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前泥盆纪构造演化:从华夏地块到加里东期造山带 被引量:377
1
作者 舒良树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8-431,共14页
在全球Rodinia超大陆的构造框架中,华夏地块占有突出的地位。然而,华夏地块在国内一直存在不同认识,其核心一是年龄,二是范围。根据出露在研究区的中一高级变质岩、韧滑流变形迹和近年大批高质量测年数据,认为华南曾经存在过一个... 在全球Rodinia超大陆的构造框架中,华夏地块占有突出的地位。然而,华夏地块在国内一直存在不同认识,其核心一是年龄,二是范围。根据出露在研究区的中一高级变质岩、韧滑流变形迹和近年大批高质量测年数据,认为华南曾经存在过一个前成冰纪的古老基底,由元古代片岩、片麻岩、混合岩等组成,原岩为碎屑岩、火山岩和深成侵入岩,最老年龄达2Ga,习称华夏地块,但范围比Grabau描述的要小。在8~9亿年间,伴随古华南洋的闭合,华夏地块与扬子陆块碰撞聚合,成为Rodinia超大陆的一部分。聚合不久,受成冰纪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的影响,原华夏地块被肢解成浙南-闽北、赣中-赣南和云开大山三个古陆残块,中间是裂谷或海槽。其裂解残块集中分布在绍兴-江山-萍乡断裂和政和-大埔断裂之间的地带内,结束了其完整古陆块的历史。震旦纪-早古生代,这些海槽被进一步扩张变宽,其内被巨厚的碎屑岩(含灰岩)、浊积岩层所充填,但缺少同期蛇绿岩和火山岩,暗示拉张强度没有深达上地幔,为一被动陆缘环境。最新年代学结果表明,原定早古生代的蛇绿岩和火山岩均为前震旦纪的年龄,8~9亿年居多,原先的早古生代构造格架需要再研究。到志留纪,华南发生了强烈的构造-热事件,导致震旦纪-早古生代海槽关闭,巨厚沉积物褶皱隆升,在元古代变质基底上形成了加里东期褶皱造山带。其造山的驱动力目前尚未明确。此期褶皱变形、韧滑流变非常普遍,有推覆与走滑两种,变形峰期在420~400Ma。同时,还发生了强烈的花岗岩浆活动:岩浆峰期为430~400Ma,但绝大多数是过铝质的S型花岗岩,Ⅰ型花岗岩少见。之后,晚泥盆世砂砾岩层呈角度不整合大规模地覆盖在整个华南前泥盆纪岩层之上;至此,研究区和江南等邻区的沉积环境与古地理才得以真正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地块 加里东褶皱带 测年数据 构造演化 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南迳盆地加里东期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帅 巫建华 +1 位作者 丁辉 黄美化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05-1919,共15页
赣南南迳盆地位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中西部,盆地内火山岩组合常因风化强烈,出露不好,长期被认为属于中生代火山岩系的一部分。该火山岩组合与下伏晚奥陶世地层呈整合接触,与上覆中泥盆世地层呈角度不整合,应为早古生代火山岩组合,但缺乏... 赣南南迳盆地位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中西部,盆地内火山岩组合常因风化强烈,出露不好,长期被认为属于中生代火山岩系的一部分。该火山岩组合与下伏晚奥陶世地层呈整合接触,与上覆中泥盆世地层呈角度不整合,应为早古生代火山岩组合,但缺乏精确的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制约。对南迳盆地火山岩进行了锆石U-Pb年龄、Sr-Nd-O同位素及地球化学研究。安山岩和英安岩SHRIPM锆石U-Pb年龄分别为442.1±3.9Ma和439.9±3.7Ma,表明一次晚奥陶世末期—早志留世初期的岩浆事件。微量元素分析显示,Rb、K和轻稀土元素富集,Nb、Ta、Zr、Hf、Ti元素亏损,Nb/U、Nb/Th、Ti/Yb值较低,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负Eu异常,主量元素贫钛、富铝。研究认为,南迳盆地火山岩是早古生代时期,随着南华洋关闭、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发生碰撞,地壳加厚、岩石圈地幔拆沉、软流圈上涌,导致EMI型富集地幔与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加里东褶皱带 锆石U-PB年龄 早古生代 赣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造山带核部韧性剪切的岩石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钟增球 游振东 +1 位作者 索书田 韩郁菁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秦岭群属于秦岭造山带核部杂岩。它卷入了加里东褶皱带,表现出强烈的韧性再造特征。发育有一系列北西西向的韧性剪切带,组成剪切带阵列。其中包括秦岭群北缘的军马河—马蹄湾韧性推覆剪切带,南部边缘的寺坪—马山口韧性剪切带及秦岭群... 秦岭群属于秦岭造山带核部杂岩。它卷入了加里东褶皱带,表现出强烈的韧性再造特征。发育有一系列北西西向的韧性剪切带,组成剪切带阵列。其中包括秦岭群北缘的军马河—马蹄湾韧性推覆剪切带,南部边缘的寺坪—马山口韧性剪切带及秦岭群内部的韧性剪切带等。其边缘韧性剪切带乃是秦岭群与南北相邻变质古生界之间的构造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剪切 秦岭造山 核部 剪切 加里东褶皱带 糜棱岩化 北西西 推覆 杂岩 超糜棱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秦岭铀成矿带天水—宝鸡地区铀成矿条件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于宏伟 刘坤鹏 王凯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60-361,共2页
<正>1地质概况北秦岭铀成矿带东起陕西省商南,西至甘肃省天水,呈近东西向伸展。长约550 km,宽40~60 km,面积约22万km2,是较窄长的一个地质单元。北秦岭成矿带所处大地构造单元属昆仑—秦岭活动带北带的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该区... <正>1地质概况北秦岭铀成矿带东起陕西省商南,西至甘肃省天水,呈近东西向伸展。长约550 km,宽40~60 km,面积约22万km2,是较窄长的一个地质单元。北秦岭成矿带所处大地构造单元属昆仑—秦岭活动带北带的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该区经历了多期次构造—岩浆—变质作用,地质构造强烈复杂,是一条重要的花岗岩型、花岗伟晶岩型和变质混合岩型铀成矿带。天水—宝鸡地区位于北秦岭铀成矿带西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成矿 北秦岭 宝鸡地区 混合岩化 加里东褶皱带 花岗岩型铀矿 成矿 地质单元 大地构造单元 变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元古代湘桂海盆及邻区构造属性的探讨 被引量:54
5
作者 许效松 刘伟 +1 位作者 门玉澎 张海全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90-1904,共15页
新元古代的湘桂海盆夹持在中上扬子陆块的东南缘与华夏地块群之间,是古华南洋与下扬子陆块俯冲碰撞后在西南方向的残留海。东段古华南洋俯冲的地质记录发生在860~1034Ma间,为绍兴-江山-萍乡碰撞带,形成江南岛弧造山带;西段古华南洋与... 新元古代的湘桂海盆夹持在中上扬子陆块的东南缘与华夏地块群之间,是古华南洋与下扬子陆块俯冲碰撞后在西南方向的残留海。东段古华南洋俯冲的地质记录发生在860~1034Ma间,为绍兴-江山-萍乡碰撞带,形成江南岛弧造山带;西段古华南洋与上扬子陆块俯冲的构造地质记录,推测在湖南的新化-城步至广西的三江一带,时间为850~820Ma,形成雪峰-四堡岛弧造山带,但无陆陆碰撞的记录。东、西两段构造活动有近1亿年至数十百万年的时间差,为湘桂海盆在停止扩张的洋底上提供了发育的空间,并转为弧前-深海盆地。由萍乡向南西方向至湖南茶陵-郴州为一结合带,西侧的沉积物属扬子沉积构造域和湘桂海盆,沉积了细屑浊积岩和硅泥质岩;东侧为华夏沉积构造域,包括赣、闽和粤北,充填了与热活动有关细碧岩、含铁石英岩和火山碎屑沉积岩;郴州至贺县间,有一东-西向的古南岭裂陷海与之相连,是分隔云开地块、粤东南地块与罗霄-武夷地块的深海槽。在早古生代构造旋回中,湘桂海盆、古南岭海槽以及华夏沉积构造域,分别转为不同构造走向的湘桂加里东褶皱带和华南加里东造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桂残留海盆 扬子沉积构造域 华夏沉积构造域 湘桂加里东褶皱带 华南加里东造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质构造的再认识 被引量:65
6
作者 王鹤年 周丽娅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7-465,共9页
近年来地质构造理论及测试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华南地质构造的研究积累了不少新资料和同位素年龄测试新数据,为检验以往对华南地质构造的认识提供了更多的科学依据,也为推动华南地质构造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根据以往的工... 近年来地质构造理论及测试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华南地质构造的研究积累了不少新资料和同位素年龄测试新数据,为检验以往对华南地质构造的认识提供了更多的科学依据,也为推动华南地质构造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根据以往的工作成果,提供了闽北及云开大山的有关资料,对华南地质构造格局进行了再认识。认为华夏古陆应该肯定,但范围还需探讨,华南大地构造基本格局为两陆夹一盆。晋宁运动时,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对接;加里东运动使两陆块间洋盆褶皱迴返,形成统一陆块;海西-印支期,华南地质构造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华夏地块 地质构造 云开地体 加里东褶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白干湖钨锡矿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4
7
作者 曹勇华 赖健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44-650,共7页
白干湖钨锡矿床位于新疆祁漫塔格加里东褶皱带的转折部位,是东昆仑西段1个较好的钨锡(金)矿区,对白干湖矿区主成矿阶段形成的含黑钨矿石英脉中发育的包裹体进行岩相学及测温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区主要发育3类包裹体:气液两相水溶... 白干湖钨锡矿床位于新疆祁漫塔格加里东褶皱带的转折部位,是东昆仑西段1个较好的钨锡(金)矿区,对白干湖矿区主成矿阶段形成的含黑钨矿石英脉中发育的包裹体进行岩相学及测温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区主要发育3类包裹体: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Ⅰ)、水溶液CO2三相包裹体(Ⅱ)以及纯CO2两相包裹体(Ⅲ);Ⅰ型包裹体液相组分主要为NaCl水溶液,含少量KCl,其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160-310℃,盐度为1.82%-16.43%;Ⅱ型水溶液CO2三相包裹体气相组分含有CO2及CH4等组分,均一温度为247-320℃,w(NaCl)为2.8%-9.4%;Ⅲ型CO2两相包裹体含量较少,均一温度为19.8-27.7℃;白干湖钨锡矿床成矿流体为中低盐度、中高温的NaCl-H2O-CO2体系。在成矿过程中,由于温度及压力降低,流体发生相分离成为较高盐度的水溶液流体和较低盐度的富CO2流体,钨锡成矿物质趋向于富集在中高盐度水溶液相中,并导致白干湖钨锡矿的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加里东褶皱带 钨锡矿 新疆祁漫塔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缅甸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及其矿产资源(一) 被引量:7
8
作者 吴良士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6-176,F0003,共2页
缅甸位于印度板块东侧,其地质构造受印度板块向北俯冲影响十分明显,并且基本上可分为近于SN向延伸的三大部分。东部包括掸邦、克钦邦和克伦邦部分,为加里东褶皱带,上部有发育的晚古生代地台型沉积盖层;中部包括实皆省、曼德勒省、勃固省、
关键词 成矿地质特征 矿产资源 缅甸 加里东褶皱带 印度板块 地质构造 沉积盖层 晚古生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浙赣金铜多金属矿床构造动力-火山岩浆同步一体成矿模式
9
作者 冯志文 夏卫华 +2 位作者 刘丹英 张德会 李鹏飞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29-31,共3页
闽浙赣金铜多金属矿床构造动力-火山岩浆同步一体成矿模式冯志文,夏卫华,刘丹英,张德会,李鹏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研究区横跨扬子地台和华南加里东褶皱带两大构造单元,且以华南加里东褶皱带为其主体组成部分。中... 闽浙赣金铜多金属矿床构造动力-火山岩浆同步一体成矿模式冯志文,夏卫华,刘丹英,张德会,李鹏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研究区横跨扬子地台和华南加里东褶皱带两大构造单元,且以华南加里东褶皱带为其主体组成部分。中生代以来,印支-燕山运动将其卷入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动力 铜多金属矿床 成矿模式 火山岩浆 加里东褶皱带 构造单元 韧性剪切 基底变质岩 成矿流体 火山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音塔拉砂岩型铀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10
作者 张建华 陆勇 +1 位作者 李佳 王子龙 《矿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688-,共1页
1区域地质背景巴音塔拉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与内蒙古海西褶皱带接合部位,属于二连盆地腾格尔坳陷南缘的次级构造单元。它是在加里东褶皱带基底上发展起来,由温都尔庙-多伦复背斜演化而来的温都尔庙隆升带上的北北东向狭长断陷系列湖盆之一... 1区域地质背景巴音塔拉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与内蒙古海西褶皱带接合部位,属于二连盆地腾格尔坳陷南缘的次级构造单元。它是在加里东褶皱带基底上发展起来,由温都尔庙-多伦复背斜演化而来的温都尔庙隆升带上的北北东向狭长断陷系列湖盆之一凹陷主体呈北东向展布,呈狭长的"L"形,凹陷基底由下二叠统海底火山喷发建造和上侏罗统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及熔岩组成,东南侧蚀源区出露大面积燕山期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都尔庙 砂岩型铀矿床 加里东褶皱带 下二叠统 二连盆地 次级构造单元 上侏罗统 地球化学特征 腾格尔 区域地质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南平A型花岗岩与31号花岗伟晶岩脉的成因关系讨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大为 唐勇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71-,共1页
福建南平A型花岗岩与31号花岗伟晶岩脉位于华南褶皱系东缘,其东部与东南沿海褶皱系相邻。它恰处于闽西北加里东褶皱带、闽西南海西-印支坳褶区和闽东燕山断坳区三大构造旋回域的接合部位。对南平伟晶岩田的形成影响最明显的是闽西北加... 福建南平A型花岗岩与31号花岗伟晶岩脉位于华南褶皱系东缘,其东部与东南沿海褶皱系相邻。它恰处于闽西北加里东褶皱带、闽西南海西-印支坳褶区和闽东燕山断坳区三大构造旋回域的接合部位。对南平伟晶岩田的形成影响最明显的是闽西北加里东褶皱带。区内地层可分为:泥盆系―第四系沉积盖层和前泥盆纪变质岩系。本区自元古代以来,经历了多次强烈的地壳构造运动,并发育了较多的混合岩和花岗岩类。但除了福建南平分布着大量伟晶岩外,其他区域关于伟晶岩的报道并不多见。南平花岗伟晶岩是19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类 福建南平 A型花岗岩 伟晶岩脉 加里东褶皱带 华南褶皱 地壳构造运动 构造旋回 成因关系 第四系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山盆地氧化多金属锰铁矿床形成过程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严启平 郑厚义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48-,共1页
始新世末期至更新世末期,是华南氧化锰矿的大规模成矿期(李建威等,2008)。在温暖潮湿的古气候条件下,含锰源岩在表生地球化学作用下形成次生氧化锰矿,广泛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和福建等省区。湘南的蓝山盆地是氧化锰铁矿的重要... 始新世末期至更新世末期,是华南氧化锰矿的大规模成矿期(李建威等,2008)。在温暖潮湿的古气候条件下,含锰源岩在表生地球化学作用下形成次生氧化锰矿,广泛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和福建等省区。湘南的蓝山盆地是氧化锰铁矿的重要矿集区之一。湘南中晚泥盆世蓝山盆地,地处华南构造区"灵山一衡阳台盆"的北段,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和第二隆起带的过渡地带,加里东褶皱带和海西-印支褶皱带的复合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锰 铁矿床 华南构造区 加里东褶皱带 复合部位 氧化锰 晚泥盆世 新华夏系 扬子板块 表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通火山群浅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振中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5年第2期51-54,40,共5页
在我国东北吉林省中部,一片开阔低平的洼地内,分布着八座拔地而起的孤山。远远望去,排成两列;北列有尖山(包括万宝山、菜山等)——莫里青山——马鞍山——横头山;南列是小孤山——大孤山(包括东小山)——西尖山——东尖山,这就是著名的... 在我国东北吉林省中部,一片开阔低平的洼地内,分布着八座拔地而起的孤山。远远望去,排成两列;北列有尖山(包括万宝山、菜山等)——莫里青山——马鞍山——横头山;南列是小孤山——大孤山(包括东小山)——西尖山——东尖山,这就是著名的伊通火山群,见图1。 这八座孤山,有的是火山喷发的熔岩,经侵蚀而成的火山锥,有的尚保持火山口地貌景观,有的显示出火山颈锥的特点。它们沿北东方向展布,延长约50公里,又具有北西方向双双对应排列之势,宽约10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通火山群 火山锥 火山颈 地貌景观 万宝山 二辉橄榄岩 莫里 火山喷发 断层切割 加里东褶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秦岭鄂西北竹山地区早白垩世岩浆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昌雄 陈觅 杨成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6,共2页
武当地块南接扬子板块北缘,西南与北大巴山加里东褶皱带相邻,是卷入南秦岭构造带中的前震旦纪浅变质过渡基底地块。该区域地层主要为新元古界武当山群和耀岭河群、震旦系陡山沱组和灯影组以及古生代地层。区内中酸性岩浆岩相对贫乏,但... 武当地块南接扬子板块北缘,西南与北大巴山加里东褶皱带相邻,是卷入南秦岭构造带中的前震旦纪浅变质过渡基底地块。该区域地层主要为新元古界武当山群和耀岭河群、震旦系陡山沱组和灯影组以及古生代地层。区内中酸性岩浆岩相对贫乏,但广泛发育基性岩脉。目前对武当地块岩浆岩的年代学研究报道的几乎均为新元古代或古生代年龄,这与东、西秦岭及大别-苏鲁造山带记录的大量中生代年龄数据截然不同。例如,周鼎武等[1-2]获得武当地块中基性岩墙年龄为782±164 Ma(Sm-Nd等时线)和694±21 Ma(角闪石40Ar/39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秦岭 武当 基性 年代学研究 年龄数据 加里东褶皱带 灯影组 新元古代 耀岭河群 新元古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公司龙首矿断层区域找矿浅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尹茂红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969-970,共2页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公司龙首矿位于金川硫化铜镍矿位于阿拉善地台西南缘,龙首山拱断束(褶断带)北部。南邻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的走廊过渡带,北接阿拉善地台潮水中、新生代坳陷。本区不仅具有地台区主要基底层的特征,又受到北祁连加里东构...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公司龙首矿位于金川硫化铜镍矿位于阿拉善地台西南缘,龙首山拱断束(褶断带)北部。南邻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的走廊过渡带,北接阿拉善地台潮水中、新生代坳陷。本区不仅具有地台区主要基底层的特征,又受到北祁连加里东构造运动的强烈影响,褶皱、断裂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昌市金川公司 加里东褶皱带 阿拉善 地台 褶断 镍矿 硫化铜 过渡 隐伏矿体 基底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东盆地红山地区砂岩型铀成矿条件及成矿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耿海军 郭长林 +2 位作者 李万华 陈云杰 何大鹏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82-283,共2页
1地质背景酒东盆地大地构造地处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与阿拉善地块之间走廊过渡带上,是中新生代断(坳)陷盆地。工作区位于酒东盆地东北斜坡构造单元之上(王崇孝等,2005;李奋其等,2006)。盆地北部基底由前震旦系龙首山群结晶变质岩系和海... 1地质背景酒东盆地大地构造地处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与阿拉善地块之间走廊过渡带上,是中新生代断(坳)陷盆地。工作区位于酒东盆地东北斜坡构造单元之上(王崇孝等,2005;李奋其等,2006)。盆地北部基底由前震旦系龙首山群结晶变质岩系和海西期花岗岩类组成。构造相对稳定,以断裂构造为主,发育北西西向和北东向断裂。盆地盖层为三叠系、中下侏罗统、下白垩统及新近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东 铀成矿 下白垩统 王崇孝 新民堡群 加里东褶皱带 中下侏罗统 成矿规律研究 构造单元 大地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成型和火山型花岗岩岩石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17
作者 林强 刘春华 曹林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3年第2期38-46,共9页
花岗岩类岩石形成于不同的地质构造环境,具有不同的物质来源和不同的形成方式。根据与大地构造发展阶段的关系,将中国花岗岩类划分为两个成因类型:深成型花岗岩和火山型花岗岩。 (1)深成型花岗岩是指在地槽发展的褶皱回返时期形成的花... 花岗岩类岩石形成于不同的地质构造环境,具有不同的物质来源和不同的形成方式。根据与大地构造发展阶段的关系,将中国花岗岩类划分为两个成因类型:深成型花岗岩和火山型花岗岩。 (1)深成型花岗岩是指在地槽发展的褶皱回返时期形成的花岗岩类。这类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各地质时期的褶皱带内,如产于阴山古陆东端前寒武纪褶皱带中的前寒武纪花岗岩、产于祁连山加里东褶皱带中的加里东期花岗岩、产于天山东端、内蒙大兴安岭和吉黑海西褶皱带中的海西期花岗岩等,皆属于此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类 岩石化学特征 火山作用 燕山期花岗岩 加里东褶皱带 前寒武纪 加里东 地质构造环境 大地构造 分异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青海发现“狗头金”
18
作者 李发水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0年第3期206-206,共1页
从1983年起,青海多次在砂矿中发现“狗头金”。1983年在海西发现一块重达3561.407g的“狗头金”,1986年又发现一块毛重7709.55g的罕见块金,为我省金块之最。继1987年发现的550g和650g的块金后,1988年在大通又发现一块2100g重的块金。
关键词 头金 自然金 固结作用 生物有机质 绿片岩 地貌环境 加里东褶皱带 地质营力 次级构造单元 微细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喜集水盆地铀成矿控矿因素及成因研究
19
作者 苟学明 张甲民 +1 位作者 赵如意 李亚锋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84-285,共2页
喜集水盆地位于祁连加里东褶皱系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东段,盆地南部形成有规模较大的弧形断裂(黄净白和黄世杰,2005;郭庆银等,2008;杨晓勇等,2008;张字龙等,2008;Li et al.,,2004;魏观辉等,2005),通过含矿岩性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U... 喜集水盆地位于祁连加里东褶皱系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东段,盆地南部形成有规模较大的弧形断裂(黄净白和黄世杰,2005;郭庆银等,2008;杨晓勇等,2008;张字龙等,2008;Li et al.,,2004;魏观辉等,2005),通过含矿岩性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U-Pb同位素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水盆地 铀成矿 控矿因素 加里东褶皱带 成因研究 褶皱 地质特征 岩石地球化学 铀矿体 铀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区的新构造运动
20
作者 夏树芳 《地质论评》 1964年第5期357-363,共7页
一、前言 南京地区位于华北地台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交接处。其北缘的浦口、浦镇、六合位于华北地台上,其他部分均居华南加里东褶皱带内。由于底基处于稳定区和活动区的边界上,故构造活动颇为显著。本文就新构造运动的各种迹象说明其活... 一、前言 南京地区位于华北地台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交接处。其北缘的浦口、浦镇、六合位于华北地台上,其他部分均居华南加里东褶皱带内。由于底基处于稳定区和活动区的边界上,故构造活动颇为显著。本文就新构造运动的各种迹象说明其活动在晚第三纪开始,迄今仍未停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构造运动 华北地台 华南加里东褶皱带 南京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