰变化,系统研究了MDI与PPG的预聚反应动力学过程,得到MDI中4位异氰酸酯与2位异氰酸酯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k=2.833×104exp(-47862/RT)(L/mol.min),k=6.725×109exp(-88078/RT)(L/mo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聚醚 动力学常数 在线红外 阿仑尼乌斯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付氏红外发射光谱研究EPO/PU IPN体系的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嵩 汤大新 +3 位作者 李玉玮 张军 张东华 汤心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8年第2期168-171,共4页
利用改进的5 DX FT-IR光谱仪,测试了140℃下IPN聚合反应过程的红外发射光谱。利用峰面积比值法,计算了不同时间下的反应程度和动力学常数。实验结果表明:环氧树脂和聚氨酯反应均为一级反应,kepo=0.035,Kepo in IPN=0.10,Kpu=0.15。并讨... 利用改进的5 DX FT-IR光谱仪,测试了140℃下IPN聚合反应过程的红外发射光谱。利用峰面积比值法,计算了不同时间下的反应程度和动力学常数。实验结果表明:环氧树脂和聚氨酯反应均为一级反应,kepo=0.035,Kepo in IPN=0.10,Kpu=0.15。并讨论了反应与结构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发射光谱 聚合反应过程 反应动力学 动力学常数 环氧树脂 聚氨酯 一级反应 IP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金属元素对甲烷菌激活作用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1
13
作者 李亚新 杨建刚 《中国沼气》 2000年第2期8-11,16,共5页
本文以血清瓶为反应器 ,以醋酸钙为基质 ,通过厌氧批量试验从动力学的角度研究了微量金属元素Fe、Co、Ni对甲烷菌的激活作用。结果表明 ,加入微量金属元素Fe、Co、Ni能有效缩短厌氧消化反应时间 ,提高基质降解率和产气速率。
关键词 微量金属元素 甲烷菌 激活 动力学常数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烟雾箱模拟的己烯醇与O 3气相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14
作者 王振 陈梅芳 +4 位作者 佟胜睿 陈怡 李伟然 张欣然 葛茂发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1-53,共13页
为了研究O 3与挥发性不饱和醇的动力学常数以及反应活性差异的原因,使用绝对速率法在烟雾箱中对5种己烯醇和O 3的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Z-2-己烯-1-醇、E-2-己烯-1-醇、Z-4-己烯-1-醇、E-4-己烯-1-醇、5-己烯-1-醇与O 3在298 K、... 为了研究O 3与挥发性不饱和醇的动力学常数以及反应活性差异的原因,使用绝对速率法在烟雾箱中对5种己烯醇和O 3的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Z-2-己烯-1-醇、E-2-己烯-1-醇、Z-4-己烯-1-醇、E-4-己烯-1-醇、5-己烯-1-醇与O 3在298 K、101325 Pa下的反应动力学常数分别为(8.94×10^-17±0.80×10^-17)、(13.95×10^-17±0.48×10^-17)、(8.82×10^-17±0.31×10^-17)(10.01×10^-17±1.03×10^-17)和(0.82×10^-17±0.04×10^-17)cm 3(molecule·s),并通过理论计算结果来解释和讨论动力学常数的变化趋势,发现不同烯醇与O 3反应的活性会受到—OH和双键相对位置的影响.通过试验所得动力学数据与大气氧化剂平均浓度计算得到各种己烯醇的大气寿命,发现O 3、OH自由基和NO 3自由基在消除Z-2-己烯-1-醇、E-2-己烯-1-醇、Z-4-己烯-1-醇和E-4-己烯-1-醇的过程中均属于竞争反应,但在高O 3污染地区,这4种己烯醇的消除是由O 3所主导的,5-己烯-1-醇因结构的原因,其大气寿命较长,超过7 h.研究显示:O 3对这5种己烯醇的清除作用明显;研究数据为环境空气质量预测模式提供了相关的动力学参数;己烯醇中各官能团的不同位置对其与O 3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可为类似烯醇与O 3的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和预测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 3 己烯醇 反应动力学常数 大气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炭去除几种金属的动力学和热力学
15
作者 Thier Gosset 张久根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1987年第4期34-41,共8页
泥炭是一种廉价的天然物质。由于它会吸附、络合或置换各种金属阳离子,因此,在处理含金属的工业废水中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用50g/L的泥炭悬浮液去除浓度为0.01-100mM的金属离子(Cu++、Cd++、Zn++和Ni++)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在10mM浓... 泥炭是一种廉价的天然物质。由于它会吸附、络合或置换各种金属阳离子,因此,在处理含金属的工业废水中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用50g/L的泥炭悬浮液去除浓度为0.01-100mM的金属离子(Cu++、Cd++、Zn++和Ni++)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在10mM浓度的非缓冲溶液中,金属阳离子去掉得很快,正反应的动力学常数为0.005--0.17M-1S-1,大约1小时内反应达到平衡。在此种浓度及pH2.2-4.2条件下,我们发现:表观结合平衡常数在2-3150M-1之间,取决于泥炭源的情况和金属阳离子的种类。在pH为0-6.5的缓冲液中,四种阳离子的结合反应不同,金属结合的平衡常数按Ni+2Cu2+>Ca2+=Zn2+的顺序递减.无论什么样的金属、泥炭,在pH>6.7、浓度为10mM的溶液中,会有90%以上的金属阳离子被50g/L的泥炭颗粒去除掉,并且金属的结合能力为200mmol/kg干泥炭。除Ni2+与泥炭有较强的结合以外,在pH<1.5时,所有的金属阳离子可被完成解释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常数 泥炭层 工业废水 贫营养 条件稳定常数 结合反应 氢氧化物沉淀 吸附容量 处理过程 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辐射固化反应速率及速率常数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佐光 隋刚 +1 位作者 袁宇慧 李凤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86-690,共5页
研究了环氧树脂溶液的电子束辐射固化反应速率常数以及树脂特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 ,辐射反应增长速率常数kp 和终止速率常数kt在反应进行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控制机制 .环氧树脂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分子化学结构对辐射... 研究了环氧树脂溶液的电子束辐射固化反应速率常数以及树脂特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 ,辐射反应增长速率常数kp 和终止速率常数kt在反应进行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控制机制 .环氧树脂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分子化学结构对辐射反应速率都有很大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电子束 固化 动力学常数 反应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红菌甲素与血红蛋白相互作用光谱 被引量:12
17
作者 冯玉英 吴晓红 +4 位作者 周家宏 顾晓天 陆天虹 王雪松 张宝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95-898,共4页
利用UV-Vis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在生理pH值条件下竹红菌甲素(HA)与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UV-Vis吸收光谱的研究发现,HA的存在使血红蛋白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吸收峰强度降低,峰位红移,表明HA与血红蛋白分子中的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 利用UV-Vis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在生理pH值条件下竹红菌甲素(HA)与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UV-Vis吸收光谱的研究发现,HA的存在使血红蛋白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吸收峰强度降低,峰位红移,表明HA与血红蛋白分子中的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同步荧光光谱的结果表明,HA与血红素分子中不同氨基酸残基的作用强度不同,HA对色氨酸残基和酪氨酸残基的荧光猝灭动力学常数分别为5.5×1012和1.7×1012L/mol,表明HA与色氨酸残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强于与酪氨酸残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心血红蛋白 竹红菌甲素 相互作用 UV-Vis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荧光猝灭动力学常数 1000-0518(2005)08-0895-0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蜜蜂头部乙酰胆碱酯酶对杀虫药剂敏感度比较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莹 黄建 高希武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21-226,共6页
通过对抑制动力学常数和抑制时间进程曲线的测定,比较了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Fabricius和意大利蜜蜂Apis m ellifera ligusticaSpinola头部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对几种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药剂的敏感度... 通过对抑制动力学常数和抑制时间进程曲线的测定,比较了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Fabricius和意大利蜜蜂Apis m ellifera ligusticaSpinola头部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对几种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药剂的敏感度。抑制时间进程曲线显示,意大利蜜蜂头部AChE对毒扁豆碱、灭多威、敌敌畏的敏感度高于中华蜜蜂,而两种蜜蜂对残杀威、硫双灭多威、甲胺磷及久效磷的敏感度没有明显差异。意大利蜜蜂头部AChE对毒扁豆碱、残杀威、硫双灭多威、克百威以及丁硫克百威的双分子速率常数(Ki)值分别为4.003×106、5.744×104、5.249×104、1.986×106和5.492×104(mol/L)-1.m in-1,均高于中华蜜蜂对这几种杀虫药剂的Ki值,后者分别为3.403×106、4.633×104、4.233×104、1.262×106和5.072×104(mol/L)-1.m in-1。但中华蜜蜂头部AChE对灭多威的Ki值却高于意大利蜜蜂,前者为10.408×104,后者为4.872×104(mol/L)-1.m in-1。对AChE被抑制后恢复速率(K3)的测定结果表明,中华蜜蜂头部AChE被残杀威和硫双灭多威抑制后恢复的速率显著低于意大利蜜蜂,但两种蜜蜂被毒扁豆碱、灭多威、克百威和丁硫克百威抑制后恢复的速率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意大利蜜蜂 乙酰胆碱脂酶 抑制动力学常数 杀虫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活性污泥过程数学模型ASM2D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董姗燕 姚重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9-133,共5页
利用单级活性污泥模拟流程对ASM2D参数的灵敏度进行了研究,发现在67个化学计量系数及动力学常数中。
关键词 活性污泥 单级 动力学常数 化学计量系数 ASM 灵敏度分析 校核 研究结果 参数 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氢氧化氨基苯甲酸锌固定化辣根过氧化物酶及其催化性质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锋 王辉 赵立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2-338,共7页
利用层状氢氧化氨基苯甲酸锌对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进行固定化实验,通过紫外分析探讨了固定化效果与HRP质量浓度、体系p H的关系。利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做图法测定了固定化HRP的动力学常数,考察了固定化HRP的储存稳定性和重复利用... 利用层状氢氧化氨基苯甲酸锌对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进行固定化实验,通过紫外分析探讨了固定化效果与HRP质量浓度、体系p H的关系。利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做图法测定了固定化HRP的动力学常数,考察了固定化HRP的储存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体系p H=8.0、HRP质量浓度为1.0 mg/m L的条件下,层状氢氧化氨基苯甲酸锌对HRP的饱和固载量为100 mg/g,最大比活力为60.27 U/mg。固定化HRP的米氏常数(Km)、催化常数(Kcat)、酶活性(X)分别为3.23 mmol/L,42.5 s-1,57.5 U/mg。与游离HRP相比,固定化HRP的Km提高了44.2%,Kcat下降了74.0%,X值下降了74.4%。储存40 d后,固定化HRP的活性为游离HRP的5.35倍。循环利用8次后,固定化HRP的活性保留率仍为7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氢氧化氨基苯甲酸锌 酶催化 固定化 辣根过氧化物酶 动力学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