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加的夫语法研究二十年:回顾、思索与展望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敬源
王文峰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8-34,共7页
近年来,国内加的夫语法研究方兴未艾,既有理论上的承袭,更有创新研究。本研究旨在系统梳理二十年来(1996-2015)中国语境下加的夫语法的发展脉络、研究现状和趋势。首先对国内加的夫语法研究历年文献发表数量和研究主题进行统计和分析,...
近年来,国内加的夫语法研究方兴未艾,既有理论上的承袭,更有创新研究。本研究旨在系统梳理二十年来(1996-2015)中国语境下加的夫语法的发展脉络、研究现状和趋势。首先对国内加的夫语法研究历年文献发表数量和研究主题进行统计和分析,综述其在国内的研究领域、研究热点以及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呈现二十年来的总体发展轮廓和趋势。最后,在此基础上对加的夫语法研究今后的走向和可能取得突破的领域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
加的夫语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的夫语法的发展历程及研究范式
被引量:
2
2
作者
向大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96-109,119,共15页
加的夫语法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种重要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加的夫语法及其应用研究。在对相关文献进行仔细研读的基础上,本文尝试对加的夫语法的发展历程及研究范式作系统的梳理。研究发现:(1)加的夫语法的发展...
加的夫语法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种重要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加的夫语法及其应用研究。在对相关文献进行仔细研读的基础上,本文尝试对加的夫语法的发展历程及研究范式作系统的梳理。研究发现:(1)加的夫语法的发展历程可分为3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和成熟阶段;(2)加的夫语法的研究范式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意义与形式的双向性、个体认知与社会互动的融合性以及理论生成与语篇描写的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的夫语法
发展历程
研究范式
系统功能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加的夫语法视角的现代汉语“被”字句探究
3
作者
杨锦
姚双云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6期127-135,共9页
“被”字句是现代汉语中特征较为显著的一类重要句式,一直以来是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文章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加的夫语法研究范式,探讨了“被”字的句法功能及其词性分布,以及无标记“被”字句、“被”前无被动受体的“被”字句、复...
“被”字句是现代汉语中特征较为显著的一类重要句式,一直以来是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文章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加的夫语法研究范式,探讨了“被”字的句法功能及其词性分布,以及无标记“被”字句、“被”前无被动受体的“被”字句、复杂形式“被”字句(含多个兼语为例)等三类“被”字句的特殊句型。研究表明:加的夫语法框架下“被”字在小句中主要有两种功能:一是充当主要结构成分;二是充当基础结构成分。加的夫语法不仅能够回答无标记“被”字句成立的原因并对其进行有效识别,解释“被”前无被动受体的“被”字句两种格式的基本功能,还能揭示复杂形式“被”字句形式层和语义层之间的深层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的夫语法
“被”字词性
特殊“被”字句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主谓谓语句的范围新解: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
4
作者
向大军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4,83,共7页
主谓谓语句在语法学界讨论已久,但就其界定及范围而言并未形成统一定论。本研究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加的夫语法视角重新审视主谓谓语句的范围界定问题。本文首先讨论主语和主位的关系问题,认为主语属于形式范畴,可以体现多种功能;而主位...
主谓谓语句在语法学界讨论已久,但就其界定及范围而言并未形成统一定论。本研究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加的夫语法视角重新审视主谓谓语句的范围界定问题。本文首先讨论主语和主位的关系问题,认为主语属于形式范畴,可以体现多种功能;而主位属于语义范畴,其选择与行为者的话语目的密切相关。然后基于功能语法分析的基本原则,对学界讨论的八类主谓谓语句相关句式作了详细的功能语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汉语的动词谓语句基本上可以在“主语-谓语”结构模式下以“形义结合”为导向进行语法分析。因此,基于世界语言的共性和汉语的特性,文章认为汉语的主谓谓语句应严格限定于非动词主谓结构做谓语的句子,否则会严重影响我们对汉语句子基本结构方式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谓谓语句
主语
主位
加的夫语法
形义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知转向辩证
被引量:
6
5
作者
董保华
任大玲
杨炳钧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7-73,共7页
国内学者依据Halliday和Matthiessen突显"认知"这一事实,指出系统功能语言学发生认知转向。该论断与系统功能语言学基于生物体间而非生物体内的研究取向冲突,其理论误导性不容小觑。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主要分支悉尼语法对"...
国内学者依据Halliday和Matthiessen突显"认知"这一事实,指出系统功能语言学发生认知转向。该论断与系统功能语言学基于生物体间而非生物体内的研究取向冲突,其理论误导性不容小觑。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主要分支悉尼语法对"认知"的解读为出发点,以具身认知三大原则为参照,再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另一分支加的夫语法作对比,可回答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否发生认知转向。研究发现,系统功能语言学突显认知的目的在于借认知提出与认知科学互为补充的意义构建观,系统功能语言学基于生物体间的研究取向并未改变,对加的夫语法的认知-互动观仍持保留意见,故而系统功能语言学发生认知转向的论断不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悉尼
语法
加的夫语法
具身认知
意义构建
认知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论带有“范围”成分的性质词组
被引量:
8
6
作者
何伟
高生文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33,共7页
在加的夫语法(Fawcett 2008a,2008b,2009)框架内,对带有"范围"成分的性质词组的句法描述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把表达认知、情感语义类型的性质词组在句法层次上描述为"主要动词延长成分",将原"范围"成分提...
在加的夫语法(Fawcett 2008a,2008b,2009)框架内,对带有"范围"成分的性质词组的句法描述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把表达认知、情感语义类型的性质词组在句法层次上描述为"主要动词延长成分",将原"范围"成分提升到小句层次上,用以填充"补语";一种坚持在句法层次上把所有类型的性质词组都描述为"补语"。为了构建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语言模式,本文通过阐释和讨论提出:性质词组不包括"范围"成分,对性质词组句法功能首先应做一致式分析,针对那些具有动态语义特点的性质词组,再进行隐喻式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的夫语法
性质词组
“范围”成分
句法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汉语典型助动词“要”字的句法功能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何伟
滑雪
张敬源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40,共6页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内部的加的夫语法视角,探讨了现代汉语典型助动词"要"字的句法功能,旨在为汉语助动词的判断提供一个可操作的标准。研究得出:"要"字在说明小句操作词或助动词成分时,其功能与汉语助动词的典型...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内部的加的夫语法视角,探讨了现代汉语典型助动词"要"字的句法功能,旨在为汉语助动词的判断提供一个可操作的标准。研究得出:"要"字在说明小句操作词或助动词成分时,其功能与汉语助动词的典型或附加用法一致,而在说明主要动词和粘合词成分时,其功能与汉语助动词的普遍用法不一致。进而,文章提出可以把是否能在小句中说明操作词成分而表达情态意义、极性意义或人际意义,作为判定汉语助动词的主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字
汉语助动词
加的夫语法
句法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功能句法分析的表示方式
被引量:
10
8
作者
何伟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8-114,共7页
系统功能语法中存在两种句法表示方式:一种是框形图,一种是树形图。悉尼语法采用的框形图着重体现的是语篇描述性质,突出分析过程;加的夫语法采用的树形图着重体现的是理论生成性质,强调句法结构生成的一次性。尽管侧重点不同,但是两种...
系统功能语法中存在两种句法表示方式:一种是框形图,一种是树形图。悉尼语法采用的框形图着重体现的是语篇描述性质,突出分析过程;加的夫语法采用的树形图着重体现的是理论生成性质,强调句法结构生成的一次性。尽管侧重点不同,但是两种模式都认可句法最终结构的单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句法分析
悉尼
语法
加的夫语法
框形图
树形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句法研究
被引量:
6
9
作者
张德禄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9-98,共10页
多年来,系统功能语法发展了两种模式: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Fawcett的加的夫语法。文章旨在通过研究这两种模式的关系,理清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句法研究问题。文章介绍了系统功能语法的两种模式,探讨了这两种模式中的形式、功能和意义...
多年来,系统功能语法发展了两种模式: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Fawcett的加的夫语法。文章旨在通过研究这两种模式的关系,理清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句法研究问题。文章介绍了系统功能语法的两种模式,探讨了这两种模式中的形式、功能和意义并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功能概念是一个关系概念,可以指形式和意义的关系,也可以指语言形式与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的关系。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Fawcett的加的夫语法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功能所代表的不同关系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法
系统功能
语法
加的夫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语性质词组的句法功能研究
被引量:
2
10
作者
张敬源
段耀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1-16,共6页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内部的加的夫语法视角对汉语性质词组的句法功能进行了探讨,旨在对汉语性质词组在句法中所填充的功能成分提供一个比较全面的描述。研究发现,汉语性质词组在小句层次上可填充主语、补语、状语、主要动词、主要动词...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内部的加的夫语法视角对汉语性质词组的句法功能进行了探讨,旨在对汉语性质词组在句法中所填充的功能成分提供一个比较全面的描述。研究发现,汉语性质词组在小句层次上可填充主语、补语、状语、主要动词、主要动词延长成分,可在词组层次上填充名词词组中的修饰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的夫语法
汉语性质词组
句法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汉语“来”“去”的功能视角研究
被引量:
4
11
作者
何伟
邓若晨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35,共5页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加的夫语法视角对现代汉语“来”“去”进行探讨,目的是明确“来”“去”在不同情况下承担的语义及句法功能。本文提出:“来”“去”在体现施事和受事的物理位移时,系小句中的谓体;体现趋近或远离发话者的方式时,...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加的夫语法视角对现代汉语“来”“去”进行探讨,目的是明确“来”“去”在不同情况下承担的语义及句法功能。本文提出:“来”“去”在体现施事和受事的物理位移时,系小句中的谓体;体现趋近或远离发话者的方式时,系状语;体现动作的持续意义时,系谓体延长成分;体现动作发生的时间意义时,系助动词;体现目的意义时,系不定式;作为衬字出现时,系语气词;体现约数意义时,系数量词组中的调节词。此外,类固定短语“越来越……”中的“越来越”作为整体,体现程度愈发加深的意义,系性质词组中的程度调节词;“……来……去”作为一个整体,体现动作在空间位移上的反复意义,系小句中的谓体;“……了去了”中的“了去了”作为一个整体,体现性质程度加深或数量变化的意义,系性质词组中的程度调节词或数量词组中的量额调节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的夫语法
“来”
“去”
语义功能
句法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汉语“所”字的功能视角研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何伟
莫振峰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20,共13页
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内部的加的夫语法,对现代汉语“所”字的用法进行探讨,旨在界定“所”字在不同情况下体现的语义和句法功能。研究表明:在语义层面,“所”字可表达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其中概念意义包括指称、计量、分...
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内部的加的夫语法,对现代汉语“所”字的用法进行探讨,旨在界定“所”字在不同情况下体现的语义和句法功能。研究表明:在语义层面,“所”字可表达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其中概念意义包括指称、计量、分类、个体化、转指、轻量、程度加深等经验意义和动词主体的指向明确性逻辑意义,人际意义包括交际者教育背景、心理距离、言语审美等语旨特征和强调及弱化情态意义,语篇意义指正式语体特点;在句法层面,“所”字可说明名词词组中的中心词、中心词触发语和数量限定词,量词词组中的量标,性质词组中的程度调节词,数量词组中的调节项,以及小句中的状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字
加的夫语法
语义功能
句法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加的夫语法研究二十年:回顾、思索与展望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敬源
王文峰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8-34,共7页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支持项目"功能语言学视野下的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编号:NCET-10-0228)的部分成果
文摘
近年来,国内加的夫语法研究方兴未艾,既有理论上的承袭,更有创新研究。本研究旨在系统梳理二十年来(1996-2015)中国语境下加的夫语法的发展脉络、研究现状和趋势。首先对国内加的夫语法研究历年文献发表数量和研究主题进行统计和分析,综述其在国内的研究领域、研究热点以及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呈现二十年来的总体发展轮廓和趋势。最后,在此基础上对加的夫语法研究今后的走向和可能取得突破的领域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
加的夫语法
综述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的夫语法的发展历程及研究范式
被引量:
2
2
作者
向大军
机构
吉首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出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96-109,119,共15页
基金
2018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加的夫语法及其适用性研究”(项目编号:18B325)阶段性成果。
文摘
加的夫语法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种重要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加的夫语法及其应用研究。在对相关文献进行仔细研读的基础上,本文尝试对加的夫语法的发展历程及研究范式作系统的梳理。研究发现:(1)加的夫语法的发展历程可分为3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和成熟阶段;(2)加的夫语法的研究范式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意义与形式的双向性、个体认知与社会互动的融合性以及理论生成与语篇描写的统一性。
关键词
加的夫语法
发展历程
研究范式
系统功能语言学
Keywords
Cardiff Grammar
developments
research paradigms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分类号
H314.3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加的夫语法视角的现代汉语“被”字句探究
3
作者
杨锦
姚双云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出处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6期127-135,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位置敏感语法:基于汉语口语中的连词研究(18AYY02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汉语口语语法多层面多角度研究”(17JJD740007)。
文摘
“被”字句是现代汉语中特征较为显著的一类重要句式,一直以来是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文章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加的夫语法研究范式,探讨了“被”字的句法功能及其词性分布,以及无标记“被”字句、“被”前无被动受体的“被”字句、复杂形式“被”字句(含多个兼语为例)等三类“被”字句的特殊句型。研究表明:加的夫语法框架下“被”字在小句中主要有两种功能:一是充当主要结构成分;二是充当基础结构成分。加的夫语法不仅能够回答无标记“被”字句成立的原因并对其进行有效识别,解释“被”前无被动受体的“被”字句两种格式的基本功能,还能揭示复杂形式“被”字句形式层和语义层之间的深层联系。
关键词
加的夫语法
“被”字词性
特殊“被”字句
功能分析
Keywords
Cardiff Grammar
Part of Speech of"Bei"(被)
Non-Canonical"Bei"(被)Sentences
Functional Analysis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主谓谓语句的范围新解: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
4
作者
向大军
机构
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4,83,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加的夫语法的现代汉语形义错配句式研究”(编号:23XJA740008)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主谓谓语句在语法学界讨论已久,但就其界定及范围而言并未形成统一定论。本研究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加的夫语法视角重新审视主谓谓语句的范围界定问题。本文首先讨论主语和主位的关系问题,认为主语属于形式范畴,可以体现多种功能;而主位属于语义范畴,其选择与行为者的话语目的密切相关。然后基于功能语法分析的基本原则,对学界讨论的八类主谓谓语句相关句式作了详细的功能语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汉语的动词谓语句基本上可以在“主语-谓语”结构模式下以“形义结合”为导向进行语法分析。因此,基于世界语言的共性和汉语的特性,文章认为汉语的主谓谓语句应严格限定于非动词主谓结构做谓语的句子,否则会严重影响我们对汉语句子基本结构方式的认识。
关键词
主谓谓语句
主语
主位
加的夫语法
形义结合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知转向辩证
被引量:
6
5
作者
董保华
任大玲
杨炳钧
机构
重庆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7-73,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英汉非限定小句的功能类型研究"(15BYY016)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沃尔夫隐性范畴视阈下英语独立型形式标记的隐性纯理功能研究"(16YJC740013)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认知识解与语义构建视阈下认知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互补研究"(15SKG188)资助
文摘
国内学者依据Halliday和Matthiessen突显"认知"这一事实,指出系统功能语言学发生认知转向。该论断与系统功能语言学基于生物体间而非生物体内的研究取向冲突,其理论误导性不容小觑。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主要分支悉尼语法对"认知"的解读为出发点,以具身认知三大原则为参照,再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另一分支加的夫语法作对比,可回答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否发生认知转向。研究发现,系统功能语言学突显认知的目的在于借认知提出与认知科学互为补充的意义构建观,系统功能语言学基于生物体间的研究取向并未改变,对加的夫语法的认知-互动观仍持保留意见,故而系统功能语言学发生认知转向的论断不成立。
关键词
悉尼
语法
加的夫语法
具身认知
意义构建
认知转向
Keywords
Sydney grammar
Cardiff grammar
embodied cognition
meaning construal
cognitive paradigm shift
分类号
H313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论带有“范围”成分的性质词组
被引量:
8
6
作者
何伟
高生文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外语学院
出处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33,共7页
基金
2009年度中央高校基础科研业务费项目"自然语言理解的计算机模式研究"(编号:FRF-TP-09-025B)
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功能句法结构的计算机模式研究"(编号:09YJZH007)的部分研究成果
文摘
在加的夫语法(Fawcett 2008a,2008b,2009)框架内,对带有"范围"成分的性质词组的句法描述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把表达认知、情感语义类型的性质词组在句法层次上描述为"主要动词延长成分",将原"范围"成分提升到小句层次上,用以填充"补语";一种坚持在句法层次上把所有类型的性质词组都描述为"补语"。为了构建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语言模式,本文通过阐释和讨论提出:性质词组不包括"范围"成分,对性质词组句法功能首先应做一致式分析,针对那些具有动态语义特点的性质词组,再进行隐喻式解释。
关键词
加的夫语法
性质词组
“范围”成分
句法描述
分类号
H0-06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汉语典型助动词“要”字的句法功能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何伟
滑雪
张敬源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40,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BYY007)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项目编号:NCET-10-022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FRF-SD-12-024A和FRF-TP-09-025B)的部分成果
文摘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内部的加的夫语法视角,探讨了现代汉语典型助动词"要"字的句法功能,旨在为汉语助动词的判断提供一个可操作的标准。研究得出:"要"字在说明小句操作词或助动词成分时,其功能与汉语助动词的典型或附加用法一致,而在说明主要动词和粘合词成分时,其功能与汉语助动词的普遍用法不一致。进而,文章提出可以把是否能在小句中说明操作词成分而表达情态意义、极性意义或人际意义,作为判定汉语助动词的主要标准。
关键词
“要”字
汉语助动词
加的夫语法
句法功能
Keywords
yao
modern Chinese "auxiliary"
the Cardiff Grammar
syntactic function
分类号
H043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功能句法分析的表示方式
被引量:
10
8
作者
何伟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8-114,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语时态功能与生成系统研究"(编号为07BYY062)
北京科技大学校课题基金项目"功能句法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文摘
系统功能语法中存在两种句法表示方式:一种是框形图,一种是树形图。悉尼语法采用的框形图着重体现的是语篇描述性质,突出分析过程;加的夫语法采用的树形图着重体现的是理论生成性质,强调句法结构生成的一次性。尽管侧重点不同,但是两种模式都认可句法最终结构的单一性。
关键词
功能句法分析
悉尼
语法
加的夫语法
框形图
树形图
Keywords
functional syntactic analysis
the Sydney Grammar
the Cardiff Grammar
box diagTam
tree diagram
分类号
H043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句法研究
被引量:
6
9
作者
张德禄
机构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9-98,共10页
文摘
多年来,系统功能语法发展了两种模式: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Fawcett的加的夫语法。文章旨在通过研究这两种模式的关系,理清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句法研究问题。文章介绍了系统功能语法的两种模式,探讨了这两种模式中的形式、功能和意义并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功能概念是一个关系概念,可以指形式和意义的关系,也可以指语言形式与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的关系。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Fawcett的加的夫语法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功能所代表的不同关系上。
关键词
句法
系统功能
语法
加的夫语法
Keywords
syntax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Cardiff Grammar
分类号
H04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语性质词组的句法功能研究
被引量:
2
10
作者
张敬源
段耀华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
出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1-16,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为11BYY007)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编号为NCET-10-022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为FRF-SD-12-024A和FRF-TP-09-025B)的部分成果
文摘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内部的加的夫语法视角对汉语性质词组的句法功能进行了探讨,旨在对汉语性质词组在句法中所填充的功能成分提供一个比较全面的描述。研究发现,汉语性质词组在小句层次上可填充主语、补语、状语、主要动词、主要动词延长成分,可在词组层次上填充名词词组中的修饰语。
关键词
加的夫语法
汉语性质词组
句法功能
Keywords
the Cardiff Grammar
Chinese quality groups
syntactic functions
Syntactic Functions of Chinese Quality Groups
分类号
H0-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汉语“来”“去”的功能视角研究
被引量:
4
11
作者
何伟
邓若晨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
出处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35,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子课题“汉外对比及外语学习者语言研究”(编号:16JJD740002)
教育部哲学社科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英汉语功能句法结构数据库建设及研究”(编号:17JHQ008)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加的夫语法视角对现代汉语“来”“去”进行探讨,目的是明确“来”“去”在不同情况下承担的语义及句法功能。本文提出:“来”“去”在体现施事和受事的物理位移时,系小句中的谓体;体现趋近或远离发话者的方式时,系状语;体现动作的持续意义时,系谓体延长成分;体现动作发生的时间意义时,系助动词;体现目的意义时,系不定式;作为衬字出现时,系语气词;体现约数意义时,系数量词组中的调节词。此外,类固定短语“越来越……”中的“越来越”作为整体,体现程度愈发加深的意义,系性质词组中的程度调节词;“……来……去”作为一个整体,体现动作在空间位移上的反复意义,系小句中的谓体;“……了去了”中的“了去了”作为一个整体,体现性质程度加深或数量变化的意义,系性质词组中的程度调节词或数量词组中的量额调节项。
关键词
加的夫语法
“来”
“去”
语义功能
句法功能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汉语“所”字的功能视角研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何伟
莫振峰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20,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资源数据库建设及汉外对比研究”(项目编号:19ZDA31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内部的加的夫语法,对现代汉语“所”字的用法进行探讨,旨在界定“所”字在不同情况下体现的语义和句法功能。研究表明:在语义层面,“所”字可表达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其中概念意义包括指称、计量、分类、个体化、转指、轻量、程度加深等经验意义和动词主体的指向明确性逻辑意义,人际意义包括交际者教育背景、心理距离、言语审美等语旨特征和强调及弱化情态意义,语篇意义指正式语体特点;在句法层面,“所”字可说明名词词组中的中心词、中心词触发语和数量限定词,量词词组中的量标,性质词组中的程度调节词,数量词组中的调节项,以及小句中的状语。
关键词
“所”字
加的夫语法
语义功能
句法功能
Keywords
suo
the Cardiff Grammar
semantic function
syntactic function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加的夫语法研究二十年:回顾、思索与展望
张敬源
王文峰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加的夫语法的发展历程及研究范式
向大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加的夫语法视角的现代汉语“被”字句探究
杨锦
姚双云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主谓谓语句的范围新解: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
向大军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知转向辩证
董保华
任大玲
杨炳钧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再论带有“范围”成分的性质词组
何伟
高生文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现代汉语典型助动词“要”字的句法功能研究
何伟
滑雪
张敬源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功能句法分析的表示方式
何伟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句法研究
张德禄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汉语性质词组的句法功能研究
张敬源
段耀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现代汉语“来”“去”的功能视角研究
何伟
邓若晨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现代汉语“所”字的功能视角研究
何伟
莫振峰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