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集中质量智能加肋板振动的自适应模糊控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我华 陈合龙 陈晓敏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0-347,共8页
带有附加集中质量的加肋板振动控制问题在许多工程中都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基于相互作用的带有附加集中质量和智能加肋梁的正交各向异性单向连续板振动问题的仿真力学模型,对加肋梁采用了ER电流变智能复合材料夹层梁的结构形式,并通过... 带有附加集中质量的加肋板振动控制问题在许多工程中都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基于相互作用的带有附加集中质量和智能加肋梁的正交各向异性单向连续板振动问题的仿真力学模型,对加肋梁采用了ER电流变智能复合材料夹层梁的结构形式,并通过对ER流体施加电场,改变加肋梁结构的刚度和阻尼,从而调整带有附加集中质量加肋连续板的动力响应特性,对这一类结构进行了智能主动控制问题的仿真实验。在仿真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应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控制的方法,分别对激振频率和附加集中质量安装点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对带有附加集中质量的这种智能结构的振动问题进行了智能控制方法的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控制的方法能有效地抑制该类结构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智能材料 复合材料智能结构 连续振动 集中质量 自适应神经-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附加集中质量加肋板随机振动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伊晓华 张我华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7-73,共7页
从带有附加集中质量加肋板的力学简化模型出发,推导给出了该模型的随机功率谱密度,并分析了系统随机振动响应的其他统计数字特征:均值、均方值、互相关函数和协功率谱密度。引入最小化加速度和最小化振动功率传递两类不同的控制方法对... 从带有附加集中质量加肋板的力学简化模型出发,推导给出了该模型的随机功率谱密度,并分析了系统随机振动响应的其他统计数字特征:均值、均方值、互相关函数和协功率谱密度。引入最小化加速度和最小化振动功率传递两类不同的控制方法对模型在随机信号输入的工况下做出了优化控制,并对控制前后的系统响应做了振动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控制方法均能有效地抑制系统的随机振动,对激振力和误差传感器都确定已知的工况,可以通过仿真试验得到随机激励情况下的控制作动器的位置及控制力大小,为工程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肋板振动 随机振动 集中质量 主动控制 速度最小化控制 功率传递最小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附加集中质量正交各向异性板振动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伊晓华 张我华 潘有林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16-1621,共6页
从带有附加集中质量的正交各向异性板的力学简化模型出发,给出了系统的频响函数.在进一步对系统进行振动仿真实验的基础上,用最小化加速度和最小化振动功率传递2类不同的控制律,对这种结构给出了优化控制算法.在控制模拟仿真实验中,通... 从带有附加集中质量的正交各向异性板的力学简化模型出发,给出了系统的频响函数.在进一步对系统进行振动仿真实验的基础上,用最小化加速度和最小化振动功率传递2类不同的控制律,对这种结构给出了优化控制算法.在控制模拟仿真实验中,通过改变模型中控制力的位置、个数、考察点的位置、附加集中质量大小等因素,达到了系统仿真控制实验要求的目标.仿真结果表明,2种控制方法均能有效地抑制振动,对激振力及考察点都确定的工况,通过仿真控制试验得到了最佳控制力的位置及大小,为工程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振动 集中质量 主动控制 速度最小化控制 功率传递最小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