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螯合纤维的制备及其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 被引量:7
1
作者 雷忠利 范友华 杨红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55-760,共6页
目的研究自制聚丙烯腈螯合纤维用于Cu(Ⅱ)离子的吸附,考察pH值对Cu(Ⅱ)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方法以聚丙烯腈丝为原料,经醇解、肼解及胺肟化反应来制备多配位螯合纤维,并用于对铜的吸附,对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制备了... 目的研究自制聚丙烯腈螯合纤维用于Cu(Ⅱ)离子的吸附,考察pH值对Cu(Ⅱ)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方法以聚丙烯腈丝为原料,经醇解、肼解及胺肟化反应来制备多配位螯合纤维,并用于对铜的吸附,对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制备了一种多配位的螯合纤维,用红外和扫描电镜对螯合纤维进行了表征。该多配位螯合纤维在pH为4时,对Cu(Ⅱ)离子的饱和吸附量为137.5 mg/g,且具有较好的吸附行为,随着温度升高吸附速率加快,同一温度下,浓度增大吸附速率减小。结论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能较好地描述该化学吸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螯合纤维 吸附 动力学和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VS_3化合物电子结构、晶格动力学、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苗仁德 李延标 +1 位作者 白忠 王亮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8-72,共5页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平面波赝势方法,在局域密度近似下对六角结构的BaVS3电子结构进行计算,接着采用线性响应的密度泛函微扰理论研究了BaVS3化合物的晶格动力学性质以及热力学性质.获得了自力常数、原子间力常数以及定容比热.
关键词 电子结构 晶格动力学和热力学 密度泛函扰动理论 BaVS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梅黄酮类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0
3
作者 刘合生 柳余莉 +2 位作者 陈秋平 曹少谦 戚向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0-77,共8页
α-葡萄糖苷酶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靶点之一。为了寻求膳食来源、高效、无或低毒副作用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利用酶抑制动力学、热力学方法及荧光淬灭光谱研究了杨梅黄酮类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抑制机制。结果表... α-葡萄糖苷酶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靶点之一。为了寻求膳食来源、高效、无或低毒副作用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利用酶抑制动力学、热力学方法及荧光淬灭光谱研究了杨梅黄酮类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抑制机制。结果表明,3种主要杨梅黄酮类化合物(杨梅素、杨梅苷和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均优于阿卡波糖(IC50=164.19mg·L^(-1)),以杨梅素效果最佳(IC50=4.09 mg·L^(-1)),其次为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IC50=68.23mg·L^(-1)),杨梅苷较差(IC50=80.37 mg·L^(-1))。酶抑制动力学和荧光淬灭光谱结果表明,杨梅黄酮类化合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类型是混合型抑制,其通过形成基态复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内源性荧光产生强烈的静态淬灭作用。酶抑制热力学结果表明,3种杨梅黄酮类化合物与α-葡萄糖苷酶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是疏水相互作用,且该作用是一个Gibbs自由能降低的自发过程,其结合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强。本研究结果为以杨梅黄酮类化合物为母核结构的新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黄酮类化合物 Α-葡萄糖苷酶 抑制动力学和热力学 荧光淬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101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构树叶总黄酮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汪雁 徐荣华 +2 位作者 彭林彩 王春芳 唐家杨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71-975,共5页
本论文通过研究大孔树脂对构树叶黄酮吸附过程中动力学与热力学的变化,寻找大孔吸附树脂对该体系吸附能力的规律。结果表明,大孔吸附树脂对构树叶黄酮的吸附在9 h后达到平衡,且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不同温度下该大孔吸附树脂对... 本论文通过研究大孔树脂对构树叶黄酮吸附过程中动力学与热力学的变化,寻找大孔吸附树脂对该体系吸附能力的规律。结果表明,大孔吸附树脂对构树叶黄酮的吸附在9 h后达到平衡,且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不同温度下该大孔吸附树脂对构树叶黄酮的吸附等温线采用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进行拟合,结果与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拟合度较高,说明该吸附为优惠吸附,同时吸附焓变ΔH<0、吸附自由能ΔG<0、吸附熵变ΔS>0,说明大孔吸附树脂对构树叶黄酮的吸附过程是放热的,该吸附过程为自发不可逆过程,且吸附有明显的物理吸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101大孔吸附树脂 构树叶 黄酮 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洱海河口湿地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5
作者 顾艳林 宝冬润 +1 位作者 侯磊 梁启斌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358-2368,共11页
为探明洱海入湖河口湿地沉积物对磷的截留效应,采集干、湿季罗时江湿地沉积物,通过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试验并结合吸附模型拟合,分析沉积物对磷吸附快慢和强弱的时空特征,结合沉积物基本理化指标讨论主导吸附机制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为探明洱海入湖河口湿地沉积物对磷的截留效应,采集干、湿季罗时江湿地沉积物,通过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试验并结合吸附模型拟合,分析沉积物对磷吸附快慢和强弱的时空特征,结合沉积物基本理化指标讨论主导吸附机制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罗时江湿地表层沉积物对磷快吸附阶段的速率常数较慢吸附阶段高1个数量级,最大吸附速率〔85.1 mg(kg·h)〕在30 min内达到,吸附速率及磷在颗粒物内部的扩散速率均表现为干季高于湿季;低磷起始浓度下测得沉积物吸附-解吸平衡浓度(EPC 0)为(0.037±0.010)mg/L,相比其他湖泊而言处于中等偏低水平;高磷起始浓度沉积物对磷的最大缓冲容量(MBC)呈干季高于湿季、底层高于表层、湿地内部采样点高于入口和出口的趋势;Dubinin-Radushkevich等温吸附模型计算得到吸附能范围为8.65~12.79 kJ/mol,吸附作用性质为离子交换;沉积物矿物元素Fe、Al的相对含量与吸附特征参数呈显著正相关.研究显示,罗时江湿地沉积物矿物元素Fe、Al的相对含量是该区域沉积物磷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时空差异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入湖河口湿地 沉积物 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钨酸铵复合材料对铷铯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颖 陈侠 +1 位作者 苗淑兰 廖恩鑫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4-37,共4页
针对卤水中铷、铯富集困难的问题,以磷钨酸铵为原料,通过与焦磷酸钛复合制备了一种新型吸附材料——磷钨酸铵-焦磷酸钛复合材料,用于吸附铷、铯离子。研究了复合材料对铷、铯离子的吸附过程热力学、动力学性能。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发现... 针对卤水中铷、铯富集困难的问题,以磷钨酸铵为原料,通过与焦磷酸钛复合制备了一种新型吸附材料——磷钨酸铵-焦磷酸钛复合材料,用于吸附铷、铯离子。研究了复合材料对铷、铯离子的吸附过程热力学、动力学性能。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发现,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能较好地拟合吸附过程,相关性良好;热力学研究发现,ΔG0、ΔH0、ΔS0均小于零,铷、铯在复合吸附剂上的吸附是自发进行的,复合吸附剂吸附铷、铯均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不利于吸附的进行,吸附过程中固液界面的混乱度减小,是熵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钨酸铵-焦磷酸钛复合材料 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Y/MCM-48复合分子筛的制备及对活性艳兰KN-R染料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聪 成岳 +1 位作者 马朝云 刘宇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29-535,共7页
按n Al2O3∶n SiO_2∶n Na2O∶n H2O=1∶14∶6∶250的摩尔比,100℃10 h水热合成出微孔Na Y分子筛,按n(SiO_2)∶n(CTAB)∶n(H2O)=0.6∶1∶30的摩尔比配制成MCM-48的溶胶液,再将Na Y混合到MCM-48的晶化液中,110℃晶化72 h后取出漂洗烘干,... 按n Al2O3∶n SiO_2∶n Na2O∶n H2O=1∶14∶6∶250的摩尔比,100℃10 h水热合成出微孔Na Y分子筛,按n(SiO_2)∶n(CTAB)∶n(H2O)=0.6∶1∶30的摩尔比配制成MCM-48的溶胶液,再将Na Y混合到MCM-48的晶化液中,110℃晶化72 h后取出漂洗烘干,再在550℃焙烧去除有机模板剂,获得Na Y/MCM-48微介孔复合分子筛,采用XRD、SEM和TEM等手段对合成分子筛进行了表征。考查了分子筛的投加量、p H值、温度、吸附时间等对吸附活性艳兰KN-R染料废水脱色率的影响,研究了三种分子筛对活性艳兰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Na Y/MCM-48微介孔复合分子筛,对活性艳兰KN-R的吸附效果较好,当Na Y/MCM-41微介孔复合分子筛的投加量为0.3 g/L、活性艳兰KN-R染料浓度20 mg/L,溶液p H=4、吸附时间为60 min,温度为55℃时吸附结果最好,脱色率以达到了96.6%。这三种分子筛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描述,其中Na Y,MCM-48分子筛与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具有更好的相关性,而Na Y/MCM-48复合分子筛与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具有更好的相关性;拟二级吸附动力学反应模型与实验数据之间有更好的相关性,可以用方程ln K=-ΔH/RT+ln Ce来进行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 Y/MCM-48复合分子筛 活性艳兰KN-R染料 脱色率 吸附等温线 动力学和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sorption kinetics and thermodynamics of sodium butyl xanthate onto bornite in flotation 被引量:5
8
作者 SUN Qian-yu YIN Wan-zhong +5 位作者 CAO Shao-hang YANG Bin SUN Hao-ran TANG Yuan WANG Dong-hui YAO J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2998-3007,共10页
In this paper,the effect of sodium butyl xanthate(NaBX)adsorption on the surface of bornite at different pH on flotation was studied by adsorption kinetic and thermodynamic.The flot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 In this paper,the effect of sodium butyl xanthate(NaBX)adsorption on the surface of bornite at different pH on flotation was studied by adsorption kinetic and thermodynamic.The flot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recovery was the highest when pH was 9 in NaBX solution(4×10^?5 mol/L).The adsorption kinetics showed the reaction of NaBX on the bornite conformed to the second order kinetic equation;it belonged to the multimolecular layer adsorption of Freundlich model;the maximum adsorption rate constant was 0.30 g/(10^?6 mol·min),and the equilibrium adsorption capacity was 2.70×10^?6 mol/g.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dsorption process was spontaneous chemisorption,and the adsorption products of NaBX on bornite surface were cupric butyl xanthate,ferric butyl xanthate and dixanthogen,which were confirmed by infrared spectrum measur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RNITE sodium butyl xanthate adsorption kinetics and thermodynamics infrared spectr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