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治初期日本近代化民权思想的形成——围绕加藤弘之早期几部政治学著作的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许晓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7-134,共8页
明治初期的日本,面对内部社会矛盾激化和外部欧美列强压迫,亟须用全新的思想唤起人民的觉醒,以促使日本人民加入到建设近代化社会的行列。加藤弘之在自己早期的政治学著作中,接受了西方传来的近代化政治观念,大力弘扬人民的权利、自由... 明治初期的日本,面对内部社会矛盾激化和外部欧美列强压迫,亟须用全新的思想唤起人民的觉醒,以促使日本人民加入到建设近代化社会的行列。加藤弘之在自己早期的政治学著作中,接受了西方传来的近代化政治观念,大力弘扬人民的权利、自由和平等的思想,在当时的日本社会起到了振聋发聩的巨大作用,对近代日本的民权运动和民本主义运动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治初期 日本 近代化 民权思想 加藤弘之 自由 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藤弘之的社会进化论与日本的近代化
2
作者 王长汶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7-90,共4页
作为后发国家,日本的近代化是学习西方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近代化。以社会进化论为代表的西方理论源源不断地传入日本并且发挥了重要影响。加藤弘之作为明治时期日本学界的巨擘,其引进和提倡的社会进化论为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理... 作为后发国家,日本的近代化是学习西方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近代化。以社会进化论为代表的西方理论源源不断地传入日本并且发挥了重要影响。加藤弘之作为明治时期日本学界的巨擘,其引进和提倡的社会进化论为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日本近代化遭遇挫折之时被军国主义者发挥利用,这一理论的命运沉浮引人关注。另一方面,日本近代化的挫折显然也不能完全归咎于日本的特殊性,资本主义自身的悖论在日本的近代化过程中同样有所体现,这一点在加藤弘之的社会进化论的遭遇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藤弘之 社会进化论 近代化 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摄取伯伦知理国家有机体论之比较——以加藤弘之与梁启超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晓范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48,152-153,共7页
加藤弘之与梁启超对伯伦知理的国家有机体学说的摄取各有特色。加藤主要吸收的是伯伦知理的国家法人主权学说及其内在隐含的君主主权观念;梁氏主要关注的则是伯氏提出的以实证主义历史研究方法为基础的国家生成、发达、衰亡的基本规律... 加藤弘之与梁启超对伯伦知理的国家有机体学说的摄取各有特色。加藤主要吸收的是伯伦知理的国家法人主权学说及其内在隐含的君主主权观念;梁氏主要关注的则是伯氏提出的以实证主义历史研究方法为基础的国家生成、发达、衰亡的基本规律。二者摄取伯伦知理国家有机体学说的特色反映了中日两国面临的不同问题以及文化传统的基本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藤弘之 梁启超 伯伦知理 国家有机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藤弘之与明治日本的国家主义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晓范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1-35,24,共6页
本文旨在探讨加藤弘之国家主义思想的特色及其来源,进而揭示一些日本明治时期国家主义思想的源流及其特色。加藤国家主义思想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江户时期形而上学的儒家价值体系解体的影响和儒家特定的政治与伦理秩序在其思想中的残留... 本文旨在探讨加藤弘之国家主义思想的特色及其来源,进而揭示一些日本明治时期国家主义思想的源流及其特色。加藤国家主义思想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江户时期形而上学的儒家价值体系解体的影响和儒家特定的政治与伦理秩序在其思想中的残留,二是西方的国家有机体论、进化论、社会达尔文主义与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三是由日本特有的社会与文化土壤形成的日本固有文化传统的影响。加藤通过吸收西方政治思想与理论形成其国家主义思想的过程与日本在遭遇外来世界观时,往往会将这种外来世界观加以日本化的过程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藤弘之 国家主义 西方政治思想 日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明治前期一场引人注目的思想交锋
5
作者 许晓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0-127,共8页
日本明治时期,由于曾高举"天赋人权"理论大旗的著名启蒙思想家加藤弘之在政治思想上的转向,围绕天赋人权问题,社会舆论界展开了一场著名的思想交锋。交锋主要集中于人类权利是否为天赋、人类要获得权利是否只能通过优胜劣汰... 日本明治时期,由于曾高举"天赋人权"理论大旗的著名启蒙思想家加藤弘之在政治思想上的转向,围绕天赋人权问题,社会舆论界展开了一场著名的思想交锋。交锋主要集中于人类权利是否为天赋、人类要获得权利是否只能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手段、人类与动植物的生存竞争和自然淘汰有无区别、人权与法权有无区别等焦点问题激烈展开。日本社会舆论大多数对加藤否定天赋人权的学说进行了批判,澄清了一些政治学说中的模糊概念,为即将出现的新宪法的人权保障内容提供了思想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藤弘之 天赋人权 思想交锋 进化论 法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与“功利”--以梁启超的“功利主义”为中心 被引量:6
6
作者 川尻文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3-86,共14页
文章将探讨梁启超的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来自英国边沁的思想,而近代日本和中国将其放在传统的"自私与利他"的框架中来接受。自私则有损利他,利他则有损自利。然而,实际上功利主义通过自私增加个人的能量,使集体活性化,最后走... 文章将探讨梁启超的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来自英国边沁的思想,而近代日本和中国将其放在传统的"自私与利他"的框架中来接受。自私则有损利他,利他则有损自利。然而,实际上功利主义通过自私增加个人的能量,使集体活性化,最后走向利他。功利主义被导入明治时期的日本时,有各种各样的反应。当年,流亡到日本的梁启超也受到日本对边沁理解的影响,撰写了《乐利主义之泰斗边沁之学》(1902年),针对明治初期将功利主义理解为"乐利主义"的讨论,表明了一半赞成一半反对的立场。那时,梁启超颇为善意地介绍了从"爱己"主义的观点理解功利主义的加藤弘之。可是,其后,梁启超在重新解释阳明学和墨子等中国传统思想的过程中,开始批判地认为功利是"利己"的东西。我觉得其背景,既有梁启超的政治思想发生变化的一面,即从重视"公德"转移到重视"私德",又有受到严厉批判加藤弘之的井上哲次郎影响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功利 梁启超 加藤弘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物竞论》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冬木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16,共9页
关键词 《物竞论》 鲁迅 1881-1936年 思想 加藤弘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洋哲学的先驱--井上圆了 被引量:3
8
作者 三浦节夫(日) 深川真树(日)(译)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2-151,共10页
本文主要阐明日本"东洋哲学"的概念与学科诞生的历史过程。在日本明治时期,初创时期东京大学的加藤弘之、井上哲次郎、井上圆了等人,在赏识西洋哲学的基础上,将儒教与佛教等东洋传统学说重新界定为"东洋哲学"。东... 本文主要阐明日本"东洋哲学"的概念与学科诞生的历史过程。在日本明治时期,初创时期东京大学的加藤弘之、井上哲次郎、井上圆了等人,在赏识西洋哲学的基础上,将儒教与佛教等东洋传统学说重新界定为"东洋哲学"。东京大学第一任总理加藤弘之,在大学课程中开设作为哲学之佛教的课程;时任东京大学助教授的井上哲次郎,首次讲授"东洋哲学史"一课;东京大学预备门和本科第一届学生井上圆了,向费诺罗萨等学习西洋哲学而认识到其核心,将佛教与儒教等传统学问视为"东洋哲学",加以推行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洋哲学 井上圆了 加藤弘之 井上哲次郎 西洋哲学的接受与普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