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含水率溜砂坡的加速度动力响应特征研究
1
作者 田荣燕 徐晟 +2 位作者 李毅杰 唐奥珂 蒙江南 《高原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55-66,共12页
溜砂坡在地震和降雨的作用下极易发生失稳破坏。为探究含水率对溜砂坡振动破坏的影响,文章设计了室内小型溜砂坡振动台试验,通过建立0%、6%、9%、12%4种不同含水率的溜砂坡模型,并进行粒子流体动力学(PFC)数值模拟,探究不同含水率的溜... 溜砂坡在地震和降雨的作用下极易发生失稳破坏。为探究含水率对溜砂坡振动破坏的影响,文章设计了室内小型溜砂坡振动台试验,通过建立0%、6%、9%、12%4种不同含水率的溜砂坡模型,并进行粒子流体动力学(PFC)数值模拟,探究不同含水率的溜砂坡振动加速度动力响应规律及变形破坏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溜砂坡颗粒内摩擦角持续减小,黏聚力则先增大再减小;(2)含水率对高程放大效应有削弱作用,削弱效果在水平方向更明显;(3)随着含水率的增加,竖向应力先减小再增大,应力变化的响应速度加快,当含水率为9%时,溜砂坡竖向位移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溜砂坡 数值模拟 室内振动试验 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倾及反倾层状碎裂结构斜坡地震反应的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通 刘先峰 +4 位作者 袁胜洋 蒋关鲁 胡金山 邵珠杰 田士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9-501,共13页
西南艰险山区分布着大量的不同倾向的层状碎裂结构斜坡,地震作用下极易发生崩塌、滑坡等灾害,对在建的川藏铁路造成严重威胁。通过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了强震条件下顺倾、反倾层状碎裂结构斜坡的动力响应、失稳破坏模式以及能量传... 西南艰险山区分布着大量的不同倾向的层状碎裂结构斜坡,地震作用下极易发生崩塌、滑坡等灾害,对在建的川藏铁路造成严重威胁。通过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了强震条件下顺倾、反倾层状碎裂结构斜坡的动力响应、失稳破坏模式以及能量传递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反倾斜坡的抗震性能显著优于顺倾斜坡;顺倾斜坡的破坏模式主要为拉裂-剪切-隆起-滑移型破坏,反倾斜坡的破坏模式主要为拉伸-弯曲-倾倒-崩塌型破坏;反倾斜坡的自振频率高于顺倾斜坡,顺倾斜坡的自振频率随震级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反倾斜坡的自振频率在地震波幅值为0.4g~0.7g时出现反复震荡现象;顺倾斜坡存在明显的高程放大效应和趋表效应,反倾斜坡存在高程放大效应,其内部的加速度响应大于坡表。边际谱识别显示:顺倾斜坡的边际谱幅值(peak of marginal spectrum amplitude,简称PMSA)突变在坡腰上部最显著,说明该位置附近地震波的能量损失最大,反映出顺倾斜坡在坡腰上部附近形成了滑动破坏面;反倾斜坡的PMSA在坡肩处降低得最为显著,反映出坡肩部位损伤最为严重,易发生局部崩塌破坏。分析结果与试验现象能够较好地吻合,进一步揭示了不同结构类型层状碎裂结构斜坡在强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与失稳破坏模式,为川藏铁路的安全建设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倾斜坡 反倾斜坡 振动台试验 地震加速度峰值(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简称PGA)放大系数 破坏模式 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山区铁路沿线反倾岩质边坡地震动力响应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伟庚 刘洋 +2 位作者 王栋 岳茂 张良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3-96,共4页
以西南山区铁路沿线典型的含结构面反倾岩质边坡为例开展振动台试验,采用时频域分析方法研究输入不同峰值加速度地震波时该类边坡的地震动力响应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高度的增加,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总体上呈增大趋势仅局部有所减小,表明... 以西南山区铁路沿线典型的含结构面反倾岩质边坡为例开展振动台试验,采用时频域分析方法研究输入不同峰值加速度地震波时该类边坡的地震动力响应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高度的增加,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总体上呈增大趋势仅局部有所减小,表明地震动力响应具有高程放大效应;在高度相等的情况下,除了底部坡内测点的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大于坡体表面,其余同一高度的2个测点均是坡体表面的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大于坡内,表明地震动力响应具有趋表放大效应;坡肩测点的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比边坡2/3高度处明显增大,在峰值加速度为0.9g时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达到最大值;坡内测点加速度傅里叶幅值谱的形态和分布与坡体表面测点基本一致,在20,30 Hz附近出现2个峰值,且随坡体高度增加,频谱分布逐渐变得复杂,加速度傅里叶幅值比逐渐增大,呈现出明显的高程放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岩质反倾边坡 地震动力响应 振动台试验 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 失稳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质边坡地震响应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冯细霞 姜清辉 +3 位作者 张慧超 蒋金麟 彭治豪 江卫华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75-582,共8页
为了探究反倾岩质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对一个包含两组正交节理的二维反倾边坡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试验考虑了不同动力参数如波型、幅值和频率对边坡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坡面水平加速度放大系数随相对高程的... 为了探究反倾岩质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对一个包含两组正交节理的二维反倾边坡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试验考虑了不同动力参数如波型、幅值和频率对边坡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坡面水平加速度放大系数随相对高程的增加而增大,基本呈现非线性放大特征,越接近坡顶放大趋势越明显;随着波幅值的增加,加速度放大系数总体呈现増大趋势,但会受岩体结构和波型的影响;随着波频率的增大,加速度放大系数有增大趋势;波型对边坡动力响应有一定影响。该模型边坡在动力作用下主要表现为近坡表处剪切裂纹与张拉裂纹相互扩展并贯通,形成台阶式裂缝的破坏现象,坡体整体沿着节理面发生弯曲拉裂破坏。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振动台试验 峰值地面加速度放大系数 动力响应 破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域不同类别场地地震动参数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笃国 尤红兵 +1 位作者 张合 吕国军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6-122,共7页
基于海域场地分类标准,选取南海海域实测钻孔作为计算模型,同时人工构造部分钻孔计算模型,对126条不同特性地震动输入下5种类别场地计算模型开展土层反应分析计算,分析不同地震动输入下不同海域场地峰值加速度和特征周期变化规律。结果... 基于海域场地分类标准,选取南海海域实测钻孔作为计算模型,同时人工构造部分钻孔计算模型,对126条不同特性地震动输入下5种类别场地计算模型开展土层反应分析计算,分析不同地震动输入下不同海域场地峰值加速度和特征周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场地类别和地震动输入强度显著影响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和特征周期,场地土越软,地震动输入强度越大,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越小,特征周期越大。根据研究结果给出不同地震动输入下不同海域场地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特征周期变化范围,为海域场地工程抗震设防和编制海域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场地 场地分类 特征周期 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