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钢1800m^3高炉降低动力介质成本的措施
1
作者 汤海明 《炼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3-46,共4页
对太钢1800 m^3高炉降低动力介质成本的措施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加风减氧、调整装料制度、优化定检休风送风方案、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和加强原燃料变化管理等措施,1800m^3高炉大幅降低了动力介质成本,实现了经济冶炼。2018年动力介质成本... 对太钢1800 m^3高炉降低动力介质成本的措施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加风减氧、调整装料制度、优化定检休风送风方案、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和加强原燃料变化管理等措施,1800m^3高炉大幅降低了动力介质成本,实现了经济冶炼。2018年动力介质成本从1月的61.067E/t下降到12月的49.93元/t,其中8月最低,仅为45.51元/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动力介质 生产成本 风量 装料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固耦合两相介质动力模型的饱和土体—地下结构体系地震反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相宝 李亮 +1 位作者 崔智谋 吴丽华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8-232,共5页
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平台,应用流固耦合两相介质动力模型孔压单元模拟场地饱和土体,进行了饱和土体-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输入的最后时刻结构的两侧底角区域应力值最大;土体的孔隙压力和竖向位移主要集中在结... 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平台,应用流固耦合两相介质动力模型孔压单元模拟场地饱和土体,进行了饱和土体-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输入的最后时刻结构的两侧底角区域应力值最大;土体的孔隙压力和竖向位移主要集中在结构下方的区域,结构两侧土体的孔压与竖向位移呈对称分布;场地土体的竖向位移随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体系最大地震反应出现的时刻对应于输入地震动的最大加速度出现的时刻。表明了流固耦合两相介质动力模型孔压单元在饱和土体-地下结构体系地震反应研究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土体-地下结构 地震反应 流固耦合两相介质动力模型 孔压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介质分析动力学及其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梁立孚 郭庆勇 宋海燕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4-541,共28页
综述了国内和国外学者研究连续介质分析动力学问题的进展,阐明了本文主要论述将Lagrange方程应用于连续介质动力学的问题.论文采用Lagrange-Hamilton体系,分别论述了非保守非线性弹性动力学、不可压缩黏性流体动力学、黏弹性动力学、热... 综述了国内和国外学者研究连续介质分析动力学问题的进展,阐明了本文主要论述将Lagrange方程应用于连续介质动力学的问题.论文采用Lagrange-Hamilton体系,分别论述了非保守非线性弹性动力学、不可压缩黏性流体动力学、黏弹性动力学、热弹性动力学、刚–弹耦合动力学和刚–液耦合动力学的Lagrange方程及其应用.论述了应用Lagrange方程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的问题.最后,展望了将Lagrange方程应用于连续介质动力学问题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介质分析动力 LAGRANGE方程 HAMILTON原理 Lagrange-Hamilton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介质耦联系统动力反应分析的显式有限元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赵成刚 李伟华 +1 位作者 王进廷 李亮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2-271,共10页
在笔者已建立的流体饱和多孔介质动力分析的显式有限元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可分析任意形状的流体饱和多孔介质 单相弹性固体介质 理想流体介质耦联的复杂系统的动力响应的显式有限元方法 .该方法建立的有限元方程列式具有解耦特征 ,不... 在笔者已建立的流体饱和多孔介质动力分析的显式有限元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可分析任意形状的流体饱和多孔介质 单相弹性固体介质 理想流体介质耦联的复杂系统的动力响应的显式有限元方法 .该方法建立的有限元方程列式具有解耦特征 ,不需求解联立方程组 ,因而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效率 .将这一方法用于分析了考虑库水、坝、淤泥层和基岩这一复杂系统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的斜坝面的地震响应 ,并给出了一些计算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种介质耦联系统动力反应分析 显式有限元法 动力响应分析 场地动力响应 土-结构-流体动力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单侧接触结构-介质动力相互作用的边界元分析
5
作者 冯仰德 汪越胜 章梓茂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2000年第6期12-15,共4页
应用时域边界元法研究了结构 -介质动力相互作用问题。假设摩擦遵守库仑定理。当入射波足够强时界面会出现局部滑移、分离。由于边界上的区域 (滑移、分离和粘着 )是未知的 ,所以本问题实际上是个复杂的边界非线性问题。为了确定未知区... 应用时域边界元法研究了结构 -介质动力相互作用问题。假设摩擦遵守库仑定理。当入射波足够强时界面会出现局部滑移、分离。由于边界上的区域 (滑移、分离和粘着 )是未知的 ,所以本问题实际上是个复杂的边界非线性问题。为了确定未知区域 ,我们应用了一种有效的迭代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边界元 边界非线性 接触结构 介质动力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孔隙流体饱和介质弹性波散射二维IBIEM模拟
6
作者 刘中宪 孙珺 +1 位作者 黄磊 赵瑞斌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8-718,共11页
基于平面波势函数,采用间接边界积分方程法(indirect boundary integral equation method, IBIEM)研究了双孔隙流体饱和介质中弹性波入射下二维孔洞的散射特性。推导得到了双孔隙介质中全空间二维线源动力格林函数,并给出了各散射波的... 基于平面波势函数,采用间接边界积分方程法(indirect boundary integral equation method, IBIEM)研究了双孔隙流体饱和介质中弹性波入射下二维孔洞的散射特性。推导得到了双孔隙介质中全空间二维线源动力格林函数,并给出了各散射波的位移场和应力场。在数值精度验证的基础上,以双孔隙二维饱和全空间中孔洞为例,解决了平面P、SV波入射下的地震波散射问题。数值结果表明:双重孔隙介质中的位移幅值、环向应力幅值、孔隙压力变化规律与不同入射波形,入射频率,孔隙率和边界排水条件密切相关,位移幅值在低频(无量纲频率η≤2)入射时出现峰值。环向应力幅值与干土条件相比更为复杂,基质孔压与裂缝孔压的存在增大了双重孔隙饱和介质的能量效应,总体震动趋势大于干土条件,环向应力放大可达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孔隙饱和介质 弹性波散射 间接边界积分方程法 双孔隙介质动力格林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砂土层非线性动力反应的直接差分法
7
作者 陈文化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698-702,共5页
应用多孔介质动力学进行了水下的砂土地层的动力反应分析,水下砂层可以看作是多相介质,孔隙水是可压缩的,土壤采用了非线性本构,考虑了砂土的刚度退化和剪胀性及土水相对运动等因素,并研究了多孔介质波动模拟的边界条件,建立了水体下地... 应用多孔介质动力学进行了水下的砂土地层的动力反应分析,水下砂层可以看作是多相介质,孔隙水是可压缩的,土壤采用了非线性本构,考虑了砂土的刚度退化和剪胀性及土水相对运动等因素,并研究了多孔介质波动模拟的边界条件,建立了水体下地层平面动力非线性动力反应的直接差分法,直接求解水体的压力和饱和土层的动孔隙压力,可以进一步分析水下砂土地震液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多相介质动力 直接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动力智能化发展技术展望 被引量:4
8
作者 田维平 雷晓龙 +2 位作者 唐敏 杨玉新 王伟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6-150,共5页
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智能化发展可使其具备自感知、自适应的特点,从而满足推力可调、可多次启停、跨域长时间工作的未来飞行器动力需求。综述了三种具有智能化特点的固体动力研究进展,通过对多模态跨介质组合动力、固体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 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智能化发展可使其具备自感知、自适应的特点,从而满足推力可调、可多次启停、跨域长时间工作的未来飞行器动力需求。综述了三种具有智能化特点的固体动力研究进展,通过对多模态跨介质组合动力、固体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智能可控固体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性能优势进行分析,明确了其未来发展的关键技术,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动力 智能化 多模态跨介质组合动力 固体火箭超燃冲压发动机 智能可控固体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猎户座分子云团中弥散电离介质的视向速度及线强度比分布 被引量:1
9
作者 吴金泰 蒋思艺 +1 位作者 雷磊 陈丙秋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3-115,共13页
恒星形成区是研究恒星形成物理过程最重要的天体物理实验室.猎户座分子云团是研究各种质量恒星形成和相关年轻恒星性质的一个著名天区.通过对恒星形成区的光学光谱分析,可以获取其内部热电离气体的运动学和化学性质.基于国家大科学装置... 恒星形成区是研究恒星形成物理过程最重要的天体物理实验室.猎户座分子云团是研究各种质量恒星形成和相关年轻恒星性质的一个著名天区.通过对恒星形成区的光学光谱分析,可以获取其内部热电离气体的运动学和化学性质.基于国家大科学装置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光谱观测数据,从LAMOST I期光谱巡天数据中筛选出8个指向猎户座分子云团的观测面板,获取了1300多条针对猎户座分子云团内弥散电离介质的有效光谱.选取不受星际介质污染的背景天光光谱构建超级天光,对这些光谱数据做减天光处理,并进一步测量其发射线性质,包括Hα、[NⅡ]λ6584、[SⅡ]λλ6717和6731等发射线的中心波长和积分流量等.最后给出猎户座分子云团内弥散电离介质的视向速度和线强度比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形成 星际介质:云 星际介质:运动学和动力 技术:光谱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力学的连续性假设及其在建模中的应用
10
作者 陈正汉 苗强强 +1 位作者 郭楠 张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45-2255,共11页
为了弥补土力学中缺失连续性假设这一重要理论缺陷,在对多个学科中的连续性概念进行系统地梳理考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力学中连续性假设的恰当表述,进而厘清了土的本构模型的概念、种类、属性和建模思路。研究结果表明:连续介质力学和多... 为了弥补土力学中缺失连续性假设这一重要理论缺陷,在对多个学科中的连续性概念进行系统地梳理考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力学中连续性假设的恰当表述,进而厘清了土的本构模型的概念、种类、属性和建模思路。研究结果表明:连续介质力学和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的连续性假设为土力学的连续性假设提供了有益参考,但都有一定的缺陷;用混合物理论的观点和方法描述土的连续性比较合适,且可以避开在定义孔隙率时遇到的困扰;“连续”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外部特征尺寸远大于介质内部特征尺寸时,就可以把研究对象看作连续介质;现有土的各种本构模型均以连续介质力学为基础,总体上属于唯象模型。阐明了本构关系的概念、种类和建模思路:本构关系是物质宏观性质的数学模型;土的本构模型包括持水、渗水、渗气、传热、屈服、变形、强度、细观结构演化、热力学效应、相变规律等多方面的内容,而不仅限于应力-应变关系;土的本构关系的研究应针对具体土类,抓住主要影响因素,建立解决主要问题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假设 连续介质力学 多孔介质流体动力 混合物理论 本构模型 建模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成藏模式”的概念、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32
11
作者 吴冲龙 林忠民 +1 位作者 毛小平 王连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73-683,共11页
通过对国内外油气成藏模式典型实例的剖析,对同类实例的共性进行了概括和简化,将油气成藏模式归纳为5大类,进而提出了油气成藏模式的新定义。研究认为,油气成藏模式分析的要素包括油气藏形成的基础条件、动力介质、形成机制和演化历程等... 通过对国内外油气成藏模式典型实例的剖析,对同类实例的共性进行了概括和简化,将油气成藏模式归纳为5大类,进而提出了油气成藏模式的新定义。研究认为,油气成藏模式分析的要素包括油气藏形成的基础条件、动力介质、形成机制和演化历程等,成藏模式应是基于全部要素的复合分析,但各类成藏模式的建立方法和适用范围应与不同的勘探程度和研究程度相适应。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资料的情况,以4种要素中的一种或多种为主线,兼顾其他要素,来分别建立盆地级、坳陷级、凹陷级或圈闭级的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地质条件 成藏动力介质 成藏机制 演化历程 复合控制因素 油气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桩底土层波动效应的饱和黏弹性半空间中摩擦桩竖向振动 被引量:13
12
作者 崔春义 张石平 +1 位作者 杨刚 李晓飞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78-892,共15页
为深化对饱和黏弹性半空间地基中摩擦桩竖向振动特性的认识,基于Boer多孔介质动力控制方程组,考虑桩底土层波动效应,采用Hankel积分变换和微分算子分解理论求解相关方程得到桩底、桩侧反力,进而建立饱和土中桩基竖向振动偏微分方程,结... 为深化对饱和黏弹性半空间地基中摩擦桩竖向振动特性的认识,基于Boer多孔介质动力控制方程组,考虑桩底土层波动效应,采用Hankel积分变换和微分算子分解理论求解相关方程得到桩底、桩侧反力,进而建立饱和土中桩基竖向振动偏微分方程,结合桩土接触面混合边值条件推导得出了饱和黏弹性半空间地基中摩擦桩桩顶竖向动力阻抗解析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数值算例对比分析探讨了液固耦合系数、桩长径比、桩土模量比、地基土黏滞阻尼系数这些重要因素对所得桩顶动力阻抗的影响规律,得到了一些对工程实践有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桩 竖向振动 饱和黏弹性半空间 Boer多孔介质动力控制方程 Hankel积分变换 微分算子分解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生长的数值模拟研究及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叶鸿 杨涛 +1 位作者 朱国荣 蒋少涌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3-152,共10页
阐述了利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储积、运移和分解规律的方法与进展。回顾了近20年以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两大类概念模型及多个天然气水合物数值模型,并根据所采用的概念模型不同,把数值模型分为3类... 阐述了利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储积、运移和分解规律的方法与进展。回顾了近20年以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两大类概念模型及多个天然气水合物数值模型,并根据所采用的概念模型不同,把数值模型分为3类:低通量模型、高通量模型和混合通量模型。经过详细对比各种模型后,认为基于多孔介质水动力学流动-弥散理论的水合物数值模型具有良好的合理性与适用性,能够揭示天然气水合物的生长行为。最后对天然气水合物模型的发展前景作出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概念模型 数值模型 多孔介质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度对波在土层交界面的反射、透射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伟华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3-309,共7页
把均匀流体概念引入Biot两相多孔介质动力理论中,用Biot的两相多孔介质模型模拟不完全饱和土层,给出SV波、P波从不完全饱和土层入射到弹性土层时,在土层交界面上反射、透射系数的表达式.结果表明与完全饱和相比,饱和度发生很小的变化就... 把均匀流体概念引入Biot两相多孔介质动力理论中,用Biot的两相多孔介质模型模拟不完全饱和土层,给出SV波、P波从不完全饱和土层入射到弹性土层时,在土层交界面上反射、透射系数的表达式.结果表明与完全饱和相比,饱和度发生很小的变化就会对交界面上反射、透射系数产生很大的影响.今后应该重视饱和度变化对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流体 Biot两相多孔介质动力理论 饱和度 界面效应 岩土工程 土体 地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固结效应的溶质传输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水林 冯夏庭 葛修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81-683,共3页
传统的孔隙介质水动力学采用对流-扩散方程,研究溶质在流体中的迁移。在这个过程中,孔隙介质被认为是不变形的,因而是一个稳态问题。针对二维情况下孔隙介质变形对溶质传输的影响,给出了考虑孔隙介质固结效应的溶质传输方程,并且探讨了... 传统的孔隙介质水动力学采用对流-扩散方程,研究溶质在流体中的迁移。在这个过程中,孔隙介质被认为是不变形的,因而是一个稳态问题。针对二维情况下孔隙介质变形对溶质传输的影响,给出了考虑孔隙介质固结效应的溶质传输方程,并且探讨了该类问题的求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介质动力 固结效应 对流-扩散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地层地震液化和滑移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文化 门福录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2-140,共9页
应用饱和多孔介质动力学分析倾斜地层的土壤动力非线性反应、液化和液化滑移问题,地下水位上的地层简化为单相介质层,饱和夹砂层看作是两相介质,水是可压缩的,采用双曲线非线性本构关系,考虑了砂土的剪胀性、刚度退化、滞回特性和... 应用饱和多孔介质动力学分析倾斜地层的土壤动力非线性反应、液化和液化滑移问题,地下水位上的地层简化为单相介质层,饱和夹砂层看作是两相介质,水是可压缩的,采用双曲线非线性本构关系,考虑了砂土的剪胀性、刚度退化、滞回特性和上水相对运动等因素。基于土力学模型,建立了适用于分析非自由场地液化的动力方程组,基于是否考虑发生渗流问题,同时建立了两种离散形式:一种是以土骨架位移和水位移为未知量的矩阵方程,另一种是以土骨架位移、水位移和孔隙水压力为未知量的矩阵方程,初步分析了适用于多孔介质波动模拟的离散模型的人工边界问题,形成的方法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地层 振动液化 水位移 孔隙水压力 两相介质动力 数学模拟 散射场 边界条件 滑移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保守系统的Lagrange方程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平 梁立孚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2-459,共8页
如何将Lagrange方程应用于连续介质动力学,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理论课题。如何将Lagrange方程应用于非保守连续介质动力学的问题的研究难度更大。本文应用Lagrange-Hamilton体系,非保守系统的Lagrange方程是非保守系统的Hamilton型拟变... 如何将Lagrange方程应用于连续介质动力学,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理论课题。如何将Lagrange方程应用于非保守连续介质动力学的问题的研究难度更大。本文应用Lagrange-Hamilton体系,非保守系统的Lagrange方程是非保守系统的Hamilton型拟变分原理的拟驻值条件,成功地将Lagrange方程应用于非保守连续介质动力学。进而应用非保守系统的Lagrange方程推导出非保守连续介质动力学的控制方程,为研究非保守连续介质动力学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介质动力 LAGRANGE方程 非保守系统 拟变分原理 拟驻值条件 Lagrange-Hamilton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非广延分布等离子体中的离子声孤波 被引量:5
18
作者 蔺福军 廖晶晶 朱云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5,共9页
从三维非广延分布函数及流体动力学方程组出发,研究了非广延分布等离子体中电子的非广延性对离子声孤波结构和性质的影响.通过理论解析获得Sagdeev赝势方程,从该方程出发研究了不同q所对应离子声孤波的振幅、宽度及电子数密度的空间分布... 从三维非广延分布函数及流体动力学方程组出发,研究了非广延分布等离子体中电子的非广延性对离子声孤波结构和性质的影响.通过理论解析获得Sagdeev赝势方程,从该方程出发研究了不同q所对应离子声孤波的振幅、宽度及电子数密度的空间分布.数值结果表明:离子声孤波存在的可允许范围由参量q决定,并且电子的非广延效应对离子声孤波的空间特性及电子密度分布均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际介质:运动学与动力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分子云湍流结构函数的倾角改正及其应用
19
作者 钱磊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2-87,共6页
通过结构函数可以测量湍流的能量级联速率.在实际观测中,无法测量分子云中气体的3维速度,这使得其湍流结构函数难以测量.对垂直于视线方向的薄分子云的情形,结构函数Stt2可以通过云核速度弥散(core velocity dispersion,CVD)进行测量,CV... 通过结构函数可以测量湍流的能量级联速率.在实际观测中,无法测量分子云中气体的3维速度,这使得其湍流结构函数难以测量.对垂直于视线方向的薄分子云的情形,结构函数Stt2可以通过云核速度弥散(core velocity dispersion,CVD)进行测量,CVD2=1/2Stt2.对此进行推广,对于不垂直于视线方向的薄分子云,CVD2=1/2Stt2(1-1/8cos2θ)R2/3,其中,θ是视线方向与投影方向的夹角,平均投影距离与3维距离之比R可以用第2类椭圆积分E(k,φ)表示为R=2/πE(cosθ,π/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际介质:分子云 星际介质:运动学和动力 星际介质:谱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银纬区域HSVMT 27的CO同位素分子谱线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治宏 徐烨 +4 位作者 杨戟 杜心语 李发成 逯登荣 闫庆增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8-80,共13页
对Ursa Major区域的高银纬分子云HSVMT 27的^(12)CO、^(13)CO和C^(18)O进行了观测研究,发现这块分子云^(12)CO的激发温度较低,并探测到一定的C^(18)O辐射,但由于其发射较弱故未能成图.在0.17 km·s^(-1)的速度分辨率和0.08 pc的空... 对Ursa Major区域的高银纬分子云HSVMT 27的^(12)CO、^(13)CO和C^(18)O进行了观测研究,发现这块分子云^(12)CO的激发温度较低,并探测到一定的C^(18)O辐射,但由于其发射较弱故未能成图.在0.17 km·s^(-1)的速度分辨率和0.08 pc的空间分辨率下,认证了26个^(13)CO分子云核,它们的本地热平衡(Local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LTE)质量在0.5–10 M_⊙,均小于其维里质量,且并未发现有红外点源与云核成协.总之,数据显示在这块分子云中并没有恒星形成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际介质:分子 恒星:形成 星际介质:运动学与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