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载荷加载历程与平均应力修正Aeran模型的疲劳寿命预测
1
作者
王柳璎
毕俊喜
+3 位作者
侯伟
张国斌
孙鹏文
王妍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120,共6页
针对变幅载荷作用下结构的疲劳损伤和寿命预测问题,基于非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引入载荷交互作用因子和与应力水平相关的实时载荷函数对Aeran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考虑载荷加载历程(包括载荷交互作用和载荷加载顺序)与平均应力的Aeran非线...
针对变幅载荷作用下结构的疲劳损伤和寿命预测问题,基于非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引入载荷交互作用因子和与应力水平相关的实时载荷函数对Aeran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考虑载荷加载历程(包括载荷交互作用和载荷加载顺序)与平均应力的Aeran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模型,采用两级加载下30CrMnSiA钢、45钢和16Mn钢的疲劳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并与考虑载荷交互作用的改进Aeran模型和Miner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修正的Aeran模型预测得到的归一化疲劳寿命与归一化试验值集中分布在x=y参考线附近,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3种预测模型中,修正Aeran模型预测寿命的误差因子绝对值的平均值和标准差最小,分别为0.042和0.131,比改进Aeran模型分别小0.021和0.035,比Miner模型分别小0.011和0.0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命预测
Aeran模型
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
载
荷
加载历程
平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载历程对配径碎煤渗透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王路珍
陈占清
+1 位作者
孔海陵
莘海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25-1330,共6页
为了证实加载历程对破碎煤样渗透特性的影响,利用一套由齿轮泵、换向阀、溢流阀和渗透仪等组成的渗透回路,在CMT5305型电子万能试验机试验系统上测试了配径碎煤在两种不同试验方案下的渗透特性,得到了两种方案配径碎煤的渗流速度、渗透...
为了证实加载历程对破碎煤样渗透特性的影响,利用一套由齿轮泵、换向阀、溢流阀和渗透仪等组成的渗透回路,在CMT5305型电子万能试验机试验系统上测试了配径碎煤在两种不同试验方案下的渗透特性,得到了两种方案配径碎煤的渗流速度、渗透率、非Darcy流因子与孔隙度的关系。研究表明:①第1种试验方案的渗流速度和渗透率与孔隙度的关系用幂函数拟合,第2种试验方案的渗流速度和渗透率与孔隙度的关系可用指数函数拟合。②孔隙度较大时,渗透率和非Darcy流因子与加载历程有关;孔隙度较小时,渗透率和非Darcy流因子趋于稳定,与加载历程无关。③随着孔隙度的减小,方案1非Darcy流因子由负变正,配径碎煤的渗透性加强;方案2非Darcy流因子始终为负值,配径碎煤的渗透性减弱。④两种方案的非Darcy流因子与孔隙度均可采用三次多项式拟合,多项式的系数与加载历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载历程
配径碎煤
渗透特性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加载历程和梁轨相互作用的桥上轨道受力分析
被引量:
10
3
作者
石龙
吴定俊
李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5-111,共7页
本文基于扣件纵向位移阻力弹塑性滞回模型,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简支高架桥与钢轨相互作用模型,进行考虑加载历程的梁轨相互作用研究。选定计算使用的模型及相关参数后,比较使用考虑加载历程方法与传统线性叠加方法所得钢轨纵向附加力的差异...
本文基于扣件纵向位移阻力弹塑性滞回模型,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简支高架桥与钢轨相互作用模型,进行考虑加载历程的梁轨相互作用研究。选定计算使用的模型及相关参数后,比较使用考虑加载历程方法与传统线性叠加方法所得钢轨纵向附加力的差异,分析往复荷载作用下钢轨纵向附加力的特点,以及线路最大有载阻力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钢轨纵向附加力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钢轨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存在收敛的残余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轨相互作用
弹塑性
滞回曲线
加载历程
钢轨纵向附
加
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载荷加载历程与平均应力修正Aeran模型的疲劳寿命预测
1
作者
王柳璎
毕俊喜
侯伟
张国斌
孙鹏文
王妍
机构
内蒙古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内蒙古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西安航空学院飞行器学院
呼和浩特众环工贸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120,共6页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KC2024037S)
2024“蒙科聚”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落地产业化示范项目(2024MKJCGZH001)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计划项目(2022YFHH0055,2023KJHZ0008)。
文摘
针对变幅载荷作用下结构的疲劳损伤和寿命预测问题,基于非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引入载荷交互作用因子和与应力水平相关的实时载荷函数对Aeran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考虑载荷加载历程(包括载荷交互作用和载荷加载顺序)与平均应力的Aeran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模型,采用两级加载下30CrMnSiA钢、45钢和16Mn钢的疲劳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并与考虑载荷交互作用的改进Aeran模型和Miner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修正的Aeran模型预测得到的归一化疲劳寿命与归一化试验值集中分布在x=y参考线附近,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3种预测模型中,修正Aeran模型预测寿命的误差因子绝对值的平均值和标准差最小,分别为0.042和0.131,比改进Aeran模型分别小0.021和0.035,比Miner模型分别小0.011和0.099。
关键词
寿命预测
Aeran模型
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
载
荷
加载历程
平均应力
Keywords
life prediction
Aeran model
nonlinear fatigue cumulative damage
loading history
average stress
分类号
TH114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O346.2 [理学—固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载历程对配径碎煤渗透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王路珍
陈占清
孔海陵
莘海德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盐城工学院基础教学部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25-133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0974107)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No.CXZZ12_0924)
+1 种基金
盐城工学院应用基础研究项目(No.XKR2010010)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No.SKLGDUEK1014)
文摘
为了证实加载历程对破碎煤样渗透特性的影响,利用一套由齿轮泵、换向阀、溢流阀和渗透仪等组成的渗透回路,在CMT5305型电子万能试验机试验系统上测试了配径碎煤在两种不同试验方案下的渗透特性,得到了两种方案配径碎煤的渗流速度、渗透率、非Darcy流因子与孔隙度的关系。研究表明:①第1种试验方案的渗流速度和渗透率与孔隙度的关系用幂函数拟合,第2种试验方案的渗流速度和渗透率与孔隙度的关系可用指数函数拟合。②孔隙度较大时,渗透率和非Darcy流因子与加载历程有关;孔隙度较小时,渗透率和非Darcy流因子趋于稳定,与加载历程无关。③随着孔隙度的减小,方案1非Darcy流因子由负变正,配径碎煤的渗透性加强;方案2非Darcy流因子始终为负值,配径碎煤的渗透性减弱。④两种方案的非Darcy流因子与孔隙度均可采用三次多项式拟合,多项式的系数与加载历程有关。
关键词
加载历程
配径碎煤
渗透特性
试验
Keywords
loading history
broken coal with different grain size gradations
permeability characteristics
experiment
分类号
TD31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加载历程和梁轨相互作用的桥上轨道受力分析
被引量:
10
3
作者
石龙
吴定俊
李奇
机构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
出处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5-11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374)
文摘
本文基于扣件纵向位移阻力弹塑性滞回模型,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简支高架桥与钢轨相互作用模型,进行考虑加载历程的梁轨相互作用研究。选定计算使用的模型及相关参数后,比较使用考虑加载历程方法与传统线性叠加方法所得钢轨纵向附加力的差异,分析往复荷载作用下钢轨纵向附加力的特点,以及线路最大有载阻力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钢轨纵向附加力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钢轨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存在收敛的残余内力。
关键词
梁轨相互作用
弹塑性
滞回曲线
加载历程
钢轨纵向附
加
力
Keywords
track-bridge interaction
elastoplasticity
hysteretic curve
loading history
longitudinal additional forces in the rails
分类号
U213.21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载荷加载历程与平均应力修正Aeran模型的疲劳寿命预测
王柳璎
毕俊喜
侯伟
张国斌
孙鹏文
王妍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加载历程对配径碎煤渗透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王路珍
陈占清
孔海陵
莘海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考虑加载历程和梁轨相互作用的桥上轨道受力分析
石龙
吴定俊
李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