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IFOF的疗效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瀚
林树体
劳贵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0-42,共3页
目的分析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IFOF)中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
目的分析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IFOF)中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观察组给予PFNA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方面对比,均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下地负重行走时间方面对比,均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7%、6.7%,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后各时间段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这两个时间段的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这两个时间段髋关节评分对比,对照组评分明显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后半年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对照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四个维度方面的评分均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的特点,而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具有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的特点。两种手术方法各有优势,所以在选择方面应该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粗隆间骨折
骨水泥
加长
柄
人工
股骨头
置换
股骨
近端防旋髓内钉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骨水泥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28例
被引量:
12
2
作者
许伟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07-1008,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8例,均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开始负重行走时间1~2周。结果:随访12~60个月,期间X线均提示假体位置良好,无明显下沉松动,无假体松动、脱位...
目的:探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8例,均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开始负重行走时间1~2周。结果:随访12~60个月,期间X线均提示假体位置良好,无明显下沉松动,无假体松动、脱位,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股骨粗隆部骨折均愈合,无一例发生关节脱。术后根据Harris评分,优8例,良15例,中4例,差1例,优良率82%。结论:非骨水泥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较满意的方法,能有效减轻髋关节疼痛,减少老年人因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能存在中晚期并发症,对于较年轻患者的疗效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骨折
人工
股骨头
置换术
非骨水泥长
柄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IFOF的疗效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瀚
林树体
劳贵昌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0-42,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IFOF)中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观察组给予PFNA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方面对比,均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下地负重行走时间方面对比,均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7%、6.7%,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后各时间段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这两个时间段的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这两个时间段髋关节评分对比,对照组评分明显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后半年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对照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四个维度方面的评分均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的特点,而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具有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的特点。两种手术方法各有优势,所以在选择方面应该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合理选择。
关键词
股骨
粗隆间骨折
骨水泥
加长
柄
人工
股骨头
置换
股骨
近端防旋髓内钉
疗效
Keywords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
Artificial bone replacement with long handle of bone cement
Anticircumflex intramedullary nail at the proximal end of femur
Curative effect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骨水泥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28例
被引量:
12
2
作者
许伟国
机构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07-1008,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8例,均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开始负重行走时间1~2周。结果:随访12~60个月,期间X线均提示假体位置良好,无明显下沉松动,无假体松动、脱位,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股骨粗隆部骨折均愈合,无一例发生关节脱。术后根据Harris评分,优8例,良15例,中4例,差1例,优良率82%。结论:非骨水泥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较满意的方法,能有效减轻髋关节疼痛,减少老年人因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能存在中晚期并发症,对于较年轻患者的疗效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股骨
骨折
人工
股骨头
置换术
非骨水泥长
柄
骨质疏松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IFOF的疗效
张瀚
林树体
劳贵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非骨水泥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28例
许伟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