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式结果加重犯适用的限制路径 |
陈洪兵
|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论数额加重犯的未遂犯 |
周铭川
|
《交大法学》
CSSCI
|
2018 |
5
|
|
3
|
论抢劫罪情节加重犯的认定思路与方法 |
黄祥青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1
|
|
4
|
结果加重犯刑事责任根据及其合理性问题探讨 |
李邦友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6
|
|
5
|
关于抢劫罪中部分情节加重犯的认定 |
张本勇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0
|
|
6
|
故意伤害罪的二重的结果加重犯性质探究——以故意伤害罪的比较法为视角 |
杜文俊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7
|
结果加重犯基本行为和加重结果的关系研究 |
郭莉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8
|
结果加重犯基本行为的判断规则——兼对日本相关学说的评述 |
邓毅丞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9
|
结果加重犯既遂之争议问题新探 |
陆诗忠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10
|
结果加重犯之基本问题再研究 |
陆诗忠
|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11
|
绑架罪情节加重犯研究 |
周铭川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12
|
多次加重犯限缩论 |
邓超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10
|
|
13
|
论多次加重犯的“次” |
吴亚安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4
|
结果加重犯的结构及其未遂形态问题 |
金泽刚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
9
|
|
15
|
情节加重犯基本问题研究 |
王志祥
|
《政法论丛》
|
2007 |
12
|
|
16
|
论结果加重犯的因果关系——以抢劫、强奸等罪的结果加重犯为例 |
金泽刚
|
《东方法学》
|
2013 |
7
|
|
17
|
情节加重犯研究 |
肖中华
|
《法治研究》
|
2012 |
6
|
|
18
|
美国重罪谋杀罪规则:类型归属与理论研究——与我国结果加重犯的对比及其启示 |
邓毅丞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9
|
论加重犯之加重因素 |
楼伯坤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20
|
日本刑法结果加重犯中的共犯的理论与实践 |
李邦友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9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