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氧剂协同作用机理的加速反应分子动力学研究
1
作者 周锐 鲍路瑶 +1 位作者 卜伟锋 周峰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5-336,共12页
受阻酚类抗氧剂与二苯胺类抗氧剂复配使用往往表现出优异的协同抗氧化作用,但其详细的化学反应路线尚不明确.本文中利用1种结合元动力学(Metadynamics)与反应力场(ReaxFF)的加速反应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季戊四醇酯基础油添加2种典型... 受阻酚类抗氧剂与二苯胺类抗氧剂复配使用往往表现出优异的协同抗氧化作用,但其详细的化学反应路线尚不明确.本文中利用1种结合元动力学(Metadynamics)与反应力场(ReaxFF)的加速反应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季戊四醇酯基础油添加2种典型抗氧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2,6-Di-tert-butyl-4-methylphenol,BHT)、4,4'-二辛基二苯胺(4,4'-Di-iso-octyldiphenylamin,ODA)]在不同温度工况下(350和500 K)的热氧化分解过程.结果表明:酯基数量的增多、烷烃链长度的增加以及仲氢和叔氢数量的增大会导致多元醇酯基础油氧化安定性减弱;烷基过氧自由基以及烷氧自由基是加速基础油烷烃链链式反应的关键;BHT和ODA通过有效捕捉这2种自由基进而提高体系氧化安定性.2种抗氧剂优异的协同作用来源于低温下BHT苯酚脱出的氢原子有效提高了ODA以及N-羟基二苯胺的再生效率.详细反应路径表明,ODA存在多个反应活性位点是其抗氧性能优于BHT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反应分子动力学 反应力场 合成酯润滑油 抗氧化剂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塑性实验室时间尺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概述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云江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0-289,共10页
随着超级计算机软硬件的飞速提升,基于经验势函数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在解析固体塑性的微观机制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由于传统分子动力学基于牛顿运动方程数值积分,积分时间步长通常为飞秒量级,其模拟的时间尺度通常限于纳秒量级,从... 随着超级计算机软硬件的飞速提升,基于经验势函数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在解析固体塑性的微观机制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由于传统分子动力学基于牛顿运动方程数值积分,积分时间步长通常为飞秒量级,其模拟的时间尺度通常限于纳秒量级,从而为模拟长时间尺度固体塑性机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时间尺度限制切入,介绍目前国际流行的几种实验室时间尺度原子模拟技术,并以晶体位错塑性与非晶态物质扩散和剪切转变塑性为例,阐述实验室时间尺度和原子精度计算机模拟的思想与实施步骤。最后,展望了目前加速分子动力学方法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加速分子动力学 固体塑性 时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腐菌漆酶耐盐性的生物信息学研究及氯离子、氧气和水分子输运通道分析
3
作者 李文娟 赵一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5-262,共8页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各物种漆酶的耐盐性差异,并利用随机加速动力学模拟计算揭示了白腐菌漆酶内部连接三铜活性中心(TNC)的氯离子、氧气和水分子的可能输运通路.生物信息学系统发生树和结构比对分析表明,担子真菌、子囊真菌与细菌...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各物种漆酶的耐盐性差异,并利用随机加速动力学模拟计算揭示了白腐菌漆酶内部连接三铜活性中心(TNC)的氯离子、氧气和水分子的可能输运通路.生物信息学系统发生树和结构比对分析表明,担子真菌、子囊真菌与细菌漆酶具有较高的结构保守性;通过随机加速动力学模拟发现,白腐菌T.versicolor漆酶内部有5条小分子输运通道(p1~p5),其中p2和p5为新的输运通道;与氧气和水分子输运不同,氯离子在漆酶内部输运时受到明显约束,以较高的几率通过p1和p4输运通道.高耐盐漆酶的p1通道周边富集了更多酸性和芳香性氨基酸残基,降低了氯离子的输运效率,从而提高其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耐盐性 系统发生树 随机加速分子动力学模拟 蛋白质内部分子输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issociation pathways of dichloromethane and glutathione in dichloromethane dehalogenase
4
作者 Gao Xudan Zhang Huizhu Mei Ye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1-660,共10页
Dichloromethane(DCM)dehalogenase stands as a crucial enzyme implicated in the degradation of methylene chloride across diverse environmental and biological contexts.However,the unbinding pathways of ligands from DCM d... Dichloromethane(DCM)dehalogenase stands as a crucial enzyme implicated in the degradation of methylene chloride across diverse environmental and biological contexts.However,the unbinding pathways of ligands from DCM dehalogenase remain unexplored.In order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binding sites and dissociation pathways of dichloromethane(DCM)and glutathione(GSH)from the DCM dehalogenase,random accelerated molecular dynamics(RAMD)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in which DCM and GSH were forced to leave the active site.The protein structure was predicted using Alphafold2,and the conformations of GSH and DCM in the binding pocket were predicted by docking.A long equilibrium simulation was conducted to validate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The results show that GSH is most commonly observed in three main pathways,one of which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other two.In addition,DCM was observed to escape along a unique pathway.The key residues and protein helices of each pathway were identified.The results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subsequent dissociation mechanism of DCM dehalogen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M dehalogenase GSH Alphafold2 RAMD unbinding pathwa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啉加氧酶中氧气扩散的通道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周超 石婷 +1 位作者 赵一雷 王晓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13-1821,共9页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量化计算优化、CAVER和MDpocket预测、随机加速分子动力学及伞状抽样动力学模拟等方法,对喹啉加氧酶(HOD)中的氧气扩散途径进行了计算预测.结果表明,氧气在HOD中的反应位点包埋在蛋白内部,而HOD中有数条可能的通道...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量化计算优化、CAVER和MDpocket预测、随机加速分子动力学及伞状抽样动力学模拟等方法,对喹啉加氧酶(HOD)中的氧气扩散途径进行了计算预测.结果表明,氧气在HOD中的反应位点包埋在蛋白内部,而HOD中有数条可能的通道供氧气进出,其中长度最短的通道具有最高的优先度,不仅在随机加速动力学模拟中具有最高的氧气逸出概率,而且伞状抽样方法计算得到的自由能也最低.此通道的内端位于底物Re面的氧气结合位点,较好地解释了HOD的相关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啉加氧酶 氧气扩散 随机加速分子动力学 伞状抽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urgers向量提取与分析的改进PRD算法在位错环模拟中的应用
6
作者 徐鑫铖 聂宁明 +5 位作者 王瑾 贺新福 曾艳 张纪林 王珏 万健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14-1624,共11页
RAFM钢经中子辐照后会产生两种类型的间隙位错环(1/2〈111〉环和〈100〉环),导致长时间服役后出现辐照硬化与脆化现象,因此理清不同类型位错环的形成与转变过程对材料微结构演化及性能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加速分子动力学中的并... RAFM钢经中子辐照后会产生两种类型的间隙位错环(1/2〈111〉环和〈100〉环),导致长时间服役后出现辐照硬化与脆化现象,因此理清不同类型位错环的形成与转变过程对材料微结构演化及性能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加速分子动力学中的并行副本复制法(PRD),通过分析位错环转变的机理特性,提取Burgers向量,改进了PRD在位错环模拟上的应用,实现了〈100〉环向1/2〈111〉环的加速转变现象模拟。结果表明:在1000 K下,采用改进PRD算法程序进行模拟,小尺寸〈100〉环会发生向1/2〈111〉环的转变,转变时间比传统分子动力学方法更快;大尺寸〈100〉环会出现〈100〉位错段和1/2〈111〉位错段共存的状态,甚至在带有Ni溶质元素的〈100〉环中还发现了完全转变到1/2〈111〉位错环的现象。此外,对程序模拟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并分析评估了加速性能与并行性能,通过与原PRD算法对比,发现其并行效率远高于原PRD,并行效率在90%左右,且并行规模的增加对于并行性的影响不大,可以很好地进行大规模并行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错环 Burgers向量 加速分子动力学 大规模并行计算 位错环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