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蓖麻果实破壳力学模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黄志辉 程鑫鑫 +2 位作者 李昌珠 肖志红 施亮林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5-189,共5页
为了研究蓖麻果实的破壳力学特性和破壳影响因素,通过测定蓖麻果实的物理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其破壳的力学模型,进而对其破壳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进行力学分析研究时可以将蓖麻果实近似看成球体,蓖麻果实... 为了研究蓖麻果实的破壳力学特性和破壳影响因素,通过测定蓖麻果实的物理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其破壳的力学模型,进而对其破壳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进行力学分析研究时可以将蓖麻果实近似看成球体,蓖麻果实外壳上的应力为二向应力状态,蓖麻果实外壳破裂力的大小随着果实含水率增加而增加,中压方式明显有利于顶压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果实 力学模型 外壳破裂 加载部位 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桐籽破壳力学特性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汝宽 肖志红 +3 位作者 李昌珠 王红建 张爱华 吴红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2-134,共3页
为研究适用于油桐籽的高效脱壳设备,开展油桐籽破壳力学特性研究,分析破壳力作用形式、油料粒径大小对其破壳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桐籽在顶压、侧压和俯压不同挤压变形时,其籽壳裂纹只有一条且各处同时出现小裂纹,裂纹均沿施力方向延... 为研究适用于油桐籽的高效脱壳设备,开展油桐籽破壳力学特性研究,分析破壳力作用形式、油料粒径大小对其破壳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桐籽在顶压、侧压和俯压不同挤压变形时,其籽壳裂纹只有一条且各处同时出现小裂纹,裂纹均沿施力方向延伸,裂纹宽度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大;在匀速加载过程中,无论是顶压、侧压还是俯压,在未破裂时压力随着变形量的增加而呈现线性增加,当加载到超过外壳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外壳发生破裂,从而导致破壳力急剧下降,曲线中断;破壳力的大小受力的作用形式及油桐籽粒径的影响,在相同的加载方式下,破壳力随着油桐籽等级的增大而增加,但不明显;在油桐籽大小等级相同的情况下,顶压方式破壳所需要的破壳力和侧压方式基本相同,但破壳力明显小于俯压方式,即油桐籽在一对集中力作用下顶压方式和侧压方式更易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桐籽 力学特性 破壳 加载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桐果实破壳力学特性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黄志辉 王红建 +3 位作者 刘汝宽 李兴 肖志红 李昌珠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8-83,共6页
为研究油桐果实的破壳力学特性和影响因素,通过对油桐果实的物理特征进行测定,开展油桐整果和果瓣压缩试验,研究其破壳力学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油桐果实破壳力学模型,拟合油桐果实破壳力学曲线,并分析破壳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为研究油桐果实的破壳力学特性和影响因素,通过对油桐果实的物理特征进行测定,开展油桐整果和果瓣压缩试验,研究其破壳力学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油桐果实破壳力学模型,拟合油桐果实破壳力学曲线,并分析破壳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油桐果实的球度在0.95以上,各个部位外壳厚度基本相同,在进行力学分析时可以将油桐果实简化为均匀薄球壳,油桐果实外壳上的应力状态为二向应力状态。油桐果实的破壳力和所需功耗受油桐果实大小等级和加载部位的影响较明显,破壳力和功耗随着油桐大小等级的增大而增加,顶压方式所需破壳力和功耗明显小于中压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桐果实 力学特性 破壳 加载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秸秆力学特性的试验 被引量:19
4
作者 陈超科 李法德 +3 位作者 闫银发 高天浩 李玉道 宋占华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年第5期130-135,159,共7页
为研究和了解高粱秸秆的相关物理机械特性,为高粱相关机械的研发提供相关数据,将高粱秸秆按两米的高度分为五部分,利用万能试验机对高粱秸秆进行压缩、弯曲、剪切等试验测试。分别选择压缩弹性模量、抗压强度、压缩功、抗剪强度、抗弯... 为研究和了解高粱秸秆的相关物理机械特性,为高粱相关机械的研发提供相关数据,将高粱秸秆按两米的高度分为五部分,利用万能试验机对高粱秸秆进行压缩、弯曲、剪切等试验测试。分别选择压缩弹性模量、抗压强度、压缩功、抗剪强度、抗弯强度等为试验指标,以含水率、加载部位和有无节为因素进行试验和分析,分别进行不同部位之间的力学性能对比和有节处与无节处之间的力学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无节处的剪切功是3.75~5.33N·m;有节处的剪切功是4.86~9.79N·m。有节处的弯曲功是1.50~2.44N·m;无节处的弯曲功是0.69~1.25N·m。可以为高效、节能的高粱收获机械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秸秆 力学特性 加载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