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钓鱼城遗址始关门破坏机制研究与FLAC^(3D)地震动力响应模拟
被引量:
7
1
作者
刘积魁
方云
+2 位作者
刘智
刘建辉
王晓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49-1254,共6页
古遗址赋存于岩土体之中,是岩土体的一部分,故尝试采用岩土工程分析手段对其破坏机制进行研究。在"5.12"汶川地震中,重庆合川钓鱼城古战场遗址的始关门出现了局部开裂、错位等变形破坏现象。地质勘察表明,始关门赋存于滑坡、...
古遗址赋存于岩土体之中,是岩土体的一部分,故尝试采用岩土工程分析手段对其破坏机制进行研究。在"5.12"汶川地震中,重庆合川钓鱼城古战场遗址的始关门出现了局部开裂、错位等变形破坏现象。地质勘察表明,始关门赋存于滑坡、裂隙等复杂地质环境中,故抽取了始关门的地质模型,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其进行了三维地震动力响应模拟,分析其变形破坏机制。结果表明,始关门应力集中明显,并在地震波作用下有明显位移出现。始关门破坏是各种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5.12"汶川地震是诱导因素,滑坡、陡崖裂隙等地质结构是主要原因,古城门自身强度减小是发生破坏的内因。模拟结果为始关门修复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科学根据,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遗址
破坏机制
“5.12”汶川地震
FLAC^3D
动力响应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须弥山石窟5号窟窟檐的地震动力响应模拟
被引量:
4
2
作者
刘煜
崔德山
+1 位作者
杨赫楠
任晋岚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1-109,共9页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宁夏须弥山石窟5号窟窟檐周边岩体风化严重,构造裂隙和卸荷裂隙发育,岩体的力学性质变差,直接威胁石窟窟檐和大佛的安全。为研究须弥山石窟5号窟窟檐的地震动力响应,根据现场勘察和倾斜摄影数据,建立了须弥山石窟5号...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宁夏须弥山石窟5号窟窟檐周边岩体风化严重,构造裂隙和卸荷裂隙发育,岩体的力学性质变差,直接威胁石窟窟檐和大佛的安全。为研究须弥山石窟5号窟窟檐的地震动力响应,根据现场勘察和倾斜摄影数据,建立了须弥山石窟5号窟的三维实体数值模型,并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石窟造像及窟檐的地震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重点分析了石窟窟檐整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应力场和位移场,进而利用应力等值线图结合现场调查判断了石窟窟檐整体可能产生的破坏模式。结果表明:在静力条件下,石窟窟檐局部产生应力集中,位移及应变都较小;在极端地震荷载作用下,石窟窟檐整体发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和滑动,威胁大佛的安全;石窟窟檐上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数值都较大,石窟窟檐整体的破坏模式为拉张-倾倒破坏;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地震波在混凝土中经过折射、反射、叠加,导致石窟窟檐中部的加速度放大系数比窟檐两侧的大,且石窟窟檐左侧的加速度放大系数大于右侧。该研究结果可为须弥山石窟5号窟窟檐加固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弥山石窟
窟檐
地震
动力响应模拟
ABAQ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钓鱼城遗址始关门破坏机制研究与FLAC^(3D)地震动力响应模拟
被引量:
7
1
作者
刘积魁
方云
刘智
刘建辉
王晓东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重庆市合川区钓鱼城管理局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49-125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97218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972186)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2009BAK53B03)
文摘
古遗址赋存于岩土体之中,是岩土体的一部分,故尝试采用岩土工程分析手段对其破坏机制进行研究。在"5.12"汶川地震中,重庆合川钓鱼城古战场遗址的始关门出现了局部开裂、错位等变形破坏现象。地质勘察表明,始关门赋存于滑坡、裂隙等复杂地质环境中,故抽取了始关门的地质模型,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其进行了三维地震动力响应模拟,分析其变形破坏机制。结果表明,始关门应力集中明显,并在地震波作用下有明显位移出现。始关门破坏是各种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5.12"汶川地震是诱导因素,滑坡、陡崖裂隙等地质结构是主要原因,古城门自身强度减小是发生破坏的内因。模拟结果为始关门修复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科学根据,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
古遗址
破坏机制
“5.12”汶川地震
FLAC^3D
动力响应模拟
Keywords
ancient ruins
damage mechanism
"5.12"Wenchuan earthquake
FLAC3D simulation of dynamic response
分类号
TU45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须弥山石窟5号窟窟檐的地震动力响应模拟
被引量:
4
2
作者
刘煜
崔德山
杨赫楠
任晋岚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1-10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2304)。
文摘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宁夏须弥山石窟5号窟窟檐周边岩体风化严重,构造裂隙和卸荷裂隙发育,岩体的力学性质变差,直接威胁石窟窟檐和大佛的安全。为研究须弥山石窟5号窟窟檐的地震动力响应,根据现场勘察和倾斜摄影数据,建立了须弥山石窟5号窟的三维实体数值模型,并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石窟造像及窟檐的地震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重点分析了石窟窟檐整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应力场和位移场,进而利用应力等值线图结合现场调查判断了石窟窟檐整体可能产生的破坏模式。结果表明:在静力条件下,石窟窟檐局部产生应力集中,位移及应变都较小;在极端地震荷载作用下,石窟窟檐整体发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和滑动,威胁大佛的安全;石窟窟檐上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数值都较大,石窟窟檐整体的破坏模式为拉张-倾倒破坏;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地震波在混凝土中经过折射、反射、叠加,导致石窟窟檐中部的加速度放大系数比窟檐两侧的大,且石窟窟檐左侧的加速度放大系数大于右侧。该研究结果可为须弥山石窟5号窟窟檐加固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须弥山石窟
窟檐
地震
动力响应模拟
ABAQUS
Keywords
Xumishan Grotto
cave eave
earthquake
dynamic response simulation
ABAQUS
分类号
X4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P315.9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钓鱼城遗址始关门破坏机制研究与FLAC^(3D)地震动力响应模拟
刘积魁
方云
刘智
刘建辉
王晓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须弥山石窟5号窟窟檐的地震动力响应模拟
刘煜
崔德山
杨赫楠
任晋岚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