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色素P450 2E1催化下乙醛羟基化反应动力学同位素效应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永 柴硕 +1 位作者 李冬梅 韩克利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62,共4页
采用建立在Eyring绝对反应速率理论基础上的计算模型,对细胞色素P4502E1催化下乙醛羟基化反应动力学同位素效应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表明,乙醛羟基化反应的动力学同位素效应大小约为5.0(Wigner量子校正后约为7.0左右),远比烷烃羟基化反... 采用建立在Eyring绝对反应速率理论基础上的计算模型,对细胞色素P4502E1催化下乙醛羟基化反应动力学同位素效应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表明,乙醛羟基化反应的动力学同位素效应大小约为5.0(Wigner量子校正后约为7.0左右),远比烷烃羟基化反应的动力学同位素效应要小的多.这个反应对温度比较敏感,所以反应存在明显的量子隧穿现象.文中还对动力学同位素效应给出了相应的过渡态构型方面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同位素效应 过渡态 温度效应 量子隧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铁系催化剂上乙苯脱氢反应机理研究(Ⅰ)——乙苯吸附态的“原位”红外光谱及脱氢反应的动力学同位素效应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建平 何淡云 曹守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11期1020-1025,共6页
本文用“原位”FT-IR光谱研究乙苯在氧化铁系催化剂上的吸附物种,结合动力学同位素效应对反应速率控制步骤的考察,讨论了该反应的微观机理。
关键词 速率控制步骤 脱氢反应 乙苯 氧化铁系催化剂 动力学同位素效应 红外光谱 吸附态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方法研究正构烷烃与四氢萘二元体系的反应 被引量:5
3
作者 石斌 王洛秋 +1 位作者 文萍 阙国和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0-403,共4页
以正构烷烃作为模型化合物的热反应、临氢反应、临氢催化反应中 ,添加供氢剂抑制正构烷烃的裂化 ;气相氢和供氢剂的供氢参与饱和烯烃 ,两者是性质不同的氢源 ,前者加速裂化 ,后者抑制裂化。供氢剂供氢行为依赖于反应体系自由基的多少和... 以正构烷烃作为模型化合物的热反应、临氢反应、临氢催化反应中 ,添加供氢剂抑制正构烷烃的裂化 ;气相氢和供氢剂的供氢参与饱和烯烃 ,两者是性质不同的氢源 ,前者加速裂化 ,后者抑制裂化。供氢剂供氢行为依赖于反应体系自由基的多少和温度以及反应过程 ,反应体系较多的自由基和较高的反应温度有利于供氢行为。稳定同位素方法研究模型化合物的裂化反应表明 ,供氢剂的作用是通过脱氢湮灭自由基来抑制裂化反应。同时发现H1 2 四氢萘和D1 2 四氢萘的供氢 (氘 )率上存在着动力学同位素效应。在临氢及临氢催化体系中尤其是临氢催化体系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化合物 供氢剂 稳定同位素方法 动力学同位素效应 分散型催化剂 四氢萘 渣油 加氢裂化 正构烷烃 催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体稳定同位素分析在有机物降解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佳 黄振友 卜婧函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722-2732,共11页
单体稳定同位素分析(CSIA)能有效将环境中复杂的化合物经气相色谱(GC)或液相色谱(LC)分离,得出单一化合物,通过测定单一化合物中同位素比值的变化,达到判识降解机理和量化降解效果的目的.由于该项技术能够避免产物浓度变化和实地环境产... 单体稳定同位素分析(CSIA)能有效将环境中复杂的化合物经气相色谱(GC)或液相色谱(LC)分离,得出单一化合物,通过测定单一化合物中同位素比值的变化,达到判识降解机理和量化降解效果的目的.由于该项技术能够避免产物浓度变化和实地环境产生的干扰,弥补传统产物鉴定方法的不足,因而近年来在环境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以CSIA在污染物降解过程中的应用为主线,介绍了CSIA工作原理,阐述了CSIA如何通过同位素富集系数(ε)、表观动力学同位素效应(AKIE)和多维同位素值(Λ)达到量化降解机理和原位降解程度的目的,并对CSIA的应用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稳定同位素分析 降解机理 同位素富集系数 表观动力学同位素效应 多维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单体同位素分析(C-CSIA)技术用于葡萄糖液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郭康 沈娟章 +2 位作者 蒋剑春 徐俊明 谭卫红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4-613,I0005,共11页
建立了碳-单体同位素分析(C-CSIA)技术测定葡萄糖液化产物中特定目标化合物的碳稳定同位素比值分析方法,分析得到的单体化合物δ13 C值误差小于0.3‰,低于仪器测试允许的偏差(0.5‰)。当葡萄糖在不同温度下液化时,对比了中间产物1,4;3,6... 建立了碳-单体同位素分析(C-CSIA)技术测定葡萄糖液化产物中特定目标化合物的碳稳定同位素比值分析方法,分析得到的单体化合物δ13 C值误差小于0.3‰,低于仪器测试允许的偏差(0.5‰)。当葡萄糖在不同温度下液化时,对比了中间产物1,4;3,6-二脱水-α-d-吡喃葡萄糖(DGP)的碳稳定同位素变化及分馏特征。发现温度较低时,DGP发生显著的碳稳定同位素贫化效应,温度越高,DGP分子的碳稳定同位素富集因子越大。此外,在葡萄糖脱水生成DGP过程中仅发生C—O、C—H键的断裂及形成,而在DGP生成乙酰丙酸乙酯过程中,因脱羧、重排异构化反应等,不仅发生了C—O、C—H键断裂及形成,还有C—C键参与反应,导致后者具有更显著的碳稳定同位素动力学效应。该方法适用于葡萄糖催化液化等复杂体系的反应路径研究,可为液化机理研究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同位素分析(CSIA) 葡萄糖液化 液化机理 同位素分馏 动力学同位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蛋白酶催化下环己胺脱氨基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笑乾 李朝正 刘玉芳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3-349,共7页
在细胞色素P450蛋白酶催化的一系列二级胺和三级胺的脱烷基、脱氨基反应中,环己胺的脱氨基反应有着重要的生理意义,该反应中涉及Cα-H键氧化过程的机理细节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且迄今尚未见相关理论计算报道.针对P450催化... 在细胞色素P450蛋白酶催化的一系列二级胺和三级胺的脱烷基、脱氨基反应中,环己胺的脱氨基反应有着重要的生理意义,该反应中涉及Cα-H键氧化过程的机理细节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且迄今尚未见相关理论计算报道.针对P450催化的环己胺脱氨基反应,一系列的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及以相关计算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动力学同位素效应计算结果显示:环己胺底物首先经过一个酶促的Cα-H键氧化反应生成一种甲醇胺,之后又通过一个水分子的辅助在非酶环境中进行了脱氨基反应,生成环己酮和氨气.其中第一步Cα-H键氧化反应涉及了氢原子传递(HAT)过程以及后续无垒的氧反弹过程,且四重态和二重态的能量十分接近,从而证明了Cα-H键氧化反应涉及了"双态反应"(TSR)机理,同时相关的动力学同位素效应计算结果也显示了较大的KIE(动力学同位素效应)值,符合HAT的机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蛋白酶 脱氨基反应 密度泛函理论 氢原子传递 动力学同位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