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雅江县土窝沟火后泥石流物源动储量预测与灾变过程研究
1
作者 周康驰 常鸣 +2 位作者 张宁 尹道龙 李林泽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04,共7页
以2024年6月11日四川省雅江县土窝沟发生的火后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采用西昌火烧迹地经验模型,预测不同降雨强度下的坡面侵蚀深度与动储量。结合地形条件、物源动储量与不同降雨频率(20%、5%、2%、1%),开展基于OpenLISEM模型的火后泥石流... 以2024年6月11日四川省雅江县土窝沟发生的火后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采用西昌火烧迹地经验模型,预测不同降雨强度下的坡面侵蚀深度与动储量。结合地形条件、物源动储量与不同降雨频率(20%、5%、2%、1%),开展基于OpenLISEM模型的火后泥石流灾变过程动力模拟。结果显示,土窝沟流域在20%、5%、2%、1%降雨频率下坡面最大侵蚀深度分别为9.89 mm、10.69 mm、11.09 mm、11.38 mm,其物源动储量分别为3.41万m^(3)、3.83万m^(3)、3.98万m^(3)、4.08万m^(3)。泥石流在20%、5%、2%、1%降雨频率下,最大流速分别为2.5 m/s、4 m/s、5 m/s、6 m/s,最大堆积深度分别为1.5 m、2.7 m、3.5 m、4.4 m,在2%、1%降雨频率下,泥石流裹挟固体物质较多,部分物质冲出沟口并参与河流演化,可抬高河床对雅砻江造成半堵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后泥石流 坡面侵蚀 物源动储量 OpenLISEM 灾变过程 雅江县土窝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溪市2023年“4·11”森林火灾火烧迹地坡面侵蚀及火后泥石流动储量预测
2
作者 曹希超 胡卸文 +4 位作者 金涛 周瑞宸 周永豪 何坤 胡亚运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8-268,共11页
森林火灾会加剧坡面土壤侵蚀,并诱发火后泥石流。使用常规方法预测火烧迹地坡面侵蚀规模,会造成火后应急处理和永久治理工程的有效性不足,对当地居民造成严重二次伤害。本文以云南省玉溪市2023年“4·11”森林火灾火烧迹地为研究区... 森林火灾会加剧坡面土壤侵蚀,并诱发火后泥石流。使用常规方法预测火烧迹地坡面侵蚀规模,会造成火后应急处理和永久治理工程的有效性不足,对当地居民造成严重二次伤害。本文以云南省玉溪市2023年“4·11”森林火灾火烧迹地为研究区,考虑到研究区气候特征、地形地貌、基岩、覆盖层、植被类型与西昌2020年“3·30”森林火灾火烧迹地较为相似,采用基于西昌火烧迹地实测数据建立的经验模型,预测研究区坡面侵蚀规模及火后泥石流坡面侵蚀物源动储量。结果显示,研究区在火后1年内平均坡面侵蚀深度为5.95 mm,其中未火烧、轻度火烧、中度火烧及重度火烧区平均坡面侵蚀深度分别为3.67 mm、6.08 mm、7.92 mm、9.76 mm,预计共有18.85×10^(4)m^(3)坡面物源可能冲出至沟口。此外,研究区坡面侵蚀速率在火灾后的第1次暴雨达到峰值,然后随累计降雨侵蚀力的增加而降低。研究成果可为火烧迹地可能暴发火后泥石流灾害应急处理措施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迹地 坡面侵蚀 火后泥石流 动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未动储量开发技术及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田同辉 孟阳 +1 位作者 石世革 王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129,共8页
胜利油田未动储量规模大,是油田后续建产稳产的重要接替阵地。但多年的开发实践证实,这部分储量的整体动用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油藏效益开发和建产。针对这部分油藏品位差、动用难度大和开发效果差的特点,系统梳理了胜利油田未动储量的... 胜利油田未动储量规模大,是油田后续建产稳产的重要接替阵地。但多年的开发实践证实,这部分储量的整体动用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油藏效益开发和建产。针对这部分油藏品位差、动用难度大和开发效果差的特点,系统梳理了胜利油田未动储量的类型及分布特征,明确了主要的未动储量类型和重点攻关目标。结合近年来在砂砾岩、滩坝砂和深层低渗透稠油等油藏类型方面的开发实践,分析了砂砾岩油藏大斜度井大规模压裂、低渗透滩坝砂油藏压驱和深层低渗透稠油油藏降黏复合压驱等3种主要的未动储量开发技术及实践。长井段大斜度井大规模压裂技术,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实现工程甜点与地质甜点的结合,在低品位砂砾岩油层中的应用大幅提高了油藏产能;压驱注水开发技术创新开发理念,实现了低渗透滩坝砂油藏补能增产的突破;降黏复合压驱开发技术通过转变开发思路,实现了深层低渗透稠油油藏效益开发的突破。这3种油藏类型从单井提产、油藏补能和低成本开发等方面实现了未动储量的有效动用,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开发技术的突破、开发理念的转变是未动储量有效开发的必由之路,对胜利油田其他未动储量的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储量 低品位 砂砾岩 滩坝砂 稠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极震区泥石流动储量与总物源量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方群生 唐川 +3 位作者 王毅 王帅永 屈永平 张卫旭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08-1014,共7页
汶川地震后,震区泥石流物源类型在规模、数量与分布方式上与传统泥石流物源类型存在极大差别,传统统计泥石流动储量与总物源量的方法已不能满足目前震区泥石流工程设计的需要。因此,以研究区的48条泥石流流域内的崩滑体、沟道物源、坡... 汶川地震后,震区泥石流物源类型在规模、数量与分布方式上与传统泥石流物源类型存在极大差别,传统统计泥石流动储量与总物源量的方法已不能满足目前震区泥石流工程设计的需要。因此,以研究区的48条泥石流流域内的崩滑体、沟道物源、坡面物源的体积(静储量)、面积、动储量数据为样本进行分析,利用Matlab软件对泥石流流域内崩滑体、沟道物源、坡面物源的体积与面积、静储量与动储量分别进行单因子回归分析,发现静储量与面积之间具有明显的幂函数关系,静储量与动储量之间分别具有明显的二次项、幂函数、三次项关系,从而建立泥石流动储量与总物源量的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极震区 泥石流流域 动储量 总物源量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孔隙型砂岩气藏可动储量综合界限
5
作者 方建龙 彭先 +1 位作者 刘林清 叶礼友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3-98,共6页
明确可动储量界限是确定气藏可动储量和难动储量的基础。综合应用裂缝性气藏等效介质模拟方法和单井经济极限评价方法确定了川西地区平落坝须二段裂缝-孔隙型砂岩气藏不同裂缝发育程度储层的可动储量综合界限。结果表明,基质物性对单井... 明确可动储量界限是确定气藏可动储量和难动储量的基础。综合应用裂缝性气藏等效介质模拟方法和单井经济极限评价方法确定了川西地区平落坝须二段裂缝-孔隙型砂岩气藏不同裂缝发育程度储层的可动储量综合界限。结果表明,基质物性对单井累计产气量影响最为显著,而裂缝角度影响很小;基质渗透率越低,裂缝密度对单井累计产气量的影响越大;天然裂缝越发育,可动储量的综合界限越低;对于裂缝不发育储层,可动储量的综合界限为:覆压渗透率下限0.008 mD,含水饱和度上限42%,孔隙度下限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孔隙型砂岩气藏 动储量 等效介质 裂缝密度 综合界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后泥石流流域坡面侵蚀物源动储量估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杨瀛 胡卸文 +3 位作者 王严 金涛 曹希超 韩玫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1-161,共11页
火后泥石流具有易发、突发等特征,尤其在林火发生当年异常活跃,林火干扰会加剧土壤侵蚀,若将常规泥石流坡面侵蚀物源动储量估算方法应用于火后泥石流将使计算结果偏小,会导致拦砂坝等治理工程库容设计有效性不足。本文采用修正通用土壤... 火后泥石流具有易发、突发等特征,尤其在林火发生当年异常活跃,林火干扰会加剧土壤侵蚀,若将常规泥石流坡面侵蚀物源动储量估算方法应用于火后泥石流将使计算结果偏小,会导致拦砂坝等治理工程库容设计有效性不足。本文采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以四川省雅江县八角楼乡火烧迹地D4流域为例,通过野外调查、室内外试验、遥感解译等手段,计算了研究区的坡面侵蚀物源动储量。结果表明:在火后5年内,D4流域坡面侵蚀物源动储量约为3.28×10^(4)m^(3),中度和重度火烧区贡献量较大,合计占比高达93.90%。随着后期植被恢复和土壤物理及水文地质性质改善,坡面土壤侵蚀模数将会降低,坡面侵蚀物源动储量也随之减少。该研究成果对火后泥石流应急治理工程(如拦砂坝等)的库容、结构设计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后泥石流 RUSLE模型 坡面侵蚀物源 动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PSO-ELM_Adaboost算法耦合模型在极震区泥石流物源动储量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桥 巨能攀 +1 位作者 黄健 王昌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5961-5970,共10页
针对极震区泥石流物源动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非线性特征不易计算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的粒子群优化极限学习机与AdaBoost算法耦合(PSO-ELM_AdaBoost)的计算模型。以汶川地震极震... 针对极震区泥石流物源动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非线性特征不易计算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的粒子群优化极限学习机与AdaBoost算法耦合(PSO-ELM_AdaBoost)的计算模型。以汶川地震极震区区内的60条泥石流样本,从泥石流物源形成与启动方式入手,考虑沟域面积、相对高差、主沟长度、距发震断裂带距离、沟床平均纵比降和物源静储量六种泥石流物源动储量影响因子。运用Person相关性系数、灰色关联度和最大互信息系数对影响因子进行敏感性分析,验证选取因子合理性;基于PCA对样本数据进行降维,避免信息冗余;使用PSO-ELM_AdaBoost耦合模型对处理后的样本数据进行训练和预测,并将结果与BP、SVM、ELM和PSO-ELM模型计算值进行比较;为验证模型适宜性,从每个子研究区中抽取一条泥石流沟和其他极震区的三条泥石流沟应用PSO-ELM_AdaBoost模型进行泥石流物源动储量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精度优于传统计算模型和其他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适宜性和稳定性,是一种可靠的极震区物源动储量计算方法,能够为泥石流防治工程的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震区 泥石流 物源动储量 敏感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PSO-ELM_Adaboost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水气藏非稳态流动水侵量和动储量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元生 藤赛男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6-121,共6页
底水气藏非稳态水侵量一般采用V-H模型,该模型假设水的渗流方向为平面径向流动,与底水气藏垂直方向渗流特征不符,会对气藏的水侵量和动储量预测产生偏差。针对该问题,考虑底水垂直方向上的流动,引入无因次水层厚度,建立了底水气藏非稳... 底水气藏非稳态水侵量一般采用V-H模型,该模型假设水的渗流方向为平面径向流动,与底水气藏垂直方向渗流特征不符,会对气藏的水侵量和动储量预测产生偏差。针对该问题,考虑底水垂直方向上的流动,引入无因次水层厚度,建立了底水气藏非稳态水侵量计算模型。通过数值反演求解水侵量,回归了底水气藏非稳态水侵量经验公式。通过与物质平衡方程的耦合,形成了底水气藏动储量求解方法。研究表明:无因次水层厚度对水侵量影响显著,无因次水层厚度较小时,水侵呈现先线性流动后径向流动特征,预测水侵量大于V-H模型;当无因次水层厚度较大时,水侵呈现半球形流动特征,预测水侵量小于V-H模型。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东海BD气田H4断块背斜底水气藏,结果表明,新方法预测底水水侵速度比边水模型快,预测压力拟合效果要好于V-H模型,更符合底水气藏水侵实际特征。研究成果对提高底水气藏动储量计算精度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气藏 非稳态水域 半球形流 水侵量 动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驱气藏早期直线外推动储量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鹿克峰 马恋 +3 位作者 刘彬彬 李宁 刘启楠 宋刚祥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3-158,共6页
根据已有文献,水驱气藏在生产初期具有与定容气藏相似的压降特征,可通过直线外推求取动储量,但并未对适用的采气程度范围和计算的动储量误差进行评估。为此,以已有的物质平衡方程式和非稳态水域模型为理论基础,采用迭代匹配法计算了不... 根据已有文献,水驱气藏在生产初期具有与定容气藏相似的压降特征,可通过直线外推求取动储量,但并未对适用的采气程度范围和计算的动储量误差进行评估。为此,以已有的物质平衡方程式和非稳态水域模型为理论基础,采用迭代匹配法计算了不同水体倍数、水域渗透率情况下,直线外推动储量误差随采气程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以动储量误差≤10%为准则,适合水驱气藏早期直线外推动储量的采气程度范围很窄,一般小于5%。以东海西湖凹陷开发井为例,对比传统的定期压力监测方式与实时压力监测方式下早期直线外推动储量的差异:前者因测压时间间隔长,易导致对早期直线段的误判和动储量评估结果的误差;后者可精确判断水侵影响明显的开始时间,从而有效实现早期直线外推计算水驱气藏的动储量。该研究结果对生产初期水驱气藏动储量的正确计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初期 压降法 动储量 固定压力计 水驱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封闭水体气藏动储量计算新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小东 朱绍鹏 +2 位作者 王庆帅 罗佼 卢艳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前常见的水驱气藏动储量和水体倍数计算方法较为复杂、不易推广,本文在有限封闭水体气藏压降方程的基础上进行了Roach和二项式类似形式简化,提出了计算动储量和水体倍数的简化方法:改进的Roach法和改进的二项式法。利用新方法计算了... 目前常见的水驱气藏动储量和水体倍数计算方法较为复杂、不易推广,本文在有限封闭水体气藏压降方程的基础上进行了Roach和二项式类似形式简化,提出了计算动储量和水体倍数的简化方法:改进的Roach法和改进的二项式法。利用新方法计算了南海北部A气田的动储量和水体倍数,计算结果与视储量Havlena-Odeh法结果基本一致,证实了方法的可靠性。新方法仅需要p/Z和累产数据进行直接回归计算,不需要对水体形态、水体大小、水层渗透率等不确定参数进行猜测试算,且计算简便,不需要复杂的数据叠加处理计算,因而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利于矿场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储量 水体倍数 有限封闭水体 生产指示曲线 南海北部A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容凝析气藏动储量计算简易新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鹿克峰 程超逸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0-106,共7页
Fetkovich油气两相气油比预测方程式反映出当储层反凝析油饱和度达不到流动条件时,生产气油比取决于储层凝析油的含量;而凝析气PVT等容衰竭实验也是在保持凝析油始终不排出条件下测定的。基于这两点认识,本文对衰竭式开发的定容凝析气... Fetkovich油气两相气油比预测方程式反映出当储层反凝析油饱和度达不到流动条件时,生产气油比取决于储层凝析油的含量;而凝析气PVT等容衰竭实验也是在保持凝析油始终不排出条件下测定的。基于这两点认识,本文对衰竭式开发的定容凝析气藏提出了采用实际生产气油比拟合实验气油比曲线,确定天然气动储量的简单方法(以下称简易新方法)。为明确简易新方法的适用条件,推导出新的凝析油饱和度计算公式,并联立Walsh广义物质平衡方程式和Fetkovich油气两相气油比预测方程式,形成了考虑凝析油流动的定容凝析气藏动态预测方法。以特高凝析油含量的凝析气藏为例,采用该方法对凝析油流动性与累积气油比的关系进行敏感性分析,明确凝析油在完全可流动与完全不流动状态下,气油比预测结果差异很小,证明了简易新方法对低、中、高凝析油含量的各类凝析气藏都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简易新方法仅需PVT等容衰竭数据和产量数据,突破了现有动储量计算方法对地层压力和井底流压的依赖,且计算过程简单,结果与Walsh广义物质平衡方程式相近,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藏 气油比 拟合 动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CO2含量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及其动储量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成涛 栾雪莹 +2 位作者 王雯娟 刘鹏超 吕新东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0-146,共7页
针对高CO2含量天然气在气藏衰竭式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溶解气释放效应导致动储量无法得到有效评价的问题,建立了考虑水侵、应力敏感效应、水蒸气含量以及溶解气释放效应的物质平衡方程。采用PVT实验研究了CO2含量分别为3.18%~53.90%的天然... 针对高CO2含量天然气在气藏衰竭式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溶解气释放效应导致动储量无法得到有效评价的问题,建立了考虑水侵、应力敏感效应、水蒸气含量以及溶解气释放效应的物质平衡方程。采用PVT实验研究了CO2含量分别为3.18%~53.90%的天然气混合物在压力由53.01 MPa降低至3.01 MPa的溶解度变化情况,回归得到了溶解度的预测模型。为了研究高CO2含量对气藏的动储量评价方面的影响,分别利用压降法、考虑应力敏感储量计算模型、考虑应力敏感、水蒸气含量及水蒸气膨胀量的储量计算模型,以及针对高CO2含量提出的计算模型对A气藏动储量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不考虑高CO2含量天然气的释放效应计算得到的动储量结果普遍偏高,误差范围在(0.69~2.55)×10^8 m^3,因此,高CO2含量天然气的释放效应在气藏的动储量评价过程中不能被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CO_2含量气藏 物质平衡方程 实验研究 溶解气释放效应 动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油区探明未动用地质储量开发动用对策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顺 丁超 +4 位作者 曲建山 郭兰 万永平 朱晴 王保军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5-91,共7页
伊陕斜坡东南部延长油区的探明地质储量虽然平面动用程度总体较高,但仍有2.7×10^(8)t探明地质储量未得到有效动用,主要分布在延长组长2和长6两个主力油层,分别占34.4%和41.4%。为合理有序建产、提高探明地质储量动用率,以延长油区... 伊陕斜坡东南部延长油区的探明地质储量虽然平面动用程度总体较高,但仍有2.7×10^(8)t探明地质储量未得到有效动用,主要分布在延长组长2和长6两个主力油层,分别占34.4%和41.4%。为合理有序建产、提高探明地质储量动用率,以延长油区探明未动用地质储量为研究对象,分析探明未动用地质储量的平面和纵向分布规律及未动用原因,厘清地质条件、落实地面条件或环保允许的探明地质储量分布和规模,并针对性提出探明未动用地质储量高效开发对策、动用程序和技术攻关方向。研究表明,延长油区探明未动用地质储量可分为近期已规划动用储量、暂时不可动用储量和长期不可动用储量三大类,通过实施相应的技术对策和进一步研究攻关,预计可增加探明动用地质储量20237.59×10^(4)t,新建原油产能(107~155)×10^(4)t/a,将为应对低油价、实现油田高效开发、保持长期稳产做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特低渗透油藏 伊陕斜坡 延长油区 探明未用地质储量 探明地质储量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瓜热十多沟泥石流活动特征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宁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6年第1期16-21,共6页
针对2012年7月9日俄瓜热十多沟流域形成的较大规模的泥石流,从泥石流的形成角度,对该流域的地形分区特征、冲淤特征、物源条件及堵河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泥石流的成因机制及引发因素,并根据泥石流的活动特征参数提出以拦为主的5坝1坊... 针对2012年7月9日俄瓜热十多沟流域形成的较大规模的泥石流,从泥石流的形成角度,对该流域的地形分区特征、冲淤特征、物源条件及堵河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泥石流的成因机制及引发因素,并根据泥石流的活动特征参数提出以拦为主的5坝1坊2堤工程治理方案。该方案可达到有效的拦砂、固床、压坡目的,将泥石流灾害防治与公路规划建设相结合,其减灾防灾效益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瓜热十多沟泥石流 固体物源 动储量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地下水的储量计算和资源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阎占元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83年第1期96-101,共6页
一、前 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国外科学技术的引进,水文地质和水文工作者对地下水的研究有一定的进展。例如,非稳定流理论的研探,电子计算机和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中的应用等。但是,... 一、前 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国外科学技术的引进,水文地质和水文工作者对地下水的研究有一定的进展。例如,非稳定流理论的研探,电子计算机和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中的应用等。但是,由于多专业多部门同时研究地下水,也使地下水的有关概念、定义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例如,储量和资源;调节储量和调节量,甚至把储量分类与储量计算方法等同起来,说什么四大储量法和地下水动力学法等。已经过时将被淘汰;现在,又有人使用《固定储量》等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储量 地下水资源评价 储量计算 动储量 补给量 开采储量 储量 地质储量 水均衡法 储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被引量:69
16
作者 穆福元 仲伟志 +4 位作者 赵先良 车长波 陈艳鹏 朱杰 王勃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0-116,共7页
中国的煤层气产业发展环境近年来有所变化,需要重新思考其发展战略。通过调查研究、地质评价和战略决策等方法,从产业现状、机遇与挑战,探明储量与动用储量预测,战略思路,战略对策,战略的时空布局,战略风险评估与规避战略风险等方面研... 中国的煤层气产业发展环境近年来有所变化,需要重新思考其发展战略。通过调查研究、地质评价和战略决策等方法,从产业现状、机遇与挑战,探明储量与动用储量预测,战略思路,战略对策,战略的时空布局,战略风险评估与规避战略风险等方面研究了我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战略。结果认为:①我国的煤层气产业正处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已经取得了6个方面的成绩,也存在着6个方面的问题;②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稳步发展中高煤阶、加快发展低煤阶、深化发展井下综合利用"原则,建设沁水、鄂东、西南、长庆、东北、西北等6个区域性煤层气"产业基地",发展目标是累计动用储量达到3×10^(12)~4×10^(12)m^3、高峰产气量达到350×10~8~450×10~8m^3/a;③我国煤层气的战略风险是单井产量低、地质认识弱、投资下滑和技术储备不足,应当从开展煤系地层的综合勘探开发、营造民营油公司的发展环境、加大技术服务公司的发展空间、扩大科技攻关的研究领域和加大执法的力度等5个方面来规避战略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煤层气 产业 发展战略 动储量 产能 产量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震区震后泥石流物源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顾文韬 裴向军 +2 位作者 裴钻 张雄 李天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7-114,共8页
汶川地震后,极震区产生了大量的崩滑堆积体、震裂岩体及震动松弛覆盖层,极震区震后泥石流物源的产生及汇集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缺乏震后特殊条件下动储量的计算方法。在实际调查统计"5·12"极震区安县高川乡多条泥石... 汶川地震后,极震区产生了大量的崩滑堆积体、震裂岩体及震动松弛覆盖层,极震区震后泥石流物源的产生及汇集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缺乏震后特殊条件下动储量的计算方法。在实际调查统计"5·12"极震区安县高川乡多条泥石沟物源的基础上,总结了极震区震后泥石流的形成过程及启动方式。分析得出,震后泥石流物源量与沟域面积、高程放大效应、断层运动方式、地质岩性条件及地形条件等因素有关,其中沟域面积、沟顶高程及沟道与发震断裂的距离为主控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震高程指数放大经验模型";通过多元统计拟合法首次得出了震后泥石流动储量与流域面积、高差的计算关系,并通过地震距离修正得出极震区震后泥石流的动储量计算公式,为震后泥石流动储量估算及工程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震区 泥石流 物源 放大效应 动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驱气藏生产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郑永建 段永刚 魏明强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9-106,共8页
水驱气藏动态储量核算和水体大小的研究一直是此类气藏动态分析的重要内容。常规生产数据分析技术主要针对定容封闭气藏,而对于水驱气藏适应性差。为此,以气藏不稳定渗流理论为基础,考虑气藏水侵特征建立了水驱气藏渗流模型,利用Laplac... 水驱气藏动态储量核算和水体大小的研究一直是此类气藏动态分析的重要内容。常规生产数据分析技术主要针对定容封闭气藏,而对于水驱气藏适应性差。为此,以气藏不稳定渗流理论为基础,考虑气藏水侵特征建立了水驱气藏渗流模型,利用Laplace变换法推导获得了水驱气藏不稳定产量响应解,计算并绘制了现代产量递减典型曲线。根据曲线特征将产量递减过程划分成4个典型流动阶段,讨论了无因次水侵量和无因次水侵时间对产量递减典型曲线的影响。结合现代生产数据分析技术,利用气井产量与压力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定量评价水侵强度和水侵开始时间,求取动储量、渗透率等气藏参数的方法。现场实际生产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满足水驱气藏动态分析的工程实际要求,对于指导此类气藏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模型 水驱 递减曲线 生产数据分析 动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驱曲线法在油田开发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62
19
作者 陈元千 邹存友 张枫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9-771,779,共4页
为了保持地层压力、提高油井产能和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国内大多数油田都实施早期或中期人工注水开发方案。随着水的注入和油井见水,油田的开发动态会发生明显变化。在拥有大量开发动态资料的基础上,适时地进行开发评价是非常必要的,例如... 为了保持地层压力、提高油井产能和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国内大多数油田都实施早期或中期人工注水开发方案。随着水的注入和油井见水,油田的开发动态会发生明显变化。在拥有大量开发动态资料的基础上,适时地进行开发评价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检验油田的原始地质储量,确定油田的原始可采储量、可动油储量和采收率,预测水驱油的驱油效率和注入水的体积波及系数。这些指标对于制定油田的开发调整方案是非常重要的。文中综合利用甲型和丙型水驱曲线法,有效地解决了油田开发评价问题。实例应用表明,这些方法既简便又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曲线 原始地质储量 储量 可采储量 采收率 驱油效率 体积波及系数 油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崖城13-1气田中后期高效开发难点及对策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雯娟 成涛 +2 位作者 欧阳铁兵 颜明 蒋利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2-24,129,共3页
崖城13-1气田进入开发中后期,面临地层水侵入、储量动用不均衡、产能下降快等开发难题,国内外可借鉴的经验较少。为此,从气藏精细描述、开发模式、气藏工程等方面对气藏高效开发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及对策:①对出水问题,开... 崖城13-1气田进入开发中后期,面临地层水侵入、储量动用不均衡、产能下降快等开发难题,国内外可借鉴的经验较少。为此,从气藏精细描述、开发模式、气藏工程等方面对气藏高效开发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及对策:①对出水问题,开展控水稳气研究,分析出水类型及来源,优选控水措施,实现找水堵水排水;②提高动储量评价精度,采用多种可靠方法计算动储量并考虑区块间补给漏失,明确区块动用程度及剩余潜力;③降压开采,最大限度释放产能,延长气田稳产期,提高采收率。这些认识对于该气田的高效开发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崖城13-1气田 高效开发 控水稳气 降压开采 动储量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