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力加压钢板或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斌 高益 +2 位作者 赵洪 彭立波 瞿玉兴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957-959,共3页
目的:比较动力加压钢板(dynamic compression plate,DCP)和锁定加压钢板(1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007年6月~2010年6月于外侧入路下行DCP、LCP分别治疗18例、11例肱骨干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目的:比较动力加压钢板(dynamic compression plate,DCP)和锁定加压钢板(1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007年6月~2010年6月于外侧入路下行DCP、LCP分别治疗18例、11例肱骨干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均随访5~20个月,平均10.5个月。DCP组骨折于14~30周愈合,平均16.7周,包括1例固定失败行翻修手术者。LCP组骨折于13~19周愈合,平均13.8周。LCP组较DCP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DCP组优13例,良5例。LCP组优8例,良3例;肘关节功能按Mayo评分,DCP组优14例,良4例。LCP组优9例,良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术前桡神经损伤者于术后14~28周基本恢复,平均18.3周。两组均无术中神经损伤。结论:切开复位结合LCP内固定是治疗肱骨干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动力加压钢板 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外侧入路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永军 刘明勋 李伟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4055-4056,共2页
跟骨骨折是常见的足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跗骨骨折的60%[1]。对移位的关节内骨折,保守治疗易出现畸形愈合、距下关节炎等并发症,切开复位内固定已逐渐成为医学界的共识[2]。"L"形外侧入路是最常用的手术入路,但其高并发症发生率一... 跟骨骨折是常见的足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跗骨骨折的60%[1]。对移位的关节内骨折,保守治疗易出现畸形愈合、距下关节炎等并发症,切开复位内固定已逐渐成为医学界的共识[2]。"L"形外侧入路是最常用的手术入路,但其高并发症发生率一直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L"形外侧入路及改良外侧入路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病例资料,探讨:(1)改良外侧入路与传统外侧入路相比的优点;(2)锁定加压钛板与普通动力加压钢板相比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入路 跟骨骨折 钛板内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畸形愈合 手术入路 关节面 足部骨折 动力加压钢板 跗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重建钢板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成年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14
3
作者 焦尚起 王硕 +3 位作者 张磊 王能兴 陈国军 商振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187-2188,共2页
锁骨骨折在肩部损伤中占35%~45%.而锁骨中段骨折约占锁骨骨折的75%~80%。目前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主要采用钢板固定,而钢板种类的选择依据骨折类型可有普通重建钢板、锁定钢板、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等。我科近3年来分别采用切开... 锁骨骨折在肩部损伤中占35%~45%.而锁骨中段骨折约占锁骨骨折的75%~80%。目前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主要采用钢板固定,而钢板种类的选择依据骨折类型可有普通重建钢板、锁定钢板、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等。我科近3年来分别采用切开复位普通重建钢板、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成年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52例并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 锁定钢板 固定治疗 重建钢板 成年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 锁骨中段骨折 锁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钉位置和数量对内固定结构载荷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何长街 舒勇 +3 位作者 刘志礼 黄山虎 周荣平 李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904-3906,共3页
目的:探讨螺钉位置和数量对骨与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构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和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取24个新鲜尸体股骨。样本随机分成4小组,每个股骨模拟横断骨折,一块12孔动力加压钢板在骨折两端对称性固定,试验时按以下分组连续进行:(1)螺钉... 目的:探讨螺钉位置和数量对骨与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构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和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取24个新鲜尸体股骨。样本随机分成4小组,每个股骨模拟横断骨折,一块12孔动力加压钢板在骨折两端对称性固定,试验时按以下分组连续进行:(1)螺钉位置组:A组:1-2-6;B组:1-3-6;C组:1-4-6;D组:1-5-6;(2)螺钉数量组:A组:1-2-6;B组:1-2-3-6;C组:1-2-3-4-6;D组:1-2-3-4-5-6;在材料实验机上分别进行平行股骨矢状面方向的三点折弯实验,随后行扭转实验。结果:螺钉位置组:在三点折弯实验中,D组中骨折端的平均应变最大,A组中骨折端平均应变最小。A组中骨折端平均应变与C、D组以及B组与C、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抗扭转实验中,各组间平均应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螺钉数量组:在三点折弯实验中,A组中骨折端平均应变最大,D组中骨折端平均应变最小。A组骨折端的平均应变与C、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中骨折端的平均应变与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扭转试验中,在2.142°扭转角度内B组样本受载后应变最小,与其余各组刚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三点折弯实验中,不同的螺钉位置对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构系统(简称系统)的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其中螺钉位置靠近骨折端固定对系统稳定性影响最小,靠远端固定影响最大;螺钉数量对系统稳定性有显著影响,螺钉数量达到一定的情况下,增加螺钉数量并不增加结构的刚度。在抗扭转实验中,不同螺钉位置对系统的稳定性无显著影响,而不同的螺钉数量对系统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动力加压钢板 螺钉位置 螺钉数量 稳定性 三点折弯实验 扭转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耻骨联合分离记忆合金内固定器的生物力学特性
5
作者 周君 宫玉锁 +1 位作者 李盛华 朱艳国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50-753,共4页
目的探究改进型耻骨联合分离记忆合金内固定器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采用10具骨盆标本,建立耻骨联合分离损伤模型,对照组复位后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固定,实验组复位后采用改进型耻骨联合分离记忆合金内固定器固定,比较两种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稳... 目的探究改进型耻骨联合分离记忆合金内固定器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采用10具骨盆标本,建立耻骨联合分离损伤模型,对照组复位后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固定,实验组复位后采用改进型耻骨联合分离记忆合金内固定器固定,比较两种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结果两组模型均无松动,内固定无断裂。实验组耻骨联合在水平、前后、垂直3个方向的位移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小(P<0.05)。结论改进型耻骨联合分离记忆合金内固定器对抗水平和前后方向拉力以及垂直剪切力均优于动力加压钢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合金内固定器 耻骨联合分离 动力加压钢板 剪切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