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减摇鳍电液负载仿真台加载梯度研究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梁利华 张虹 李国斌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5,共2页
介绍了减摇鳍电液负载仿真台的工作原理,建立了仿真台加载系统的数据数学模型,通过对系统传递函数的分析,得到不同加载梯度时加载系统的有扰闭环频率特性曲线,从而分析不同加载梯度对加载系统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减摇鳍 电液仿真台 加载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真三维梯度加载模型试验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旭光 张强勇 +4 位作者 刘德军 张宁 贾超 刘健 段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2-277,共6页
为模拟深部地下洞室所处的非均匀三维地应力状态,研制了一种大型数控真三维梯度非均匀加载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包括梯度非均匀加载装置、加载反力装置和数控加压系统。梯度非均匀加载装置分为6个加载面,其加载量值由其所处模型位置决定... 为模拟深部地下洞室所处的非均匀三维地应力状态,研制了一种大型数控真三维梯度非均匀加载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包括梯度非均匀加载装置、加载反力装置和数控加压系统。梯度非均匀加载装置分为6个加载面,其加载量值由其所处模型位置决定,并由数控加压系统控制施加。数控加压系统采用人机交互系统控制加载,实现模型加载过程的自动化、可视化和智能化。该系统能模拟真三维非均匀的真实地应力状态,并可据此研究深部地下洞室围岩的非线性变形特征,进而可更合理地评价地下洞室围岩的稳定性。将该系统应用于注采气压变化条件下的盐岩地下储气库稳定性模型实验,成功获得了在不同稳压阶段及不同注采气速率下的围岩变形收敛规律,发现了低压与稳压时间过长对储库稳定性的不良影响;得到了储气库安全运营的最低限制(4 MPa)。通过实验表明,该系统能真实有效模拟围岩应力状态,控制直观方便,可广泛应用于深部洞室大型地质力学模型实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 真三维梯度 地下储气库 注采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梯度加载下闽楠幼苗生长与叶绿素荧光变化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彬 洪滔 +3 位作者 陈欣凡 马义龙 苏少川 吴承祯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1-247,共7页
为了解氮梯度加载对闽楠幼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对2年生闽楠幼苗进行模拟试验。在7个氮水平:N0(0 g·m^(-2)·a^(-1)1)、N1(5 g·m^(-2)·a^(-1)1)、N2(10 g·m^(-2)·a^(-1)1)、N3(15 g·m^(-2)&... 为了解氮梯度加载对闽楠幼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对2年生闽楠幼苗进行模拟试验。在7个氮水平:N0(0 g·m^(-2)·a^(-1)1)、N1(5 g·m^(-2)·a^(-1)1)、N2(10 g·m^(-2)·a^(-1)1)、N3(15 g·m^(-2)·a^(-1)1)、N4(20 g·m^(-2)·a^(-1))、N5(25 g·m^(-2)·a^(-1)1)、N6(30 g·m^(-2)·a^(-1)1)培养6个月后,测定闽楠幼苗的生长指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氮浓度增加,闽楠幼苗苗高、地径和全株生物量均呈现增→减→增的变化规律,苗高在N1时达到峰值(142.41 cm)、地径和全株生物量在N2时达到峰值(15.31 mm、192.22 g),较对照处理分别提高48.33%、28.55%、114.58%;不同氮梯度加载处理一定程度促进了闽楠幼苗叶片叶绿素总量的增长,其中N2、N3组幼苗叶绿素总量显著高于N0(P<0.05),而N6组幼苗叶绿素总量值显著低于N0(P<0.05);随氮强度增加,闽楠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潜在光化学活性(F_v/F_o)、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呈现增→减→增的变化趋势,而光化学猝灭系数(q_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呈现减→增→减的变化趋势,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角度出发,N3~N4为最佳施氮浓度区间,适当增加供氮水平可显著提高闽楠幼苗的光合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 闽楠 幼苗生长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的飞行仿真电动伺服加载系统
4
作者 邱斌 闫杰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3-167,共5页
飞行模拟器上利用电动伺服加载系统替代传统的电液伺服加载后,需要进一步提高加载系统快速性、扩宽系统频带。建立了电动伺服加载模型,基于不变性原理对多余力矩进行补偿仍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利用模糊控制的快速响应特性,针对该系统... 飞行模拟器上利用电动伺服加载系统替代传统的电液伺服加载后,需要进一步提高加载系统快速性、扩宽系统频带。建立了电动伺服加载模型,基于不变性原理对多余力矩进行补偿仍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利用模糊控制的快速响应特性,针对该系统设计出PI和模糊控制相结合的分段复合控制器。通过Matlab仿真结果表明使该系统既保证了控制无静差,静态稳定性好,同时动态性能有了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余力矩 加载梯度 速度补偿 模糊控制 分段复合控制 飞行模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电动负载模拟器ITAE控制器设计和仿真 被引量:3
5
作者 黄勇 于云峰 孙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21-1525,共5页
在电动负载模拟器(ELS)的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其优化控制参数一般需通过大量试验来确定。本文根据ELS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其执行机构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连接刚度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指出在满足系统闭环响应技术指标条件下,应选择低的连... 在电动负载模拟器(ELS)的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其优化控制参数一般需通过大量试验来确定。本文根据ELS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其执行机构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连接刚度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指出在满足系统闭环响应技术指标条件下,应选择低的连接刚度;结合加载梯度参数,选择适当的连接刚度,设计了ELS的复合控制器结构,并采用遗传算法对复合控制器中的各控制参数按ITAE准则进行了寻优,获得了复合控制器参数。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在该控制器作用下,闭环系统的静差小于0.5%,并且其正弦响应在10Hz时的幅差小于10%,相差小于10de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负模拟器 连接刚度 加载梯度 ITAE准则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式反操纵负载模拟器的设计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洪冲 宗光华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03-810,共8页
针对机械式反操纵负载模拟器加载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其加载精度的设计方法,即采用虚位移原理法对机械式反操纵负载模拟器建立负载力矩模型,利用杆件角度的变化从负载力矩模型中分析得出杆件的合理范围.通过对负载力矩模型的负载曲... 针对机械式反操纵负载模拟器加载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其加载精度的设计方法,即采用虚位移原理法对机械式反操纵负载模拟器建立负载力矩模型,利用杆件角度的变化从负载力矩模型中分析得出杆件的合理范围.通过对负载力矩模型的负载曲线做逼近处理,达到对负载力矩模型进行重构的目的.提出了利用负载力矩模型杆件角度分析与蒙特卡罗相结合的方法来设计杆件,其优点在于可找寻同时满足多级加载梯度条件的杆件组,避免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即利用最大加载角度进行优化从而导致无法模拟真实加载情形及最终找寻到的是加载梯度少的杆件组.最后,利用仿真验证了优化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式反操纵负模拟器 曲线逼近 多级加载梯度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loading rates on crack propagating speed,fracture toughness and energy release rate using single-cleavage trapezoidal open specimen under impact loads 被引量:4
7
作者 LANG Lin ZHU Zhe-ming +3 位作者 WANG Han-bing HUANG Jian-wei WANG Meng ZHANG Xian-sh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8期2440-2454,共15页
The former studies indicate that loading rates significantly affect dynamic behavior of brittle materials,for instance,the dynamic compressive and tensile strength increase with loading rates.However,there still are m... The former studies indicate that loading rates significantly affect dynamic behavior of brittle materials,for instance,the dynamic compressive and tensile strength increase with loading rates.However,there still are many unknown or partially unknown aspects.For example,whether loading rates have effect on crack dynamic propagating behavior(propagation toughness,velocity and arrest,etc).To further explore the effect of loading rates on crack dynamic responses,a large-size single-cleavage trapezoidal open(SCTO)specimen was proposed,and impacting tests using the SCTO specimen under drop plate impact were conducted.Crack propagation gauges(CPGs)were employed in measuring impact loads,crack propagation time and velocities.In order to verify the testing result,the corresponding numer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using explicit dynamic software AUTODYN,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The ABAQUS software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dynamic SIFs.The universal function was calculated by fractal method.The experimental-numerical method was employed in determining initiation toughness and propagation toughnes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rack propagating velocities,dynamic fracture toughness and energy release rates increase with loading rates;crack delayed initiation time decreases with loading r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ack velocity dynamic fracture toughness particle velocity loading rate single-cleavage trapezoidal open(SCTO)specim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