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桥梁地震响应半主动控制的加速度放大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亓兴军 李小军 周国良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49,共5页
采用磁流变阻尼器,对1座大跨刚构连续梁桥进行半主动控制、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地震响应计算,比较分析6种半主动控制算法对桥梁加速度的放大效应。结果表明:当磁流变阻尼器设置在桥梁支座等连接构件处时,不同半主动控制算法会使阻尼器附... 采用磁流变阻尼器,对1座大跨刚构连续梁桥进行半主动控制、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地震响应计算,比较分析6种半主动控制算法对桥梁加速度的放大效应。结果表明:当磁流变阻尼器设置在桥梁支座等连接构件处时,不同半主动控制算法会使阻尼器附近桥梁局部位置的加速度产生不同程度的“针尖”放大效应,而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不会产生这种加速度放大效应;比较而言,“开关型”半主动控制算法比“连续型”半主动控制算法的加速度放大效应更加严重;半主动控制算法引起的桥梁加速度放大效应与阻尼器类型、阻尼器位置和桥梁结构动力特性等多种因素有关;半主动控制算法对桥梁的位移和弯矩不会产生剧烈放大的“针尖”现象;阻尼器设置在墩梁刚性连接部位时不会出现加速度放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主动控制算法 加速度放大效应 磁流变阻尼器 刚构连续梁桥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含软弱夹层顺层岩质边坡表面放大效应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冯志仁 刘红帅 于龙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6-100,共5页
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含软弱夹层顺层岩质边坡表面的放大效应,借用FLAC3D软件,建立了含软弱夹层顺层岩质边坡动力分析数值模型;在合理考虑地震动输入、边界条件、网格划分与模型参数的基础上,分析了地震动峰值、频率、持时以及初动方向等... 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含软弱夹层顺层岩质边坡表面的放大效应,借用FLAC3D软件,建立了含软弱夹层顺层岩质边坡动力分析数值模型;在合理考虑地震动输入、边界条件、网格划分与模型参数的基础上,分析了地震动峰值、频率、持时以及初动方向等因素影响下的边坡表面放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地震动峰值、频率和初动方向对边坡表面放大效应的影响较显著,而地震动持时对边坡表面放大效应的影响微小;②随着地震动峰值的增加,放大效应由软弱夹层之上的坡面及坡顶面向坡肩点逐渐增大,坡肩点的放大效应最大;③当输入地震动频率小于边坡的自振频率时,边坡表面加速度放大倍数较小,且频率越小,放大倍数越小,当输入地震动频率大于边坡的自振频率时,边坡表面加速度放大倍数较大,且频率越大,放大倍数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夹层 岩质边坡 地震 加速度放大效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心机振动台的原状黄土地基动力响应研究
3
作者 吴江 邵帅 +2 位作者 张晓聪 张彬 马晓武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81-185,共5页
基于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系统研究了地震荷载作用下原状黄土地基的加速度响应规律和震陷变形特征。结果表明:黄土地基的加速度响应规律呈现明显的高程效应。较强的激震作用会加剧土体的软化和松弛,从而抑制了地震加速度的传递;黄土层... 基于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系统研究了地震荷载作用下原状黄土地基的加速度响应规律和震陷变形特征。结果表明:黄土地基的加速度响应规律呈现明显的高程效应。较强的激震作用会加剧土体的软化和松弛,从而抑制了地震加速度的传递;黄土层厚度的增加使土体刚度增强,从而减弱加速度的放大效应。此外,黄土地基的震陷变形与输入波的波形具有显著相关性,伴随着原生结构强度的丧失与次生结构的产生,表现为以竖向变形为主,同时伴随着不均匀变形产生的张拉裂隙发育,局部区域有着粉碎性破坏引发的地基失效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状黄土 地基 离心机振动台 加速度放大效应 震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桥减震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亓兴军 李小军 唐晖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6-40,共5页
研究目的:以一座大跨漂浮体系斜拉桥为实例,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斜拉桥地震反应半主动控制、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计算分析。探讨不同减震控制算法对斜拉桥地震反应控制效果的影响,为实际工程中的斜拉桥减震提出理论上的建议。研究结论:各... 研究目的:以一座大跨漂浮体系斜拉桥为实例,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斜拉桥地震反应半主动控制、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计算分析。探讨不同减震控制算法对斜拉桥地震反应控制效果的影响,为实际工程中的斜拉桥减震提出理论上的建议。研究结论:各种减震控制方法并不能使桥梁全部地震反应都能得到控制,而是使得桥梁大部分地震反应减小,同时却放大塔底剪力等另外部分地震反应;8种减震控制算法中,最大阻尼力被动控制算法的减震效果相对最好,半主动界限Hrovat控制算法、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没有出现加速度放大效应,而其它半主动控制算法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加速度放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减震效果 控制算法 加速度放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astoplastic bridge deck response spectra of high-speed railway simply-supported girder bridge with CRTS Ⅱ track system 被引量:1
5
作者 LIU Bo-lun HE Chang +2 位作者 LAI Zhi-peng JIANG Li-zhong LI Dong-p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SCD 2024年第11期4174-4186,共13页
The seismic damage to ancillary facilities on high-speed railway(HSR)bridges can affect the normal movement of trains.To propose the bridge deck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a of the typical HSR simply-supported girder... The seismic damage to ancillary facilities on high-speed railway(HSR)bridges can affect the normal movement of trains.To propose the bridge deck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a of the typical HSR simply-supported girder bridge for simplifying the seismic responses analysis of the facilities on bridges,the finite element models of the HSR multi-span simply-supported girder bridges with CRTSII track were established,and the numerical model was validated by tests.Besides,the effects of the span number,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pier height on the seismic acceleration and response spectra of the bridge deck were investigated.Afterward,the bridge acceleration amplification factor curves and bridge deck response spectra with different PGAs and pier heights were obtained.The formula for bridge deck acceleration amplification factor,with a 95%guarantee rate,was fitted.Moreover,the finite element models of the overhead contact lines(OCL)mounted on rigid base and bridges were established to validate the fitted formula.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aximum seismic acceleration response is in the midspan of the beam.The proposed formula for the bridge deck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a can be used to analyze the earthquake response of the OCL and other ancillary facilities on HSR simply-supported girder bridges.The bridge deck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a are conservative in terms of structural safety and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ing the analysis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railway CRT SⅡtrack-bridge system bridge deck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a overhead contact line seismic amplification eff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锚固滑坡动力响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楠 汪班桥 +1 位作者 门玉明 程辉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78-885,共8页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锚固滑坡的动力响应,开展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以汶川波、El Centro波以及不同频率的正弦波为输入波,研究在逐级增大加载强度条件下锚固滑坡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响应及地震动参数对加速度响应的影响等动态响应特征。结果...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锚固滑坡的动力响应,开展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以汶川波、El Centro波以及不同频率的正弦波为输入波,研究在逐级增大加载强度条件下锚固滑坡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响应及地震动参数对加速度响应的影响等动态响应特征。结果表明:①地震作用下,锚固滑坡的破坏形式主要为框架之外素土部分上部的张拉破坏和坡底的剪切破坏。②锚固滑坡对输入地震波具有放大作用,且沿坡高方向向上,PGA放大系数呈递增趋势。③不同类型的地震波作用时,由于其频谱特性的差异,锚固滑坡的加速度响应不同。低强度地震波作用时,输入波的频率越接近锚固体的自振频率,坡面加速度放大效应越强;高强度地震波作用时,输入波的频率越低,坡面加速度放大效应越强;低频波作用时,加载强度越大,坡面加速度放大效应越强;高频波作用时,加载强度越大,坡面加速度放大效应越弱。研究结果对锚固滑坡的抗震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固滑坡 地震 振动台 动力响应 加速度放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阻尼体系的运动状态判别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黎莹 张之颖 魏洪杨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64-170,共7页
运动状态是阻尼体系最为基础的体现形式,从不同阻尼体系动力分析方法的基本区别入手,对不同阻尼体系的运动状态进行了基础性理论研究,得出了阻尼体系类别判定的充要条件,表明了体系运动状态连续是其为经典阻尼体系的直接决定因素。并以... 运动状态是阻尼体系最为基础的体现形式,从不同阻尼体系动力分析方法的基本区别入手,对不同阻尼体系的运动状态进行了基础性理论研究,得出了阻尼体系类别判定的充要条件,表明了体系运动状态连续是其为经典阻尼体系的直接决定因素。并以运动断层、鞭梢效应及半主动控制器加速度的"针尖"放大效应工程现象,讨论了各自阻尼体系的类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体系 运动状态 黏滑运动 鞭梢效应 加速度放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