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堆积层滑坡水动力位移耦合预测参数及其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贺可强 杨德兵 +1 位作者 郭璐 李晶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37-46,共10页
在系统分析滑坡的物质组成和失稳动因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了地下水在滑坡稳定性演化过程中的卸载与加载动力作用及其位移响应规律和特点。从非线性系统动力学角度,提出了运用地下水卸加载动力与位移响应耦合预测参数来评价边坡稳定性演... 在系统分析滑坡的物质组成和失稳动因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了地下水在滑坡稳定性演化过程中的卸载与加载动力作用及其位移响应规律和特点。从非线性系统动力学角度,提出了运用地下水卸加载动力与位移响应耦合预测参数来评价边坡稳定性演化规律与失稳特征,即以地下水位变化量作为堆积层滑坡的卸加载动力参数,以相应的位移作为其卸加载响应参数,建立和确定了地下水卸加载动力与位移响应比预测参数与评价模型。同时,运用损伤力学基本原理,建立了其卸加载响应比与坡体损伤变量和稳定性系数的定量关系以及失稳判据。以三峡库区典型堆积层滑坡分析为例,运用地下水动力与位移耦合预测模型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发现地下水动力位移耦合预测参数变化与边坡稳定性实际动态演化规律基本吻合。研究成果表明,所确定的参数是水诱发型堆积层滑坡的一种有效位移动力评价参数,可运用该参数对该类滑坡的动态稳定性进行实时监测预警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层滑坡 动力位移耦合预测参数 卸加载响应比 新滩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位移响应的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梁醒培 陈长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2-135,共4页
通过研究以动力激励下结构响应的位移为目标或约束的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利用解析的方法推导出动力位移响应灵敏度计算公式,并成功地移植到有限元程序中。程序在计算包括杆、梁、板、二维、三维单元在内的所有算例时,动力位移响应的灵... 通过研究以动力激励下结构响应的位移为目标或约束的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利用解析的方法推导出动力位移响应灵敏度计算公式,并成功地移植到有限元程序中。程序在计算包括杆、梁、板、二维、三维单元在内的所有算例时,动力位移响应的灵敏度精度均可达到97%,并且迭代次数少,求解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设计 动力位移响应 有限元 解析法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桩动力位移的渐进解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1-115,共5页
就基桩的动力位移的渐进解法进行了探讨, 导出了基桩动力位移的近似解析解, 并分析了激振参数对基桩动力性能的影响, 给出了基桩动内力计算式。
关键词 基桩 动力位移 渐进解 激振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环境下钢柱动力位移与动内力的解析法
4
作者 张红亚 孙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8-243,共6页
根据非线性振动理论和钢结构抗火原理,就钢柱动力位移的渐进解法进行了探讨.导出了高温环境下钢柱的动力位移的解析表达式,并给出了近似解,分析了激振参数和热参数对钢柱动力性能的影响,得出了考虑热效应时钢柱的动内力计算公式.
关键词 钢柱 动力位移 渐进解 激振参数 动内力 高温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诱发型堆积层滑坡的位移动力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8
5
作者 贺可强 白建业 王思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5-709,共5页
根据降雨诱发型堆积层边坡物质组成特点与位移构成性质,建立了边坡粘弹性位移动力学模型与位移动力学方程,并以此为基础系统分析了其位移动力学行为和特征以及位移与地下水位或降雨量定量关系,发现了边坡的位移动力学特征主要取决于边... 根据降雨诱发型堆积层边坡物质组成特点与位移构成性质,建立了边坡粘弹性位移动力学模型与位移动力学方程,并以此为基础系统分析了其位移动力学行为和特征以及位移与地下水位或降雨量定量关系,发现了边坡的位移动力学特征主要取决于边坡的地下水位及其变化规律,且其位移和位移速度在整体失稳前具有强烈的波动性。上述位移动力学规律表明,仅运用位移或位移速度作为单一动力学响应参数来评价与预测该类边坡稳定性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选择和建立堆积层滑坡的位移多源信息预测理论与模型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层滑坡 位移动力学特征 位移速度 边坡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诱发堆积层滑坡位移动力学参数及其在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以三峡库区黄腊石滑坡分析为例 被引量:12
6
作者 贺可强 李相然 +1 位作者 孙林娜 王思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983-2989,共7页
在系统分析堆积层滑坡的物质组成和失稳动因的基础上,运用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基本原理,首次提出了将月降雨量及其变化作为该滑坡的加卸载参数,相应月平均位移速率及其变化值为加卸载响应参数,由此所确定的位移加卸载响应比作为堆积层滑... 在系统分析堆积层滑坡的物质组成和失稳动因的基础上,运用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基本原理,首次提出了将月降雨量及其变化作为该滑坡的加卸载参数,相应月平均位移速率及其变化值为加卸载响应参数,由此所确定的位移加卸载响应比作为堆积层滑坡的位移动力学参数。并根据三峡库区降雨量与堆积层边坡位移相关关系论证了应用该位移动力学参数评价堆积层边坡稳定性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运用加卸载响应比动力学参数对三峡库区黄腊石滑坡排水工程实施前后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与该边坡排水工程前后的稳定性变化相吻合。这表明了加卸载响应比位移动力学参数是堆积层边坡稳定性评价的一种有效位移动力学参数,可以运用该位移动力学参数对该类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层滑坡 位移动力学参数 加卸载响应比 黄腊石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横向剪切变形厚球壳的位移型动力方程 被引量:8
7
作者 黄会荣 黄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2年第2期170-175,共6页
本文基于考虑横向剪切变形的中厚壳的几何方程、物理方程及中面平衡方程 ,建立关于五个中面位移为五个独立变量的中厚壳的位移型动力方程 .该方程退化为中厚球壳及薄壳的位移型动力方程的正确性说明所推导方程的有效性 .
关键词 横向剪切变形 壳体 球壳 位移动力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型滑坡复合水动力增载位移响应比物理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郭璐 贺可强 +2 位作者 周云 陈海林 贾世祥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61-1572,共12页
众所周知,库水位变化和降雨复合动力往往是水库型滑坡的变形和破坏主因。本文在系统分析水库型边坡位移、库水位及降雨变化规律基础上,提出与确定了降雨与库水动力转换系数k的计算方法,并通过转换系数k将降雨动力与库水动力这两种不同... 众所周知,库水位变化和降雨复合动力往往是水库型滑坡的变形和破坏主因。本文在系统分析水库型边坡位移、库水位及降雨变化规律基础上,提出与确定了降雨与库水动力转换系数k的计算方法,并通过转换系数k将降雨动力与库水动力这两种不同的水动力增载效应进行了有机耦合叠加,建立了复合水动力增载参数的计算方法。并将复合水动力变化量及其位移变化量作为动力增载及其响应参数,建立了水库型滑坡复合水动力增载位移响应比物理预测参数与模型。同时,运用该模型对白水河滑坡复合水动力作用下的稳定性演化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该滑坡复合水动力增载位移响应比的变化规律与其稳定性动态演化规律相吻合,表明复合水动力增载位移响应比参数是一种水库型滑坡有效的物理评价参数,可运用该物理评价参数与预测模型对该类滑坡稳定性进行分析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型滑坡 复合水动力 动力增载位移响应比 白水河滑坡 稳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有限元在球磨机结构动力响应求解中的应用
9
作者 周敬宣 王方明 何锃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6-48,共3页
在对球磨机结构及激励力建立简化模型的基础上 ,计算球磨机结构的动力位移响应 ,并采用结构元件声辐射理论预测球磨机结构治理前后的降噪量。结果表明 ,对于大型复杂结构 ,振动特性为宽频带振动 ,利用摄动随机有限元方法能准确地反映系... 在对球磨机结构及激励力建立简化模型的基础上 ,计算球磨机结构的动力位移响应 ,并采用结构元件声辐射理论预测球磨机结构治理前后的降噪量。结果表明 ,对于大型复杂结构 ,振动特性为宽频带振动 ,利用摄动随机有限元方法能准确地反映系统的实际行为 ,从而获得较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音控制 摄动随机有限元方法 球磨机 声辐射 结构动力位移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工弧形空腔闸门动力特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韩彰 苏怀智 +1 位作者 陈健 杨光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34,共9页
大尺寸弧形钢闸门振动剧烈时可能会引起动力失稳破坏。为了解新型翻转式弧形空腔闸门的动力特性,通过Fortran语言自编用户子程序,利用商业有限元软件ABAQUS二次开发功能将模型试验测定离散的水流脉动压力数据转化为作用在闸门上的水动... 大尺寸弧形钢闸门振动剧烈时可能会引起动力失稳破坏。为了解新型翻转式弧形空腔闸门的动力特性,通过Fortran语言自编用户子程序,利用商业有限元软件ABAQUS二次开发功能将模型试验测定离散的水流脉动压力数据转化为作用在闸门上的水动力荷载,基于随机振动分析方法对该空腔闸门进行结构动力数值仿真:(1)对不同工况下的闸门自振特性进行计算,得到闸门的自振频率和振型;(2)根据频谱分析理论,对水流脉动压力时域曲线进行了频谱分析;(3)计算了不同工况下闸门的随机振动响应;(4)编写了位移、应力最值处理程序。计算结果表明:闸门结构局部应力较大,超出结构容许应力,需对闸门结构进行修改优化,否则结构局部强度不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闸门 附加质量 脉动压力 自振频率 时程分析法 动力位移 动力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基频对TMD最优动力特性影响的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春祥 夏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1-74,共4页
基于虚拟激励法和Clough_Penzien地震谱 ,利用导出的设置TMD结构位移和加速度传递函数 ,建立了结构的位移动力放大系数 (DDMF)和加速度动力放大系数 (ADMF)计算公式。于是TMD优化准则为 :Min .Min .Max .DDMF和Min .Min .Max ,ADMF。通... 基于虚拟激励法和Clough_Penzien地震谱 ,利用导出的设置TMD结构位移和加速度传递函数 ,建立了结构的位移动力放大系数 (DDMF)和加速度动力放大系数 (ADMF)计算公式。于是TMD优化准则为 :Min .Min .Max .DDMF和Min .Min .Max ,ADMF。通过最优搜寻得TMD最优调谐频率比和阻尼以及相应的控制有效性指标。考虑结构受控频率与地震基频的不同比值 ,研究地震基频对TMD最优参数及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表明 ,在利用TMD控制结构的地震反应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D 位移动力放大系数 最优动力特性 地震基频 抗震控制设计 结构振动 地震 振动控制 加速度动力放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交通枢纽混凝土楼面动力放大系数实测研究
12
作者 李爱群 李雨航 +3 位作者 邓扬 张国伟 杨惠东 张琳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36-942,共7页
城市交通枢纽混凝土楼面的动力荷载效应不可忽视,现有结构设计规范尚未给出相应规定。以某大型城市公共交通枢纽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楼面结构在重载公交车辆作用下多个行车工况的现场测试,获取了不同行车速度下楼面结构的应变、挠度等动... 城市交通枢纽混凝土楼面的动力荷载效应不可忽视,现有结构设计规范尚未给出相应规定。以某大型城市公共交通枢纽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楼面结构在重载公交车辆作用下多个行车工况的现场测试,获取了不同行车速度下楼面结构的应变、挠度等动力响应,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楼面结构的动力放大系数。结果表明:结构由动力荷载产生的响应明显大于静力荷载产生的响应;随行车速度的增加,动力放大系数先增大后减小;结构应变响应的动力放大系数比位移响应的动力放大系数取值范围大。研究成果可为大跨混凝土楼面板动力放大系数的取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放大系数 大跨混凝土楼面板 应变动力响应 位移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地基上含刚核弹性圆板的竖向振动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胜立 陈龙珠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7-86,共10页
基于作者提出的饱和土弹性波动方程,研究了饱和地基上含刚核弹性圆板在竖向集中谐 和力作用下的振动特性.首先应用Hankel积分变换求解该饱和土波动方程,然后按混合边值 条件建立起一组描述含刚核弹性圆板振动的对偶积分方程,... 基于作者提出的饱和土弹性波动方程,研究了饱和地基上含刚核弹性圆板在竖向集中谐 和力作用下的振动特性.首先应用Hankel积分变换求解该饱和土波动方程,然后按混合边值 条件建立起一组描述含刚核弹性圆板振动的对偶积分方程,并将其化为第二类Fredholm积分 方程进行数值求解.文末给出了含刚核弹性圆板在饱和地基上振动的阻抗函数随无量纲频率 a0的变化曲线,并考察了土的渗透系数,弹性板含刚域的大小以及板的柔度等参数对阻抗函 数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地基 振动 含刚核弹性圆板 阻抗函数 第二类FREDHOLM积分方程 HANKEL变换 竖向振动分析 饱和土弹性波动方程 动力-位移关系 基础半空间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stress and displacement in strain softening rock mass around a newly formed cavity 被引量:6
14
作者 鲁燕儿 杨武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5期1397-1404,共8页
The closed form solutions of the stress and displacement in strain softening rock mass around a newly formed cavity are derived with a three step-wise elasto-plastic model. Hoek-Brown criterion is adopted as the yield... The closed form solutions of the stress and displacement in strain softening rock mass around a newly formed cavity are derived with a three step-wise elasto-plastic model. Hoek-Brown criterion is adopted as the yielding criterion of rock mass. Damage factors are proposed to account for degradation of the material parameters to reflect the degree of strain softening. The surrounding rock mass around the cavity is divided into three regions: elastic region, strain softening region and residual state region. 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stress, strain, displacement and radius of each region are obtained. The effects of the strain softening and shear dilatancy behavior on the results are investigated with parametric stud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dii of the residual state region and strain softening region in the surrounding rock mass with higher damage degree are larger. The radii of the residual state region and strain softening region are 1-2 times and 1.5-3 times of the cavity radius, respectively. The radial and tangential stresses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amage factor.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cavity wall for the case with maximum plastic bulk strain is nearly twice than that with no dilation. Rock mass moves more toward the center for the case with larger damage factor and shear dilation. The area of the plastic region is larger when the damage factors are considered. The displacements in the surrounding rock mass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amage factors and shear dilation factors. The solutions can be applied to the stability analysis and support design of the underground exca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in softening Hoek-Brown criterion step-wise elasto-plastic model damage factor shear di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am-track interaction of high-speed railway bridge with ballast track 被引量:18
15
作者 闫斌 戴公连 张华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5期1447-1453,共7页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bridge of Xiamen-Shenzhen high-speed railway(9-32 m simply-supported beam + 6×32 m continuous beam),the pier-beam-track finite element model,where the continuous beam of the ballast trac...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bridge of Xiamen-Shenzhen high-speed railway(9-32 m simply-supported beam + 6×32 m continuous beam),the pier-beam-track finite element model,where the continuous beam of the ballast track and simply-supported beam are combined with each other,was established.The laws of the track stress,the pier longitudinal stress and the beam-track relative displacement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reducing the longitudinal resistanc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track stress and the pier stress of the continuous beam,and increase the beam-track relative displacement.Increasing the rigid pier stiffness of continuous beam can reduce the track braking stress,increase the pier longitudinal stress and reduce the beam-track relative displacement,Increasing the rigid pier stiffness of simply-supported beam can reduce the track braking stress,the rigid pier longitudinal stress and the beam-track relative displac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railway beam-track interaction ballast track rail longitudinal force continuous be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