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轮齿制造误差的螺旋锥齿轮加载接触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延忠 周云飞 +1 位作者 周济 蔡春源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4-227,共4页
从可靠性理论出发 ,对轮齿误差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 ,用空间共轭曲面啮合理论 ,确定出螺旋锥齿轮齿面点矢函数 ,建立螺旋锥齿轮考虑误差的轮齿加载接触分析方法 ,在加载条件下对齿轮副的真实接触区、接触点迹、运动误差、某一瞬时同时... 从可靠性理论出发 ,对轮齿误差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 ,用空间共轭曲面啮合理论 ,确定出螺旋锥齿轮齿面点矢函数 ,建立螺旋锥齿轮考虑误差的轮齿加载接触分析方法 ,在加载条件下对齿轮副的真实接触区、接触点迹、运动误差、某一瞬时同时啮合的对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锥齿轮 轮齿加载接触分析 制造误差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T准双曲面齿轮精确建模和加载接触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星 方宗德 +1 位作者 李声晋 崔艳梅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1-185,共5页
以加工方法 HGT为研究对象,根据格里森HGT准双曲面齿轮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原理,并以摇台机床为基础,推导了理论工作齿面方程和齿根过渡曲面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3维几何仿真模型,并对齿轮副进行了轮齿加载接触分析,得到齿轮副在拟真实工... 以加工方法 HGT为研究对象,根据格里森HGT准双曲面齿轮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原理,并以摇台机床为基础,推导了理论工作齿面方程和齿根过渡曲面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3维几何仿真模型,并对齿轮副进行了轮齿加载接触分析,得到齿轮副在拟真实工况下的齿面印痕、传动误差曲线和载荷分配系数。最后通过切齿试验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1)齿轮重合度大,传动平稳;2)当大轮加载扭矩超过一定值(500 N·m)时,轮齿会出现边缘接触。该研究为齿轮的强度和振动分析等提供了可靠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T方法 准双曲面齿轮 工作齿面 齿根过渡曲面 轮齿加载接触分析 切齿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T准双曲面齿轮精确建模和加载接触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汪颖 李成鑫 +1 位作者 李国栋 李锴科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1-187,共7页
以加工方法 HGT为研究对象,根据格里森HGT准双曲面齿轮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原理,并以摇台机床为基础,推导了理论工作齿面方程和齿根过渡曲面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3维几何仿真模型,并对齿轮副进行了轮齿加载接触分析,得到齿轮副在拟真实工... 以加工方法 HGT为研究对象,根据格里森HGT准双曲面齿轮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原理,并以摇台机床为基础,推导了理论工作齿面方程和齿根过渡曲面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3维几何仿真模型,并对齿轮副进行了轮齿加载接触分析,得到齿轮副在拟真实工况下的齿面印痕、传动误差曲线和载荷分配系数。最后通过切齿试验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1)齿轮重合度大,传动平稳;2)当大轮加载扭矩超过一定值(500 N·m)时,轮齿会出现边缘接触。该研究为齿轮的强度和振动分析等提供了可靠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T方法 准双曲面齿轮 工作齿面 齿根过渡曲面 轮齿加载接触分析 切齿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弧齿锥齿轮加载接触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延忠 鄂中凯 陈良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0-22,共3页
弧齿锥齿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飞机、舰船、汽车的齿轮传动,由于这种齿轮的齿面方程属于超越函数形式,因此为其切齿及机床调整带来极大困难。为了解决加载情况下弧齿锥齿轮设计和制造的问题,本文以某航空发动机弧齿锥齿轮为研究对象,... 弧齿锥齿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飞机、舰船、汽车的齿轮传动,由于这种齿轮的齿面方程属于超越函数形式,因此为其切齿及机床调整带来极大困难。为了解决加载情况下弧齿锥齿轮设计和制造的问题,本文以某航空发动机弧齿锥齿轮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对弧齿锥齿轮的工况条件,对该齿轮的加工方法、加工调整参数及载荷作用下的轮齿接触迹、接触区的确定、运动误差曲线的确定进行研究,并确定出轮齿间载荷分配情况.为齿轮进行有限元计算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锥齿轮 加载接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误差的摆线锥齿轮动态加载接触分析方法(下)
5
作者 刘志峰 杨文通 +3 位作者 彭映辉 王建华 吴喜文 王蕾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16,39,共4页
基于摆线齿锥齿轮轻载接触分析,考虑齿轮副弹性变形、支承系统变形、制造安装误差及机床调整参数误差等 因素,建立起一套在载荷作用下考虑误差的针对摆线锥齿轮副的加载接触分析方法,可以求解齿轮副承载传动时的真实接 触区、运动误差... 基于摆线齿锥齿轮轻载接触分析,考虑齿轮副弹性变形、支承系统变形、制造安装误差及机床调整参数误差等 因素,建立起一套在载荷作用下考虑误差的针对摆线锥齿轮副的加载接触分析方法,可以求解齿轮副承载传动时的真实接 触区、运动误差曲线、载荷分配等关键指标,并进行了仿真实例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线齿螺旋锥齿轮 加载接触分析 动态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误差的摆线锥齿轮动态加载接触分析方法(上)
6
作者 刘志峰 杨文通 +3 位作者 王蕾 王建华 彭映辉 吴喜文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1-72,91,共3页
基于摆线齿锥齿轮轻载接触分析, 考虑齿轮副弹性变形、支承系统变形、制造安装误差及机床调整参数误差等因素, 建立起一套在载荷作用下考虑误差的针对摆线锥齿轮副的加载接触分析方法, 可以求解齿轮副承载传动时的真实接触区、运动误差... 基于摆线齿锥齿轮轻载接触分析, 考虑齿轮副弹性变形、支承系统变形、制造安装误差及机床调整参数误差等因素, 建立起一套在载荷作用下考虑误差的针对摆线锥齿轮副的加载接触分析方法, 可以求解齿轮副承载传动时的真实接触区、运动误差曲线、载荷分配等关键指标, 并进行了仿真实例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线齿螺旋锥齿轮 加载接触分析 动态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边缘松弛效应的直齿圆柱齿轮加载接触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陈长亮 周驰 +1 位作者 王琪 范子杰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4期370-378,共9页
提出了一种考虑到边缘松弛效应的直齿圆柱齿轮加载接触分析(LTCA)方法,改进了传统分析方法。基于齿面公式计算齿面点坐标,根据啮合关系计算完整啮合周期内啮合印迹,基于NewtonRaphson法,求解齿轮副平衡状态下啮合状态。引入了边缘修正... 提出了一种考虑到边缘松弛效应的直齿圆柱齿轮加载接触分析(LTCA)方法,改进了传统分析方法。基于齿面公式计算齿面点坐标,根据啮合关系计算完整啮合周期内啮合印迹,基于NewtonRaphson法,求解齿轮副平衡状态下啮合状态。引入了边缘修正函数及边缘因子,考虑了边缘松弛效应的抛物线形式,提出了一种齿宽边缘接触刚度修正方法;用有限元方法(FEM),对完整啮合周期的载荷分配系数、接触应力分布、传动误差曲线、计算效率等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能够对等宽度线接触直齿圆柱齿轮进行加载接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齿圆柱齿轮 齿轮加载接触分析(LTCA) 松弛效应 接触刚度 有限元方法(F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形直齿锥齿轮副加载接触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杜建霞 包广清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08-1016,共9页
针对修形直齿锥齿轮副的接触特征及接触形态计算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修形直齿锥齿轮副加载接触分析方法,对修形直齿锥齿轮副啮合特征计算过程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首先,根据球面渐开线展成原理,生成了标准的直齿锥齿轮齿面,并根据... 针对修形直齿锥齿轮副的接触特征及接触形态计算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修形直齿锥齿轮副加载接触分析方法,对修形直齿锥齿轮副啮合特征计算过程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首先,根据球面渐开线展成原理,生成了标准的直齿锥齿轮齿面,并根据齿根圆与球形渐开线相切的原理,构建了齿底倒圆的数学模型;然后,采用二元二次多项式对齿面进行了修形,并得到了相应的齿面离散点,在此基础上,应用样条曲面构造方法,重构了修形齿面方程;接着,依据齿轮啮合原理,进行了齿面接触分析(TCA),获得了瞬时共轭接触点以及整个啮合周期的啮合迹线;最后,应用赫兹接触修正模型,计算了受载状态下的接触椭圆、椭圆长短轴、最大接触应力以及应力分布,对共轭接触直齿锥齿轮副进行了加载接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相比,采用加载接触特性计算方法,两者接触迹线和接触椭圆等啮合特征相符,接触力和最大接触应力误差在1%和2%以内;对比结果表明,加载接触特性计算方法能够准确地对修形直齿锥齿轮副进行加载接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传动 齿面接触分析 加载接触分析 齿轮啮合原理 赫兹接触修正模型 接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锥齿轮加载齿面接触分析的半解析计算方法
9
作者 尹凤 杜文龙 +4 位作者 丁撼 邓雄耀 王智泉 容铠彬 唐进元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1-1342,共12页
基于商业软件的传统模拟加载齿面接触分析(SLTCA)求解精度高,但耗时较长,为此,提出一种兼顾精度与效率的用于加载齿面接触分析(LTCA)的半解析计算方法。以基于齿面模型的齿轮有限元模型为对象,对加载接触点精确的局部边界条件进行求解... 基于商业软件的传统模拟加载齿面接触分析(SLTCA)求解精度高,但耗时较长,为此,提出一种兼顾精度与效率的用于加载齿面接触分析(LTCA)的半解析计算方法。以基于齿面模型的齿轮有限元模型为对象,对加载接触点精确的局部边界条件进行求解。考虑计算的精度和效率,使用局部Rayleigh-Ritz方法对啮合刚度进行半解析计算。考虑到时变啮合特性的影响,采用线性规划方法对LTCA进行半解析求解。最后,以航空航天领域中应用的非正交弧齿锥齿轮为例,对所提出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由所提出的方法得到的齿面接触压力与由SLTCA得到的齿面接触压力相对误差均在3%以内,具有较高的求解精度,这可为具有高精度和高性能要求的弧齿锥齿轮制造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齿锥齿轮 齿面接触分析 半解析 有限元建模 接触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载螺旋锥齿轮接触轨迹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进元 蒲太平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1-466,共6页
螺旋锥齿轮的接触轨迹直接反映传动质量,基于加载接触有限元分析原理,给出螺旋锥齿轮有限元加载接触分析模型的构建方法,取一对三齿螺旋锥齿轮模型,研究在轻载和重载情况下轮齿的接触力变化情况,得到载荷对接触轨迹及传动误差的影响规律... 螺旋锥齿轮的接触轨迹直接反映传动质量,基于加载接触有限元分析原理,给出螺旋锥齿轮有限元加载接触分析模型的构建方法,取一对三齿螺旋锥齿轮模型,研究在轻载和重载情况下轮齿的接触力变化情况,得到载荷对接触轨迹及传动误差的影响规律,为高质量弧齿锥齿轮传动提供了一种设计方法与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齿锥齿轮 加载接触分析 有限元方法 ABAQ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啮合错位的驱动桥准双曲面齿轮加载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赖长发 聂少武 +3 位作者 万雄飞 张学冉 徐国祥 唐思成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52-156,199,共6页
为了掌握汽车驱动桥准双曲面齿轮在实际工况下的齿面啮合性能,基于Masta软件对驱动桥准双曲面齿轮进行了加载啮合性能分析。通过建立驱动桥有限元模型,利用Masta软件的系统变形分析功能计算出实际工况下齿轮啮合错位量。通过对啮合错位... 为了掌握汽车驱动桥准双曲面齿轮在实际工况下的齿面啮合性能,基于Masta软件对驱动桥准双曲面齿轮进行了加载啮合性能分析。通过建立驱动桥有限元模型,利用Masta软件的系统变形分析功能计算出实际工况下齿轮啮合错位量。通过对啮合错位下准双曲面齿轮进行加载接触分析,获得齿面加载接触区、加载传动误差及齿面接触应力随载荷的变化趋势。最后在传动试验台上进行了驱动桥台架加载试验,实际加载接触区与软件仿真接触区一致,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这为准双曲面齿轮的齿面设计及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桥模型 准双曲面齿轮 啮合错位量 加载接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装误差对双圆弧齿轮啮合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树峰 王峰 +2 位作者 张伟杰 车江宁 徐文博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50-155,共6页
为深入研究安装误差对双圆弧齿轮副啮合特性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法建立齿轮加载分析模型,研究啮合过程中单齿凸、凹齿廓的接触性能,对比分析安装误差对接触性能以及传动误差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啮合周期内,双圆弧齿轮的凹齿廓先接触且... 为深入研究安装误差对双圆弧齿轮副啮合特性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法建立齿轮加载分析模型,研究啮合过程中单齿凸、凹齿廓的接触性能,对比分析安装误差对接触性能以及传动误差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啮合周期内,双圆弧齿轮的凹齿廓先接触且承担较大的法向接触力,但凸齿廓的啮入端接触应力最大,凸、凹齿面接触压力差与转矩成正比;安装误差对齿面接触性能影响较大,其中中心距误差容易引起齿轮分阶处应力集中,轴线平面的安装误差会引起齿面接触偏载,且对安装误差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圆弧齿轮 安装误差 齿轮加载接触分析 啮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锥齿轮传动系统啮合错位分析方法
13
作者 邢侃 杨航 +1 位作者 柴宝连 张卫青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3-119,共7页
准确分析载荷作用下螺旋锥齿轮传动系统啮合错位情况是进行齿轮齿形优化设计的基础。当传动轴结构复杂时采用梁单元模型求解轴的变形差异较大,会导致齿轮副啮合错位分析不准确,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实体有限元法的分步螺旋锥... 准确分析载荷作用下螺旋锥齿轮传动系统啮合错位情况是进行齿轮齿形优化设计的基础。当传动轴结构复杂时采用梁单元模型求解轴的变形差异较大,会导致齿轮副啮合错位分析不准确,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实体有限元法的分步螺旋锥齿轮传动系统啮合错位分析方法。首先,建立传动轴实体有限元模型,并将轴承刚度耦合于传动轴上;其次,在齿轮轴上施加等效齿轮副啮合力分析轴变形情况;再次,结合主被动齿轮轴的变形情况分析齿轮副的啮合错位量;最后,考虑齿轮副的啮合错位状态构建轮齿的加载接触分析有限元模型,分析齿轮副的啮合印痕偏移及传动误差变化情况。将该方法与构建的包含齿轮、轴和轴承的传动系统全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了对比,表明采用该方法分析得到的齿轮副啮合错位状态与全有限元模型十分吻合、分析效率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锥齿轮 传动系统 有限元 啮合错位 加载接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齿锥齿轮动态啮合有限元数值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唐进元 蒲太平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81-985,共5页
研究了螺旋锥齿轮动态加载接触分析有限元模型的构建方法,分析了一对五齿准双曲面锥齿轮在高速重载情况下轮齿的接触情况及接触区域在轮齿啮合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得到了齿面接触压强及M ises应力的分布情况,为弧齿锥齿轮的动态啮合特性... 研究了螺旋锥齿轮动态加载接触分析有限元模型的构建方法,分析了一对五齿准双曲面锥齿轮在高速重载情况下轮齿的接触情况及接触区域在轮齿啮合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得到了齿面接触压强及M ises应力的分布情况,为弧齿锥齿轮的动态啮合特性的研究提供一种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齿锥齿轮 动力学分析 加载接触分析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圆弧啮合线内啮合齿轮设计与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延忠 李圆 +1 位作者 任少英 赵鹏坤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18-1125,共8页
针对内啮合齿轮传动,提出1种基于圆弧啮合线的大重合度内啮合齿轮构造方法。选取连接外齿轮和内齿圈节圆交点和齿顶圆交点的圆弧为啮合线,构造在该啮合线上共轭的外齿轮和内齿圈齿顶齿廓;根据共轭原理设计与齿顶齿廓共轭的齿根齿廓,完... 针对内啮合齿轮传动,提出1种基于圆弧啮合线的大重合度内啮合齿轮构造方法。选取连接外齿轮和内齿圈节圆交点和齿顶圆交点的圆弧为啮合线,构造在该啮合线上共轭的外齿轮和内齿圈齿顶齿廓;根据共轭原理设计与齿顶齿廓共轭的齿根齿廓,完成内齿圈齿根齿廓修形;对新齿形进行根切检验,分析新齿形啮合几何特性及加载接触;利用数控加工方法完成内啮合齿轮样件的加工并进行啮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齿形不产生根切和齿顶干涉;与渐开线内啮合齿轮相比,新齿形重合度大大提高,相对滑动率减小,相对法曲率增大;齿面接触和齿根弯曲应力显著降低,承载能力大大提高;齿数比为38/53的新齿形存在7对齿接触,验证了新齿形的大重合度啮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重合度 内齿轮 啮合线 加载接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meshing characteristics of planetary gear system considering tooth surface roughness and elastohydrodynamic lubrication
16
作者 LIU Ning MA Hui +4 位作者 GUAN Hong ZHOU Sai-nan ZHAO Tian-yu CAO Peng WU Yu-p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7期2511-2534,共24页
The contac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ugh tooth surface during the meshing process a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lubrication state.The coupling effect of tooth surface roughness and lubrication on meshing character... The contac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ugh tooth surface during the meshing process a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lubrication state.The coupling effect of tooth surface roughness and lubrication on meshing characteristics of planetary gear is studied.An improved three-dimensional(3 D)anisotropic tooth surface roughness fractal model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parameters.Considering asperity contact and elastohydrodynamic lubrication(EHL),the contact load and flexibility deformation of the tooth surface are derived,and the deformation compatibility equation of the 3 D loaded tooth contact analysis(3 D-LTCA)method is improved.The asperity of the tooth surface changes the system from EHL to mixed lubrication and reduces the stiffness of the oil film.Compared with the sun planet gear,the asperity has a greater effect on the mesh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ing-planet gear.Compared with the proposed method,the comprehensive stiffness obtained by the traditional calculation method considering the lubrication effect is smaller,especially for the ring-planet gear.Compared with roughness,speed and viscosity,the meshing characteristics of planetary gears are most sensitive to torq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etary gear tooth surface roughness three-dimensional loaded tooth contact analysis elastohydrodynamic lubrication meshing stiff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向修鼓和轴向错位直齿轮副刚度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文轩 张书维 +1 位作者 王琳 周海川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1,165,共11页
针对齿向修鼓和轴向错位直齿轮副刚度激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用的时变啮合直齿轮副刚度的解析方法。首先,建立了直齿轮齿向修鼓与轴向错位模型,导出了轮齿副总误差计算式;然后,结合了弹性力学理论、齿接触分析(TCA)以及加载齿接触分析(... 针对齿向修鼓和轴向错位直齿轮副刚度激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用的时变啮合直齿轮副刚度的解析方法。首先,建立了直齿轮齿向修鼓与轴向错位模型,导出了轮齿副总误差计算式;然后,结合了弹性力学理论、齿接触分析(TCA)以及加载齿接触分析(LTCA),对齿向修鼓和轴向错位的直齿轮副加载状态下的啮合特征进行了计算;基于势能法以及切片理论,建立了改进的几何刚度、耦合刚度、赫兹接触刚度以及齿基刚度模型,并进一步推导了齿向修鼓和轴向错位的直齿轮副时变啮合刚度改进解析式;最后,将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该解析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分析了不同鼓形量与错位量对直齿轮副刚度激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齿向修鼓和轴向错位直齿轮副刚度计算方法的计算误差为3%,能够准确且有效地分析齿向修鼓和轴向错位直齿轮副的啮合刚度,为齿轮副传动系统的修形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齿轮误差 轴向错位 时变啮合刚度 切片理论 势能法 齿接触分析 齿接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se-off拓扑修正的准双曲面齿轮齿面修形方法 被引量:21
18
作者 聂少武 蒋闯 +3 位作者 邓效忠 苏建新 杨建军 王建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709-2715,2740,共8页
为了提升驱动桥准双曲面齿轮传动的啮合性能,针对准双曲面齿轮刀倾半展成法(HFT)提出一种Ease-off拓扑修正方法。在建立齿面共轭啮合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小轮基准齿面方程,通过计算小轮实际齿面与基准齿面之间的偏差,构建出Ease-of... 为了提升驱动桥准双曲面齿轮传动的啮合性能,针对准双曲面齿轮刀倾半展成法(HFT)提出一种Ease-off拓扑修正方法。在建立齿面共轭啮合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小轮基准齿面方程,通过计算小轮实际齿面与基准齿面之间的偏差,构建出Ease-off拓扑。借助二阶多项表达式对Ease-off拓扑分解,计算出齿面失配系数,通过调整齿面失配系数构建出修正Ease-off拓扑。通过比较当前Ease-off拓扑与修正Ease-off拓扑,消除小轮当前齿面与修正齿面之间的偏差,反求出小轮加工参数。最后以一对准双曲面齿轮为例进行齿面拓扑修形与磨齿加工,实际齿面印痕与仿真结果一致,验证了齿面拓扑修形方法的有效性。齿面加载接触分析结果表明,修形后齿面接触应力分布得到了改善,实际载荷下齿面接触重合度增加,从而验证了修形方案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双曲面齿轮 共轭齿面 Ease-off修正 拓扑修形 加载接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锥齿轮动力学研究方法及进展 被引量:26
19
作者 汪中厚 周晓玲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03-1208,共6页
论述了螺旋锥齿轮动力学研究的三种主要方法,即加载接触分析(LTCA)、解多维非线性方程组的方法,以及加载接触分析与周向振动模型结合的仿真分析方法。介绍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研究螺旋锥齿轮动力学的若干关键技术。阐述了实际... 论述了螺旋锥齿轮动力学研究的三种主要方法,即加载接触分析(LTCA)、解多维非线性方程组的方法,以及加载接触分析与周向振动模型结合的仿真分析方法。介绍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研究螺旋锥齿轮动力学的若干关键技术。阐述了实际设计制造工程中螺旋锥齿轮动力学研究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锥齿轮 加载接触分析 非线性振动 动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