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加里·斯奈德诗歌中的生态世界主义思想
1
作者 谭燕保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0-175,共6页
美国当代著名诗人加里·斯奈德被誉为“深层生态学的桂冠诗人”。他的诗歌以“地方”为视角,在敞开地域性与全球性差异的同时试图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通过凸显“个体”的存在,构建了一条由“个体”走向整体的生态世界主义生成路径... 美国当代著名诗人加里·斯奈德被誉为“深层生态学的桂冠诗人”。他的诗歌以“地方”为视角,在敞开地域性与全球性差异的同时试图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通过凸显“个体”的存在,构建了一条由“个体”走向整体的生态世界主义生成路径。其思想形成,既有现代世界主义思想的影响,又与其丰富的人生经历相关,更与本身多元文化资源积累相联系。其“地方”,是新型世界主义生根发芽之所在,而“个体”则为新型世界主义的深化提供了新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里·斯奈德 生态世界主义思想 “地方”视角 “个体”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里·斯奈德的荒野观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小红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3-157,共5页
文章从美国与荒野、荒野实践、荒野伦理、荒野诗学以及荒野文明五方面探讨深层生态学桂冠诗人加里.斯奈德的荒野观。作为在荒野上建立起来的民族,美国的历史常被当作一部东部拓居与西部拓荒的历史。斯奈德一生大部分时间在美国西部荒莽... 文章从美国与荒野、荒野实践、荒野伦理、荒野诗学以及荒野文明五方面探讨深层生态学桂冠诗人加里.斯奈德的荒野观。作为在荒野上建立起来的民族,美国的历史常被当作一部东部拓居与西部拓荒的历史。斯奈德一生大部分时间在美国西部荒莽山地度过,是一位身体力行的荒野诗人。斯奈德的荒野观比较系统完整。斯奈德的诗歌大多以荒野为背景,号召人们回归荒野,在荒野中沉思。斯奈德强调荒野的治疗作用,认为荒野与文明的交汇才是人类最理想的生存状态。荒野伦理处理的是社会对生态系统及大地的所作所为问题,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更为民主的、更带包容性和永恒价值的伦理,是一种普世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里·斯奈德 生态批评 荒野伦理 荒野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意识与诗性原则——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的翻译诗学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胡安江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前国内学界对于美国当代著名诗人加里.斯奈德的研究大致囿于"生态主义者"和"诗人"的双重维度。对于其在翻译方面的成就以及他在翻译诗学建构方面的努力,却鲜有研究者们系统论及。事实上,斯奈德的诗歌创作在很大... 目前国内学界对于美国当代著名诗人加里.斯奈德的研究大致囿于"生态主义者"和"诗人"的双重维度。对于其在翻译方面的成就以及他在翻译诗学建构方面的努力,却鲜有研究者们系统论及。事实上,斯奈德的诗歌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诗歌翻译经验,因而对于他的翻译及翻译诗学有必要进行认真审视和重新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里·斯奈德 诗歌创作 诗歌翻译 翻译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影响与主体接受——加里·斯奈德接受中国文化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宝林 张生庭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7-139,共3页
学界在研究加里·斯奈德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时,侧重于从影响的角度出发。文章从斯奈德作为接受主体这一角度出发,主要探讨斯奈德为什么要接受中国文化,他为什么能接受中国文化,以及他如何接受中国文化等问题。
关键词 加里·斯奈德 中国文化 接受 接受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里·斯奈德译者主体性在“寒山诗”英译本中的体现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慧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150-154,共5页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译者的研究不再停留在从语言层面来评价其译作的得失,而是从文学、文化层面来评析他们的文学、文化贡献。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不再被看成是对原作不负责任的改写,...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译者的研究不再停留在从语言层面来评价其译作的得失,而是从文学、文化层面来评析他们的文学、文化贡献。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不再被看成是对原作不负责任的改写,而是其个人经历、自身的双语文化能力、翻译动机、时代背景等因素对其产生影响的具体表现。寒山诗是我国唐代诗人寒山所创作的诗作,自从被译介到美国后出现了多个版本。而在众多的英译本中,加里.斯奈德的译本最为成功。在翻译寒山诗时,加里.斯奈德的译者主体性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从对译本的选择、译本的理解、译本的表达到译著序跋无处不体现了其译者主体性对翻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里·斯奈德 译者主体性 寒山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径与禅道:加里·斯奈德的禅学因缘——兼论“中国文化还是欧美‘本土意识’成就了斯奈德” 被引量:3
6
作者 毛明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7-81,共5页
文章梳理了加里·斯奈德与中国禅学四方面的关系:实事联系,三个学理联系——以生命智慧为指向、以文化批判为途径、以自然审美为风格,认为斯奈德是一个以"生态价值"为核心,以"逆向文化"、"多元文化主义&qu... 文章梳理了加里·斯奈德与中国禅学四方面的关系:实事联系,三个学理联系——以生命智慧为指向、以文化批判为途径、以自然审美为风格,认为斯奈德是一个以"生态价值"为核心,以"逆向文化"、"多元文化主义"、"原始未来主义"为思想品格,借用前现代思想术语表达后现代主张的后现代诗人。其思想的有机构成是不同时期、不同场合自相矛盾的陈述才是判定"中国文化还是欧美‘本土意识’成就了斯奈德"这一学术公案的判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里·斯奈德 后现代主义 禅学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里·斯奈德诗歌之“不隔”
7
作者 罗坚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8-123,共6页
中西诗学相互参照与印证,学界多以西方文学理论观照中国文学作品,从中国文学理论视角解读西方文学作品范例较少。如以王国维诗学理论之"不隔"说,考察美国深层生态诗人加里·斯奈德的诗歌美学追求,应有一定学术创见。基于... 中西诗学相互参照与印证,学界多以西方文学理论观照中国文学作品,从中国文学理论视角解读西方文学作品范例较少。如以王国维诗学理论之"不隔"说,考察美国深层生态诗人加里·斯奈德的诗歌美学追求,应有一定学术创见。基于中国禅宗与道家文化的深刻影响,斯奈德多部诗集中充分呈现出"不隔"的独特美学特征,其众多诗作意境悠远,充满生趣,简洁美好,语语如在目前。具体而言,斯奈德诗歌的"不隔"亦可分为"景"之不隔,"情"之不隔,以及由此融会而成的"意境"之不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里·斯奈德 “不隔” 禅宗 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古典诗歌对加里·斯奈德的影响
8
作者 张丹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7期39-41,共3页
美国著名诗人加里·斯奈德深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某些内容还促进了斯奈德整体论环保意识的形成。本文将着重分析他如何借鉴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技法,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和艺术风格。
关键词 加里·斯奈德 中国古典诗歌 影响 整体论环保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与生态思想——重读斯奈德译寒山诗 被引量:16
9
作者 耿纪永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90-94,124,共6页
美国生态诗人加里.斯奈德因热爱中国文化并翻译了唐代诗僧寒山而为中国研究者所熟知。斯奈德对寒山诗的翻译一方面体现了他关注地方感和生态区域的生态思想,同时塑造和修正了他生态思想中的某些方面,如荒野观念,并成为他融合佛禅与生态... 美国生态诗人加里.斯奈德因热爱中国文化并翻译了唐代诗僧寒山而为中国研究者所熟知。斯奈德对寒山诗的翻译一方面体现了他关注地方感和生态区域的生态思想,同时塑造和修正了他生态思想中的某些方面,如荒野观念,并成为他融合佛禅与生态观念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寒山诗 加里·斯奈德 生态 佛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当代诗人斯奈德的生态诗学述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毛明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7-60,共4页
在个人经历、时代风尚和本土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加里.斯奈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诗学:诗应该传达世界真善美之所在、自然的本性"野"的声音;诗是"生态的求生本领";诗人应该重归"荒野"或深入"地方&qu... 在个人经历、时代风尚和本土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加里.斯奈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诗学:诗应该传达世界真善美之所在、自然的本性"野"的声音;诗是"生态的求生本领";诗人应该重归"荒野"或深入"地方"和"社区",成为地球生态的保卫者与生态文明的塑造者。他认为诗学应该服从和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另外,斯奈德的生态诗学还具有融会多种文化、文明,重视科学和技术的积极作用等鲜明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里·斯奈德 美国文学 生态诗学 生态关怀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摩流浪者》——杰克·凯鲁亚克的一本献给美国寒山的小说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登 谭琼琳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7-112,共6页
在基于史料的基础上,从变异学角度论述垮掉派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半自传体虚构小说《达摩流浪者》是如何将中国唐朝诗僧寒山的神秘东方形象、《寒山诗》译者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与主人公贾菲·赖德合为一体的。通过文化... 在基于史料的基础上,从变异学角度论述垮掉派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半自传体虚构小说《达摩流浪者》是如何将中国唐朝诗僧寒山的神秘东方形象、《寒山诗》译者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与主人公贾菲·赖德合为一体的。通过文化迁移的作用,作者成功地将主人公赖德变异,塑造为小说中的美国垮掉派反主流文化的英雄偶像,从而使得现实中的斯奈德成为美国寒山的杰出代表,也使得这本小说不仅是作者献给中国寒山的书,也是一本献给美国寒山的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杰克·凯鲁亚克 《达摩流浪者》 加里·斯奈德 寒山 美国寒山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