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岩石类材料动态强度准则
被引量:
7
1
作者
胡晶
姚仰平
+3 位作者
张雪东
魏迎奇
张紫涛
陈祖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95-502,共8页
岩石类材料的强度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首先分析了材料的单轴动态强度特性,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强度公式,可以统一描述准静态到动态的单轴强度特性。随后,基于统一强度准则开展多轴动态强度研究,在双对数坐标系下,不同应变率下的子午面...
岩石类材料的强度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首先分析了材料的单轴动态强度特性,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强度公式,可以统一描述准静态到动态的单轴强度特性。随后,基于统一强度准则开展多轴动态强度研究,在双对数坐标系下,不同应变率下的子午面强度包线近似平行,材料摩擦、静水压力、中主应力效应几乎不受应变率变化的影响。由此建立动态坐标系,将统一强度准则拓展至考虑应变率效应。基于所得的准则,将单轴压缩、拉伸应力状态代入,强度准则可以描述与单轴试验相似的强度规律。最后,采用混凝土试验对强度准则进行了验证。该强度准则基于动态强度特性建立,参数物理意义明确,可以为动态响应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类材料
应变率
强度
动力增长因子
黏聚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混凝土拱坝地震非线性响应中的应变率效应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董雨
王国盛
+1 位作者
王进廷
杜修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71-80,118,共11页
通过引入多轴有效硬化函数和S型率相关强度准则,改进了混凝土损伤塑性(concrete damage plasticity,CDP)模型,称为S-CDP模型,能够更加合理地反映混凝土材料的应变率效应和三维塑性变形行为。基于S-CDP模型建立了大岗山拱坝的率相关数值...
通过引入多轴有效硬化函数和S型率相关强度准则,改进了混凝土损伤塑性(concrete damage plasticity,CDP)模型,称为S-CDP模型,能够更加合理地反映混凝土材料的应变率效应和三维塑性变形行为。基于S-CDP模型建立了大岗山拱坝的率相关数值模型。利用所建的率相关数值模型,分析了地震作用下坝体混凝土的应变率分布规律、动态增长因子的变化规律以及混凝土应变率效应对坝体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S-CDP模型能够合理反映受拉区混凝土材料的率效应,在地面峰值加速度为0.557g,0.663g,0.836g的地震动荷载作用下,拱坝坝体混凝土的动强度增长最多能达到23%,然而并不能保证坝体混凝土的动强度始终提高20%及以上。在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时,若将混凝土的动强度提高固定的20%,可能会造成计算的损伤结果与实际的损伤有所偏差,动强度提高固定的20%计算得到的损伤结果相较于该文中采用S-CDP模型计算得到的损伤结果偏大。因此在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时,推荐选用合适的混凝土率相关本构模型进行计算,以尽可能的保证计算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坝
混凝土
应变率效应
塑性损伤模型
动力增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岩石类材料动态强度准则
被引量:
7
1
作者
胡晶
姚仰平
张雪东
魏迎奇
张紫涛
陈祖煜
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岩土工程研究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95-50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928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339006)。
文摘
岩石类材料的强度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首先分析了材料的单轴动态强度特性,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强度公式,可以统一描述准静态到动态的单轴强度特性。随后,基于统一强度准则开展多轴动态强度研究,在双对数坐标系下,不同应变率下的子午面强度包线近似平行,材料摩擦、静水压力、中主应力效应几乎不受应变率变化的影响。由此建立动态坐标系,将统一强度准则拓展至考虑应变率效应。基于所得的准则,将单轴压缩、拉伸应力状态代入,强度准则可以描述与单轴试验相似的强度规律。最后,采用混凝土试验对强度准则进行了验证。该强度准则基于动态强度特性建立,参数物理意义明确,可以为动态响应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岩石类材料
应变率
强度
动力增长因子
黏聚力
Keywords
rock-like material
strain rate
strength
dynamic increase factor
cohesion
分类号
TU43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混凝土拱坝地震非线性响应中的应变率效应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董雨
王国盛
王进廷
杜修力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岩土与城市地下研究所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71-80,118,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30043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25901)。
文摘
通过引入多轴有效硬化函数和S型率相关强度准则,改进了混凝土损伤塑性(concrete damage plasticity,CDP)模型,称为S-CDP模型,能够更加合理地反映混凝土材料的应变率效应和三维塑性变形行为。基于S-CDP模型建立了大岗山拱坝的率相关数值模型。利用所建的率相关数值模型,分析了地震作用下坝体混凝土的应变率分布规律、动态增长因子的变化规律以及混凝土应变率效应对坝体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S-CDP模型能够合理反映受拉区混凝土材料的率效应,在地面峰值加速度为0.557g,0.663g,0.836g的地震动荷载作用下,拱坝坝体混凝土的动强度增长最多能达到23%,然而并不能保证坝体混凝土的动强度始终提高20%及以上。在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时,若将混凝土的动强度提高固定的20%,可能会造成计算的损伤结果与实际的损伤有所偏差,动强度提高固定的20%计算得到的损伤结果相较于该文中采用S-CDP模型计算得到的损伤结果偏大。因此在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时,推荐选用合适的混凝土率相关本构模型进行计算,以尽可能的保证计算的精确度。
关键词
拱坝
混凝土
应变率效应
塑性损伤模型
动力增长因子
Keywords
arch dam
concrete
strain rate effect
plastic damage model
dynamic growth factor
分类号
TV642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岩石类材料动态强度准则
胡晶
姚仰平
张雪东
魏迎奇
张紫涛
陈祖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混凝土拱坝地震非线性响应中的应变率效应研究
董雨
王国盛
王进廷
杜修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