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荧光光谱法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究葛根素与β-乳球蛋白的结合机制
1
作者 马波 李蓉 +2 位作者 徐傲 段文杰 黄业传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42,共9页
本实验通过荧光光谱法、分子对接技术、分子动力学模拟对葛根素(puerarin,PUE)与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β-lg)的结合机制进行探究。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PUE通过静态猝灭有效猝灭了β-lg的荧光,在25、35、45℃条件下的结合常... 本实验通过荧光光谱法、分子对接技术、分子动力学模拟对葛根素(puerarin,PUE)与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β-lg)的结合机制进行探究。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PUE通过静态猝灭有效猝灭了β-lg的荧光,在25、35、45℃条件下的结合常数分别为7.24×10^(4)、1.34×10^(5)、2.18×10^(5) L/mol,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02、1.18、1.15,因此可知只有一个或一类结合位点。同步荧光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PUE与β-lg结合过程中导致β-lg的微环境极性增加,疏水作用力减弱。分子对接结果显示PUE结合在β-lg的疏水腔内,与β-lg的6个氨基酸残基形成疏水作用力,5个氨基酸残基形成短氢键。分子动力学结果显示复合物中β-lg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deviation,RMSD)、回旋半径、溶剂可及表面积分别为(0.17±0.02)nm、(1.47±0.01)nm、(88.94±2.05)nm^(2),游离的β-lg RMSD、回旋半径、溶剂可及表面积分别为(0.22±0.03)nm、(1.48±0.01)nm、(90.09±1.73)nm^(2),此外复合物中β-lg的均方根波动值同样低于游离的β-lg,表明PUE/β-lg复合物在分子层面有更好的稳定性。本研究初步揭示了PUE和β-lg的结合机制,对于增加PUE的生物利用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Β-乳球蛋白 荧光光谱 分子动力学模拟 非共价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光-近红外高光谱信息与数据融合的木质化鸡胸肉的判别模型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娜 李震 +5 位作者 兰维杰 屠康 武杰 王兆山 赵干 潘磊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6-293,共8页
木质化鸡胸肉(wooden breast,WB)制约肉鸡行业发展,传统触诊检测方法耗时且效率低,为提升高光谱成像(hyperspectral imaging,HSI)技术检测鸡胸肉木质化程度的效果,本论文以白羽鸡鸡胸肉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4个木质化等级,采集其在400~1... 木质化鸡胸肉(wooden breast,WB)制约肉鸡行业发展,传统触诊检测方法耗时且效率低,为提升高光谱成像(hyperspectral imaging,HSI)技术检测鸡胸肉木质化程度的效果,本论文以白羽鸡鸡胸肉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4个木质化等级,采集其在400~1000和1000~2000 nm内的HSI信息,通过不同光谱预处理算法和特征波段筛选方法,建立基于全波段、特征波段和HSI数据融合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结果显示,SVM模型比PLSDA模型更适于判别鸡胸肉木质化程度,基于1000~2000 nm内全波段和特征波段的最佳模型预测集总体正确率均高于400~1000 nm内的模型,基于两波段HSI数据融合的木质化判别模型优于基于单一波段(包括全波段和特征波段)的模型,最佳模型预测集总体正确率为96.7%,能较好地区分出4个木质化等级,且对4个等级的判别准确率均可达90%以上。研究结果为HSI实现木质化鸡胸肉的准确无损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化鸡胸肉 可见-近红外高光谱 短波红外高光谱 光谱数据融合 判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乙酰基-1-甲基吡咯激发态结构动力学及溶剂效应的共振拉曼光谱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被引量:7
3
作者 许宗平 赵彦英 +1 位作者 王惠钢 郑旭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72-780,共9页
获取了覆盖紫外光谱中A带和B带吸收的共7个不同激发波长的共振拉曼光谱,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2-乙酰基-1-甲基吡咯(2-Ac-NMP)的A带和B带电子激发和Franck-Condon区域结构动力学.在TD-B3LYP/6-311++G(d,p)计算水平上,A带和B带吸... 获取了覆盖紫外光谱中A带和B带吸收的共7个不同激发波长的共振拉曼光谱,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2-乙酰基-1-甲基吡咯(2-Ac-NMP)的A带和B带电子激发和Franck-Condon区域结构动力学.在TD-B3LYP/6-311++G(d,p)计算水平上,A带和B带吸收的跃迁主体为π→π*.A带和B带共振拉曼光谱分别指认为13个振动模式和8个振动模式的基频、泛频和组合频,其中C O伸缩振动(ν8)、C3—C4—C5不对称伸缩振动+C2—C6伸缩振动(ν14)及环上CH面内摇摆(ν18)对拉曼光谱强度贡献最大,表明2-Ac-NMP的Sπ激发态结构动力学主要沿反应坐标展开.考察了溶剂对共振拉曼光谱强度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溶剂中,随激发波长由长变短,C O伸缩振动模(ν8)的强度呈现出由强变弱再变强的现象.这种变化规律与Franck-Condon区域Sn/Sπ态混合或势能面交叉相关,并受溶剂的有效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乙酰基-1-甲基吡咯 激发态结构动力 共振拉曼光谱 溶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甲基吡咯-2-甲醛激发态结构动力学及其溶剂效应的共振拉曼光谱和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许宗平 赵彦英 +1 位作者 王惠钢 郑旭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5-72,共8页
获取了覆盖N-甲基吡咯-2-甲醛(NMPCA)A-带和B-带电子吸收共7个激发波长的共振拉曼光谱,并结合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研究了的A-带和B-带电子激发和Franck-Condon区域结构动力学.TD-B3LYP/6-311++G(d,p)计算表明:A-带和B-带电子... 获取了覆盖N-甲基吡咯-2-甲醛(NMPCA)A-带和B-带电子吸收共7个激发波长的共振拉曼光谱,并结合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研究了的A-带和B-带电子激发和Franck-Condon区域结构动力学.TD-B3LYP/6-311++G(d,p)计算表明:A-带和B-带电子吸收的跃迁主体为π→π*.共振拉曼光谱可以指认为,11-13振动模式(A-带激发)或者7-11振动模式(B-带激发)的基频、倍频和组合频,其中C=O伸缩振动(ν7)、环的变形振动+N1-C6伸缩振动(ν17)、环的变形振动(ν21)和C6-N1-C2/C2-C3-C4不对称伸缩振动(ν14)占据了绝大部分.这表明NMPCA的Sπ激发态结构动力学主要沿C=O伸缩振动、环的变形振动和环上N1-C6伸缩振动等反应坐标展开.在同一溶剂的共振拉曼光谱中随激发波长由长变短,ν7与ν14的强度比呈现出由强变弱再变强的现象,这种变化规律被认为与Franck-Condon区域Sn/Sπ态混合或势能面交叉有关.溶剂对Sn/Sπ态混合或势能面交叉具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吡咯-2-甲醛 激发态结构动力 共振拉曼光谱 溶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度-光谱双线性数据矩阵秩消失因子分析法定量分析混合物中的铀 被引量:3
5
作者 廖力夫 谢水波 +1 位作者 杨静 袁金涛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6-160,共5页
为探究不经分离直接定量分析含有钍、镧等元素混合物中的铀,以偶氮胂Ⅲ为显色剂,建立了酸度-光谱双线性数据矩阵秩消失因子分析法。结果表明,当pH=0.3~4.8,λ为600~680 nm时,方法的检出限为0.085 mg/L;当混合物中铀的质量浓度为1.19~... 为探究不经分离直接定量分析含有钍、镧等元素混合物中的铀,以偶氮胂Ⅲ为显色剂,建立了酸度-光谱双线性数据矩阵秩消失因子分析法。结果表明,当pH=0.3~4.8,λ为600~680 nm时,方法的检出限为0.085 mg/L;当混合物中铀的质量浓度为1.19~4.76 mg/L时,相对标准偏差为1.5%~4.2%。用该方法对实际样品进行了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7.5%~10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秩消失因子分析法 酸度-光谱双线性数据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壁碳纳米管内受限溶剂中振动光谱探针的混合量子-经典动力学模拟
6
作者 王洪杰 胡凡 李慎敏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4-720,共7页
利用混合量子-经典动力学模拟方法,考察了不同管径的单壁碳纳米管(SWCT)中受限溶剂氩的径向分布以及溶质I2分子的振动弛豫动力学,给出了I2分子的振动频率位移、振动弛豫时间随受限碳纳米管管径尺寸变化的关系.以I2分子的振动频率位移为... 利用混合量子-经典动力学模拟方法,考察了不同管径的单壁碳纳米管(SWCT)中受限溶剂氩的径向分布以及溶质I2分子的振动弛豫动力学,给出了I2分子的振动频率位移、振动弛豫时间随受限碳纳米管管径尺寸变化的关系.以I2分子的振动频率位移为探针,根据I2分子与周围环境作用的实时信息,分析了管壁、受限溶剂对光谱探针的贡献,在原子、分子层次上揭示了诱导频率位移的微观机制;此外,通过分析探针光谱的敏感性以及探针分子频率位移与振动弛豫时间的关系,进一步阐明了振动频率位移是考察受限凝聚相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较好的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光谱探针 混合量子-经典动力 单壁碳纳米管 振动弛豫时间 振动频率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高光谱CASI-SASI数据蚀变矿物信息提取与应用——以甘肃省敦煌市小金窝子地区为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雨 刘家军 +8 位作者 赵英俊 翟德高 柳振江 张方方 秦凯 田丰 康向阳 裴承凯 刘鹏飞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53-664,共12页
航空高光谱遥感数据具有“空谱合一”的优势,深入挖掘并应用高光谱数据中蕴含的蚀变矿物地质信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航空高光谱CASI-SASI数据,建立了基于“整体谱形-特征参量协同”的蚀变矿物信息提取流程,并在甘肃省敦煌市小金窝... 航空高光谱遥感数据具有“空谱合一”的优势,深入挖掘并应用高光谱数据中蕴含的蚀变矿物地质信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航空高光谱CASI-SASI数据,建立了基于“整体谱形-特征参量协同”的蚀变矿物信息提取流程,并在甘肃省敦煌市小金窝子地区开展了蚀变矿物信息提取、地质涵义分析和野外查证。基于高光谱CASI-SASI数据成功提取了褐铁矿、绿泥石、绿帘石、短波云母、中短波云母、中长波云母、长波云母共7种蚀变矿物。高光谱CASI-SASI数据提取的大面积区域性分布的蚀变矿物多为区域热液作用产物,小范围定向分布的蚀变矿物与断裂、岩脉等成矿热液活动关系密切,局部产出且具定向性的中短波云母与断裂构造及酸性脉体关系密切,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和ASD光谱实测的蚀变矿物野外查证工作证实蚀变矿物提取结果可信。褐铁矿+中短波云母的蚀变矿物组合具有金矿化指示意义,为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提供了重要的遥感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CASI-SASI数据 蚀变信息提取 整体谱形-特征参量协同 金矿 小金窝子地区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马赫-泽德干涉仪的光谱数据采集系统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肖廷 李仰军 王高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6-469,共4页
针对马赫-泽德(M-Z)干涉仪中干涉条纹采集和处理的要求,为了使其具有高速实时光谱数据处理能力,设计了一种通过FPGA硬件编程实现干涉条纹采集处理的方法。系统由CMOS探测器采集马赫-泽德干涉仪获取的干涉图像,再将干涉图像中的灰度信息... 针对马赫-泽德(M-Z)干涉仪中干涉条纹采集和处理的要求,为了使其具有高速实时光谱数据处理能力,设计了一种通过FPGA硬件编程实现干涉条纹采集处理的方法。系统由CMOS探测器采集马赫-泽德干涉仪获取的干涉图像,再将干涉图像中的灰度信息输入到FPGA芯片中,通过去噪、切趾、快速傅里叶变换、标定等求解入射激光的光谱特征。系统通过切趾加窗等处理,采用基2的快速傅里叶变换及标准波长对比的方法进行标定。在FPGA软件环境中仿真后,时序正确。硬件调试采用中心波长为580 nm,690 nm,870 nm三种激光器,由马赫-泽德干涉仪及FPGA组成的系统进行分析,实验结果与GSI8013NIR型近红外光纤光谱仪进行对比,误差小于1 nm,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赫-泽德 光谱数据 FPGA 实时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糖胺配合物的合成,光谱表征及催化酯类水解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炜 江涛 +2 位作者 任素梅 张忠伟 管华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75-978,共4页
合成了4种新的糖胺 金属配合物,分别为[Ni(HL) (H2 O) 2 ]2 + Cl2 ·CH3OH·2H2 O ,[Cu(HL) ]2 + Cl2 ·CH3CH2 OH·3H2 O ,[Zn(HL) ]2 + Cl2 ·H2 O ,[Co(HL) (H2 O) (OH) ]2 + Cl2 ·CH3OH·2H2 O (HLN ,... 合成了4种新的糖胺 金属配合物,分别为[Ni(HL) (H2 O) 2 ]2 + Cl2 ·CH3OH·2H2 O ,[Cu(HL) ]2 + Cl2 ·CH3CH2 OH·3H2 O ,[Zn(HL) ]2 + Cl2 ·H2 O ,[Co(HL) (H2 O) (OH) ]2 + Cl2 ·CH3OH·2H2 O (HLN ,N′ 二βD 葡萄糖基乙二胺) ,并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i(Ⅱ) ,Co(Ⅲ)配合物为八面体构型,而Cu(Ⅱ) ,Zn(Ⅱ)配合物为四面体构型。最后研究了其对对硝基苯吡啶甲酸酯(PNPP)催化水解的催化速率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糖配合物 合成 光谱表征 水解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荧光光谱法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2′-OH-BDE-68与HS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志娟 韦明奉 +2 位作者 韦勇 伍智蔚 易忠胜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1,共6页
结合分子荧光光谱法、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在生理条件(pH 7.40)下2′-羟基-2,3′,4,5-四溴二苯醚(2′-OH-BDE-68)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及其对HSA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1 2′-OH-BDE-68对HSA内源性荧光的猝灭... 结合分子荧光光谱法、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在生理条件(pH 7.40)下2′-羟基-2,3′,4,5-四溴二苯醚(2′-OH-BDE-68)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及其对HSA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1 2′-OH-BDE-68对HSA内源性荧光的猝灭属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过程;2两者之间的反应是以疏水作用力为主辅以微弱的静电作用的自发反应过程;3 2′-OH-BDE-68与HSA的结合在10ns内趋于平衡,结合位点在SiteⅠ;4复合物的形成使HSA分子中的色氨酸的疏水性增加,从而HSA的二级结构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荧光光谱 分子对接 分子动力学模拟 2′-羟基-2 3′ 4 5-四溴二苯醚 人血清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L1与Co(Ⅱ)-L1的光谱表征及催化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动力学研究
11
作者 闫小艳 高会洲 +2 位作者 冯吉利 杨霞 杨科武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8-393,共6页
目的表征金属β-内酰胺酶(MBL)L1的结构和动力学特性,以其发展MBL的通用型抑制剂。方法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表达并纯化野生型L1(Wild type L1,WT-L1),以SDS-PAGE电泳确认;用EDTA除去WT-L1中的Zn(Ⅱ)离子得Apo-L1,再用Co(II)滴定制得... 目的表征金属β-内酰胺酶(MBL)L1的结构和动力学特性,以其发展MBL的通用型抑制剂。方法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表达并纯化野生型L1(Wild type L1,WT-L1),以SDS-PAGE电泳确认;用EDTA除去WT-L1中的Zn(Ⅱ)离子得Apo-L1,再用Co(II)滴定制得Co(Ⅱ)-L1;通过UV-Vis,CD及荧光光谱表征WT-L1及Co(Ⅱ)-L1活性中心的结构;采用稳态动力学方法测定WT-L1及Co(Ⅱ)-L1催化3类9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水解反应的酶动力学参数,确定抗生素对L1的稳定性。结果获得纯化的WT-L1和重组的Co(Ⅱ)-L1;光谱表征表明L1具有两个金属活性中心,Co(II)-L1的二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WT-L1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酶促活性最强,青霉素类次之,头孢类抗生素较弱,Co(Ⅱ)-L1比WT-L1的酶催活性弱。结论 Co(Ⅱ)-L1的重组实现了对MBL-L1的结构表征,L1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呈现强的催化活性,对头孢类抗生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β-内酰胺酶L1 金属酶重组 光谱表征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酶催化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巴豆酰内酯激发态动力学的共振拉曼光谱和完全活性空间自洽场(CASSCF)计算研究
12
作者 欧阳冰 薛佳丹 郑旭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95-2001,共7页
采用共振拉曼光谱和完全活性空间自洽场(CASSCF)方法研究了γ-巴豆酰内酯的光吸收S2态的结构动力学和衰变机制.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结合光谱实验确认了紫外光谱和振动光谱.获得了涵盖A-带吸收的4个激发波长下的共振拉曼光谱.用CAS... 采用共振拉曼光谱和完全活性空间自洽场(CASSCF)方法研究了γ-巴豆酰内酯的光吸收S2态的结构动力学和衰变机制.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结合光谱实验确认了紫外光谱和振动光谱.获得了涵盖A-带吸收的4个激发波长下的共振拉曼光谱.用CASSCF计算得到了S1,min,S2,min,T1,min,T2,min和T3,min及其相关势能面交叉点的结构与能量.研究了A-带共振拉曼光谱强度模式与S2,min和CI(S2/S1)交叉点结构的关系.借助El-Sayed规则分析了各系间窜跃路径的效率,提出了γ-巴豆酰内酯从S2,FC弛豫到基态S0的2条主要路径:内转换路径和系间窜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巴豆酰内酯 共振拉曼光谱 完全活性空间自洽场(CASSCF)计算 结构动力 非绝热动力 内转换 系间窜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微热量-荧光光谱联用技术研究光催化热力学和动力学的温度效应 被引量:3
13
作者 覃方红 万婷 +3 位作者 邱江源 王一惠 肖碧源 黄在银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8-84,共7页
利用光微热量-荧光光谱联用技术,对光催化过程的热谱和光谱信息同步监测,获取了五个温度下,g-C3N4@Ag@Ag3PO4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原位热动力学、光谱动力学信息,探究了温度对相关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降解反应分为三个阶段:(i)污... 利用光微热量-荧光光谱联用技术,对光催化过程的热谱和光谱信息同步监测,获取了五个温度下,g-C3N4@Ag@Ag3PO4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原位热动力学、光谱动力学信息,探究了温度对相关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降解反应分为三个阶段:(i)污染物和催化剂的光响应过程;(ii)光响应吸热和污染物降解放热的竞争过程;(iii)保持稳定的放热率。吸热和放热的竞争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降解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稳定放热阶段为拟零级反应,在283.15 K、288.15 K、293.15 K、298.15 K、303.15 K下的放热速率分别为0.4668±0.3875μJ·s^-1、0.5314±0.3379μJ·s^-1、0.5064±0.3234μJ·s^-1、0.5328±0.3377μJ·s^-1、0.5762±0.3452μJ·s^-1。本研究为探究光催化过程的原位热力学、热动力学及光谱信息及机理的推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3N4@Ag@Ag3PO4 光催化 光微热量-荧光光谱 动力 温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西丁与金属β-内酰胺酶BcⅡ相互作用的光谱分析及分子动力学模拟
14
作者 史鹏辉 边六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71-976,共6页
利用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及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西丁(CFX)与金属β-内酰胺酶BcⅡ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荧光光谱分析表明,CFX与BcⅡ在结合过程中可诱导BcⅡ构象发生改变.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上述构... 利用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及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西丁(CFX)与金属β-内酰胺酶BcⅡ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荧光光谱分析表明,CFX与BcⅡ在结合过程中可诱导BcⅡ构象发生改变.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上述构象变化是BcⅡ在CFX的诱导下通过改变其结合口袋附近Loop构象,使二者达到完美匹配的一个诱导契合过程,并最终形成一个洞穴状疏水口袋以利于CFX的结合及催化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Β-内酰胺酶 头孢西丁 相互作用 荧光光谱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光谱研究β-环糊精与β-胡萝卜素的包结作用 被引量:25
15
作者 冯光炷 卢奎 李和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99-1102,共4页
用紫外 可见光谱研究了 β 环糊精与 β 胡萝卜素的包结作用 ,结果表明 ,3 2 5个 β 环糊精分子与 1个分子 β 胡萝卜素依据范德瓦尔斯作用力和疏水作用力发生包结作用 ,生成稳定的包结物 ,包结物和 β 环糊精的红外光谱也显示包结物的... 用紫外 可见光谱研究了 β 环糊精与 β 胡萝卜素的包结作用 ,结果表明 ,3 2 5个 β 环糊精分子与 1个分子 β 胡萝卜素依据范德瓦尔斯作用力和疏水作用力发生包结作用 ,生成稳定的包结物 ,包结物和 β 环糊精的红外光谱也显示包结物的形成和存在。包结物适宜的制备条件为 :β 环糊精与 β 胡萝卜素的摩尔比为 3 2 5∶1,主客体溶液的浓度比为 12∶1;包结温度 30℃ ;反应时间 2h。用可见 紫外光谱测定的包结物的包结常数为 9 4 6× 10 11L·mol-1,包结物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Β-胡萝卜素 包结作用 紫外-可见光谱 动力学特性 分子构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仪数据采集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26
16
作者 陈健 凌振宝 +1 位作者 陈鹏飞 王智宏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2年第1期72-77,共6页
根据阵列检测型近红外光谱仪对采集卡动态范围和信噪比的要求,设计和实现了以USB2.0为通信协议的16位数据采集系统。系统采用Δ-∑模数转换器ADS1610,将CCD信号数字化。应用可编程逻辑技术,实现了TCD1304检测器的驱动和积分时间的256挡... 根据阵列检测型近红外光谱仪对采集卡动态范围和信噪比的要求,设计和实现了以USB2.0为通信协议的16位数据采集系统。系统采用Δ-∑模数转换器ADS1610,将CCD信号数字化。应用可编程逻辑技术,实现了TCD1304检测器的驱动和积分时间的256挡选择。系统的有效分辨率为15位,信噪比为58 dB,缓存容量为4K×16 bit,CCD积分时间30 ms^0.5 s可编程控制。研制的采集系统与分光系统结合,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数据采集 Δ-∑模数转换器 C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羟基-2,4-二溴二苯醚与人血清白蛋白作用机制的光谱研究与计算模拟 被引量:18
17
作者 董露 易忠胜 +2 位作者 伍智蔚 王海洋 张爱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6-522,共7页
采用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光谱法研究了2'-羟基-2,4-二溴二苯醚(2'-OH-BDE-7)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同步荧光光谱研究表明,2'-OH-BDE-7诱导HSA的构象产生变化,并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结果相吻合.荧光光谱表明,... 采用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光谱法研究了2'-羟基-2,4-二溴二苯醚(2'-OH-BDE-7)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同步荧光光谱研究表明,2'-OH-BDE-7诱导HSA的构象产生变化,并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结果相吻合.荧光光谱表明,2'-OH-BDE-7能引起HSA荧光猝灭,且其作用机制为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热力学分析得出ΔG<0,ΔH<0和ΔS<0,表明氢键和范德华力在HSA-2'-OH-BDE-7的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竞争实验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2'-OH-BDE-7主要结合在HSA的位点Ⅰ.将计算模拟和光谱实验研究相结合,为研究小分子和蛋白质相互作用机制提供更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清白蛋白 2'-羟基-2 4-二溴二苯醚 荧光光谱 分子对接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水杨醛缩-1-十六胺光致变色过程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建章 赵冰 +3 位作者 徐蔚清 刘举正 王宗睦 李耀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8-100,共3页
用时间相关荧光光谱、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长链Schiff碱N 水杨醛缩 1 十六胺在溶液中和固态时的光致变色行为。通过观察荧光强度的变化对该化合物在固态时的光致变色的动力学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 N-水杨醛缩-1-十六胺 西佛碱 光致变色 时间相关光谱 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谱法研究黄药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崇辉 何廷树 +1 位作者 李慧 卜显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172-3178,共7页
在紫外吸收光谱范围内对黄药溶液进行扫描,发现在波长226.5和300nm处有两个明显吸收峰,且300nm处的吸收峰强于226.5nm处的。采用标准曲线法对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进行浓度测量,对所得数据进行线性拟合,结果表明:在波长226.5和300nm处的... 在紫外吸收光谱范围内对黄药溶液进行扫描,发现在波长226.5和300nm处有两个明显吸收峰,且300nm处的吸收峰强于226.5nm处的。采用标准曲线法对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进行浓度测量,对所得数据进行线性拟合,结果表明:在波长226.5和300nm处的线性相关性均较好,但在波长300nm处的相关性更佳,在226.5nm处进行高浓度黄药溶液测量,可在300nm处进行低浓度黄药溶液测量。在300nm下对不同浓度黄药溶液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最大吸光度为1.672,最小吸光度为0.032时,黄药溶液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性仍很好,吸光度继续增大时,相关系数降低,在进行定量分析时,黄药浓度最好不要超过20mg·L^-1。在不同pH条件下,在300nm处对黄药溶液进行浓度测量,发现pH为3时,吸光度下降,黄药开始分解,当溶液pH为2时,所测吸光度为0,黄药已完全分解,pH值在5~10范围内,黄铜矿对黄药吸附较好,溶液最佳吸附pH值为9。在300nm处测量黄药在黄铜矿表面吸附量,分别采用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方程、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模型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研究其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表明:在288~303K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吸附量多少影响不大,黄药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等温线更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黄铜矿对黄药的实际平衡吸附量Qe均小于或接近理论单层饱和吸附量,Qm值均与实验值极为接近,说明黄药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以单层化学吸附为主。随着温度升高,吸附量增加,说明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过程进行,黄铜矿对黄药的吸附为吸热过程,但吸附量增加幅度很小,说明黄药在黄铜矿表面吸附受温度影响较小。该吸附过程是一个熵增、吸热、自发进行的过程,热力学参数可通过范特霍夫方程计算得到,吸附焓变ΔH为48.70341kJ·mol^-1,熵变ΔS为219.40388J·(mol·K)^-1,吸附自由能变ΔG为-16.05493kJ·mol^-1,推测该吸附过程属于化学吸附;黄铜矿对黄药的吸附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模型,Qt值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变化幅度很小,表明黄药在黄铜矿表的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但受温度变化较小,这与热力学分析的结论一致,对方程拟合所得Qe值均与实验值极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热力学 动力 黄药 黄铜矿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质监测中光谱数据的压缩与重构算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汤戈 魏彪 +4 位作者 吴德操 冯鹏 何鹏 刘娟 陈绵毅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6-10,共5页
针对基于无线传感网络传输的紫外-可见光谱法水质监测光谱数据耗时耗能且传输过程存在丢失数据的关键技术问题,在传统小波变换编码的基础上,依据压缩感知框架下压缩感知之子空间追踪(subspace pursuit,SP)重构算法,将压缩感知理论应用... 针对基于无线传感网络传输的紫外-可见光谱法水质监测光谱数据耗时耗能且传输过程存在丢失数据的关键技术问题,在传统小波变换编码的基础上,依据压缩感知框架下压缩感知之子空间追踪(subspace pursuit,SP)重构算法,将压缩感知理论应用于水质监测的光谱数据分析与处理,实现了对水质监测光谱数据的压缩与重构,提高了紫外-可见光谱法水质监测光谱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测量中对水质监测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压缩比可达19.5%。同时,传输过程中可允许25%以内的丢包率,这对压缩感知算法解决水质监测光谱数据的存储和传输过程中数据量大、节点能量消耗以及传输过程中丢失数据等问题,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光谱 水质监测 无线传输 压缩感知 数据丢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