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叠合盆地油气动力场划分及其与勘探的关系——以塔西南坳陷为例
1
作者 孙耀玺 庞雄奇 +6 位作者 成湘 金玉洁 王雷 陈君青 姜福杰 熊飞 杨高喜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5-192,共8页
塔西南坳陷构造复杂,对油气藏分布规律认识不清,油气成藏动力边界和油气藏类型不明,严重制约了油气藏高效勘探开发。文中以150余口井的岩心分析、高压压汞测试、镜质组反射率分析、岩电实验及测井解释等资料为基础,利用统计分析法、最... 塔西南坳陷构造复杂,对油气藏分布规律认识不清,油气成藏动力边界和油气藏类型不明,严重制约了油气藏高效勘探开发。文中以150余口井的岩心分析、高压压汞测试、镜质组反射率分析、岩电实验及测井解释等资料为基础,利用统计分析法、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束缚水饱和度法等方法,对油气藏类型进行了划分,并指出下步油气勘探思路。结果表明:1)塔西南坳陷主要发育4类油气藏,即常规油气藏、非常规油气藏、裂缝油气藏和地层不整合油气藏。2)浮力成藏下限对应埋深为4000 m、孔隙度为9.04%、镜质组反射率为0.62%;油气成藏底限对应埋深为9225~9785 m、临界孔喉半径为0.01μm、孔隙度为1.11%~1.36%。3)当埋深小于4000 m时,油气勘探应集中于圈闭构造高点;当埋深在4000~9225 m时,油气勘探应集中于斜坡等“甜点区”;当埋深大于9225 m时,油气勘探风险较大,须谨慎开采。研究结果可为塔西南坳陷油气勘探开发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力成藏下限 油气成藏底限 油气动力场划分 埋深 塔西南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矿井水水质形成及演化的水动力场-水化学场-微生物场耦合作用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5
2
作者 孙亚军 熊小锋 +4 位作者 陈歌 徐智敏 张莉 赵先鸣 DMYTRO Rudakov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1-957,共17页
煤矿矿井水的水质形成与演化过程机理复杂,受水动力场、水化学场和微生物场等多场作用影响显著。深入研究并揭示煤矿矿井水水质形成机理与演化趋势、阐明采空区封闭后矿井水的多场耦合作用机制是矿井水污染防控与修复的理论基础。以鄂... 煤矿矿井水的水质形成与演化过程机理复杂,受水动力场、水化学场和微生物场等多场作用影响显著。深入研究并揭示煤矿矿井水水质形成机理与演化趋势、阐明采空区封闭后矿井水的多场耦合作用机制是矿井水污染防控与修复的理论基础。以鄂尔多斯盆地某煤矿采空区为水文地质原型,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煤矿采空区积水水位回升、蓄满后水动力-水化学-微生物场(HCB)多场耦合室内相似模拟和数值模型。采空区水动力场研究结果表明基质-裂隙双孔隙模型能有效模拟采空区水位回升过程,模拟误差为9.9%,其模拟精度远高于理论预测和单孔隙模型。水化学场模拟结果与试验较为吻合,SO_(4)^(2-)、HCO_(3)-和p H模拟相对误差分别为3.0%、21.0%和6.2%,模拟结果较为可靠。模拟结果显示采空区蓄水过程中水岩反应和微生物作用不明显;而蓄满后水动力几乎停滞,但水化学场和微生物场较为活跃,2号煤和3号煤层中黄铁矿的氧化反应使得SO_(4)^(2-)质量浓度提升约24.6%;后期采空区水环境演化为弱酸性、厌氧还原条件,微生物降解作用凸显,将SO_(4)^(2-)有一定的“自净”能力。通过调整微生物代谢速率常数,可将SO_(4)^(2-)降解比例提高到61.6%。实际工程场景中可通过补充碳源、人工建立密闭厌氧环境等强化手段实现这一目标。将多场耦合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技术拓展到煤矿采空区积水水质形成与演化规律研究,研究结论可为煤矿区矿井水污染防治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水质 动力场 水化学 微生物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运动侧线感知水下动态目标的耦合水动力场特性研究
3
作者 谢鸥 孙兆光 +1 位作者 沈灿 葛飞飞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7,共7页
为实现柔性运动侧线感知水下动态目标,研究了仿鱼人工侧线与水下运动目标耦合形成的水动力场特性。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仿生机器鱼原地摆动感知目标偶极子源的耦合求解模型,仿真分析偶极子源位置、直径、振动方向和频率对耦合水... 为实现柔性运动侧线感知水下动态目标,研究了仿鱼人工侧线与水下运动目标耦合形成的水动力场特性。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仿生机器鱼原地摆动感知目标偶极子源的耦合求解模型,仿真分析偶极子源位置、直径、振动方向和频率对耦合水动力场的影响关系。建立仿生机器鱼自主推进感知目标偶极子源的仿真模型,研究不同振动频率偶极子源的感知定位特性。结果表明:仿生机器鱼原地摆动时压力传感器阵列采集的压力值与距离成反比,与偶极子源直径、最大振幅以及振动频率成正比;仿生机器鱼自主推进时,可通过压力信号的频谱图预测偶极子源振动频率和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运动 人工侧线 偶极子源 耦合水动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风喷口速度分布对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炉内空气动力场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潘卫国 林泉 +2 位作者 孙坚荣 华张国 李茂德 《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5-500,共6页
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和近流线的数值模拟方法,对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炉内的空气动力场进行了数值研究,得到了实际一次风喷口出口两侧存在速度差对炉内空气动力场的影响情况,并与通常把一次风喷口出口速度均匀处理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 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和近流线的数值模拟方法,对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炉内的空气动力场进行了数值研究,得到了实际一次风喷口出口两侧存在速度差对炉内空气动力场的影响情况,并与通常把一次风喷口出口速度均匀处理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其对比结果对于电厂的实际运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锅炉 空气动力场 数值计算 一次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盆地大民屯凹陷流体动力场特征 被引量:21
5
作者 叶加仁 郝芳 陈建渝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8-132,共5页
辽河盆地大民屯凹陷的地下流体动力场特征表明该区古地温梯度大于今地温梯度,泥岩压实可划分为正常压实-常压型、单段欠压实-弱超压型和双段欠压实-强超压型3大类;现今剖面压力系统由浅部正常压力。中部弱超压和深部强超压3部分... 辽河盆地大民屯凹陷的地下流体动力场特征表明该区古地温梯度大于今地温梯度,泥岩压实可划分为正常压实-常压型、单段欠压实-弱超压型和双段欠压实-强超压型3大类;现今剖面压力系统由浅部正常压力。中部弱超压和深部强超压3部分组成,断裂系统、不整合面和相互连通的孔隙系统及底辟构造组成了凹陷内流体纵、横向输导的复杂网络系统;古压力场演化经历超压原始积累和释放2大阶段,断层对压力的演化与分布起重要的控制作用;流体势在剖面上呈“双层”式结构,洼陷为供流区,斜坡带为主要泄流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盆地 地温 压力 势能 大民屯凹陷 流体动力场特征 油气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矿井水水质形成及演化的水动力场驱动作用及数学模型构建 被引量:8
6
作者 孙亚军 赵先鸣 +11 位作者 徐智敏 张莉 陈歌 冯琳 李鑫 陈天赐 袁慧卿 刘琪 郭娟 张健 刘嘉欣 熊小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157-4170,共14页
煤矿开采过程必然引起区域地下水动力场的改变,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矿井水的水质形成与演化,甚至诱发煤矿区地下水环境的污染问题。研究并揭示煤矿矿井水水质形成与演化的水动力场驱动机制及其关键参数的定量计算方法,是定量刻画煤矿... 煤矿开采过程必然引起区域地下水动力场的改变,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矿井水的水质形成与演化,甚至诱发煤矿区地下水环境的污染问题。研究并揭示煤矿矿井水水质形成与演化的水动力场驱动机制及其关键参数的定量计算方法,是定量刻画煤矿区地下水污染问题及开展相应控制与修复工作的前提。本研究以鄂尔多斯矿区某煤矿的采空区为地质背景,阐明了其积水形成的水动力场演化过程与机制,根据水动力场流动路径的差异将其分为采空区水位回升阶段和蓄满水量交换阶段;在此基础上,揭示了采空区水质形成及演化的以水动力场为主要驱动力,水化学场、微生物场等多场协同作用的复杂过程;建立了基于顶板导水裂隙带不同垂高空隙反演的分层渗透系数定量计算模型,为开采扰动后采空区积水水位回升及蓄满后水量交换的计算奠定了理论基础;利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和室内三维箱式模拟试验的实测数据与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理论计算渗透系数K和采空区水位回升高度随时间的变化与试验实测误差分别约为13.2%和22.5%,验证了理论计算模型的可靠性;最后,在煤矿采空区水动力场以及水动力场影响下的水化学场、微生物场的控制方程的基础上,明晰了水动力场–水化学场–微生物场之间的耦合关系,构建了水动力场主导下的多场耦合作用本构模型,为进一步探究水动力场耦合驱动下的煤矿矿井水水质形成及演化规律的多场耦合数值模型构建提供启示。该研究补充和扩展了煤矿矿井水污染防治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水质 采空区 动力场 渗透系数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成藏动力学中的流体动力场 被引量:42
7
作者 叶加仁 王连进 邵荣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2-185,共4页
温度场、压力场、能量场和应力场是流体动力场研究的主要内容。现今温度场一般根据钻井实测地温及大地热流测试确定,古地温场主要依据包裹体均一温度确定。压力场的研究方法颇多,主要有声波测井、实测地层压力和地震层速度方法,前两... 温度场、压力场、能量场和应力场是流体动力场研究的主要内容。现今温度场一般根据钻井实测地温及大地热流测试确定,古地温场主要依据包裹体均一温度确定。压力场的研究方法颇多,主要有声波测井、实测地层压力和地震层速度方法,前两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已钻探区,后者则重点应用于非钻探区。在进行能量场分析时,应注重在三维烃源岩体和流体输导体系发育的格架下,恢复古流体势。通常情况下,应力值较大的地域,其流体压力值也较高,对某一具体地区而言,首先应划分单井纵向压实-压力带,然后划分压力系统,最后进行正演模拟,探讨压力形成机制。地下流体动力场之间存在着互相联系、彼此耦合的关系,因此,须用整体的观点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 动力 动力场 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次风对W型火焰锅炉空气动力场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许卫疆 闫晓 +2 位作者 孙新国 惠世恩 徐通模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8-110,共3页
对 30 0MW的W型火焰锅炉进行了冷态模化实验 ,通过改变三次风的送入角度 ,系统地研究了三次风对炉内流动的影响 .研究表明 ,三次风对炉内流动有明显影响 ,它阻碍了主气流向下流动 ,使气流行程变短 .当三次风下倾一个小角度时 ,可以进一... 对 30 0MW的W型火焰锅炉进行了冷态模化实验 ,通过改变三次风的送入角度 ,系统地研究了三次风对炉内流动的影响 .研究表明 ,三次风对炉内流动有明显影响 ,它阻碍了主气流向下流动 ,使气流行程变短 .当三次风下倾一个小角度时 ,可以进一步延长气流行程 ,对炉内流动有利 .为解决W型火焰锅炉储仓式送风系统三次风送入炉膛的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型火焰锅炉 三次风 空气动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环境演化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许文峰 王现国 +2 位作者 刘记成 葛雁 龚晓凌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4-55,共2页
利用洛阳市开采浅层松散岩类孔隙水的长期监测资料,详细分析了在人类活动条件下地下水动力场的时空变化规律:1984-1998年,洛阳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了3.37-6.61m,局部达30m,诱发了地面沉降,沉降中心最大沉降量达100mm。洛阳市2000... 利用洛阳市开采浅层松散岩类孔隙水的长期监测资料,详细分析了在人类活动条件下地下水动力场的时空变化规律:1984-1998年,洛阳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了3.37-6.61m,局部达30m,诱发了地面沉降,沉降中心最大沉降量达100mm。洛阳市2000年以来建设的5级洛河水面工程,使浅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态势得到了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文地质 地下水动力场 洛阳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力场作用下聚合物熔体粘弹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跃军 瞿金平 +1 位作者 徐百平 彭响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21,26,共5页
连续介质力学、高分子微观结构动力学和流变测量学三者相结合,分析了小振幅振荡振动、大振幅振荡振动、电磁动态振动、稳定剪切流动上平行或垂直叠加振动等四个不同的振动引入方式下聚合物熔体粘弹行为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作者们在... 连续介质力学、高分子微观结构动力学和流变测量学三者相结合,分析了小振幅振荡振动、大振幅振荡振动、电磁动态振动、稳定剪切流动上平行或垂直叠加振动等四个不同的振动引入方式下聚合物熔体粘弹行为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作者们在不依赖现有任何本构关系条件下建立的动态成型过程中聚合物熔体非线性粘弹行为的表征理论、以及电磁动态塑化挤出条件下聚合物熔体输送和挤出机理的近似解释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熔体 粘弹行为 动力场 小振幅振荡振动 大振幅振荡振动 电磁动态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上三叠统须四段地下水动力场演化的油气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威 徐国盛 +2 位作者 雍自权 宋焕荣 黄尚瑜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3-640,共8页
通过对川中地区须家河组须四段各个水文地质旋回古水动力场的恢复,进而预测油气运移聚集位置。研究表明,古水文地质条件是控制油气藏形成的流体运移网络的决定性因素,古水动力场是油气成生聚散的重要媒介和驱动力。油气初次运移和二次... 通过对川中地区须家河组须四段各个水文地质旋回古水动力场的恢复,进而预测油气运移聚集位置。研究表明,古水文地质条件是控制油气藏形成的流体运移网络的决定性因素,古水动力场是油气成生聚散的重要媒介和驱动力。油气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的最终走向与归宿,均与地下水径流系统密切相关。沉积压释承压水流对川中地区油气运聚的影响最大。通过研究,在须四段储集层划分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中侏罗世—第四纪等3个水文地质旋回和相应的水文地质阶段。第1水文地质阶段,水动力场主要影响地下水运移、聚散和空间分布;第2水文地质阶段是川中地区油气运移成藏的最有利时机,地下水流作为油气载体和驱动力,携带烃类气体向低势区转移,并在适当地区分异、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场 沉积压释承压水 水文地质旋回 须四段 川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炉膛喉口面积对W型火焰锅炉炉内空气动力场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何立明 车刚 +4 位作者 徐通模 惠世恩 谭厚章 闫晓 许卫疆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12-15,共4页
对珞璜电厂引进法国Stein公司 36 0MW的W型火焰锅炉进行了冷态模化研究 .采用热线风速仪对炉内流场进行测试 ,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炉膛喉口面积对炉内空气动力场的影响规律 ,得出了在不同相对喉口面积下的炉内气流流场图 ,并对炉内气流速... 对珞璜电厂引进法国Stein公司 36 0MW的W型火焰锅炉进行了冷态模化研究 .采用热线风速仪对炉内流场进行测试 ,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炉膛喉口面积对炉内空气动力场的影响规律 ,得出了在不同相对喉口面积下的炉内气流流场图 ,并对炉内气流速度分布、气流充满度和平均有效动量流率等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研究表明 ,适当缩小炉膛喉口面积 ,一方面有利于喷入炉内煤粉的着火和燃尽 ,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小高温烟气对喉口和前、后拱及冷灰斗的冲击 ,从而达到降低这些部位结渣的可能性 ,此外还可以降低高温烟气对前后墙 (即水冷壁 )的冲刷 ,有效防止或降低水冷壁的高温腐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型火焰锅炉 炉膛喉口面积 模化试验 空气动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器喷射角度对W型火焰锅炉炉内空气动力场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立明 车刚 +3 位作者 徐通模 惠世恩 闫晓 许卫疆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94-297,共4页
对引进的 36 0 MW的 W型火焰锅炉进行冷态模化研究 ,用热线风速仪测试炉内流场 ,研究了燃烧器喷射角度对炉内空气动力场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 ,随着燃烧器喷射角度的减小 ,一、二次风对炉膛前后墙 (即水冷壁 )的冲刷作用明显减小 ,同时 ... 对引进的 36 0 MW的 W型火焰锅炉进行冷态模化研究 ,用热线风速仪测试炉内流场 ,研究了燃烧器喷射角度对炉内空气动力场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 ,随着燃烧器喷射角度的减小 ,一、二次风对炉膛前后墙 (即水冷壁 )的冲刷作用明显减小 ,同时 ,高温烟气对喉口和炉拱的冲刷速度和角度也有所减小 ,这样可有效防止水冷壁的高温腐蚀 ,减轻水冷壁、炉拱和喉口处的结渣程度 ,但烟气向下的行程有缩短的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型火焰锅炉 燃烧器喷射角度 空气动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铀矿地浸采区的水动力场三维模拟 被引量:16
14
作者 吕俊文 周星火 +1 位作者 蔡萍莉 林琼 《铀矿冶》 CAS 2003年第4期188-192,共5页
原地浸出采铀生产期间的地下水动力场直接控制着污染物的迁移,以我国某地浸矿山为例,通过建立三维数学模型,采用Visual MODFLOW软件,对其采区内的水动力场进行计算,模拟生产期间含矿含水层的水流动态。
关键词 铀矿 地浸采区 动力场 三维模拟 水文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波法监测锅炉炉膛二维复杂空气动力场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言钦 周怀春 《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36-839,844,共5页
主要介绍了声波法监测炉内动力场一般二维速度场的重建方法。将待重建速度场分解为螺旋分量和发散分量进行处理,对前者采用基函数展开法解线性方程组,后者满足Laplace方程及Neumann边界条件。算法整体上为一迭代过程。以该算法得出的中... 主要介绍了声波法监测炉内动力场一般二维速度场的重建方法。将待重建速度场分解为螺旋分量和发散分量进行处理,对前者采用基函数展开法解线性方程组,后者满足Laplace方程及Neumann边界条件。算法整体上为一迭代过程。以该算法得出的中间速度场为基础,结合由图像处理法测得的温度场所得到的声速值分布,可较为理想地重建出炉内高温复杂空气动力场。数值实验分别对较为简单和复杂的模拟速度场模型进行重建,并作了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方法较为稳定、可靠,进一步完善可作为炉膛动力场实时在线监测的较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锅炉 炉膛 声波法 空气动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东区扶杨油层地下水动力场演化与油气藏形成 被引量:3
16
作者 楼章华 金爱民 +1 位作者 孙毛明 朱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9,共4页
通过研究地层流体的运移动力、运移通道、供水方式与供水区、泄水方式与泄水区 ,可以较为准确地建立起现今地下水动力场模式。松辽盆地边缘大气水在重力作用下下渗形成向心流 ,凹陷内部在沉积—埋藏过程中发育地层压榨水离心流 ,离心流... 通过研究地层流体的运移动力、运移通道、供水方式与供水区、泄水方式与泄水区 ,可以较为准确地建立起现今地下水动力场模式。松辽盆地边缘大气水在重力作用下下渗形成向心流 ,凹陷内部在沉积—埋藏过程中发育地层压榨水离心流 ,离心流与向心流汇合发育越流泄水区。朝阳沟阶地、长春岭背斜带在离心流减弱、消亡后 ,地层水处于滞留状态。地层压榨水离心流是松辽盆地油气运移和聚集的主要动力。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与演化决定了油气水的分布规律 :油分布在地层压榨水离心流及其越流泄水区 ,气分布在越流泄水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扶杨油层 地下水动力场 演化 油气藏 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力场作用下高分子熔体表观粘度的计算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跃军 瞿金平 曹贤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03-1006,共4页
不依赖现有的本构关系,推导出了平行叠加振动条件下高分子熔体表现粘度的计算公式.建立了在自行研制的恒速型毛细管动态流变装置上计算高分子熔体表观粘度的步骤和方法.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原材料,实验测量一定振动频率和振幅下毛细... 不依赖现有的本构关系,推导出了平行叠加振动条件下高分子熔体表现粘度的计算公式.建立了在自行研制的恒速型毛细管动态流变装置上计算高分子熔体表观粘度的步骤和方法.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原材料,实验测量一定振动频率和振幅下毛细管入口压力、活塞杆振动位移、入口压力与振动位移相位差的瞬态值,即可求得毛细管壁处LDPE熔体的表观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场 低密度聚乙烯(LDPE)熔体 毛细管 表观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型火焰锅炉炉内空气动力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文宏 温龙 +1 位作者 葛蓉生 杨君义 《动力工程》 CAS CSCD 1992年第4期14-23,共10页
本实验利用Thring-Newby模化方法对三种典型的W型火焰锅炉炉膛的空气动力场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热线风速仪测得不同工况下不同炉型的炉内速度场图谱.实验结果证实;W型火焰炉内的空气动力场取决于拱顶风与前后墙侧风动量比,射流角度等运... 本实验利用Thring-Newby模化方法对三种典型的W型火焰锅炉炉膛的空气动力场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热线风速仪测得不同工况下不同炉型的炉内速度场图谱.实验结果证实;W型火焰炉内的空气动力场取决于拱顶风与前后墙侧风动量比,射流角度等运行参数和几何参数.同时得到不同配风方式下炉膛出口速度及炉膛上部丘段速度分布的规律.结果还表明,拱顶风与前后墙侧风动量比和炉膛几何形状对冷灰斗结渣及燃烧器附近的回流区大小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锅炉 W型 炉内空气 动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器配风对W型火焰锅炉炉内空气动力场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立明 张建邦 +3 位作者 李晓勇 车刚 徐通模 惠世恩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8-22,共5页
针对珞璜电厂引进法国Stein公司 360MW的W型火焰锅炉进行了冷态模化研究 ,采用热线风速仪对炉内流场进行测试 ,研究了燃烧器配风 (改变各次风动量流率比 )对炉内空气动力场的影响规律 ,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研究表明 。
关键词 燃烧器 配风 W型火焰锅炉 动量流率比 空气动力场 冷态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水动力场与低压气藏的关系 被引量:10
20
作者 楼章华 卢庆梅 +2 位作者 赵庆吉 肖海燕 唐黎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21-325,共5页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在1250m以上为正常压实带,1500m以下为低压带,其间为压力过渡带,其对应的水动力场分别为自由水交替带,交替停滞带和交替阻滞带。由于交替阻滞带和交替停滞带天然气散失量大于地下水补给量,且愈下地下水...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在1250m以上为正常压实带,1500m以下为低压带,其间为压力过渡带,其对应的水动力场分别为自由水交替带,交替停滞带和交替阻滞带。由于交替阻滞带和交替停滞带天然气散失量大于地下水补给量,且愈下地下水补给量愈小,从而导致随埋深增加压力系数降低,形成低压气藏。交替阻滞带和交替停滞带中的气层才是该区的主要产气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气藏 动力场 水化学 十屋断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