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反应分析中输入界面的选取对地表地震动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方怡 吕悦军 +1 位作者 彭艳菊 陈国兴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74-1182,共9页
地震反应分析中输入界面选取合理与否对设计地震动参数有重要影响。基于唐山地区钻孔剖面,分别选取剪切波速为500m/s的硬黏土和800m/s的岩石顶面作为基岩输入界面,采用一维等效线性化方法讨论中硬场地输入界面的选取对地表地震动参数的... 地震反应分析中输入界面选取合理与否对设计地震动参数有重要影响。基于唐山地区钻孔剖面,分别选取剪切波速为500m/s的硬黏土和800m/s的岩石顶面作为基岩输入界面,采用一维等效线性化方法讨论中硬场地输入界面的选取对地表地震动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表峰值加速度放大倍数及地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都随输入界面深度的增加而递增,且这种递增与输入地震动的强度及频谱特性都有密切联系;(2)随着输入界面深度的增加,地表加速度反应谱几乎全频段内增大,仅在短周期内出现减小的情况,但幅度十分有限;(3)中硬场地地震反应分析中基岩输入界面宜取剪切波速为800m/s的土层顶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界面 剪切波速 地表峰值加速度 地表峰值加速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区土洞对自由场地震动放大效应的影响
2
作者 兰景岩 史庆旗 +1 位作者 刘娟 邬俊杰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71-1778,共8页
岩溶区土洞的发育改变了自由场的地震工程地质条件,从而影响了地表地震动力响应结果。为探讨岩溶区土洞对地震动场地效应的影响,设计并构建典型岩溶区土洞自由场地,利用有限差分法开展了不同地震动输入条件下的含土洞场地的地震反应分... 岩溶区土洞的发育改变了自由场的地震工程地质条件,从而影响了地表地震动力响应结果。为探讨岩溶区土洞对地震动场地效应的影响,设计并构建典型岩溶区土洞自由场地,利用有限差分法开展了不同地震动输入条件下的含土洞场地的地震反应分析。通过与自由场地震反应分析结果对比可知:(1)土洞的存在阻碍了地震波的传播,从而使得地表中心点峰值加速度显著减小,随着输入地震动峰值增大,土洞的影响范围增大,土洞附近地表峰值加速度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最后逐渐趋向于自由场;(2)土洞的存在使场地的竖向位移增大,且随输入加速度峰值增大而增大、对水平向峰值位移影响较小;(3)加速度放大系数总体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输入加速度峰值增大而减小;(4)土洞的存在使得反应谱的短周期幅值减小,这种减小幅度受输入地震动峰值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土洞 有限差分法 地震动场地效应 峰值加速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基础结构相互作用下的桥墩结构抗震响应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文华 张彬 麻艳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60-1264,共5页
为解决桥梁结构土—基础作用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响应问题.以实际工程为研究分析背景,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边界、上部结构质量进行合理简化,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结构体系抗震响应的二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模型分析了在修... 为解决桥梁结构土—基础作用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响应问题.以实际工程为研究分析背景,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边界、上部结构质量进行合理简化,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结构体系抗震响应的二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模型分析了在修正后的埃尔森特罗及Taft地震波水平作用下的桥梁的模态、桥墩的抗震响应.证明了在进行桥墩抗震设计时土-基础-结构的相互作用是不能忽略的,且起到不利作用,研究结论表明在桥梁抗震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结构-土-基础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土-基础结构相互作用 有限元分析 ANSYS 人工边界 模态分析 加速度反应峰值 抗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rtical-to-horizontal response spectral ratio for offshore ground motions:Analysis and simplified design equation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宝魁 王东升 +2 位作者 李宏男 孙治国 李超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期203-216,共14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differences in vertical component between onshore and offshore motions,the vertical-to-horizontal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ratio(V/H PGA ratio) and vertical-to-horizontal response spectral ratio(... In order to study the differences in vertical component between onshore and offshore motions,the vertical-to-horizontal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ratio(V/H PGA ratio) and vertical-to-horizontal response spectral ratio(V/H)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ground motion recordings from the K-NET network and the seafloor earthquake measuring system(SEM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vertical component of offshore motions is lower than that of onshore motions.The V/H PGA ratio of acceleration time histories at offshore stations is about 50%of the ratio at onshore stations.The V/H for offshore ground motions is lower than that for onshore motions,especially for periods less than 0.8 s.Furthermore,based on the results in statistical analysis for offshore recordings in the K-NET,the simplified V/H design equations for offshore motions in minor and moderate earthquakes are proposed for seismic analysis of offshore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fshore ground motion vertical component simplified design equation vertical-to-horizontal response spectral ratio (V/H) vertical-to-horizontal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ratio (V/H PGA ratio) K-NET network seafloor earthquake measuring system (S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