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改进LM算法及动态时间规整算法的人体动作捕捉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欣宇 邱国鹏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5-185,共11页
人体动作捕捉是指通过技术手段捕捉人体的运动轨迹和姿态信息,广泛应用于娱乐、体育、医疗等领域.然而,现有的动作捕捉技术存在捕捉不准确、计算效率低等问题,影响了其在实时应用场景中的表现.针对这些问题,引入一种骨骼点坐标拟合优化L... 人体动作捕捉是指通过技术手段捕捉人体的运动轨迹和姿态信息,广泛应用于娱乐、体育、医疗等领域.然而,现有的动作捕捉技术存在捕捉不准确、计算效率低等问题,影响了其在实时应用场景中的表现.针对这些问题,引入一种骨骼点坐标拟合优化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并采用粒子群算法对其加以优化.同时采用动态时间规整算法进行人体动作捕捉及评估,以期实现人体动作的实时捕捉.结果显示,该算法对肩部侧平举这一动作的捕捉准确率最高达到了99.23%,明显优于其余对比算法.此外,该算法对深蹲动作的测试时间最短,仅为1.15 s,表明该算法在进行动作捕捉时具有显著的性能优势及很强的实际应用效果,为人体动作捕捉领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动态时间规整算法 人体动作捕捉 粒子群算法 骨骼点数据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无标记动作捕捉技术对立定跳远测量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国民 惠悲荷 +3 位作者 李增 虞志军 汪盛坞 申晨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96,共7页
目的:旨在探究无标记动作捕捉技术在立定跳远距离测量中的应用。方法:采用RGB-D深度相机进行动作捕捉,运用关键帧提取、图像分割和边缘检测等图像处理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实现无标记精准测量立定跳远距离,并通过信效度分析检证其精... 目的:旨在探究无标记动作捕捉技术在立定跳远距离测量中的应用。方法:采用RGB-D深度相机进行动作捕捉,运用关键帧提取、图像分割和边缘检测等图像处理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实现无标记精准测量立定跳远距离,并通过信效度分析检证其精准性和可靠性。结果:通过51个标准距离重复测量,重测信度检验得到克隆巴赫系数α=0.999和组内相关系数ICC=0.998,重测精准性达到99.64%;通过306次立定跳远试跳实测,标准效度检验的Pearson相关系数r=0.999,稳定可靠性达到99.69%。结论:本研究成功开发并验证了一种基于无标记动作捕捉技术的立定跳远距离测量方法,极高的精准性和可靠性展示了该方法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标记动作捕捉 图像处理 机器学习 立定跳远 体育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GGC-Net动作捕捉系统解析行走步态的信度与效度 被引量:2
3
作者 朱琳 董鹏程 +3 位作者 沈培鑫 陈浩 孙建德 宋祺鹏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5-311,共7页
目的以有标记点三维运动捕捉系统(Vicon)为参照标准,比较基于SGGC-Net的动作捕捉系统(SGGC-Net系统)和SIMI系统解析行走步态的信度和效度。方法招募30名健康大学生,分析其在跑步机行走时的步态特征。应用Vicon系统12台红外摄像头及4台... 目的以有标记点三维运动捕捉系统(Vicon)为参照标准,比较基于SGGC-Net的动作捕捉系统(SGGC-Net系统)和SIMI系统解析行走步态的信度和效度。方法招募30名健康大学生,分析其在跑步机行走时的步态特征。应用Vicon系统12台红外摄像头及4台摄像机同步采集运动学数据,获取右侧参与者肩、肘、髋、膝和踝关节三维空间角度。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及其95%置信区间和测量标准误差(standard errors of measurement,SEM)评估信度;采用多重相关系数(multipl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CMC)和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评估效度。结果SGGC-Net系统解析上、下肢三维空间角度最大、最小值的ICC范围为0.798~0.990,SEM范围为0.04°~0.95°;SIMI系统的ICC范围为0.650~0.967,SEM范围为0.31°~1.24°。除髋关节最小角度和膝关节最大角度外,SGGC-Net系统解析所有角度的ICC均高于SIMI系统,且SEM均低于SIMI系统。与Vicon系统得出的上、下肢主要关节角度曲线相比,SGGC-Net系统得出的曲线CMC范围为0.945~0.996,RMSE为1.44°~4.65°;SIMI系统的CMC范围为0.815~0.986,RMSE为2.56°~9.99°。除踝关节外,SGGC-Net系统在所有角度上的CMC均大于SIMI系统,RMSE均小于SIMI系统。结论SGGC-Net系统在大多数指标中的信度和效度优于SIMI系统,其在解析行走步态时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可适用于无标记点情境下的动作捕捉,如运动员动作技术分析与特殊人群的临床步态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捕捉 信度 效度 关节角度 行走步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标记动作捕捉技术在FMS深蹲动作中的生物力学研究
4
作者 李帅甫 张绪树 +3 位作者 郭媛 李祥臣 石磊 占堂海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13-513,共1页
目的深蹲动作作为功能性动作筛查系统FMS中7个关键技术之一,可以帮助探索身体在平衡、协调和稳定性方面的表现。本研究旨在验证无标记动作捕捉系统Opencap在整个无负重深蹲测试中运动学数据的有效性。探索为损伤筛查、运动康复提供精准... 目的深蹲动作作为功能性动作筛查系统FMS中7个关键技术之一,可以帮助探索身体在平衡、协调和稳定性方面的表现。本研究旨在验证无标记动作捕捉系统Opencap在整个无负重深蹲测试中运动学数据的有效性。探索为损伤筛查、运动康复提供精准的指导。方法招募18名健康受试者。在华为运动健康实验室中利用无标记动作捕捉系统和有标记动作捕捉系统(Vicon)采集无负重深蹲过程中的人体标记轨迹数据。将深蹲动作划分为下降、深蹲保持、上升3个阶段。将系统采集的运动学数据导入Opensim中,增加肌肉骨骼模型的膝关节自由度使其具有内收/外展和内/外旋功能,进行逆向运动学和身体段运动学计算,同时利用关键点数据开发算法计算双脚朝向角度。采用一维统计参数映射分析两个系统在深蹲周期中的运动学指标差异性,并以均方根误差进行表示。结果经过时间对齐和偏移消除后,衡量两个系统在深蹲周期中的差异。数据表明,骨盆、人体质心和大腿段质心在3个方向的位移没有显著性差异。测量的下肢角度中,屈曲/伸展运动的差异最小,而内/外旋运动的差异最大。双脚朝向角度误差不超过2.5°。结论基于无标记和基于有标记测量的深蹲运动学数据之间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表明该技术可以用于运动损伤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蹲 动作捕捉技术 逆向运动学 伸展运动 运动损伤 运动康复 健康受试者 Op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作捕捉与深度学习的跳跃荷载重构方法
5
作者 王浩祺 于秉仟 陈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1-238,共8页
通过学科交叉,采用医学和运动生物力学中的动作捕捉技术开展了27人次的跳跃荷载试验,总计获得9 985条单次跳跃的反力时程曲线及其对应的人体特征点运动轨迹。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技术,以特征点轨迹作为网络输入,分别以地反力三参数模型和... 通过学科交叉,采用医学和运动生物力学中的动作捕捉技术开展了27人次的跳跃荷载试验,总计获得9 985条单次跳跃的反力时程曲线及其对应的人体特征点运动轨迹。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技术,以特征点轨迹作为网络输入,分别以地反力三参数模型和多参数模型的目标参数作为输出,训练获得轨迹与地反力之间的高维非线性关系,实现了跳跃荷载重构。与实测荷载的对比表明,跳跃荷载三参数模型能较好地重构单次跳跃曲线的幅值,而多参数模型能更好地反映荷载的时频域特征,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合。该方法可作为一种新型的跳跃荷载间接测量手段,结合计算机视觉技术开展服役工程结构的人致荷载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跃荷载 动作捕捉 卷积神经网络(CNN) 荷载重构 振动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动作捕捉的外骨骼座椅协调性评估
6
作者 周针兵 干静 +1 位作者 马静 张未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7-241,共5页
外骨骼座椅在工业中的应用日渐流行,但部分外骨骼座椅的协调性仍有待提高。为全面评估外骨骼座椅在动静态下的协调性,12名受试者在穿戴和未穿戴外骨骼座椅的条件下,模拟了快递流水线作业的动静态任务。运用光学动作捕捉设备采集髋膝踝... 外骨骼座椅在工业中的应用日渐流行,但部分外骨骼座椅的协调性仍有待提高。为全面评估外骨骼座椅在动静态下的协调性,12名受试者在穿戴和未穿戴外骨骼座椅的条件下,模拟了快递流水线作业的动静态任务。运用光学动作捕捉设备采集髋膝踝关节的运动数据,并使用SPSS对其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最后通过五级李克特量表问卷采集主观评估数据,验证主客观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显示,在动态行走任务中,双腿膝关节角均有所下降,髋膝踝关节的速度和加速度也呈现下降趋势,在快走时尤为明显:在静态坐姿下,臀部和大腿上侧易产生不舒适感,调整坐姿容易发生倾倒。结论,该外骨骼座椅的整体协调性较差,限制了各关节的运动:在辅助坐姿时,易产生不稳定感和不舒适感。主客观数据结果表现一致,该方法能有效地定量评估外骨骼座椅的协调性,为进一步优化提供定量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骨骼座椅 动作捕捉 Wilcoxon秩和检验 协调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李代数的人体手臂惯性动作捕捉算法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丹 王鑫 片锦香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3-77,共5页
为了实现实时人体手臂动作捕捉,提出了一种利用惯性传感器实现人体手臂动作捕捉的方法.利用惯性测量单元(IMU)解算出的四元数信息,得到手臂腕部、肘部和肩部关节点的位置.将惯性数据通过蓝牙无线通信方法传到上位机.采用具有毫米级动作... 为了实现实时人体手臂动作捕捉,提出了一种利用惯性传感器实现人体手臂动作捕捉的方法.利用惯性测量单元(IMU)解算出的四元数信息,得到手臂腕部、肘部和肩部关节点的位置.将惯性数据通过蓝牙无线通信方法传到上位机.采用具有毫米级动作捕捉精度的OptiTrack光学动作捕捉设备,得到人体手臂的位置数据,并将其作为基准位置数据.将IMU坐标系下解算出的位置信息变换到OptiTrack坐标系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自由活动环境下的动作跟踪,具有较高的动作捕捉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臂动作捕捉 李代数 扭转和指数映射 惯性测量单元 OptiTrack光学动作捕捉 运动力学链 四元数 蓝牙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作捕捉技术的人体上肢运动舒适性评价 被引量:19
8
作者 李兆波 陶庆 +3 位作者 康金胜 孙文磊 张开拓 王寿栋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8-345,359,共9页
人体上肢生物力学分析对上肢动作优化和相关产品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实时光学动作捕捉系统采集人体在执行指定动作过程中关键点的实时位置,并使用MATLAB软件设计编写了计算方程,重点对人体上肢的实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然后,... 人体上肢生物力学分析对上肢动作优化和相关产品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实时光学动作捕捉系统采集人体在执行指定动作过程中关键点的实时位置,并使用MATLAB软件设计编写了计算方程,重点对人体上肢的实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将人体肢体简化为球棍模型,运用余弦定理反求人体上肢运动过程中各关节角度的变化值,使用逆向动力学方法求解出人体上肢关节力矩的动态变化值以及通过优化计算得到人体上肢主要肌力的变化量。最后,通过计算人体上肢肌肉的实时负荷率来评价人体上肢运动舒适性,并建立了人体上肢运动舒适指数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人体在坐姿下执行指定动作时上肢肌肉处于舒适状态。研究结果为人体上肢动作的深度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捕捉 逆向动力学 肌力 舒适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惯性动作捕捉的人体运动姿态模拟 被引量:18
9
作者 赵正旭 戴欢 +1 位作者 赵文彬 袁洁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5期5-8,共4页
针对人体运动姿态编辑的自由性,提出一种人体运动姿态模拟方法。该方法采用贝塞尔曲线和数值数据编辑人体运动姿态。根据人体运动的特点,在VC++中运用OpenGL构建虚拟人体模型,利用动作捕捉技术设计人体运动姿态的模拟程序。结合人体关... 针对人体运动姿态编辑的自由性,提出一种人体运动姿态模拟方法。该方法采用贝塞尔曲线和数值数据编辑人体运动姿态。根据人体运动的特点,在VC++中运用OpenGL构建虚拟人体模型,利用动作捕捉技术设计人体运动姿态的模拟程序。结合人体关节正常活动范围,对主要关节点的运动姿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利用人体运动数据,驱动虚拟人体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捕捉 3DSUIT系统 人体运动姿态 贝塞尔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作捕捉的计算机动画探讨与实现 被引量:19
10
作者 冯远淑 陈福民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956-960,共5页
探讨了动作捕捉 (motioncapture)技术 ,分析了运动数据的采集方法及其处理技术 ,剖析了 3DStudioMax文件的结构 ,并利用 3DStudioMax文件建立了计算机动画模型 ;在此基础上 ,利用处理后的数据文件驱动该模型 ,实现了计算机动画生成 .最... 探讨了动作捕捉 (motioncapture)技术 ,分析了运动数据的采集方法及其处理技术 ,剖析了 3DStudioMax文件的结构 ,并利用 3DStudioMax文件建立了计算机动画模型 ;在此基础上 ,利用处理后的数据文件驱动该模型 ,实现了计算机动画生成 .最后探讨了其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动画 动作捕捉 捕捉空间 动画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频动作捕捉的针灸手法量化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鹏 孙晓文 +2 位作者 马亚坤 张春新 张文光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4-159,共6页
目的通过对提插和捻转两种针灸手法手部相关关节运动角度的精确测定,为针灸手法提供量化依据。方法招募6名有3年以上针灸经验的针灸师志愿者和1名受试者参与实验。运用NDI视频动作捕捉系统,测定提插和捻转两种针灸手法时前臂、腕关节、... 目的通过对提插和捻转两种针灸手法手部相关关节运动角度的精确测定,为针灸手法提供量化依据。方法招募6名有3年以上针灸经验的针灸师志愿者和1名受试者参与实验。运用NDI视频动作捕捉系统,测定提插和捻转两种针灸手法时前臂、腕关节、拇指和食指掌指关节、拇指和食指指间关节的角度,并比较6名针灸师在人体大腿上操作10次提插、捻转手法时前述关节角度变化幅度的差异。结果针灸师手部主要关节角度的变化幅度无显著差异(P>0.05)。提插手法主要由腕关节的背屈运动完成,幅度为7.23°±1.87°;捻转手法主要由食指指间关节屈曲完成,其中食指第1、2指间关节运动幅度分别为28.33°±2.18°、10.43°±1.69°。结论视频动作捕捉可以作为量化针灸手法参数的方法;不同的针灸操作手法表现出特异性的关节角度变化,特异性的关节角度变化可以作为量化针灸操作手法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手法 针刺 视频动作捕捉 关节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动作捕捉仪在服装工效学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田苗 李俊 《服装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30-34,52,共6页
从发展过程、应用领域和不同产品优缺点的角度出发,对三维动作捕捉仪进行回顾和分析。结合目前服装工效学评价的一般方法,剖析了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及使用三维动作捕捉仪的优势;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回顾,预测了三维动作捕捉仪在服装工效学... 从发展过程、应用领域和不同产品优缺点的角度出发,对三维动作捕捉仪进行回顾和分析。结合目前服装工效学评价的一般方法,剖析了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及使用三维动作捕捉仪的优势;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回顾,预测了三维动作捕捉仪在服装工效学评价领域的发展趋势。结合步态分析和行走模式等生物力学和运动学理论,可以从提高穿着者作业效率、减少职业伤害等角度,为服装及装备的设计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将三维动作捕捉仪与可穿戴设备理念相结合,可以促进服装在健康监控及职业防护等方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捕捉 工效学评价 服装 肢体活动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惯性动作捕捉的主从遥操作关节空间直接控制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学祥 时中 +1 位作者 宋爱国 胡天健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3-288,共6页
为了克服传统主从遥操作方法需要进行大量的正/逆运动学解算且操作复杂、不直观的缺点,利用惯性动作捕捉设备将人体手臂动作信息引入遥操作控制回路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惯性动作捕捉的主从遥操作关节空间直接控制方法.然后,提出了一种基... 为了克服传统主从遥操作方法需要进行大量的正/逆运动学解算且操作复杂、不直观的缺点,利用惯性动作捕捉设备将人体手臂动作信息引入遥操作控制回路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惯性动作捕捉的主从遥操作关节空间直接控制方法.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四元数的关节空间非奇异映射算法,用于构建虚拟手臂模型,并利用该模型直接控制远端机器人的关节空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直接控制远端机器人的关节空间,关节空间控制误差小于0.2°;末端位置控制精度小于10 mm,与基于手控器的传统主从遥操作方法相当.因此,基于惯性动作捕捉的主从遥操作方法不仅可以对远端机器人末端位置进行精确控制,而且可以直接控制远端机器人的关节空间,提高操作者的直观性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从遥操作 惯性动作捕捉 虚拟手臂模型 关节空间映射 四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作捕捉系统和JACK软件的坐姿舒适性分析(英文) 被引量:4
14
作者 陶庆 王寿栋 +2 位作者 康金胜 孙文磊 李兆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1,共11页
坐姿舒适度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概念。目前还没有完善的评价座椅舒适度的方法,现有的评价方法大多是基于单一分析的,缺乏对问题的多方面分析。提出了一种将实际环境中的调查方法与虚拟环境相结合的新方法。首先,利用运动分析鹰... 坐姿舒适度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概念。目前还没有完善的评价座椅舒适度的方法,现有的评价方法大多是基于单一分析的,缺乏对问题的多方面分析。提出了一种将实际环境中的调查方法与虚拟环境相结合的新方法。首先,利用运动分析鹰眼数字系统捕捉参与者的身体运动动作,得到人体在空间中的点位信息,然后,将运动分析EVaRT软件与西门子Jack软件进行实时连接。利用JACK软件中的TAT报表工具输出数据,并在MATLAB中使用自行开发的程序计算出不同座椅坐姿的关节角度、扭矩和肌力,并完成数据分析。在分析了所有的运动研究结果后,发现两种类型的椅子之间差异变得明显。与此同时,研究肌肉舒适度指数,探索新的坐姿舒适度评价方法。将坐姿舒适度指数法与人体数字模型相结合,可以对坐姿舒适性进行分析,可用于优化人体坐姿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裂式座椅 坐姿舒适性 动作捕捉 JACK软件 关节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戏动画中的动作捕捉 被引量:2
15
作者 殷俊 张凯 +1 位作者 崔晋 郑洁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4-457,共4页
简述了动作捕捉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游戏动画制作中动作的特点及运用动作捕捉的技术难点.为了避免传统的动作捕捉方法在游戏动画制作中所遇到的精度与处理速度低的问题,从动作列表和跟踪点设置、布局设计以及动作编辑入手,对原有的动... 简述了动作捕捉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游戏动画制作中动作的特点及运用动作捕捉的技术难点.为了避免传统的动作捕捉方法在游戏动画制作中所遇到的精度与处理速度低的问题,从动作列表和跟踪点设置、布局设计以及动作编辑入手,对原有的动作捕捉的传统标准方法进行了改进.该方法首先对游戏动画动作进行分析,形成相关的动作列表,进而对人体模型树及人体自由度进行分析,得出优化后的跟踪点布局设计,最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人体关节树的分析及运动描述,实现动作编辑,从而实现了捕捉原理上的创新.并且给出了动作捕捉技术在游戏动画制作中应用的整体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动画 动作捕捉 动作列表 跟踪点布局 动作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动作捕捉仪的孕妇裤托腹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6
作者 郑晶晶 阎玉秀 冯继玲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8-134,共7页
为考察孕妇托腹裤的托腹效果,以及孕妇穿着托腹裤时的感受情况,以孕妇裤托腹部位的结构设计为切入点,利用三维动作捕捉仪,以孕妇运动时髋关节角度的变化为参考基准,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所得数据进行显著性检验,并对有效数据进行对比... 为考察孕妇托腹裤的托腹效果,以及孕妇穿着托腹裤时的感受情况,以孕妇裤托腹部位的结构设计为切入点,利用三维动作捕捉仪,以孕妇运动时髋关节角度的变化为参考基准,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所得数据进行显著性检验,并对有效数据进行对比,比较孕妇与正常人体进行下肢体活动时最大髋关节角度差值的大小,结合主观评价实验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孕妇在运动时随着自身孕周的增加,腹围增大,孕肚的重量增大,髋关节最大角度也会增大;通过髋关节角度值大小可判断孕妇裤的托腹效果,即髋关节角度值越小,孕妇裤的托腹效果越好。同时在现有孕妇托腹裤款式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方案,以协助孕妇提升和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裤 托腹裤 托腹效果 三维动作捕捉 髋关节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动作捕捉中的摄像机标定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金剑 陈福民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78-179,181,共3页
摄像机标定是光学动作捕捉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其作用是将摄像机获取的 2D点还原为空间 3D点。其主要工作是若干个摄像机对带有跟踪点的物体进行拍摄 ,根据空间中 3D坐标与摄像机图像中 2D坐标的对应关系 ,建立标定方程 ,对标定方程作一... 摄像机标定是光学动作捕捉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其作用是将摄像机获取的 2D点还原为空间 3D点。其主要工作是若干个摄像机对带有跟踪点的物体进行拍摄 ,根据空间中 3D坐标与摄像机图像中 2D坐标的对应关系 ,建立标定方程 ,对标定方程作一定的变换 ,得到计算相对简单快速的线性方程 ,最终求得用来将 2D点还原成 3D点的六个摄像机内部参数和外部参数 (旋转矩阵和位移坐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捕捉 摄像机标定 坐标转换 平面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动作捕捉的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黄天羽 郭芸莹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808-2815,共8页
为研究面向动作捕捉的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的方法。通过对人体动作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并实现基于动作捕捉数据的预测方法,解决因传感器故障而引起的数据丢失、修正问题。通过模拟实验假设动作序列中某一个传感器发生故障,随后使用8种机器... 为研究面向动作捕捉的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的方法。通过对人体动作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并实现基于动作捕捉数据的预测方法,解决因传感器故障而引起的数据丢失、修正问题。通过模拟实验假设动作序列中某一个传感器发生故障,随后使用8种机器学习方法,利用6种指标进行评估,对比各种方法的预测效果,并将预测后的动作进行可视化。通过实验,随机森林、决策树、最近邻方法对数据的预测准确率能达到90%以上。由此,面向动作捕捉的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方法能够准确地还原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捕捉 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 机器学习 性能评估 动作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作捕捉实现的人机交互工作负荷评价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庆 邓子毅 +1 位作者 程胜龙 刘昕杰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97-1706,共10页
为了定性定量地评估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承受的工作负荷,提出基于动作捕捉技术的人机交互工作负荷的评价方法.首先根据动作数据以及人体参数创建数字虚拟人,并根据欧拉四元数运算规则驱动虚拟人在虚拟空间中运动;然后采用逆动... 为了定性定量地评估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承受的工作负荷,提出基于动作捕捉技术的人机交互工作负荷的评价方法.首先根据动作数据以及人体参数创建数字虚拟人,并根据欧拉四元数运算规则驱动虚拟人在虚拟空间中运动;然后采用逆动力学与Roberson-Wittenburg方法推导虚拟人在执行维修任务过程中所承受的关节力,并用人体的实际用力与人体的最大可用力的比值来衡量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与维修对象交互时产生的工作负荷;再使用动作捕捉设备,针对4个常见的机务维修任务在停机坪上进行维修工作实验,获取相应的动作数据并计算出相应的工作负荷.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可以快速地计算出实验人员在进行维修作业时的工作负荷,并且其计算结果与人的主观反馈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捕捉 虚拟人 机务维修 工作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GB-D摄像机与IMU数据融合的动作捕捉系统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瑒 许林 孙广毅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582-2588,共7页
近年来,低功耗全身动作捕捉在计算机视觉与自动化等领域都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单目深度视觉与基于惯性的动作捕捉系统以其相对低廉的价格、良好的捕捉效果成为中小型用户的首选。然而,这两种系统却具有包括身体遮挡与误差漂移等一系列固... 近年来,低功耗全身动作捕捉在计算机视觉与自动化等领域都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单目深度视觉与基于惯性的动作捕捉系统以其相对低廉的价格、良好的捕捉效果成为中小型用户的首选。然而,这两种系统却具有包括身体遮挡与误差漂移等一系列固有缺陷。因此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基于RGB-D摄像机与惯性测量单元(IMU)数据融合的动作捕捉系统。该系统引入快速遮挡检测、动态阈值判断与权值分配策略,集成惯性测量技术和光学捕捉技术的优点,成本低、不易受环境影响。实验表明基于本方法的动作捕捉系统在精度、可靠性与稳定性上都具有良好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捕捉 数据融合方法 KINECT 惯性测量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