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加稀土气体氮碳共渗工艺通过技术鉴定
1
作者 章子元 《表面工程》 CSCD 1989年第1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加稀土气体氮碳共渗工艺 技术鉴定 化合物层厚度 入速度 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合金化氮碳共渗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石淑琴 李文英 +1 位作者 蒋敦斌 陈光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56-59,共4页
在合金化渗氮的基础上 ,提出稀土合金化氮碳共渗新工艺 ,该工艺使氮碳共渗技术得到新的提高 . 40 Cr结构钢 (调质 ) :稀土合金化氮碳共渗 4h后 ,表面硬度 HV5 Kg70 0 ,渗层深度0 .2 97mm.
关键词 稀土合金化 稀土元素 气体 40Cr结构钢 热处理工艺 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在气体碳氮共渗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胡德昌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5-30,共6页
本文研究了稀土元素(RE)在气体碳氮共渗中的作用,并系统地提出了稀土催化机理。
关键词 稀土元素 气体 催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在碳氮共渗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程先华 丁定远 《表面工程》 CSCD 1989年第1期26-29,共4页
渗碳和碳氮共渗工艺已经应用几十年了,对保证汽车、拖拉机、石油、化工、矿山等各类机械零件的质量超到十分重要作用。气体渗入法虽有许多优点,如碳势可控,渗后直接淬火等,但是,其生产周期较长,能源消耗大,因此生产率较低。在当... 渗碳和碳氮共渗工艺已经应用几十年了,对保证汽车、拖拉机、石油、化工、矿山等各类机械零件的质量超到十分重要作用。气体渗入法虽有许多优点,如碳势可控,渗后直接淬火等,但是,其生产周期较长,能源消耗大,因此生产率较低。在当前,材料和能源处于紧张时期,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渗碳和碳氮共渗工艺的应用也正在迅速扩大,这种矛盾越来越显得尖锐,因此,十分有必要开展优质快速渗碳和碳氪共渗新工艺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淬火 稀土元素 机械零件 生产率 工艺 化工 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氮碳共渗的动力学(二)
5
作者 J.Slycke L.Sproge 曾耀新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1993年第2期42-48,共7页
“化合物层”是指渗氮或氮碳共渗工件完全转变的外表层。这并不意味化合物层是均匀的、与工艺条件无关的.化合物层主要含有r相、e相、渗碳体.各种合金碳化物和氮化物等.因此.化合物层中也常常出现扩展的疏松层.
关键词 化合物层 气体 合金化物 工件 疏松 工艺条件 均匀 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CrNi3钢的稀土催渗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经宇 张全民 +3 位作者 李亚斐 王安平 周海雄 闫建林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24-225,共2页
对30CrNi3钢进行了稀土氮碳共渗及气体氮化试验,并与常规渗氮结果进行了对比。利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对渗氮层深度、表面硬度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表明:稀土催渗不仅可以加快渗氮速度,提高耐磨性,而且可以显著提高渗氮层深度及表... 对30CrNi3钢进行了稀土氮碳共渗及气体氮化试验,并与常规渗氮结果进行了对比。利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对渗氮层深度、表面硬度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表明:稀土催渗不仅可以加快渗氮速度,提高耐磨性,而且可以显著提高渗氮层深度及表面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CrNi3钢 稀土 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工艺对工件氮化前后尺寸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范艳艳 李宏楼 +1 位作者 李亚斐 王路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7-230,共4页
研究了氮化工艺对不同材质、不同尺寸工件氮化前后尺寸变化的影响。分析了工艺、材质、尺寸等因素对工件氮化前后尺寸变化的影响规律,同时利用XRD从微观角度分析了氮化尺寸变化的机理。结果表明,工艺方法和材质是影响工件氮化后尺寸变... 研究了氮化工艺对不同材质、不同尺寸工件氮化前后尺寸变化的影响。分析了工艺、材质、尺寸等因素对工件氮化前后尺寸变化的影响规律,同时利用XRD从微观角度分析了氮化尺寸变化的机理。结果表明,工艺方法和材质是影响工件氮化后尺寸变化的主要因素,在获得相同深度的氮化层时,气体氮化处理的工件尺寸增大量要明显小于氮碳共渗,而合金钢工件的尺寸增大量要大于碳素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 尺寸变化 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