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格栅套筒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贺成斌 赵明华 +2 位作者 马缤辉 陈秋南 雷勇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8-94,共7页
为研究格栅套筒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变形特性及沉降计算方法,开展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变形机理分析。将复合地基划分为加筋段、非加筋段和下卧层三部分:基于空间问题的胡克定律和分层总和法思路,考虑加筋段桩土存在相对滑移但不出... 为研究格栅套筒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变形特性及沉降计算方法,开展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变形机理分析。将复合地基划分为加筋段、非加筋段和下卧层三部分:基于空间问题的胡克定律和分层总和法思路,考虑加筋段桩土存在相对滑移但不出现塑性区,采用桩体单元并利用分层迭代法予以计算;由于非加筋段桩土竖向和径向变形协调,引入桩土单元体模型予以分析;下卧层沉降量则通过分层总和法计算,从而推导出格栅套筒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公式。工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上述沉降计算方法所得结果与实测值较接近,且克服了现有分析方法所得结果偏于危险的缺陷,具有较好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栅套筒 加筋碎石桩 沉降计算 竖向变形 径向变形 土相对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荷载下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数值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陈建峰 童振湄 +1 位作者 柳军修 冯守中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393-399,共7页
采用三维有限元程序建立了一长为6 m、直径为0.8 m的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流固耦合数值模型,分析了其在堆载和孔压消散过程中的荷载传递和变形特性。较传统碎石桩,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显著增大,超孔压、沉降和桩身侧向变形显著减... 采用三维有限元程序建立了一长为6 m、直径为0.8 m的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流固耦合数值模型,分析了其在堆载和孔压消散过程中的荷载传递和变形特性。较传统碎石桩,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显著增大,超孔压、沉降和桩身侧向变形显著减小,且随筋材刚度的增大,其性能进一步改善。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在桩间土固结过程中产生明显的桩土差异沉降,形成土拱效应,使得堆载结束后桩土应力比变化很小。筋材长度对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和沉降影响显著,应对其全长加筋才能保证桩体刚度和有效减少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碎石桩 复合地基 软土 固结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筒长度对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路堤变形和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建峰 李良勇 +1 位作者 徐超 冯守中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62-1669,共8页
采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套筒长度对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路堤变形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路堤下的桩体主要发生鼓胀变形,导致路堤整体产生显著沉降,但未出现剪切滑移趋势;半长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路堤边坡及靠... 采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套筒长度对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路堤变形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路堤下的桩体主要发生鼓胀变形,导致路堤整体产生显著沉降,但未出现剪切滑移趋势;半长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路堤边坡及靠近坡肩下的桩体由于抗弯刚度不足,其在路堤荷载下产生弯曲变形及倾倒,同时位于路堤中心、主要承受竖向荷载的桩体则在加筋套筒底部未加筋部位产生明显的鼓胀变形,从而导致路堤产生很大的沉降,其桩顶和桩间土沉降量是碎石桩复合地基路堤的1.7倍左右;全长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路堤边坡下桩体在路堤荷载下向外弯曲,由于其抗弯和抗压刚度较大,路堤沉降较小。在实际应用中,应对桩体采用全长加筋方式,以减小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路堤的沉降,提高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加筋碎石桩 套筒长度 离心模型试验 变形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条件下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路堤性状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陈建峰 顾子昂 +3 位作者 王兴涛 牛富俊 叶观宝 冯守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93-1400,共8页
制作了一套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冷冻试验系统,开展了1组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路堤冻融离心模型试验和1组未冻融的对比试验,以研究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经历季节性冻土后填筑的路堤在冻融条件下的性状。研究结果表明:冻融条件下加筋碎石桩复... 制作了一套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冷冻试验系统,开展了1组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路堤冻融离心模型试验和1组未冻融的对比试验,以研究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经历季节性冻土后填筑的路堤在冻融条件下的性状。研究结果表明:冻融条件下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在地基土未融化前,其桩顶和桩间土沉降基本一致,而在地基土全部融化后,桩间土沉降显著增大;冻融条件下路堤边坡基本保持初始坡度,路堤下地基沉降比较均匀,而未冻融组路堤边坡明显变缓,路堤下地基不均匀沉降明显;在复合地基和桩体均处于冰冻状态时,其桩顶和桩间土应力一致,当桩体先于桩间土融化后,桩顶应力减小而桩间土应力增大,而当地基土开始全部融化后,桩间土应力快速下降而桩顶应力快速增大,冻融条件下复合地基沉降稳定时的桩土应力比是未冻融条件下桩土应力比的2/3左右;冻融条件下由于路堤加载过程中桩顶周围土体处于冰冻状态,限制了桩顶侧向位移,而冻土层以下土体推动下部桩体向外位移,使得靠近路堤边坡下的桩体向路堤内弯曲,但弯曲变形量较小,而未冻融条件下的桩体则向路堤外弯曲且弯曲变形量较大;加筋碎石桩适合用于季节性冻土区湿地软土地基处理,其复合地基经历季节性冻土后填筑的路堤整体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堤 加筋碎石桩 复合地基 冻融 离心模型试验 沉降 土应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筋碎石桩的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杨有海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07-111,共5页
1.前言自1936年德国工程师S.Steuerman提出振冲法至今,经世界各国工程界的研究和使用,使这种方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广泛的使用。该法不仅适用于加固松砂地基,而且也发展到加固粘性土地基。当用于粘性土地基时,其作用主要是振冲置换。... 1.前言自1936年德国工程师S.Steuerman提出振冲法至今,经世界各国工程界的研究和使用,使这种方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广泛的使用。该法不仅适用于加固松砂地基,而且也发展到加固粘性土地基。当用于粘性土地基时,其作用主要是振冲置换。这时在地基中制成了许多以石料组成的碎石桩,桩与周围地基土共同作用来承受荷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碎石桩 承载力 分析 碎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土工格栅加筋碎石桩单轴压缩试验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建峰 梅森 冯守中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1-316,共6页
对拉伸塑料、焊接聚酯和经编涤纶等3种双向土工格栅加筋碎石桩桩体进行单轴压缩试验,以研究不同双向土工格栅加筋碎石桩桩体的变形和强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拉伸塑料和经编涤纶格栅加筋碎石桩桩体强度与筋材强度之间呈较好的线性关系,... 对拉伸塑料、焊接聚酯和经编涤纶等3种双向土工格栅加筋碎石桩桩体进行单轴压缩试验,以研究不同双向土工格栅加筋碎石桩桩体的变形和强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拉伸塑料和经编涤纶格栅加筋碎石桩桩体强度与筋材强度之间呈较好的线性关系,而焊接聚酯格栅加筋碎石桩桩体强度与筋材强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较差;拉伸塑料格栅加筋碎石桩桩体破坏时其格栅本身拉伸强度能充分发挥,而焊接聚酯格栅和经编涤纶格栅加筋碎石桩桩体,均在这两种格栅远未达到其本身拉伸强度前,因格栅焊接点脱开或横肋从纵肋中抽离而导致破坏,拉伸塑料格栅加筋碎石桩桩体强度要显著高于经编涤纶和焊接聚酯格栅加筋碎石桩桩体强度;在实际工程中可采用双向拉伸塑料格栅来加筋碎石桩桩体,其桩体强度可采用聚丙烯土工编织布加筋碎石桩桩体强度修正公式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格栅 加筋碎石桩 体强度 单轴压缩试验 应力-应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场地路堤-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工作状态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朱彦博 凌贤长 +2 位作者 唐亮 董亮 石秀峰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8-48,共11页
软土场地碎石桩因具备桩体侧向变形大、超孔隙水压力消散慢的问题,导致出现基础沉降大、土体固结排水速度慢等工程病害。路堤下采用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是处理软土场地的主流方法。本文采用二维有限元方法,建立考虑路堤填筑过程的软土场... 软土场地碎石桩因具备桩体侧向变形大、超孔隙水压力消散慢的问题,导致出现基础沉降大、土体固结排水速度慢等工程病害。路堤下采用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是处理软土场地的主流方法。本文采用二维有限元方法,建立考虑路堤填筑过程的软土场地路堤-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数值模型,探讨了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基于达西定律和比奥固结理论,分析高地下水位场地条件下加筋体刚度和桩数对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工作状态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增大褥垫层厚度和减小褥垫层模量均能够提高桩土应力比,改善桩顶应力集中的问题。与传统碎石桩相比,高地下水位条件下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中超孔隙水压力消散速率快,桩数增加可以有效提高复合地基排水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碎石桩 复合地基 软土场地 土应力比 超孔隙水压力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群桩效应的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比计算公式 被引量:7
8
作者 朱彦博 陈树培 +3 位作者 石秀峰 唐亮 董亮 凌贤长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6-90,共5页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加筋碎石桩群桩性能分析模型,通过模型试验从复合地基沉降和加筋体应变2方面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靠性,计算分析不同因素对地基与桩顶沉降的影响。通过单桩与群桩沉降间的关系构建了考虑群桩效应的地基沉降...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加筋碎石桩群桩性能分析模型,通过模型试验从复合地基沉降和加筋体应变2方面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靠性,计算分析不同因素对地基与桩顶沉降的影响。通过单桩与群桩沉降间的关系构建了考虑群桩效应的地基沉降比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竖向荷载作用下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存在明显群桩效应,在加固区桩间距对群桩性能的影响显著,但对桩端土体影响不大;不同桩土模量比下中心桩桩顶沉降随荷载的变化趋势一致;同一上部荷载下加筋碎石桩能有效减少地基沉降,但当加筋体刚度大于500 kN/m时增加加筋体刚度不能有效减少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桩间距与桩径比在2~4内变化时,群桩和单桩沉降比随着桩土模量比的增加呈抛物线形下降,群桩和单桩沉降比变化范围约在0.6~2.0,且桩间距与桩径比越小时群桩和单桩沉降比变化幅度越大;桩间距与桩径比在5~6内变化时,群桩和单桩沉降比几乎没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碎石桩 效应 计算公式 沉降比 软土场地 有限元分析 间距 距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人工软土技术的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模型试验 被引量:6
9
作者 李良勇 陈建峰 彭铭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8-95,共8页
为研究地基不排水或排水不畅情况下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配置了由钠基膨润土和甘油混合而成的新型人工软土地基,进行了4组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路堤模型试验,并与排水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加筋碎石桩复... 为研究地基不排水或排水不畅情况下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配置了由钠基膨润土和甘油混合而成的新型人工软土地基,进行了4组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路堤模型试验,并与排水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随筋材刚度的增大而明显减小,其桩土应力比远大于排水条件下的桩土应力比;筋材刚度较大时,桩体发生向路堤外的整体倾斜变形,而筋材刚度较小时,桩体则发生向路堤内的弯曲变形;部分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沉降明显大于全长加筋情况,且其桩土应力比小于全长加筋时的桩土应力比,但仍大于普通碎石桩的桩土应力比;不同加筋长度碎石桩桩体均在其加筋范围内发生弯曲变形,在未加筋部位发生鼓胀变形;排水条件对加筋碎石桩桩体变形和稳定性有显著影响,排水条件好,桩体弯曲变形小,反之,桩体则产生显著的弯曲变形。通过试验分析得出对于路堤荷载下的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应采用刚度较大的筋材对碎石桩体进行全长加筋,并保证地基的排水,可大幅提高路堤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碎石桩 人工软土 模型试验 复合地基 土应力比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筋碎石桩复合饱和砂土地基抗液化性能评价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邱梦瑶 陈树培 +4 位作者 唐亮 凌贤长 张效禹 李雪伟 刘书幸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54-562,603,共10页
针对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液化场地加筋碎石桩复合饱和砂土地基抗液化能力这一问题,利用OpenSees计算平台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型,并与模型试验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数值模型的准确性;进而研究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复合地基剪应力折减系数比的... 针对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液化场地加筋碎石桩复合饱和砂土地基抗液化能力这一问题,利用OpenSees计算平台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型,并与模型试验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数值模型的准确性;进而研究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复合地基剪应力折减系数比的变化规律,并修正其计算公式,提出并验证适合评价复合地基抗液化能力的简化方法。研究表明:随着桩径、加筋体强度和桩土剪切模量比的增大,复合地基剪应力折减系数比不断增大;以桩土剪切模量比作为控制参量,评价单一液化土层条件下沿桩身全长布筋的加筋碎石桩复合场地抗液化能力的简化方法准确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碎石桩 抗液化能力 剪应力折减系数比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筋碎石桩加固砂土路堤边坡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晨曦 任广博 肖成志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75-80,86,共7页
加筋碎石桩作为新型桩体被广泛用于路基加固领域,然而在路堤边坡加固或快速修复方面很少涉及。基于模型试验综合研究了加筋碎石桩桩位、桩长、桩的数量和加筋土工布类型等因素对其加固边坡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单根桩时,当加... 加筋碎石桩作为新型桩体被广泛用于路基加固领域,然而在路堤边坡加固或快速修复方面很少涉及。基于模型试验综合研究了加筋碎石桩桩位、桩长、桩的数量和加筋土工布类型等因素对其加固边坡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单根桩时,当加筋碎石桩距坡脚水平距离为0.6 H(H为坡高)和桩长为0.75 H时,其加固路堤边坡的效果最佳;相同宽度坡面时增加加筋碎石桩数量,可使边坡坡体极限承载力明显增加,而且当桩数相同时,采用抗拉强度高的土工布加筋碎石桩时边坡加固效果更加显著,且控制沉降效果更明显;对相同尺寸边坡,边坡极限荷载下加筋碎石桩变形后桩身与竖向的夹角随桩长增加而增大;坡面水平位移在坡顶和坡脚附近大,而坡面靠近加筋碎石桩桩顶附近的水平位移较小,表明加筋碎石桩可有效控制坡面上桩顶附近土体的水平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碎石桩 路堤边坡 模型试验 极限荷载 砂土路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透明土技术的加筋碎石桩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郝耀虎 周杨 +1 位作者 王闫超 刘少炜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582-4591,共10页
加筋碎石桩是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荷载作用下,加筋碎石桩桩体径向鼓胀变形及桩与桩周土体相互作用特性是影响桩基整体承载能力的关键因素。基于人工合成透明土材料及PIV图像处理技术,开展了非嵌入式加筋碎石桩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加筋碎石桩是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荷载作用下,加筋碎石桩桩体径向鼓胀变形及桩与桩周土体相互作用特性是影响桩基整体承载能力的关键因素。基于人工合成透明土材料及PIV图像处理技术,开展了非嵌入式加筋碎石桩承载特性试验研究。连续观测不同荷载作用下加筋碎石桩桩体鼓胀变形的发展过程,以及桩周土体位移变形情况,探讨加筋长度及刚度等因素对桩体鼓胀变形及承载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碎石桩相比,加筋长度的增加会使桩体承载力显著提升。筋材刚度一定时,加筋长度由1D分别增加2倍、4倍时,即加筋长度为3D、5D时,桩体承载力分别提高约37.7%和62.3%,桩体承载力的提高幅度与加筋长度呈现非线性关系;碎石桩加筋长度最优范围为3D~5D。本试验单元体单桩加载情况下,加筋长度为3D时,桩体径向鼓胀变形量较常规碎石桩减少约44%;加筋刚度一定时,桩顶荷载增加,桩体主要鼓胀变区域z/D逐渐下移且鼓胀量增大,桩顶荷载为204kPa时,桩体最大鼓胀变形量δ/D为5.9%。荷载作用下,沿桩深方向,桩周土体变形扰动区主要集中在加筋段以下部分。利用透明土与PIV图像处理技术进行试验,可对加筋碎石桩加固地基设计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碎石桩 承载特性 模型试验 透明土 位移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连续耦合的加筋包裹碎石桩承载机理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世斌 邹辰皓 +1 位作者 王家全 周圆兀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21,共9页
为了分析土工格栅包裹碎石桩的颗粒散体受力特性及桩体变形机理,基于室内试验结果建立离散连续耦合模型,分析应力在桩体中的传递规律、径向应力系数的相关影响因素、桩体和土工格栅中力链的发展规律以及加筋碎石桩的破坏模式。结果表明... 为了分析土工格栅包裹碎石桩的颗粒散体受力特性及桩体变形机理,基于室内试验结果建立离散连续耦合模型,分析应力在桩体中的传递规律、径向应力系数的相关影响因素、桩体和土工格栅中力链的发展规律以及加筋碎石桩的破坏模式。结果表明:碎石桩的径向应力系数(被动土压力系数)并非定值,桩体破坏时径向应力系数较加载初期最大下降44.8%;径向应力系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碎石桩骨架受力结构的变化;全长加筋包裹碎石桩的破坏模式为顶部鼓胀破坏,其细观表现为桩顶部位孔隙率增大,格栅力链大面积断裂,碎石颗粒产生大幅度侧向位移;在承载过程中,格栅横肋提供显著的约束应力而格栅纵肋受力极小,主要作用为固定和支撑格栅横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碎石桩 数值模拟 耦合 承载肌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基础下碎石桩加筋复合地基沉降分析方法 被引量:15
14
作者 曹文贵 杨泽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97-2004,共8页
碎石桩加筋复合地基是一种新型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在深入研究柔性基础下碎石桩加筋复合地基变形力学机理的基础上,首先,依据碎石桩与桩周土相对滑移量的不同,将碎石桩加筋复合地基加固区区分为加筋区、非加筋塑性区和非加筋弹性区,从... 碎石桩加筋复合地基是一种新型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在深入研究柔性基础下碎石桩加筋复合地基变形力学机理的基础上,首先,依据碎石桩与桩周土相对滑移量的不同,将碎石桩加筋复合地基加固区区分为加筋区、非加筋塑性区和非加筋弹性区,从而建立出柔性基础下碎石桩加筋复合地基沉降分析模型;然后,根据碎石桩加筋复合地基不同分区的变形力学机理,分别建立出相应的压缩变形分析方法,从而建立出了柔性基础下碎石桩加筋复合地基沉降分析新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反映柔性基础下碎石桩加筋复合地基桩土滑移的特征,而且能反映非加筋弹性区碎石桩侧向鼓胀对沉降分析的影响;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计算以及与现有相关沉降分析方法的比较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基础 碎石加筋复合地基 土相对滑移量 沉降 加筋 加筋塑性区 加筋弹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筋包裹碎石桩受力特性及参数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世斌 梁乘玮 +1 位作者 王家全 林志南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77-587,共11页
为了研究加筋包裹碎石桩的承载性能及影响因素,运用有限元方法对加筋包裹碎石桩(GESC)和传统碎石桩(OSC)室内试验进行数值仿真分析,采用Python语言编制反演程序确定材料参数;进一步分析GESC和OSC的承载性能及破坏模式,并探讨桩周土的弹... 为了研究加筋包裹碎石桩的承载性能及影响因素,运用有限元方法对加筋包裹碎石桩(GESC)和传统碎石桩(OSC)室内试验进行数值仿真分析,采用Python语言编制反演程序确定材料参数;进一步分析GESC和OSC的承载性能及破坏模式,并探讨桩周土的弹性模量、内摩擦角、粘聚力和桩体碎石的弹性模量、内摩擦角以及筋材的弹性模量等参数对GESC承载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桩周土的内摩擦角和黏聚力会影响加筋包裹碎石桩的承载力,但是对桩体刚度影响不大,桩体刚度主要受桩周土弹性模量的影响。增加碎石的内摩擦角及与筋材的弹性模量,加筋包裹碎石桩的承载力和桩土应力比都有所提高,筋材弹性模量提高62.5%,GESC在50 mm沉降时承载力会增加11.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包裹碎石 筋材 敏感性分析 承载力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相淤泥质土地基加筋滤网碎石桩竖向承载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董炳寅 胡瑞庚 +1 位作者 水伟厚 时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3-138,共6页
为研究加筋滤网碎石桩竖向承载性能,对现场海相淤泥质软土地基,采用预成孔加筋滤网碎石桩处理。通过超重型动力触探、平板载荷试验对处理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加筋滤网碎石桩单桩竖向承载性能。通过建立加筋滤网碎石桩单桩有限元模型,分析... 为研究加筋滤网碎石桩竖向承载性能,对现场海相淤泥质软土地基,采用预成孔加筋滤网碎石桩处理。通过超重型动力触探、平板载荷试验对处理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加筋滤网碎石桩单桩竖向承载性能。通过建立加筋滤网碎石桩单桩有限元模型,分析加筋滤网包裹长度对碎石桩单桩承载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加筋滤网碎石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约是普通碎石桩的2.4倍;加筋滤网对碎石桩的侧向约束作用、承载力贡献均存在尺寸效应,对HP470型加筋滤网,当桩体直径大于1200mm时,加筋滤网对桩身的侧向约束作用减弱,对承载力的提高作用减小,碎石桩体发挥主要作用;加筋滤网碎石桩(2~3)d(d为桩径)深度范围内桩体碎石密实度对单桩竖向承载力有显著影响,对由桩顶至3d深度范围内的碎石经3000kN m能级强夯加固,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较夯前提高约4.1倍;当竖向荷载P=200~250kPa时,对于HP470型加筋滤网,在满足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下,可选择包裹长度6d为最小包裹长度。研究成果可为加筋滤网碎石桩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淤泥质土 加筋滤网碎石 竖向承载力 尺寸效应 包裹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筋格栅套筒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变形特性研究
17
作者 李检保 罗正东 +2 位作者 谢测坤 贺敏 梁斌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4-139,209,共7页
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促进水利及建筑业朝着绿色、低碳、可持续性方向发展,探索天然竹筋材料替代传统土工合成材料应用于软弱土地基的加固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竹材力学性能、竹筋格栅套筒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荷载... 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促进水利及建筑业朝着绿色、低碳、可持续性方向发展,探索天然竹筋材料替代传统土工合成材料应用于软弱土地基的加固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竹材力学性能、竹筋格栅套筒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荷载-沉降变化规律、桩土应力分布规律、桩体应力传递规律、桩体破坏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竹筋力学性能不仅能满足规范对加筋材料的要求,还优于传统土工格栅;竹筋格栅全长加筋碎石桩对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较半长加筋提升效果更为明显;竹筋格栅套筒可使桩土应力比显著增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碎石桩的荷载传递能力;此外,竹筋全长加筋碎石桩表现为摩擦端承桩的承载特性,而半长加筋碎石桩表现为端承摩擦桩的特性。研究成果可为竹筋格栅套筒加筋碎石桩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碎石桩 竹筋格栅 复合地基 土应力比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