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辨性阅读教学之劣构问题情境探索
1
作者 黄淑梅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46-48,共3页
思维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思辨性阅读教学中的劣构问题情境探索,是对思维能力培养的积极建构。从劣构问题的多元选择性、矛盾冲突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情境探索,助力思维生长,提升思维品质。劣构问题情境应成为学生思维发展... 思维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思辨性阅读教学中的劣构问题情境探索,是对思维能力培养的积极建构。从劣构问题的多元选择性、矛盾冲突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情境探索,助力思维生长,提升思维品质。劣构问题情境应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依托与载体,促进高阶思维与深度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辨性阅读 劣构问题 真实情境 思维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劣构问题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以“红旗河”工程的可行性分析为例
2
作者 李偏 徐从安 《教育界》 2020年第19期4-5,共2页
对于良构问题,学生可以从原有知识体系中,根据地理学原理或规律找到答案;但是劣构问题常不受知识领域和课堂学习内容的限制,解决方法具有多样性,所以很难在答案上实现统一。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用地理眼发现生活中的地理学劣构问题,在不... 对于良构问题,学生可以从原有知识体系中,根据地理学原理或规律找到答案;但是劣构问题常不受知识领域和课堂学习内容的限制,解决方法具有多样性,所以很难在答案上实现统一。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用地理眼发现生活中的地理学劣构问题,在不确定因素影响下,对地理事物的发展演化做出合理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劣构问题 社会热点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生物学劣构问题设计与教学——以“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学为例
3
作者 郑静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第1期134-135,共2页
以“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学为例,通过确定活动目标、创设情境、设计问题、解决问题、表达交流及归纳总结等劣构问题设计与教学,促进学生关注生产和生活实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关键词 劣构问题 情境 核心素养 生物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劣构问题”有风景——在“知识论坛”中知识建构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4
作者 李双君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第7期64-65,共2页
知识建构教学实践项目是近三年来我校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育技术专业博士生陈静萍女士开展的一项教育科学研究实践项目。主要研究学生如何使用“知识论坛”(一种网络在线学习平台)进行建构性的知识学习和评价。在研究活动中,学生形... 知识建构教学实践项目是近三年来我校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育技术专业博士生陈静萍女士开展的一项教育科学研究实践项目。主要研究学生如何使用“知识论坛”(一种网络在线学习平台)进行建构性的知识学习和评价。在研究活动中,学生形成“知识建构共同体”,针对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探究活动,形成初步的见解,并将这些见解在公共知识空间中公开,而后共同对这些见解进行评点、质疑、改进、丰富和汇总,最后达到学习共同体思想和知识的“生长发展”,并可能延伸出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建共同体 教学实践 教学 劣构问题 论坛 风景 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技术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教学中良构问题的劣构化——再谈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3
5
作者 林勤 《物理教学探讨》 2020年第9期55-60,共6页
劣构问题是指问题的构成存在着不可知部分,如目标、条件界定含糊不清或缺少限定,具有多种解决方法和途径或根本不存在,可能具有多种问题的结果等,是高阶思维能力具体的表现之一。培养学生劣构问题的解决能力,就需要在物理教学中呈现出... 劣构问题是指问题的构成存在着不可知部分,如目标、条件界定含糊不清或缺少限定,具有多种解决方法和途径或根本不存在,可能具有多种问题的结果等,是高阶思维能力具体的表现之一。培养学生劣构问题的解决能力,就需要在物理教学中呈现出劣构问题,可以通过情境设置、改变边界条件的办法将良构问题劣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思维 劣构问题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课堂劣构性问题设计策略研究——以“喀斯特地貌”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耿婧婧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6-29,14,共5页
当前,中学地理课程更加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良性结构问题相比,劣构性问题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深入分析劣构性问题特征及解决过程的基础上,以高中“喀斯特地貌”一节为例,提出课堂劣构性问题设计可按照以... 当前,中学地理课程更加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良性结构问题相比,劣构性问题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深入分析劣构性问题特征及解决过程的基础上,以高中“喀斯特地貌”一节为例,提出课堂劣构性问题设计可按照以下策略进行:围绕教学目标,选择恰当情境;基于学生认知规律,设置劣构性问题;基于学情,追求“可变性”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课堂 问题 真实情境 喀斯特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化——让学习深度发生 让思维深度发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许憬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第1期49-52,共4页
计算机学科里的结构化是通过界定、提炼、约简和形式化,从混沌的信息中抽取核心内容,将复杂、模糊的劣构问题,转化成简单、清晰的良构问题,并以适当的计算结构来表述问题解决中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最终达到计算模型的自动化实现。结... 计算机学科里的结构化是通过界定、提炼、约简和形式化,从混沌的信息中抽取核心内容,将复杂、模糊的劣构问题,转化成简单、清晰的良构问题,并以适当的计算结构来表述问题解决中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最终达到计算模型的自动化实现。结构化方法源于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但又超越了算法,它提供的不仅是一项具体的学科知识、学科方法,更是一种问题解决的全新思维方式。计算思维下的结构化,体现了计算机算法形式的本质特征,它贯穿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包括数据的结构化、分析的结构化、设计的结构化和编码的结构化。本文结合实践从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四个方面阐述结构化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方法 计算机算法 计算思维 计算机学科 学科方法 逻辑关系 劣构问题 思维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