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互相关复指数法进行工作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8
1
作者 郑敏 申凡 陈同纲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3-116,共4页
该文在互相关函数理论的基础上 ,将响应间的互相关函数代替传统复指数法中的脉冲响应函数 ,提出了一种可以对工作状态下的结构进行模态分析的方法———互相关复指数法。采用一飞机模型对该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 ,所得结果同适调激振法所... 该文在互相关函数理论的基础上 ,将响应间的互相关函数代替传统复指数法中的脉冲响应函数 ,提出了一种可以对工作状态下的结构进行模态分析的方法———互相关复指数法。采用一飞机模型对该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 ,所得结果同适调激振法所得结果基本吻合 ,证实了该文采用的方法可以确实有效地单独从响应数据中提取工作状态下结构的模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指数 模态参数 相关函数 模态分析 工作状态 结构分析 模态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学突变辨识的高边坡位移监控模型
2
作者 牛景太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4-107,215,共5页
针对位移突变对高边坡位移监控模型拟合和预测精度的影响,在对高边坡位移与影响因素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高边坡系统演化过程中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采用相空间重构、云模型等数值分析手段,研究了高边坡位移突变辨识的实现方法,从而依... 针对位移突变对高边坡位移监控模型拟合和预测精度的影响,在对高边坡位移与影响因素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高边坡系统演化过程中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采用相空间重构、云模型等数值分析手段,研究了高边坡位移突变辨识的实现方法,从而依据最近一次位移突变后的监测资料,建立了考虑动力学结构突变影响的位移监控模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拟合和预测精度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边坡 突变 位移监控模型 动力结构系统 动力学互相关因子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对气象因子变化的响应规律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苏伟 刘晓暄 +2 位作者 罗倩 常书齐 张晓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52-359,共8页
研究了2001—2013年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内表征植被生态特征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总初级生产力(GPP)时空变化规律,分析了研究区该时间段内的温度、降水量变化特征,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对气象因子的响应规律... 研究了2001—2013年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内表征植被生态特征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总初级生产力(GPP)时空变化规律,分析了研究区该时间段内的温度、降水量变化特征,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对气象因子的响应规律。结果显示:研究区内生长季的植被生态状况与温度呈负相关、与降水量呈正相关;非生长季的植被生态状况则相反,其生态状况与温度呈正相关、与降水量呈负相关。这是因为生长季温度高于最适温度会抑制增长,而干旱地带的降水会促进植被生长;而非生长季气温较低,温度的增加会对植被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降水量并不是影响植被生态状况的主要因素,植被对其响应也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 归一化植被指数 总初级生产力 气象因子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高陵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
4
作者 殷宗敏 殷宗奇 何文熹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47-52,共6页
通过分析高陵区土壤中汞(Hg)、砷(As)、镉(Cd)、铬(Cr)、铅(Pb)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等级划分,并进行不同元素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陵区Hg、As、Cd、Pb含量正态分布呈现左偏,Cr含量呈现右偏。各元素含量排序为Cr>Pb&... 通过分析高陵区土壤中汞(Hg)、砷(As)、镉(Cd)、铬(Cr)、铅(Pb)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等级划分,并进行不同元素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陵区Hg、As、Cd、Pb含量正态分布呈现左偏,Cr含量呈现右偏。各元素含量排序为Cr>Pb>As>Cd>Hg。Hg元素存在分布中心,含量由中心向周边递减;As和Cr元素不存在分布中心。Hg分布存在安全和轻污染级,As分布存在安全和轻污染级,Cd分布存在安全、轻污染和中污染级,Cr分布存在安全和轻污染级,Pb分布存在安全、轻污染和中污染级,其中Hg、Cd、Pb的分布特征较相似,在药惠乡部分区域均存在较重污染。Hg与As存在中度负相关,与Cd、Cr存在中度正相关,与Pb存在弱正相关性;As与Cd、Cr均存在弱负相关性;Cd与Cr存在弱正相关,与Pb均存在强正相关性;Cr与Pb存在中度正相关。综上,高陵区土壤存在重金属污染,应加强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因子污染指数 安全分级 空间分析 相关 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方法的长江上游小流域水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玖 代佼 +2 位作者 龚兴涛 陈美芳 孙建春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9-26,共8页
选取大河和巴关河流域2018—2022年水质监测数据,运用单因子评价法、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流域水质状况、变化趋势及主要污染物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18—2022年,大河流域水质未达到地表... 选取大河和巴关河流域2018—2022年水质监测数据,运用单因子评价法、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流域水质状况、变化趋势及主要污染物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18—2022年,大河流域水质未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流域整体综合污染指数超过了1,为重污染,下游污染程度较重;营养指标和有机污染物指标存在显著正相关。巴关河流域水质达到了地表水Ⅲ类标准;流域整体综合污染指数未超过1,为中污染,上游污染程度较重;营养指标、有机污染物指标和重金属指标等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巴关河流域水质总体优于大河流域。TP、NH_(3)-N、COD_(Mn)、COD_(Cr)和BOD_(5)是影响大河流域和巴关河流域水质的主要因子,均属于有机型及富营养化污染指标,主要来自生活源和农业源。建议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开展系统性小流域污染溯源,分河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小流域水环境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Spearman秩相关系数 综合污染指数 因子评价 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提升植烟土壤肥力质量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余顺平 熊于斌 +3 位作者 廖涛 张诗卿 汤利 李少明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8,共9页
为准确评价连续多年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料对烤烟产量及植烟土壤综合肥力质量的影响,探究植烟土壤质量提升与烤烟绿色优质协同的化肥减量有机替代技术。以长期定位试验的第7年数据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法、相关系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对不... 为准确评价连续多年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料对烤烟产量及植烟土壤综合肥力质量的影响,探究植烟土壤质量提升与烤烟绿色优质协同的化肥减量有机替代技术。以长期定位试验的第7年数据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法、相关系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对不施肥(CK)、当地推荐常规施肥(100%化肥,CF)、化肥减量20%配施有机肥(OF)和配施生物有机肥(BIO)4个处理的土壤肥力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随机森林回归分析,探讨各土壤单项肥力指标对烤烟产量的解释度。结果表明,在连续7年化肥减量20%条件下,配施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均能降低烤烟青枯病和黑胫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提高烤烟经济性状、产量可持续性与稳定性,提高植烟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肥力综合质量。随机森林分析表明,植烟土壤有效磷、碱解氮、全氮是影响烤烟产量的决定因素,其解释率分别为19.66%、15.38%、12.07%。在3种评价方法下,植烟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值均表现为BIO>OF>CF>CK,BIO和OF处理较CF处理分别提高23.03%~31.75%和4.92%~7.94%。3种评价方法的IFI值与烤烟相对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内梅罗指数法(0.884)>因子分析法(0.867)>相关系数法(0.747)。因此,连续多年化肥减量配施不同有机肥具有提高植烟土壤综合肥力质量和烤烟产量及质量的持续效应,且以化肥减量20%配施生物有机肥的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减量 植烟土壤综合肥力质量评价 内梅罗指数 因子分析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理论和突变诊断的高边坡变形预测模型 被引量:5
7
作者 牛景太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86-90,共5页
高边坡系统的演化过程表现出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由于边坡经常受到外界因素的扰动,而使整个监测资料时间序列具有以突变点为分界的跳跃性,因此,有效辨识测值突变位置,是提高高边坡位移监控模型拟合和预测精度的关键问题。组合应用... 高边坡系统的演化过程表现出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由于边坡经常受到外界因素的扰动,而使整个监测资料时间序列具有以突变点为分界的跳跃性,因此,有效辨识测值突变位置,是提高高边坡位移监控模型拟合和预测精度的关键问题。组合应用相空间重构、云模型和最大Lyapunov指数等数值分析手段,研究了高边坡位移突变辨识的实现方法,探讨了考虑动力学结构突变影响的位移预测模型构建原理与算法。由于该模型依据最近一次位移突变后的监测资料,着重考虑突变后相对稳定的高边坡动力系统特性,因而可以有效提高监控模型的拟合和预测精度。以某水电工程为例,论证了利用该方法进行高边坡监测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结构系统 云模型 动力学因子指数 最大LYAPUNOV指数 高边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东南部江淮平原区农业土壤的重金属含量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蒋金柱 吴媛媛 蒋艳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2期49-51,59,共4页
为了解安徽省东南部长江北岸的江淮平原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污染程度及来源,采集研究区44个土壤样品,测定Cr、Co、Ni、Cu、Zn、Cd、Pb、As、Hg、Se含量,应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土壤的污染状况,结合地累积指数法和相关性分析初步判断重... 为了解安徽省东南部长江北岸的江淮平原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污染程度及来源,采集研究区44个土壤样品,测定Cr、Co、Ni、Cu、Zn、Cd、Pb、As、Hg、Se含量,应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土壤的污染状况,结合地累积指数法和相关性分析初步判断重金属来源。结果表明,Cr、Co、Ni、Cu、Zn、Cd、Pb在土壤中有一定的积累,而As、Hg、Se 3种元素含量低于背景值,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单因子指数评价结果显示,Cr、Co、Ni、Cu、Cd属于轻微污染,Zn、Pb、As、Hg、Se属于清洁无污染;由地累积指数法和相关性分析可知,Ni、Cr、Cu 3种元素以人为污染源为主,Cr与Co、Ni、Cu、Zn之间,Co与Ni、Cu、Zn之间,Ni与Cu、Zn之间,Cu与Zn之间,Zn与Cd之间,Cd与Hg、Se之间,Pb与Se之间,Hg与Se之间同源性很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因子指数 地累积指数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边坡位移突变的安全监控模型 被引量:3
9
作者 牛景太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4-87,92,共5页
高边坡受爆破、地震等强外界作用时,位移监测值会出现明显跳跃。有效辨识测值突变位置,消除或削弱位移突变对测值序列整体数值特征的影响,是提高高边坡位移监控模型拟合和预测精度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高边坡系统演化过程中的非线性动... 高边坡受爆破、地震等强外界作用时,位移监测值会出现明显跳跃。有效辨识测值突变位置,消除或削弱位移突变对测值序列整体数值特征的影响,是提高高边坡位移监控模型拟合和预测精度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高边坡系统演化过程中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应用相空间重构、云模型等数值分析手段,研究了高边坡位移突变辨识等的实现方法;在对高边坡位移与影响因素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考虑动力学结构突变影响的位移预测模型构建原理与算法。该模型重点依据最近一次位移突变后的监测资料,考虑了突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高边坡动力系统特性,因而可以有效提高监控模型的拟合和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边坡 动力结构系统 云模型 动力学因子指数 安全监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RANTES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立红 丁美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804-805,共2页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RANTES在多发性硬化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ELISA法对20例急性期多发性硬化(MS) 患者和20例紧张性头痛及神经衰弱患者(对照组) 的血清及脑脊液中的RANTES浓度进行测定, 并与脑脊液(CSF) -IgG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RANTES在多发性硬化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ELISA法对20例急性期多发性硬化(MS) 患者和20例紧张性头痛及神经衰弱患者(对照组) 的血清及脑脊液中的RANTES浓度进行测定, 并与脑脊液(CSF) -IgG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急性期MS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RANTES浓度与对照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 05); 脑脊液中趋化因子RANTES浓度与脑脊液(CSF) -IgG指数间无相关性。结论 MS患者急性期血清和脑脊液中RANTES浓度增高, 说明趋化因子RNATES可能参与MS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NTES 多发性硬化 脑脊液 患者 血清 IGG指数 水平 ELISA 趋化因子 RNATES 紧张性头痛 相关性分析 急性期 神经衰弱 发病过程 对照组 浓度 显著性 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紫色土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综合肥力评价与比较 被引量:29
11
作者 谢军 方林发 +3 位作者 徐春丽 张淑香 张跃强 石孝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00-1507,共8页
【目的】为探求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和土壤综合肥力的演变,寻求合理评价西南紫色土区域土壤综合肥力的方法。【方法】本研究以7年的定位试验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内梅罗指数法、相关系数法和因子分析法对不施肥对照(CK)、化... 【目的】为探求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和土壤综合肥力的演变,寻求合理评价西南紫色土区域土壤综合肥力的方法。【方法】本研究以7年的定位试验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内梅罗指数法、相关系数法和因子分析法对不施肥对照(CK)、化肥优化施用(OP)、在化肥优化基础上有机肥氮替代50%化肥氮(MF)、在化肥优化基础上有机肥氮替代100%化肥氮(OM) 4个处理的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施肥处理下蔬菜和玉米的平均产量均表现为MF处理最大。在蔬菜季,MF处理显著提高了产量,相比OP和OM处理,榨菜分别增产27.8%和16.0%,大白菜分别增产28.6%和8.7%;在玉米季,MF处理的产量最大,为9907kg/hm^2,显著高于OP和OM处理,分别增产1199 kg/hm^2和1273 kg/hm^2。通过分析土壤单项肥力指标与作物产量的相关关系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与作物产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对紫色土土壤肥力贡献大,是表征紫色土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用3种评价方法计算的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值(IFI)均表现为OM> MF> OP> CK,施用有机肥处理(MF和OM)处理IFI值要显著高于优化施肥处理。3种评价方法的IFI值与作物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关系,但3种评价方法的相关系数平均值从大到小表现为相关系数法(0.5292)>内梅罗指数法(0.5252)>因子分析法(0.5130),表明相关系数法比内梅罗指数法和因子分析法更可靠。【结论】在蔬菜-玉米轮作体系下,有机肥氮替代部分化肥氮能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土壤综合肥力水平。从3种评价方法的精确性来看,相关系数法比内梅罗指数法和因子分析法更可靠,在实践中优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 产量 土壤综合肥力评价 内梅罗指数 因子分析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条件分别控制了中国温带草地NDVI的年际变化和增长趋势 被引量:16
12
作者 何玉杰 孔泽 +4 位作者 户晓 张江 王猛 彭长辉 朱求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66-777,共12页
温带草地区是我国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区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生态脆弱区,是组成草地资源的重要部分。由于全球变暖,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气候影响越来越大,探究我国温带草地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规律和水热条件变化对其生长的影响,对区域生... 温带草地区是我国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区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生态脆弱区,是组成草地资源的重要部分。由于全球变暖,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气候影响越来越大,探究我国温带草地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规律和水热条件变化对其生长的影响,对区域生态的环境保护,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草地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1982—2015年长时间序列的气象(降水、温度、太阳辐射)数据和GIMMS NDVI 3g数据,采用去趋势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探究近34年中国温带地区生长季草地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气候因子变化格局,以及水热条件对NDVI的同步影响和滞后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1982—2015年中国温带草地生长季平均温度和月平均太阳辐射呈增长趋势,降水量为下降趋势,温带草地气候逐渐呈现“暖干化”;(2)1982—2015年中国温带草地生长季NDVI的年际变化由降水因子主导,特别是在1999年之后,降水的对于中国温带草地生长季NDVI年际变化的影响更为显著;(3)1982—2015年中国温带草地生长季NDVI为增长趋势,生长季热条件(温度和太阳辐射)的显著上升控制着NDVI的增长趋势;(4)1982—2015年中国温带草地生长季NDVI对水热因子在年际变化上存在明显的滞后响应,生长季前期NDVI对温度滞后响应最明显,生长季中后期降水则成为植被生长滞后影响的主要控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温带草地 归一化植被指数 气候因子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陵江四川中下游段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段慧 范力 +1 位作者 向秋实 吴瑶 《中国沼气》 CAS 2023年第3期59-64,共6页
使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分析2016年~2020年嘉陵江四川段中下游10个自动监测断面的水质状况,并使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进行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琼江大安2017年为IV类水质,最大超标因子为TP,超标倍数为... 使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分析2016年~2020年嘉陵江四川段中下游10个自动监测断面的水质状况,并使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进行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琼江大安2017年为IV类水质,最大超标因子为TP,超标倍数为1.23;西充河彩虹桥2018年为IV类水质,最大超标因子为NH_(3)-N,超标倍数为1.60;其余断面均未出现超标。2017年大安断面内梅罗污染指数为1.00,轻度污染,最大污染因子是TP;2018年彩虹桥断面内梅罗污染指数为1.33,轻度污染,最大污染因子是NH_(3)-N;其余断面均为清洁。西充河彩虹桥断面各年月际内梅罗污染指数呈下降或平稳趋势,琼江大安断面先上升后下降至平稳趋势,嘉陵江沙溪、巴河江陵、渠江团保岭、渠江赛龙、涪江百顷均有平稳或上升趋势。2016年~2020年各年份Spearman相关系数(r_(s))为-0.9~0.3,|r_(s)|≤W p,各监测断面年际水质变化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四川中下游 因子指数 内梅罗污染指数 Spearman相关系数 时空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顺市西秀区邢江河断面水质特征分析
14
作者 陈彦霖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4期101-107,共7页
基于2016-2023年邢江河大西桥断面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修正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及多元统计分析,系统解析水质动态演变规律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0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显... 基于2016-2023年邢江河大西桥断面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修正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及多元统计分析,系统解析水质动态演变规律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0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显示,高锰酸盐指数(CODM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和化学需氧量(COD)为主要污染因子,反映该断面主要的污染为有机污染;综合污染指数介于0.360~0.637,水质始终保持优良,其中2020年和2023年综合污染指数最低,水质最佳。相关性分析得出CODMn与BOD5、COD、总磷(TP)和氨氮(NH_(3)-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总镉(Cd)与总铅(Pb)也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P<0.01);氨氮与总磷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氟化物与溶解氧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氨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揭示有机污染与营养盐输入的协同作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出三大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8.79%。其中,主成分PC1(49.14%)反映“有机物-重金属”复合污染,PC2(24.03%)反映氧化性有机物与氮磷污染,PC3(15.63%)表征氟化物污染。基于研究结果,建议优化水质治理策略,包括精准管控农业面源污染、推动重污企业清洁生产升级、强化废水深度处理,以提升喀斯特流域水环境韧性,为流域水质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邢江河 因子指数 综合污染指数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