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特殊动产所有权的登记对抗与多重处分——以物权变动的内在逻辑为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陶密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9-118,共10页
基于体系解释,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特殊动产所有权采“交付生效+登记对抗”的物权变动规则,仍遵循债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登记对抗仅用以弥补占有或交付权利外观功能的缺陷与不足,与基于意思主义的登记对抗存在本质区别。一是... 基于体系解释,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特殊动产所有权采“交付生效+登记对抗”的物权变动规则,仍遵循债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登记对抗仅用以弥补占有或交付权利外观功能的缺陷与不足,与基于意思主义的登记对抗存在本质区别。一是交付与登记同为特殊动产所有权的公示方法,交付后生效的特殊动产所有权即使未登记,仍具有绝对效力。二是登记对抗制度主要为削减特殊动产之上善意取得的适用空间,故已经具备登记基础的特殊动产,按交易习惯受让人构成善意取得的,须以出让人为登记名义人作前提。三是当出让人尚未将特殊动产交付他人时,交易双方的登记行为足以吸收观念交付的形式价值,使受让人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动产所有权 交付生效 登记对抗 善意取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动产所有权的善意取得
2
作者 肖锋 李培进 《政法论丛》 CSSCI 1996年第6期23-24,共2页
论动产所有权的善意取得肖锋李培进一、善意取得制度的概念和意义民法上的物,是指作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物,是民事主体能够实际支配的和利用的,并能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物质资料。根据是否因移动而改变作用和降低价值,可以将... 论动产所有权的善意取得肖锋李培进一、善意取得制度的概念和意义民法上的物,是指作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物,是民事主体能够实际支配的和利用的,并能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物质资料。根据是否因移动而改变作用和降低价值,可以将物分为动产和不动产。动产是指能够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意取得制度 善意受让人 动产所有权 所有权 “以手护手”原则 第三人 转让人 取得所有权 无权处分 非法转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述动产所有权的善意取得制度
3
作者 张兰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5-37,共3页
动产所有权的善意取得制度,是为了解决真正的所有人与善意受让人之间的关系而设立的一项物权制度。所谓善意取得,是指受让人以取得动产所有权为目的,而善意接受了没有处分权的让与人所让与的动产,可依法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也称为“即... 动产所有权的善意取得制度,是为了解决真正的所有人与善意受让人之间的关系而设立的一项物权制度。所谓善意取得,是指受让人以取得动产所有权为目的,而善意接受了没有处分权的让与人所让与的动产,可依法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也称为“即时取得”或“善意受让”。近代世界许多国家的民法典中都规定了关于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如《法国民法典》中第二二七九条、二二八零条;《日本民法典》中第一九二条;《苏俄民法典》中第一五二条、一五四条。我国的《民法通则》中虽然没有对动产所有权的善意取得制度作出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意取得制度 动产所有权 让与人 财产所有权 法国民法典 善意受让人 所有人 善意第三人 民法通则 司法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研究 被引量:157
4
作者 王利明 王轶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14,共10页
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生王轶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依学界通说,该制度系指动产占有人以动产所有权的移转或其他物权的设定为目的,移转占有于... 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生王轶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依学界通说,该制度系指动产占有人以动产所有权的移转或其他物权的设定为目的,移转占有于善意第三人时,即使动产占有人无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产善意取得制度 善意受让人 无权处分 转让人 动产所有权 返还请求权 交易安全 处分权人 占有改定 构成要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特殊动产的物权变动与对抗(上)——兼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十条 被引量:21
5
作者 戴永盛 《东方法学》 CSSCI 2014年第5期42-55,共14页
《物权法》第24条关于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特殊动产的物权变动的规定,属于"合意主义"的规范模式(规范类型),即这些特殊动产的物权变动,不以交付或登记为生效要件。特殊动产的物权(及物权变动),系以登记为公示方法,交付不... 《物权法》第24条关于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特殊动产的物权变动的规定,属于"合意主义"的规范模式(规范类型),即这些特殊动产的物权变动,不以交付或登记为生效要件。特殊动产的物权(及物权变动),系以登记为公示方法,交付不是特殊动产物权的公示方法。"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但实际上仅对这些动产的所有权让与有适用意义。"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在规范意义上,本质地不同于"不得对抗第三人"。其所称"善意第三人",原则上只能是善意取得物权或善意取得物权优先顺位的人。关于该物权的善意取得,以取得人已完成该"公示程序"为构成要件。作为动产物权公示方法意义上的"占有",系指"直接占有";动产物权的公示方法,在物权变动的情况下,多说成是"交付",而不说"占有",但两者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对于"让与返还请求权"和"占有改定",不应适用善意取得。特殊动产的所有权的善意取得和抵押权的善意取得,应以取得人已登记为所有权人或抵押权人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动产 一物二卖 物权变动 物权公示 物权对抗 善意取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特殊动产的物权变动与对抗(下)——兼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十条 被引量:16
6
作者 戴永盛 《东方法学》 CSSCI 2014年第6期28-48,共21页
我国《物权法》规定,动产物权因法律行为而变动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以交付为条件;同时还规定,特殊动产物权未登记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时下理论界与实务部门对我国特殊动产物权变动规则均有不同的见解。本刊特约戴永盛先生就此撰文,... 我国《物权法》规定,动产物权因法律行为而变动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以交付为条件;同时还规定,特殊动产物权未登记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时下理论界与实务部门对我国特殊动产物权变动规则均有不同的见解。本刊特约戴永盛先生就此撰文,因该文篇幅过长,分两期刊登。该文上半部分内容详见《东方法学》2014年第5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权变动 动产抵押 动产物权 买卖合同 所有权 善意取得 善意第三人 抵押权登记 买受人 质押合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动产物权变动的规则——兼评《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十条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霞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6-102,共7页
《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10条一方面肯定均未交付时登记可先于一般债权人取得特殊动产的所有权,一方面又规定交付优先于登记取得物之所有权。交付产生的物权变动公示效力小于登记产生的物权变动公示效力,法律却规定交付的买受人优先于登... 《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10条一方面肯定均未交付时登记可先于一般债权人取得特殊动产的所有权,一方面又规定交付优先于登记取得物之所有权。交付产生的物权变动公示效力小于登记产生的物权变动公示效力,法律却规定交付的买受人优先于登记的买受人取得所有权,这显然违背了法理。登记的公示效力具有独立性,在一定条件下仅登记不为交付亦可产生物权变动效力且该变动具对抗效力;登记对抗的实质是对物权变动相对人未为登记时善意第三人可基于善意取得制度优先取得物权的提醒。间接交付不转移物的实际占有的情形下,物权变动的公示效力大大减损。因而,有必要根据交付的形式区分善意取得的具体构成,以达到均衡当事人之间利益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动产 一物多卖 登记对抗 善意取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动产物权变动:从形式质疑到价值判断 被引量:4
8
作者 沈健州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7-71,共5页
关于特殊动产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不同讨论者对交付说在形式规范层面展开的质疑仅是分歧的表象,分歧的实质在于对交易安全保护的不同价值立场。在形式规范层面的讨论难以得出统一结论的情况下,论证的重心应转向解释结论在价值判断层面... 关于特殊动产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不同讨论者对交付说在形式规范层面展开的质疑仅是分歧的表象,分歧的实质在于对交易安全保护的不同价值立场。在形式规范层面的讨论难以得出统一结论的情况下,论证的重心应转向解释结论在价值判断层面的正当性。特殊动产一物二卖中前后两个买受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与无权处分中权利人和受让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在构成上有实质的相似性,应得到相同的价值判断。因此,应将《物权法》第24条规定的“善意第三人”解释为满足善意取得构成要件的第三人。“既登记为所有权人又占有标的物”这一权利外观可以产生公信力,特殊动产适用善意取得不存在逻辑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动产 物权变动 登记对抗 善意取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我国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思考
9
作者 李明良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6-49,共4页
一所谓动产善意取得,指无处分权的动产占有人基于移转动产所有权或设立其它物权之目的,将该动产转让给第三人,受让人因取得该动产时是善意的而即时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或设定于其上的其它物权。故善意取得制度亦称即时取得制度。
关键词 善意取得制度 动产交付 善意受让人 让与人 财产所有权 无处分权人 动产所有权 权利人 物权 所有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动产善意取得制度
10
作者 张燕强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36-40,共5页
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是财产权制度中一项重要制度。所谓动产善意取得,又称即时取得,是指动产让与人以动产所有权或其他物权的移转或设定为目的而让与该动产,即使没有让与权,但受让人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则受让人将依法即时取得该动产... 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是财产权制度中一项重要制度。所谓动产善意取得,又称即时取得,是指动产让与人以动产所有权或其他物权的移转或设定为目的而让与该动产,即使没有让与权,但受让人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则受让人将依法即时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或其他物权。民法上的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由来已久。它最早源于日耳曼法中的“以手护手”(Handmuss Hand Wahren)原则。据此,权利人将自己的财产让与给他人占有时,只得向占有人请求返还占有物,如果占有人将财产转让给第三人时,原权利人不得向第三人请求返还原物,而只得向占有人(转让人)请求赔偿损失。这一原则,后来便演进为近现代民法广为接受的动产善意取得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意取得制度 动产 善意受让人 动产所有权 善意占有 他物权 转让人 赔偿损失 返还原物 财产转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所有权的动产质押有效吗
11
作者 景隆 《农业知识》 2001年第10期49-49,共1页
编辑同志: 我外出打工,家中无人,把价值10000余元的家电交由远亲田某保管。在我外出期间,田某未经我的同意。
关键词 所有权 动产质押 出质人 担保法 善意取得 质押物 质权人 赔偿责任 处分权 三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法典物权编所有权规则立法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华彬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23,共11页
所有权系所有权人对于所有物,于法律限制的范围内,实施完整、全面、永久与整体支配(管领)的权利,系典型的物权或物权的原型,且为人民生活的基础。所有权在民法(私法)、公法、社会法乃至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中占据核心和关键地位,系一个... 所有权系所有权人对于所有物,于法律限制的范围内,实施完整、全面、永久与整体支配(管领)的权利,系典型的物权或物权的原型,且为人民生活的基础。所有权在民法(私法)、公法、社会法乃至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中占据核心和关键地位,系一个国家的人民、社会与政府不可或缺的根本财产制度。所有权制度及其规则在全部民法典(尤其是物权编)居枢纽地位。我国编纂民法典物权编时,宜从所有权的含义与其权能的分隔,所有权的类型的统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诸规则,相邻关系的新内容(形态),占有脱离物的善意取得,遗失物、埋藏物、漂流物、隐藏物与沉没物(品)的所有权归属及报酬请求,取得时效,无主物的先占以及附合、混合与加工等方面予以建构、厘定、丰富和完善。在我国处于新的历史起点的现今,经由厘定、建构、丰富、完善财产所有权制度及其规则来保障人民通过劳动而获得的财产,其含义深刻、隽永,实不可小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有权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动产所有权的特殊取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善意取得制度研究
13
作者 王济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7-129,共3页
善意取得制度对从事交易的善意第三人来说是权利保护,对原财产所有人或经营人的物上追及权来说则是限制。我国民事立法关于善意取得制度的规范不够系统、严密,只有动产所有权善意取得的零散规定,并未涉及动产质权的善意取得,这方面的理... 善意取得制度对从事交易的善意第三人来说是权利保护,对原财产所有人或经营人的物上追及权来说则是限制。我国民事立法关于善意取得制度的规范不够系统、严密,只有动产所有权善意取得的零散规定,并未涉及动产质权的善意取得,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也相对较少。本文着重从要件构成方面详细阐述了动产所有权的善意取得和动产质权的善意取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意取得 动产所有权 动产质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善意取得制度
14
作者 胡健仪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2年第S2期77-79,共3页
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 ,它极大了保证了交易安全与快捷。本文分析了善意取得制度是如何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以及如何平衡所有人与第三人的利益 ,并进一步指出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及法律效果。但这一制度在我国并没有真... 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 ,它极大了保证了交易安全与快捷。本文分析了善意取得制度是如何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以及如何平衡所有人与第三人的利益 ,并进一步指出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及法律效果。但这一制度在我国并没有真正构建起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 ,这一制度对我国有明显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意取得 所有权 动产 无权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权、典当及相关法律问题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灵海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73-75,共3页
关键词 典权人 出典人 用益物权 相关法律 使用收益 典物 取得所有权 回赎权 动产 《担保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法应当规定占有时效制度
16
作者 刘士国 《现代法学》 1985年第2期77-78,共2页
我国民法要不要规定占有时效制度,在民法起草中意见颇不一致。作者近来曾在沈阳等地调查,发现各基层法院都有数件年深日久的积案,其中不只是债权方面的纠纷,也有些是所有权方面的纠纷。有这样一个案例:甲(女)与乙(男)系叔嫂关系,土改时... 我国民法要不要规定占有时效制度,在民法起草中意见颇不一致。作者近来曾在沈阳等地调查,发现各基层法院都有数件年深日久的积案,其中不只是债权方面的纠纷,也有些是所有权方面的纠纷。有这样一个案例:甲(女)与乙(男)系叔嫂关系,土改时住沈阳市郊农村,共有砖瓦房两间。一九四九年甲与其夫(巳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民法 时效制度 占有不动产 行使权利 时效取得 所有权 社会经济秩序 权利人 他人财物 砖瓦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