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患者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武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0期3775-3776,共2页
目的探讨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54例高龄骨质疏松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接受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统计患者手... 目的探讨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54例高龄骨质疏松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接受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统计患者手术情况,术后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比较手术前后VAS、Harris评分变化。结果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63. 34±6. 25) min、(321. 52±42. 23) ml、(4. 63±1. 32) d、(13. 53±2. 45) d。术后6个月,54例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0. 74%(49/54)。术后3、6个月VAS低于术前,术后3、6个月Harris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股骨转子间骨折 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于金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4期64-64,共1页
目的:讨论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2018年1-10月收治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指标:手术指标、治疗优良性、VAS评分。结... 目的:讨论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2018年1-10月收治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指标:手术指标、治疗优良性、VAS评分。结果:4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63.45±6.3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21.63±42.34)mL,平均住院时间(4.74±1.43)d,平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3.64±2.56)d。治疗优良率97.50%。术后2个月VAS评分(2.84±0.96)分,术后5个月VAS评分(2.28±0.69)分。结论: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术的实施可有效提高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疼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术 骨质疏松 股骨转子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加长柄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重度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效果分析
3
作者 郑文迪 彭普基 +2 位作者 杨家浩 张宏军 尚双杰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608-611,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加长柄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重度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某院收治的重度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股骨髓腔Dorr分型C型)95例,将采用股骨加长柄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47... 目的:探讨股骨加长柄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重度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某院收治的重度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股骨髓腔Dorr分型C型)95例,将采用股骨加长柄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47例患者列为观察组,采用传统股骨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48例患者列为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疗效、Harris髋关节评分、生活质量[健康状态调查量表36项(SF-36)]评分、疼痛情况[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9.36%)高于对照组(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观察组Harris髋关节评分[(47.35±6.35)分、(63.53±10.06)分、(72.24±11.63)分]高于对照组[(44.56±5.43)分、(49.66±8.71)分、(56.76±9.11)分](P<0.05);观察组SF-36评分[(70.35±8.26)分、(76.39±9.37)分、(80.43±9.17)分]高于对照组[(66.54±8.69)分、(69.66±9.91)分、(72.24±12.27)分](P<0.05);观察组VAS评分[(3.12±0.85)分、(1.89±0.10)分、(1.09±0.10)分]低于对照组[(3.66±1.01)分、(2.46±0.17)分、(1.48±0.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38%)低于对照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加长柄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重度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效果显著,可以提升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假体松动、脱位或假体周围骨折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质疏松 股骨加长假体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和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4
作者 马国栋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7期35-37,共3页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和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微山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和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微山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PFNA内固定术,研究组实施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髋关节功能。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FNA内固定术和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均较好,选择PFNA内固定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选择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能够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建议临床根据患者需求选择手术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 加长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手术路径行半髋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左英 李军 +1 位作者 王新泉 范忠君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6期25-29,共5页
目的 探讨两种手术路径行半髋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路径不同分为研究组(34例)及对照组(26例)。研究组采用经股骨大转子骨折线路径行生物型加长柄半... 目的 探讨两种手术路径行半髋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路径不同分为研究组(34例)及对照组(26例)。研究组采用经股骨大转子骨折线路径行生物型加长柄半髋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先将骨折复位再行生物型加长柄半髋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住院时间,术后3、6个月Harris评分及术后1 d、术后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52.65±3.74)min短于对照组的(62.11±4.28)min、术中出血量(167.21±5.10)ml少于对照组的(184.23±8.6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6个月Harris评分分别为(83.88±1.89)、(87.68±1.79)分,高于对照组的(78.69±2.45)、(83.88±1.03)分,术后1 d、术后6个月VAS评分分别为(2.62±1.02)、(1.44±0.75)分,低于对照组的(4.54±0.71)、(2.50±0.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均未出现髋关节脱位。结论 经股骨大转子骨折线路径行生物型加长柄半髋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与常规后外侧入路相比,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患侧髋关节疼痛轻、髋关节功能恢复快,早期疗效更好,是一种理想的可行的手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股骨大转子骨折线路径 生物型加长 置换术 股骨转子间骨折 高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