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力学因素和药箱充满程度对喷雾机液力搅拌器搅拌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何雄奎 S.Kleisinger +1 位作者 吴罗罗 李秉礼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31-134,共4页
农药的喷施质量在农业生产中极为重要,评价农药喷施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农药有效物质在喷施靶标上的均匀沉积分布,其前提条件是农药有效物质与载体从喷洒部件喷出前就要搅拌均匀。针对邯农-650型大田喷杆式喷雾机的药箱,对影响搅拌... 农药的喷施质量在农业生产中极为重要,评价农药喷施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农药有效物质在喷施靶标上的均匀沉积分布,其前提条件是农药有效物质与载体从喷洒部件喷出前就要搅拌均匀。针对邯农-650型大田喷杆式喷雾机的药箱,对影响搅拌效果的动力学因素及药箱充满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其他参数确定后,加大搅拌压强或流量,搅拌效果都明显改善,但加大流量比加大压强的效果要好;药箱中药液装得越满,越易搅拌均匀,充满程度越小,越不易搅拌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液力搅拌器 喷雾机 动力学因素 充满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动力学因素对血管重建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贵学 龙天渝 应大君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02-105,共4页
应力作用下血管的生长与重建是生物力学最具活力的生长点之一。文中旨在评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血液动力学因素对血管重建的影响的研究进展,展望未来应力作用与血管重建关系的研究思路和研究重点。最新研究表明,血管系统一生都在进行重建... 应力作用下血管的生长与重建是生物力学最具活力的生长点之一。文中旨在评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血液动力学因素对血管重建的影响的研究进展,展望未来应力作用与血管重建关系的研究思路和研究重点。最新研究表明,血管系统一生都在进行重建。血管重建正被视为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的发病机理的内在因素。血液动力学因素在血管重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影响内皮细胞的形态、骨架结构、迁移、增殖和凋亡,影响脂蛋白和其它大分子物质在血管壁的吸收和代谢,调节血管活性物质的合成、分泌及表达等,进而影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重建。今后重点在于采用多种离体和在体的实验模型,模拟多种力、复杂流动对血管重建的影响,研究血管在应力作用下结构和功能重建所依据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和启动血管重建的剪应力反应元件的内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动力学因素 血管重建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三代家庭代际关系的新动态:兼论人口动力学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26
3
作者 吴帆 尹新瑞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8,共14页
家庭代际关系的转变受多重因素的共同驱动。作为关键的驱动力,人口动力学因素不仅决定家庭的规模、结构和生命周期,也直接影响甚至改变着家庭代际关系的形态、结构和运行模式。在老龄化和低生育率背景下,中国三代家庭代际关系日益普遍,... 家庭代际关系的转变受多重因素的共同驱动。作为关键的驱动力,人口动力学因素不仅决定家庭的规模、结构和生命周期,也直接影响甚至改变着家庭代际关系的形态、结构和运行模式。在老龄化和低生育率背景下,中国三代家庭代际关系日益普遍,其社会价值和福利功能变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基于10个典型家庭不同代际成员的半结构访谈资料,对我国三代家庭代际关系的新动态进行探索性分析,发现代际关系呈现形态多样化、代际支持隔代化、代际关系动态化的新特点。三代家庭代际关系是复杂的关系结构,不同家庭在这个关系架构中所蕴含的关系形态不尽相同,三代人的人口学及社会经济特征、家庭所处生命周期、家庭生活重大事件、家庭策略都会决定代际关系结构的重心、核心纽带的定位和代际支持的流向。在孙辈幼年期,代际关系结构的重心定位在孙辈,代际支持以下行流动为主;当孙辈进入成年期或祖辈健康状况不佳时,代际关系结构重心会上移,代际支持也会向上流动,因此,“双重抚育-反哺”模式可以作为认识和分析三代家庭代际关系的一个基本逻辑。祖辈寿命延长、孙辈年龄、祖辈健康程度、家庭再生产缩减、人口流动等人口学动力因素对家庭代际关系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代家庭 代际关系 代际支持 人口动力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的动力学因素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春梅 刘冠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22,共6页
面对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发展变化,从哲学创新主体意识的觉醒到面对多元文化时要树立的正确态度,再到谋求中国在国内外全方位发展道路的实践探索,都为当代中国哲学的创新提供了外在的动力学因素。哲学理论自身的发展... 面对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发展变化,从哲学创新主体意识的觉醒到面对多元文化时要树立的正确态度,再到谋求中国在国内外全方位发展道路的实践探索,都为当代中国哲学的创新提供了外在的动力学因素。哲学理论自身的发展也体现出创新性的需求和特征,当代中国哲学的创新是在坚持基础上发展和在发展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需要,也是在当代中国哲学界同时并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之相互渗透和交融的必然发展趋势,这为当代中国哲学的创新提供了内在的动力学因素。当代中国哲学的创新具备人力资源和社会建制的动力机制保障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哲学 创新 动力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学因素对液相色谱分离整体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闵一 陈刚 耿信笃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7-723,共7页
依据液相色谱分离整体蛋白的效果与色谱柱柱长基本无关的事实,研究了动力学因素对疏水相互作用色谱(HIC)分离整体蛋白的影响。首次提出了用于线性梯度洗脱条件下蛋白分离的“条件板高”(H)概念,并将其用于动力学因素对分离整体蛋白... 依据液相色谱分离整体蛋白的效果与色谱柱柱长基本无关的事实,研究了动力学因素对疏水相互作用色谱(HIC)分离整体蛋白的影响。首次提出了用于线性梯度洗脱条件下蛋白分离的“条件板高”(H)概念,并将其用于动力学因素对分离整体蛋白的影响的表征。分别用常用的色谱柱和色谱饼对标准蛋白进行了分离,绘制了类似于van Deemter的“条件板高”对流动相线速(u)的曲线图。发现对应于色谱柱最低“条件板高”的适合线速约为色谱饼的1/5~1/15,且色谱饼的适合线速范围也较色谱柱宽得多。据此,用装填有HIC填料的色谱饼(10mm×20mm i.d.)在12min内便可完全分离7种标准蛋白。还用装填有HIC填料的色谱饼对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进行了复性并同时纯化,在50min内,仅用一步色谱法就可获得纯度≥97%的rhG-CSF,其质量回收率为39%,比活〉1×10^8IU/mg。可以预计,装填极细颗粒的刚性色谱填料的色谱饼可在高负荷条件下进行整体蛋白的高速和高分离度的分离、纯化并同时复性,达到“三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相互作用色谱 蛋白分离 分离度 色谱饼 动力学因素 生物工程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学因素对镁热自蔓延制备碳化硼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石浩 豆志河 +1 位作者 孟扬 张廷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735-748,共14页
本文以镁热自蔓延过程中的反应动力学因素作为基础,探究了不同镁粉粒径及制样压力对自蔓延过程的影响,考察了不同镁粉粒径及制样压力对产物碳化硼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及晶体结构发育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自蔓延过程会显著受到动力学... 本文以镁热自蔓延过程中的反应动力学因素作为基础,探究了不同镁粉粒径及制样压力对自蔓延过程的影响,考察了不同镁粉粒径及制样压力对产物碳化硼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及晶体结构发育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自蔓延过程会显著受到动力学因素的影响,当镁粉粒径大于96μm时,反应物接触面过小,反应无法启动并维持。随着镁粉粒径的减小,氧化硼的还原反应加快,硼酸镁的形成被有效抑制,浸出产物中的镁残留量从0.38%降至0.29%;但过快的还原反应使得体系温度迅速升高,致使部分硼镁挥发,浸出产物的的C/B质量比从0.52升至0.65;制样压力的增大能够限制晶体生长空间,从而削弱硼酸镁的晶须化过程,浸出产物中的镁残留量从0.18%降至0.08%;当制样压力从0增至30 MPa时,能够缩短原料颗粒间的间距,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还原反应的进行,但同时也促进了硼镁的蒸发耗散,而压力的进一步增加则能够在空间上限制硼镁的挥发,提高原料利用率。浸出产物的C/B质量比在30 MPa时达到峰值0.74,并随着压力的进一步升高而下降至0.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样压力 镁粉粒径 镁热自蔓延 动力学因素 碳化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问题演化的动力学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冠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61-64,共4页
科学问题自身的内在矛盾——已知和未知、未知和欲知、科学主体和科学客体的矛盾是科学问题演化的直接动力;科学主体的创造性思维和对真、美。
关键词 科学问题 演化 动力学因素 内在矛盾 科学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与变迁:太极拳在英国的发展历程与传播动力 被引量:25
8
作者 马秀杰 高瞻 +1 位作者 Paul Bowman 姜传银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5-64,共10页
通过分析与太极拳在英国传播相关的书籍、期刊、报纸以及网站等介质的文本内容,结合实地调研对太极拳在英国的传播历程以及传播与变迁的动力学因素进行研究。认为:太极拳在英国的传播过程可划分为“道教文化”启蒙阶段、“杨式太极”主... 通过分析与太极拳在英国传播相关的书籍、期刊、报纸以及网站等介质的文本内容,结合实地调研对太极拳在英国的传播历程以及传播与变迁的动力学因素进行研究。认为:太极拳在英国的传播过程可划分为“道教文化”启蒙阶段、“杨式太极”主导阶段、“多家流派”发展阶段;其传播变迁的动力学因素主要包括太极拳的健康和技击动力因素、中国香港的交流枢纽因素、“功夫热潮”的宣传动力因素、海外华人移民的传播动力因素、“改革开放”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政治动力因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英国 传播 变迁 动力学因素 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铜的氧化行为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9
作者 丁雨田 卢振华 +2 位作者 胡勇 曹军 郭廷彪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共4页
计算纯铜氧化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熵变和氧分压,并用Matlab绘制各曲线.分析铜氧化产物的热力学稳定性、反应过程、热力学限度和氧分压对纯铜氧化的影响,通过EDS研究最初的氧化产物和氧化膜的生长过程.利用氧化增重实验研究影响纯铜... 计算纯铜氧化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熵变和氧分压,并用Matlab绘制各曲线.分析铜氧化产物的热力学稳定性、反应过程、热力学限度和氧分压对纯铜氧化的影响,通过EDS研究最初的氧化产物和氧化膜的生长过程.利用氧化增重实验研究影响纯铜大气中氧化的动力学因素,并结合实验结果解释热力学中温度升高纯铜氧化趋势减小和氧化速率增大不矛盾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氧化 力学 动力学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跟踪站观测的初步结果所揭示的板内及板缘地壳水平运动 被引量:25
10
作者 李延兴 胡新康 +3 位作者 赵承坤 王敏 郭良迁 徐菊生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8年第2期28-34,共7页
利用GPS跟踪站的观测结果,首次获得了东亚地区板内及板缘地壳水平运动较准确的运动速率,据此分析了我国大陆及周围地区地壳水平运动的特征。结果显示:我国大陆存在着明显的向东运动趋势,从西向东位移速率逐步减小;南北向的运动... 利用GPS跟踪站的观测结果,首次获得了东亚地区板内及板缘地壳水平运动较准确的运动速率,据此分析了我国大陆及周围地区地壳水平运动的特征。结果显示:我国大陆存在着明显的向东运动趋势,从西向东位移速率逐步减小;南北向的运动差异很大,西部青藏高原存在明显的向北运动,东部存在明显的向南运动趋势。探讨了地壳水平运动的动力学问题,认为板内及板缘地壳水平运动的最直接、最主要的推动力是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重力势能差也是板内地壳水平运动的一个重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跟踪观测 地壳运动 动力学因素 板内 板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涂层表面真空镀铝的研究
11
作者 韩耀文 吴克胜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15-118,共4页
在有机涂层表面真空蒸发镀铝的蒸镀过程中,有机涂层内有机挥发物质及水分的挥发放气,影响真空蒸发镀铝过程和蒸镀铝膜的质量。在分析真空镀铝过程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在塑料膜和纸的卷材上有机涂层表面蒸镀铝膜的质量... 在有机涂层表面真空蒸发镀铝的蒸镀过程中,有机涂层内有机挥发物质及水分的挥发放气,影响真空蒸发镀铝过程和蒸镀铝膜的质量。在分析真空镀铝过程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在塑料膜和纸的卷材上有机涂层表面蒸镀铝膜的质量与成膜条件及沉积速率对铝膜反射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具有有机涂层的各种材料表面的真空镀膜,均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涂层 蒸镀 挥发物质 成膜条件 动力学因素 塑料膜 卷材 铝氧化 蒸气压 铝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石问题”及其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亦凡 马怡飞 +4 位作者 姚奇志 钱飞进 王雨晗 李涵 周根陶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5-406,共12页
"白云石问题"无疑是地质学上最有趣最长久的难题之一。作为一种常见的碳酸盐矿物,白云石在地质历史时期大量发育,却在现代海洋沉积环境中鲜少沉积,并且在实验室模拟海水条件下也几乎无法低温合成。白云石[Ca Mg(CO3)2]不同于C... "白云石问题"无疑是地质学上最有趣最长久的难题之一。作为一种常见的碳酸盐矿物,白云石在地质历史时期大量发育,却在现代海洋沉积环境中鲜少沉积,并且在实验室模拟海水条件下也几乎无法低温合成。白云石[Ca Mg(CO3)2]不同于Ca2+、Mg2+无序的高镁方解石,具有阳离子有序超结构,空间群为R-3,在地表条件下为热力学稳定相。尽管人们尝试模拟自然界中白云石存在的物理化学条件,但却几乎没有从实验中成功合成有序白云石。在已有的实验室研究中,有序白云石仅能通过高温水热实验形成。这说明白云石的形成极可能是一个动力学控制过程。而近些年被人们广泛接受的白云石微生物成因模式认为微生物活动是低温白云石形成的关键,相关的微生物矿化实验也证实微生物的存在能够促进高镁方解石的形成。对白云石问题的探讨不仅对理解白云岩成因具有重要意义,还能够促进矿物学理论研究发展。此次研究从高温合成实验、低温合成实验、微生物协同沉淀实验等方面综述了有关白云石问题的实验室研究进展,阐明了目前对于白云石问题认识的局限,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白云石问题"和其中所包含的矿物学和物理化学问题,乃至于帮助寻找到它的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问题 低温白云石 动力学控制因素 微生物成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语言的视觉纯化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凌徽涛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5-188,共4页
艺术语言进入视觉纯化性时艺术家的皮层活动将处于特别活跃的亢奋状态,也是意识活动中的各种被存储的意象的崭新重组。同时意识主体又无法控制和无法驾驭。艺术语言在视觉纯化中产生的直觉性特征、感官愉悦性的价值体现、艺术语言的演... 艺术语言进入视觉纯化性时艺术家的皮层活动将处于特别活跃的亢奋状态,也是意识活动中的各种被存储的意象的崭新重组。同时意识主体又无法控制和无法驾驭。艺术语言在视觉纯化中产生的直觉性特征、感官愉悦性的价值体现、艺术语言的演化、表现形式、内在原因和语言形态变化的动力因素,都是艺术家的心理倾向,也是艺术心灵本质的表现,同时又是对现实某种程度的疏远和理性与感性和谐统一完美人格的自由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语言 视觉纯化 感官愉悦性 演化 动力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gradation of chlorothalonil by ultrasonic irradiation:Kinetics and impact factors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洪光 高乃云 +2 位作者 黎雷 金玄雄 陈喆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1068-1073,共6页
Factors on degradation of chlorothalonil(CLT) in water by high frequency ultrasonic irradiation were investigated.The effects of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chlorothalonil,dosages of tertiary butyl alcohol,humic acid and... Factors on degradation of chlorothalonil(CLT) in water by high frequency ultrasonic irradiation were investigated.The effects of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chlorothalonil,dosages of tertiary butyl alcohol,humic acid and initial pH value on degradation of chlorothalonil,as well as the reaction mechanism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reveal that chlorothalonil could be effectively degradated by ultrasonic irradiation.The reaction constant value kapp decreased from 0.014 1 to 0.010 2 min-1 with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increasing from 50 to 400 μg/L during 180 min irradiation.Tertiary butyl alcohol had negative effect on chlorothalonil degradation,while lower concentration of humic acid promoted the sonolysis,and kapp declined with the further concentration increasing.The kapp varied little when the pH value ranged from 3.10 to 10.28.It may be concluded that mechanical and pyrolysis process played main roles on the degradation of chlorothalonil in ultrasonic irradiation rather than ·OH attack.The electrical energy per order(EEo) values for sonolysis degradation of CLT were also calculated to evaluate the cost of the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sonic irradiation CHLOROTHALONIL KINETICS impact facto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形变观测为约束的芦山M_S7.0地震孕震机理数值模拟研究
15
作者 祝爱玉 张东宁 郭颖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61-1672,共12页
本文以2013年4月20日芦山MS7.0地震前后在震中附近开展的形变观测研究结果为约束,利用震区天然地震成像、大地电磁测深、人工地震探测剖面、余震精确定位、震源破裂过程、地质考察、GPS观测、构造应力场等结果,建立了芦山地震震中及邻... 本文以2013年4月20日芦山MS7.0地震前后在震中附近开展的形变观测研究结果为约束,利用震区天然地震成像、大地电磁测深、人工地震探测剖面、余震精确定位、震源破裂过程、地质考察、GPS观测、构造应力场等结果,建立了芦山地震震中及邻近地区的深浅部构造二维有限元数值模型,探讨了青藏高原向东挤出运动、区域地形特征、地壳内低速带和滑脱面、震区主要断裂带活动等可能因素对芦山地震孕育和破裂的控制作用.模拟结果显示,汶川地震后的青藏高原东部物质相对四川盆地运动速率增大是引发或加快芦山地震发生的主要动力学控制因素,龙门山断裂带西侧上中地壳内部低速带和滑脱面的存在是控制芦山地震震源位置的重要条件,其他因素则是控制龙门山断裂带长时间尺度区域构造活动的动力学因素;同时本文给出了主震破裂为复杂"y"型双破裂面的同震位移,模拟计算的地表垂直位移与观测结果一致,进一步支持了余震精确定位提出的主震为"y"型破裂面的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y”型破裂 发震构造 动力学控制因素 有限元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