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s_(3)(CO)_(12)及其膦取代衍生物氧原子转移反应动力学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申建坤 高忆慈 +1 位作者 史启祯 Fred Basolo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8年第10期1035-1040,共6页
报道了(CH_(3))_(3)NO存在条件下Os_(3)(CO)_(12)和Os_(3)(CO)11L(L=PPh_(3),P(n-Bu)_(3),AsPh_(3))分别在CH_(2)Cl_(2)-C_(2)H_(5)OH和CH_(2)Cl_(2)溶剂中职代羰基反应的动力学数据。结果表明,反应遵循单项缔合速度定律,与外来配体L的... 报道了(CH_(3))_(3)NO存在条件下Os_(3)(CO)_(12)和Os_(3)(CO)11L(L=PPh_(3),P(n-Bu)_(3),AsPh_(3))分别在CH_(2)Cl_(2)-C_(2)H_(5)OH和CH_(2)Cl_(2)溶剂中职代羰基反应的动力学数据。结果表明,反应遵循单项缔合速度定律,与外来配体L的浓度无关。定量地研究了溶剂中乙醇的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并讨论了反应机理、过渡态和中间体可能的结构及取代配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羰基合三锇 三甲基胺氧化物 氧原子转移 动力学与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过碘酸)合银(Ⅲ)配离子氧化L-谷氨酰胺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被引量:1
2
作者 申世刚 杜荣健 +2 位作者 石红梅 郝增华 彭松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1-317,共7页
在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银(Ⅲ)配离子([Ag(HIO6)2]5-)氧化Gln导致脱羧与脱氨而生成H2NCOCH2CH2CHO,氧化的产物由化学方法和质谱鉴定.动力学实验表明,氧化反应为总二级,对Ag(Ⅲ)和Gln各为一级,表观二级速率常数随[IO4-]tot增大而减小... 在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银(Ⅲ)配离子([Ag(HIO6)2]5-)氧化Gln导致脱羧与脱氨而生成H2NCOCH2CH2CHO,氧化的产物由化学方法和质谱鉴定.动力学实验表明,氧化反应为总二级,对Ag(Ⅲ)和Gln各为一级,表观二级速率常数随[IO4-]tot增大而减小,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同[OH-]的变化几乎无关.所提出的反应机理包括[Ag(HIO6)2]5-与[Ag(HIO6)(OH)(H2O)]2-形成前期平衡;2种Ag(Ⅲ)的形态被Gln平行还原并且均为速率控制步骤.根据反应机理,导出了速率方程和速控步的速率常数值,计算出了活化参数,对电子转移方式进行了详尽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谷氨酰胺 Ag(Ⅲ) 氧化 动力学与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3NO存在下Ir4(CO)11L(L=CO,PPh3)的CO取代反应动力学研究
3
作者 王建奇 高忆慈 史启祯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1992年第6期448-453,共页
刊用FT-IR和UV技术跟踪反应进程,研究了在Me<sub>3</sub>NO存在下Ir<sub>4</sub>(CO)<sub>12</sub>和Ir<sub>4</sub>(CO)<sub>11</sub>PPh<sub>3</sub>... 刊用FT-IR和UV技术跟踪反应进程,研究了在Me<sub>3</sub>NO存在下Ir<sub>4</sub>(CO)<sub>12</sub>和Ir<sub>4</sub>(CO)<sub>11</sub>PPh<sub>3</sub>分别在CHCl<sub>3</sub>—C<sub>2</sub>H<sub>5</sub>OH和CHCl<sub>3</sub>溶剂中取代羰基反应的动力学与机理。结果表明反应遵循二级速率定律:r=k<sub>2</sub>[Me<sub>3</sub>NO][配合物]。该速率方程与缔合机理相一致。将Ir<sub>4</sub>(CO)<sub>11</sub>L和Os<sub>3</sub>(CO)<sub>11</sub>L(L=CO,PPh<sub>3</sub>)体系的动力学结果相比较,着重讨论了桥基因素对反应活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羰基合四铱 氧化三甲胺 氧原子转移反应 动力学与机理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