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效果与存在问题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16
1
作者 徐晓 李远勤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97-101,共5页
采用国家科技部2010年《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若干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落实情况问卷调查数据,深入分析了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对上海市高科技企业的实施效果,并分析政策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过半数企... 采用国家科技部2010年《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若干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落实情况问卷调查数据,深入分析了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对上海市高科技企业的实施效果,并分析政策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过半数企业认为该政策总体上具有积极作用;绝大部分企业认为享受该政策后研发投入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此外,调研企业对该政策的激励效果比较满意。同时,问卷调查显示该政策的知晓度、便捷性以及兑现率较好,但仍有改进空间,尤其是政策申请成本较高,加重了企业财务负担。最后,企业未享受该政策的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归集研发费用、出于企业经营策略考虑放弃享受和企业已经享受免税优惠。最后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 R&D投入 税收优惠 实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民营科技企业为例 被引量:29
2
作者 杨洪涛 刘分佩 左舒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2-135,共4页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我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重要税收激励政策。基于对上海民营科技企业的调查数据,分析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的总体效果、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找出了在政策设计、政策落实和企业自身方面影响政策实施效果...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我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重要税收激励政策。基于对上海民营科技企业的调查数据,分析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的总体效果、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找出了在政策设计、政策落实和企业自身方面影响政策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政策效果 影响因素 民营科技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激励型产业政策具有两面性吗——来自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4
3
作者 粟立钟 张润达 王靖宇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8-128,共11页
“产业政策之争”发展至今,研究“如何更好地推行产业政策”比继续争论“产业政策是否有效”更具有现实意义。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作为研究对象,以2008-2019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发现,政策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会带... “产业政策之争”发展至今,研究“如何更好地推行产业政策”比继续争论“产业政策是否有效”更具有现实意义。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作为研究对象,以2008-2019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发现,政策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会带来积极效应,表现为政策能够促进企业长期价值提升;另一方面也存在消极效应,表现为政策会引发研发操纵等机会主义行为,同时,消极效应会对积极效应产生替代作用。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可以抑制政策的消极效应,并放大政策的积极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政策消极效应的产生源于企业借助政策开展研发操纵,提升短期财务绩效和短期市场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产业政策 企业价值 研发操纵 内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计扣除政策改革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 被引量:15
4
作者 杨瑞平 李喆赟 刘文蓉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0-120,共11页
以2018年加计扣除政策改革为例,选取2015—2019年间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进行DID检验;选取2018和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与非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进行OLS检验。结果发现,2018年加计扣除强化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增长放缓;加计扣... 以2018年加计扣除政策改革为例,选取2015—2019年间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进行DID检验;选取2018和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与非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进行OLS检验。结果发现,2018年加计扣除强化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增长放缓;加计扣除普惠使高新技术企业相比于非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增长率较慢。进一步研究企业盈利水平的调节作用,发现企业的盈利水平越低,上述结果越显著。通过安慰剂检验、PSM检验、反向因果检验及变更被解释变量的衡量方法回归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研究结论表明,最初作为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倾斜政策的加计扣除,随着扣除力度的提高和政策的普惠,其政策效用反而有所减弱,这需要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只有提高盈利水平,才能充分享受这种政策效果,这应引起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计扣除政策 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增长率 盈利水平 高新技术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演进与优化:我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朱文莉 陈夏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3-107,共5页
本文对我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二十年的演进历程进行系统梳理,划分出政策演进的三大阶段,分析挖掘各阶段的变化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下一步政策调整优化的具体方向。
关键词 研发费用 加计扣除政策 演进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税收优惠政策效果研究——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改革的一项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5
6
作者 高玥 徐勍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9-147,共9页
研发税收优惠是我国促进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以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改革实践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估计方法检验R&D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企业相比,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改革... 研发税收优惠是我国促进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以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改革实践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估计方法检验R&D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企业相比,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改革后,政策受惠组企业研发支出金额显著增加,同时,在多产业样本组,实验组企业的研发强度也显著提升,但在研发密集型产业,实验组企业的研发强度无显著变化。说明虽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改革对企业提高研发费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效应,但在加大研发投入强度方面对不同产业的促进程度存在差异,对研发密集型产业研发强度提升的影响相对较弱。因此,相关决策部门应进一步区分产业研发强度,制定更为精准的税收优惠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税收优惠 政策效果 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产业研发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改革促进了民营企业创新吗--基于2018年政策调整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源 王阳 +1 位作者 罗浩泉 陈斐然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7-102,共16页
民营企业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主要受益群体。文章实证检验了2018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改革对民营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及其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提升政策强度对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创新产出数量和创新产出质量均有显著的激励效... 民营企业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主要受益群体。文章实证检验了2018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改革对民营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及其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提升政策强度对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创新产出数量和创新产出质量均有显著的激励效果。这些效果存在行业、规模、技术类型、生命周期等方面的异质性:在创新投入方面,对非制造业民营企业、非大型民营企业、高新技术民营企业、成熟期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激励效果更大;在创新产出方面,对非制造业民营企业、非高新技术民营企业的创新产出激励效果更大。针对激励效应及异质性分析结果,文章建议,将2021年政策的扣除比例适用范围扩大到负面清单之外的全部企业;在适当的时机,可继续提高扣除比例,尤其是对中小企业,以促进民营企业释放更大的创新动能;强化对民营企业高质量创新的导向性,针对不同类型研发项目费用设置不同扣除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改革 加计扣除比例 政策强度 民营企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务条件对研发支出加计扣除政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吴秋生 鲍瑞雪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76-81,共6页
研发支出加计扣除政策旨在促进企业增加创新投入,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但是该政策实施效果可能会受到企业财务条件等实施环境的制约。选取2008—2016年我国深市中小板和创业板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企... 研发支出加计扣除政策旨在促进企业增加创新投入,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但是该政策实施效果可能会受到企业财务条件等实施环境的制约。选取2008—2016年我国深市中小板和创业板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企业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现金流转能力角度界定企业的财务条件,以加计扣除政策对研发成本产生的税收优惠强度衡量政策实施效果,研究2013年首次扩大研发支出加计扣范围后财务条件对研发支出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支出加计扣除范围扩大后,企业的财务状况越好、盈利能力和现金流转能力越强,该政策的实施效果就越好。这说明优化财务条件是提高研发支出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条件 研发支出 加计扣除政策 实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宋河发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4-89,共6页
通过梳理主要国家研究开发支出加计扣除政策,重点对本国知识产权要求、可加计扣除知识产权成本范围和知识产权费用加计摊销政策进行研究,分析我国知识产权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知识产权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建议。我... 通过梳理主要国家研究开发支出加计扣除政策,重点对本国知识产权要求、可加计扣除知识产权成本范围和知识产权费用加计摊销政策进行研究,分析我国知识产权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知识产权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建议。我国应取消其他相关费用不超过10%的规定,允许各种知识产权费用按实际加计扣除,对形成无形资产的知识产权费用实行加速加计摊销政策和低于一定额度一次性列入费用政策,对企业自主研发产生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实行按照评估价值、市场同类知识产权价格或者形成无形资产成本的合理倍数实行加计摊销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费用 加计扣除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之案例剖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益雄 罗庆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3-8,共6页
在分析湖北地区及A公司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发现:湖北地区部分企业存在研发经费投入相对偏少、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弱、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享受覆盖比例低和优惠政策落实的区域化现象比较突出等问题;A公司近年来研发... 在分析湖北地区及A公司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发现:湖北地区部分企业存在研发经费投入相对偏少、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弱、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享受覆盖比例低和优惠政策落实的区域化现象比较突出等问题;A公司近年来研发费用投入增长低于营业收入增长,原因之一可能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利用不充分,深入考察发现,该公司管理层了解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意识不强,并且财务部门未能合理归集研发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用 加计扣除政策 税收优惠 企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作用的分析——基于江西省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俊南 王振涛 陈一卓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8-96,共9页
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是激励企业进行研发活动,加大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的政策手段,但是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出现各种问题而导致效果不明显,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文章以江西省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在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 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是激励企业进行研发活动,加大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的政策手段,但是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出现各种问题而导致效果不明显,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文章以江西省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在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设计、发放并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04份,样本分布13个行业。通过分析问卷数据发现: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能够促进企业的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但不同产权性质、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的企业对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性,且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落地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从政府与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切实发挥研发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作用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 创新能力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税降费与制造业企业“脱实向虚”——基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晓亮 梁丹阳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8-105,共18页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而防止过度金融化导致的资本空转和系统性风险,也是在新时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2013—202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建...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而防止过度金融化导致的资本空转和系统性风险,也是在新时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2013—202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制造业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抑制了制造业企业的金融资产投资,且这种抑制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中更加显著;(2)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通过缓解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蓄水池”动机和“投资替代”动机,抑制了企业金融化;(3)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在引导企业减少金融资产投资的同时,还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资力度、发挥金融资产反哺实体投资作用。这为进一步理解企业金融化投资动机,多角度评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政策效果,优化政策设计以引导制造业转型、促进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双重差分 企业金融化 创新投资 减税降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异质性与加计扣除政策研发激励:来自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凯 吴松彬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19-124,共6页
基于2012-2015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数据,筛选仅享受研发加计扣除政策的高新技术企业微观数据,利用面板回归模型,检验研发加计扣除对研发投入的异质性激励效应。结果表明:加计扣除政策能够刺激企业进行研发投入。从地区看,加计扣除政... 基于2012-2015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数据,筛选仅享受研发加计扣除政策的高新技术企业微观数据,利用面板回归模型,检验研发加计扣除对研发投入的异质性激励效应。结果表明:加计扣除政策能够刺激企业进行研发投入。从地区看,加计扣除政策激励效应具有地域差异;从经济属性看,加计扣除政策对外资、民营企业研发激励效应较强;从行业看,加计扣除政策对科学技术行业激励效应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加计扣除政策 异质性激励 高新技术企业 企业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异质性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梁双陆 白云翠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2-99,共18页
随着扣除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扣除比例的不断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成为学术界的重要议题。以2012—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考察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异质性创新的激励效应,以及技术吸收能力... 随着扣除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扣除比例的不断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成为学术界的重要议题。以2012—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考察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异质性创新的激励效应,以及技术吸收能力和政府创新偏好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与企业异质性创新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突破式创新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对渐进式创新的促进作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异质性创新的激励效果因行业性质、人力资本结构和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技术吸收能力和政府创新偏好能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二者正向调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但是调节作用会因企业创新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激励政策的效果会因作用时点的不同而产生异质性。因此,拓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和提高加计扣除比例,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技术性创新激励政策,提升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完善财政科技支出体系,以及多种技术创新激励政策搭配使用,是激励企业创新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突破式创新 渐进式创新 技术吸收能力 政府创新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闻一 吴海波 +1 位作者 崔果 李栗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1-36,共6页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国家鼓励企业研发创新的重要利器。文章以2013—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2015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扩大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国家鼓励企业研发创新的重要利器。文章以2013—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2015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扩大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扩大的政策总体上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促进作用。民营企业、市场化进程高的地区的企业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敏感度更高,企业的研发投入增长更明显。该结论对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提高企业政策利用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企业研发投入 倾向得分-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何以更有效?——基于数字化转型与R&D归类操纵的证据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婉婷 刘申雅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2-128,F0003,共8页
如何切实贯彻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节点。立足数字经济时代,聚焦该政策可能引发的R&D归类操纵,以2013—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遏制这一投机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内... 如何切实贯彻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节点。立足数字经济时代,聚焦该政策可能引发的R&D归类操纵,以2013—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遏制这一投机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内控质量和所处法津制度环境与数字化转型形成“治理互补机制”,共同推进加计扣除政策的落地实施;数字技术的效果存在差异,其中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显著优于其他技术;区分费用操纵方向,发现“虚增”研发费用的企业更倾向依靠政策获得减税优惠,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了治理功能;考察2017和2018年政策集中调整的影响,发现扣除比例提高和覆盖范围扩大有效缓解了R&D归类操纵。研究结论对如实评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效用、拓展数字化转型的治理功能、明确R&D归类操纵的监管重点领域,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R&D归类操纵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乔羽堃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7-75,共9页
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政策效应出发,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证实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金融化具有抑制作用。通过中介效应检验机制证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可以通过缓解企... 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政策效应出发,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证实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金融化具有抑制作用。通过中介效应检验机制证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可以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企业税负水平以及增加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这三条路径来抑制企业金融化。从中介效应的影响程度来看,融资约束缓解的影响最大,企业税负水平降低次之,经营活动现金流增加的影响最小。从异质性分析的角度来看,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在成立时间较长或研发投入强度较大的企业中比较突出。相关成果丰富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金融化影响的研究内容,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企业金融化 中介效应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新技术企业加计扣除政策研究——以华润三九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汉江 赖智超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21-28,共8页
以华润三九作为案例考察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的影响。首先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进行解读,然后对案例公司的基本情况和研发投入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包括研发强度、科研人员数量等,接着针对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的影响,从财务绩效和... 以华润三九作为案例考察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的影响。首先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进行解读,然后对案例公司的基本情况和研发投入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包括研发强度、科研人员数量等,接着针对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的影响,从财务绩效和创新绩效两方面展开,财务绩效的分析直接采取财务指标衡量的方法,鉴于创新绩效具有滞后性,于是从技术进步、产品创新和市场竞争地位三个方面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大力提升了企业进行研发投入的热情,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和经营绩效均产生了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费用 加计扣除政策 高新技术企业 华润三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质量的作用机制与实证检验
19
作者 张翊 范玉仙 马芳琳 《统计与决策》 2025年第17期166-170,共5页
科学评估创新补贴政策的效果,有助于确保财政资金对企业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的支持,从而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文章利用2011—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质... 科学评估创新补贴政策的效果,有助于确保财政资金对企业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的支持,从而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文章利用2011—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会显著降低企业创新质量。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加计扣除政策会引发企业进行研发费用操纵,降低企业信息透明度,从而对创新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公司治理水平和管理层持股的提升会缓解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质量的负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计扣除政策 创新质量 研发操纵 信息透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异质性效应研究——基于多期DID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8
20
作者 梁富山 王心洁 《税收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66,共13页
文章通过多期DID模型实证检验了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异质性效应。研究发现:一是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投入水平和产出能力都具有显著的正向激励效应,作为长期投入水平的研发人员占比正向效应最大,这有利于企业凝聚人才,... 文章通过多期DID模型实证检验了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异质性效应。研究发现:一是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投入水平和产出能力都具有显著的正向激励效应,作为长期投入水平的研发人员占比正向效应最大,这有利于企业凝聚人才,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二是对企业创新投入影响的变量中,财政补贴强度的正向效应最大且显著,但对企业创新产出的效应不显著,同时财政补贴叠加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可以短期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长期看能否实质性激励创新产出能力尚不明确。三是绿色创新叠加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对企业短期资金投入和潜在人员投入水平分别呈现显著的正向效应和不显著,但对企业创新产出能力则呈显著的负向效应。据此,得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计扣除优惠政策 企业创新 异质性效应 绿色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