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荷麻溪大桥动力特性与地震反应谱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陈琦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2-25,34,共5页
研究目的:为检验双塔单索面部分斜拉桥的抗震性能,建立荷麻溪大桥的动力特性分析力学模型,运用有限元法进行动力特性与地震反应谱分析。采用标准反应谱作为输入的谱曲线,分别考虑纵向、横向和竖向输入下该桥的地震响应,研究地震作用下... 研究目的:为检验双塔单索面部分斜拉桥的抗震性能,建立荷麻溪大桥的动力特性分析力学模型,运用有限元法进行动力特性与地震反应谱分析。采用标准反应谱作为输入的谱曲线,分别考虑纵向、横向和竖向输入下该桥的地震响应,研究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分析该桥的抗震性能。研究结论:结构动力特性分析表明:荷麻溪大桥的1阶主振型为对称竖弯,因此大桥受竖向地震响应很大;桥的2阶振型为纵移,在纵向地震作用下,桥墩和主梁连接处将产生较大的弯矩和剪力。地震反应谱分析结果表明,主桥结构关键部位基本保持弹性,满足抗震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麻溪大桥 有限元法 动力特性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波管中水对瓦斯爆炸反应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连聪 罗海珠 梁运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037-2041,共5页
为揭示水对激波诱导瓦斯爆炸反应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运用化学反应动力学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了描述激波诱导瓦斯爆炸反应动力学特性的数学模型,就激波诱导瓦斯爆炸过程中水对爆炸温度、冲击波速度、反应物摩尔分数、自由基摩尔分数及... 为揭示水对激波诱导瓦斯爆炸反应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运用化学反应动力学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了描述激波诱导瓦斯爆炸反应动力学特性的数学模型,就激波诱导瓦斯爆炸过程中水对爆炸温度、冲击波速度、反应物摩尔分数、自由基摩尔分数及主要致灾性气体摩尔分数变化趋势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与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初始混合气体中水含量的升高,激波诱导瓦斯爆炸后,爆炸温度、冲击波速度,以及O自由基、H自由基、CO、NO和NO2等的摩尔分数均依次降低,而CO2的摩尔分数则依次升高。这说明在一定范围内混合气体中含水量的增加,会降低瓦斯爆炸强度,促进CO2的生成,抑制CO,NO及NO2等有毒有害气体的生成,尤其对H自由基和O自由基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爆炸 反应动力特性 激波管 爆炸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粘土路基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钟辉虹 汤康民 黄茂松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88-490,共3页
通过现场测试和室内试验对压实粘土路基在往复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受力行为进行了研究。运用试验结果定量分析了填土路基在往复列车荷载作用下应力 应变反应特性 ,剖析了路基病害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 :路基填土在列车轮对荷载重复作用下... 通过现场测试和室内试验对压实粘土路基在往复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受力行为进行了研究。运用试验结果定量分析了填土路基在往复列车荷载作用下应力 应变反应特性 ,剖析了路基病害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 :路基填土在列车轮对荷载重复作用下产生的累积塑性变形大小与路基土的饱和度密切相关 ,随着饱和度的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粘土路基 试验研究 动力反应特性 路基病害 应力-应变反应特性 往复列车荷载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土石坝动力反应研究
4
作者 苏佩珍 孟凡雷 +1 位作者 武利强 王科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4-66,共3页
针对复杂超高应力条件下粗粒筑坝材料的动力变形特性较复杂问题,采用反映粗粒筑坝材料振动硬化特性的动力模型及考虑初始固结围压影响的粗粒料动力残余变形模型,利用试验动孔压比与动剪应力比关系曲线计算动孔压的方法研究了高土石坝的... 针对复杂超高应力条件下粗粒筑坝材料的动力变形特性较复杂问题,采用反映粗粒筑坝材料振动硬化特性的动力模型及考虑初始固结围压影响的粗粒料动力残余变形模型,利用试验动孔压比与动剪应力比关系曲线计算动孔压的方法研究了高土石坝的动力反应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大坝遭遇场地谱人工波的最大水平向加速度反应为3.97 m/s2,位于坝顶部位;竖直向地震永久变形占坝高的0.17%;受水库蓄水的影响,坝体上游坡的永久变形较下游坡更明显;地震过程中坝体心墙料、反滤料和坝基砂层的动孔压比均小于0.3,不会发生液化;建造于基岩上的高土石坝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土石坝 动力反应特性 反应研究 Dam High Dynamic Response 动孔压 筑坝材料 地震永久变形 孔压比 动力变形特性 粗粒 残余变形模型 加速度反应 动剪应力比 硬化特性 应力条件 水的影响 曲线计算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重型燃气轮机NO_x排放性能反应动力学数值计算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爱虢 朱悦 +4 位作者 陈保东 曾文 翁一武 刘凯 王成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83-1390,共8页
借助耦合CH4反应动力学模型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计算软件,对某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单个火焰筒的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导致NO_x排放超标的原因,调整了不同燃烧区的燃料分配,分析了燃料分配对NO_x排放... 借助耦合CH4反应动力学模型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计算软件,对某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单个火焰筒的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导致NO_x排放超标的原因,调整了不同燃烧区的燃料分配,分析了燃料分配对NO_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导致NO_x排放超标的原因为环形区、均匀区燃料/空气混合的不均匀性和值班区、均匀区燃料流量过大导致的局部温度过高;将值班区燃料和均匀区燃料的体积流量比例分别调整为4%和30%,会导致主燃烧区温度升高,NO_x排放由标准状态141.7mg/m^3升高至175.5mg/m^3;将值班区燃料和均匀区燃料比例分别调整为2%和26%,会降低主燃烧区温度,使NO_x排放降低至119.5mg/m^3,其中66.3mg/m^3来自于环形区.单纯地进行燃料调节,不能满足NO_x排放要求,还需要对环形区和均匀区结构进行调整,以增加混合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燃气轮机 燃料分配 反应动力特性 燃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燃气轮机燃烧过程的反应动力学数值模拟 被引量:5
6
作者 曾文 张经璞 +2 位作者 陈保东 马洪安 梁双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7-744,共8页
为了阐明重型燃气轮机燃烧过程的反应动力学特性,采用Gri_3.0,NUI_Galway与USC_2.0动力学模型对甲烷燃料在定容燃烧反应器中的燃烧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确定了甲烷燃料的反应动力学模型;耦合该反应动力学模型... 为了阐明重型燃气轮机燃烧过程的反应动力学特性,采用Gri_3.0,NUI_Galway与USC_2.0动力学模型对甲烷燃料在定容燃烧反应器中的燃烧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确定了甲烷燃料的反应动力学模型;耦合该反应动力学模型与CFD计算软件,对燃用甲烷燃料的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单个火焰筒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反应动力学分析,并与相应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NUI_Galway及USC_2.0动力学模型相比,采用Gri_3.0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的甲烷燃料多工况下的燃烧特性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在该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单个火焰筒中,在火焰筒头部与主燃区同时存在两个明显的呈对称状态的回流区;在该火焰筒中的高温区域,O,OH与H等活性组分以及CO2的摩尔分数达到最大,而在低温区域CO的摩尔分数达到最大;同时,与实验值相比,采用Gri_3.0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的单个火焰筒的出口平均温度略高约4K,热点温度高约197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燃气轮机 甲烷 燃烧特性 反应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塔式同轴分级燃烧室掺氢燃烧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7
作者 王志强 刘潇 +3 位作者 杨文涛 吕光普 朱浩然 郑洪涛 《燃气轮机技术》 2024年第1期26-36,共11页
为了解天然气掺氢对贫预混燃气轮机性能的影响,采用Chemkin-pro研究了燃料的化学反应动力学特性,对比了不同当量比、掺氢比下的绝热火焰温度、层流火焰传播速度及点火延迟时间,结果表明掺氢能缩短燃料点火延迟时间,增加绝热火焰温度及... 为了解天然气掺氢对贫预混燃气轮机性能的影响,采用Chemkin-pro研究了燃料的化学反应动力学特性,对比了不同当量比、掺氢比下的绝热火焰温度、层流火焰传播速度及点火延迟时间,结果表明掺氢能缩短燃料点火延迟时间,增加绝热火焰温度及提高火焰传播速度。进一步以天然气塔式同轴分级燃烧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掺氢比对燃烧室燃烧场分布及燃烧效率、总压损失系数、温度分布不均匀度、一氧化碳及氮氧化物排放量等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掺氢比的增加,燃烧效率上升,总压损失系数增加,温度分布不均匀度下降,一氧化碳排放量下降,氮氧化物排放量增加。掺氢比在35%时燃烧室发生回火。在30%~35%掺氢比范围内,燃烧室性能参数变化较大。其中,总压损失系数增幅为24.74%,温度分布不均匀度降幅为31.11%,氮氧化物排放量增幅为416.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掺氢比 化学反应动力特性 回火 燃烧场 燃烧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灌浆加固可液化钙质砂地基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41
8
作者 张鑫磊 陈育民 +4 位作者 张喆 丁绚晨 徐盛明 刘汉龙 王志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23-1031,共9页
饱和钙质砂地基受到地震、波浪等动荷载作用时会发生液化灾害。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是利用细菌分解尿素结晶成矿的地基处理技术。开展了MICP灌浆加固南海钙质砂地基的振动台试验,研究了MICP加固钙质砂地基的动力反应特性及抗液... 饱和钙质砂地基受到地震、波浪等动荷载作用时会发生液化灾害。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是利用细菌分解尿素结晶成矿的地基处理技术。开展了MICP灌浆加固南海钙质砂地基的振动台试验,研究了MICP加固钙质砂地基的动力反应特性及抗液化性能,并分析了振动历史对钙质砂地基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ICP加固钙质砂地基在首次振动时产生的超孔压及地表沉降发展可分为平稳振荡阶段、快速增长阶段及稳定阶段3个阶段,而对于未加固模型地基则不存在稳定振荡阶段。相对于未加固地基,MICP处理后的钙质砂地基超孔压与地表沉降均有所降低,表明加固后的钙质砂地基抗液化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另一方面,处理后的土体地表加速度峰值被放大,因此,在设计地基处理方案时,需考虑MICP加固后钙质砂地基在地震作用下产生的地表加速度放大效应。MICP胶结钙质砂的抗液化强度不仅仅与颗粒胶结强度相关,还与土体密实度及颗粒排列规律有关。振动历史提高了地基土密实度,改善了钙质砂的抗液化性能,显著降低了地基的表面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 钙质砂地基 抗液化性能 动力反应特性 振动历史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