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退火过程中再加热速度对C-Mn-Si-Al钢组织演变的影响
1
作者 肖洋洋 冷德平 +1 位作者 崔磊 彭飞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5,共4页
以Nb/Ti微合金化C-Mn-Si-Al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双退火过程中再加热速率对组织演变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马氏体基体再加热过程中发生回火析出渗碳体,随着再加热速率的增加,渗碳体析出区间逐渐增大,但析出量逐渐减小,到再加热速率为80... 以Nb/Ti微合金化C-Mn-Si-Al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双退火过程中再加热速率对组织演变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马氏体基体再加热过程中发生回火析出渗碳体,随着再加热速率的增加,渗碳体析出区间逐渐增大,但析出量逐渐减小,到再加热速率为80℃/s时,基本不析出渗碳体。最终组织均为板条马氏体,其中部分板条马氏体存在自回火析出的碳化物。此外,存在两种不同形态和尺寸的夹杂物,一种是由TiN和Al2O3组成的块状复合夹杂,另一种是由Nb单质为主体微溶Ti的长方形夹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退火 马氏体 渗碳体 加热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食品通电加热速度与电导率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殷涌光 周亚军 +2 位作者 玄哲浩 刘微 王国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16,共4页
通过对液态食品 (液体食品、亲水性胶体食品和含颗粒液态食品 )通电加热速度与电导率的试验研究 ,得出食品物料的电导率是影响加热速度的主要因素 ,电导率越大 ,通电加热速度越快 ;食品的 pH值对加热速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pH值越小 ,酸... 通过对液态食品 (液体食品、亲水性胶体食品和含颗粒液态食品 )通电加热速度与电导率的试验研究 ,得出食品物料的电导率是影响加热速度的主要因素 ,电导率越大 ,通电加热速度越快 ;食品的 pH值对加热速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pH值越小 ,酸性越强 ,电导率越大 ,加热速度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食品 通电加热速度 电导率 加热杀菌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果颗粒液态食品物料通电加热速度与温度场 被引量:8
3
作者 周亚军 殷涌光 +1 位作者 刘微 赫桂丹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36-139,146,共5页
对含水果颗粒液态食品物料在通电加热装置中的加热速度与温度场进行了试验研究。影响加热速度的主要因素是食品物料的电导率 (电解质浓度 )和 p H值 ;产生非均匀温度场的主要原因为固液物料的电导率差异、加热装置管壁和入料口的散热及... 对含水果颗粒液态食品物料在通电加热装置中的加热速度与温度场进行了试验研究。影响加热速度的主要因素是食品物料的电导率 (电解质浓度 )和 p H值 ;产生非均匀温度场的主要原因为固液物料的电导率差异、加热装置管壁和入料口的散热及电极板附近局部过热等。同时总结出不同食品物料的温度变化规律及加热速度与温度场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果颗粒液态食品 物料 通电加热速度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加热速度下显微组分的热解机理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军 袁建伟 徐益谦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6-50,共5页
利用差热分析并采用微分和积分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显微组分富集样在低加热速度下热解的实验结果,对显微组分的热解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的热解过程十分复杂,整个热解过程不能用一步反应描述,但存在明确分界温度Tm。在... 利用差热分析并采用微分和积分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显微组分富集样在低加热速度下热解的实验结果,对显微组分的热解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的热解过程十分复杂,整个热解过程不能用一步反应描述,但存在明确分界温度Tm。在假定两步反应的前提下研究表明,各步反应均由扩散过程控制,但扩散机理不同,不同段的活化能不一样,后段的活化能比前段小。不同显微组分的热解机理没有表现出差别,但活化能却有差别,惰质组一般具有最低的活化能。变质程度对活化能存在影响,随变质程度加深,活化能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组分 热解 加热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速度和冷却方式对508-3钢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何西扣 白天 +1 位作者 刘正东 林肇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04-205,209,共3页
研究了不同加热速度以及不同冷却方式对508-3钢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508-3钢在奥氏体化过程中,随加热速度的提高,钢的奥氏体晶粒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细化;不同冷却方式得到的原始组织再次奥氏体化后,炉冷得到的铁素体+珠光体组... 研究了不同加热速度以及不同冷却方式对508-3钢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508-3钢在奥氏体化过程中,随加热速度的提高,钢的奥氏体晶粒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细化;不同冷却方式得到的原始组织再次奥氏体化后,炉冷得到的铁素体+珠光体组织相比水冷得到马氏体组织所获得奥氏体晶粒更为细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速度 冷却方式 奥氏体晶粒尺寸 508-3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速度对T91铁素体耐热钢奥氏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宁保群 严泽生 +2 位作者 付继成 别利剑 刘永长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9-332,共4页
采用高精度差分膨胀仪对不同加热速度(10~6000K/min)下T91铁素体耐热钢的奥氏体形成动力学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加热速度显著影响191钢的奥氏体形成开始温度Ac1、结束温度Ac3、相变速率及淬火后的组织.加热速度愈大,Ac1... 采用高精度差分膨胀仪对不同加热速度(10~6000K/min)下T91铁素体耐热钢的奥氏体形成动力学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加热速度显著影响191钢的奥氏体形成开始温度Ac1、结束温度Ac3、相变速率及淬火后的组织.加热速度愈大,Ac1和Ac3温度愈高,奥氏体相变速率愈快,奥氏体形成温度区间愈窄;相对较慢和较快的加热速度对淬火后的组织都有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膨胀仪 加热速度 T91铁素体耐热钢 奥氏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速度对煤粉膨胀特性及燃烧行为的影响
7
作者 张玉柱 沈峰满 施月循 《炼铁》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6-38,共3页
随着高炉炼铁喷煤工艺的普及和提高,人们越加重视煤粉燃烧过程中的各种行为,但是迄今,煤粉的有些燃烧特性,如煤粉在不同加热条件下的燃烧行为尤其是膨胀行为尚未被人们所掌握。本研究从观测单颗粒煤粉在加热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入手,考察... 随着高炉炼铁喷煤工艺的普及和提高,人们越加重视煤粉燃烧过程中的各种行为,但是迄今,煤粉的有些燃烧特性,如煤粉在不同加热条件下的燃烧行为尤其是膨胀行为尚未被人们所掌握。本研究从观测单颗粒煤粉在加热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入手,考察加热速度对煤粉的膨胀特性及燃烧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喷煤 煤粉 燃烧 加热速度 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速度对GCr15钢连铸坯网状碳化物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汪文瀚 陈其伟 朱国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2-74,共3页
通过热处理模拟和金相组织观察,研究了不同加热速度对GCr15钢连铸坯的表面细晶区、柱状晶区和中心等轴晶区网状碳化物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热速度为5℃/min时,对三个区网状碳化物有明显的改善,尤其是可以完全消除中心等轴晶区的... 通过热处理模拟和金相组织观察,研究了不同加热速度对GCr15钢连铸坯的表面细晶区、柱状晶区和中心等轴晶区网状碳化物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热速度为5℃/min时,对三个区网状碳化物有明显的改善,尤其是可以完全消除中心等轴晶区的网状碳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坯 加热速度 网状碳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速度对煤的气化反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松华 史占彪 赵庆杰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8-131,共4页
实验室条件下考察了五种不同类型的煤经不同加热速度处理后,煤中碳对CO2化学反应性及单位质量碳的气化反应速度常数特殊反应速度常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适于直接还原回转窑窑头喷煤用的高挥发分煤,经不同加热速度处理后煤... 实验室条件下考察了五种不同类型的煤经不同加热速度处理后,煤中碳对CO2化学反应性及单位质量碳的气化反应速度常数特殊反应速度常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适于直接还原回转窑窑头喷煤用的高挥发分煤,经不同加热速度处理后煤中碳对CO2化学反应性和特殊反应速度常数发生明显变化,随加热速度增大而明显增大.这一研究结果为直接还原回转窑窑头喷煤强化还原的机理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还原 回转窑 加热速度 气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速度对煤气化反应性影响的机理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松华 赵庆杰 史占彪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21-223,共3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BET动态吸附法等手段研究了直接还原回转窑用煤粒(8~12mm)经不同加热速度处理后煤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快速加热条件下煤的挥发分大量快速放出,使碳的颗粒破裂,微孔隙增多增大,碳...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BET动态吸附法等手段研究了直接还原回转窑用煤粒(8~12mm)经不同加热速度处理后煤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快速加热条件下煤的挥发分大量快速放出,使碳的颗粒破裂,微孔隙增多增大,碳的比表面积增大,使反应性发生变化.这一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加热速度对煤气化反应性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性 加热速度 炼铁 喷煤 气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加热速度下温度对45#钢再结晶和晶界特征的影响
11
作者 贾智 王彤 +4 位作者 赵小龙 罗晓阳 王慧芳 张鹏飞 汪彦江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6-163,共8页
目的针对45#钢的再结晶行为受退火工艺的影响较大这一问题,研究了2种加热速度下不同退火温度对45#钢再结晶行为、再结晶形核长大机制以及晶界特征分布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箱式电阻炉模拟罩式退火实验,分别以2℃/s和0.08℃/s的加热速度... 目的针对45#钢的再结晶行为受退火工艺的影响较大这一问题,研究了2种加热速度下不同退火温度对45#钢再结晶行为、再结晶形核长大机制以及晶界特征分布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箱式电阻炉模拟罩式退火实验,分别以2℃/s和0.08℃/s的加热速度将试样加热到不同温度(660℃、720℃)并保温30min,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研究退火后45#钢的再结晶行为和晶界特征。结果与0.08℃/s加热速度相比,当加热速度为2℃/s时,试样的晶粒细小,再结晶温度较高。在高加热速度下,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再结晶体积分数增大,一些小角度晶界转变为大角度晶界,促进了再结晶过程。再结晶晶粒通过亚晶合并形核并呈等轴状分布,亚晶粒通过相互吞并的方式生长,导致亚晶粒减少,几何必要位错密度增大。在2种加热速度下,720℃时(Σ9+Σ27)/Σ3的比值大于660℃时的比值,且在720℃下低ΣCSL晶界更高,更有利于45#钢中晶界团簇形成,晶界特征分布更优。结论与慢速加热相比,在高加热速度下退火会提高生产率,改善材料的微观结构,这主要通过晶粒细化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速度 退火温度 45#钢 再结晶 晶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速度对Cu-Zn-Al-Mn淬火态合金马氏体逆相变的影响
12
作者 郭晨 韩明 +1 位作者 程饴萱 陈继勤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4期465-469,共5页
用直流电阻法对Cu-Zn-Al-Mn淬火态试样在不同加热速度下的马氏体逆相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热速度对Cu-Zn-Al-Mn水淬及油淬试样的逆相变有较大的影响,尤其对水淬试样,加热速度慢到一定程度可以阻止马氏体... 用直流电阻法对Cu-Zn-Al-Mn淬火态试样在不同加热速度下的马氏体逆相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热速度对Cu-Zn-Al-Mn水淬及油淬试样的逆相变有较大的影响,尤其对水淬试样,加热速度慢到一定程度可以阻止马氏体逆相变的发生,或者使逆相变中出现反向过程,即DO3→MI8R转变.在慢速加热时,同时存在着马氏体时效及母相时效两种时效作用,加热速度越慢,这两种时效作用影响越大,从而使马氏体逆相变表现出对加热速度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速度 马氏体 逆相变 形状记忆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及冷却速度对低碳微合金钢相变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庭秀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5-136,140,共3页
采用Gleeble-3500型热模拟试验机、金相显微镜研究了加热速度、冷却速度对低碳微合金钢相变点及CCT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速度对奥氏体相变点有显著影响,随加热速度的增加,相变点呈线性增加;随冷却速度的降低,钢的强度显著下降,组... 采用Gleeble-3500型热模拟试验机、金相显微镜研究了加热速度、冷却速度对低碳微合金钢相变点及CCT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速度对奥氏体相变点有显著影响,随加热速度的增加,相变点呈线性增加;随冷却速度的降低,钢的强度显著下降,组织发生粗化,且出现带状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加热 加热速度 冷却速度 相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吞吐地层热量变化机理
14
作者 姚长江 贾新峰 +4 位作者 尚策 李可寒 焦滨海 高飞 林志强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0,共7页
加热地层以降低原油黏度是蒸汽吞吐的主要机理之一,构建考虑热对流和热传导的动态传热模型,通过耦合温度场和压力场,计算地层压力、地层温度和流体对流速度,进而分析地层热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注汽阶段,周期注汽量相同的条件... 加热地层以降低原油黏度是蒸汽吞吐的主要机理之一,构建考虑热对流和热传导的动态传热模型,通过耦合温度场和压力场,计算地层压力、地层温度和流体对流速度,进而分析地层热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注汽阶段,周期注汽量相同的条件下,注汽时间为6.0~10.0 d时,加热速度和地层净热量均较高;在焖井阶段,压力停止上升,热对流快速减弱,地层加热速度大幅下降,焖井4.0 d后降幅达88.3%,可以开井生产;在采油阶段,热传导起主要作用,地层热量缓慢稳步上升;经过1个吞吐周期,地层热量增量的57.7%随着产液被回收,42.3%保留在地层中。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蒸汽吞吐过程中的地层热量变化规律,为注采参数的优化和蒸汽热量的流向分析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吞吐 地层热量 原油黏度 热对流 热传导 温度场 加热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方式对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0
15
作者 朱玉安 刘友明 +2 位作者 张秋亮 赵思明 熊善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07-110,共4页
以鲢鱼糜为原料,研究蒸制、煮制及微波加热对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采用分形分析鱼糜凝胶微观结构,并初步探讨鱼糜微观结构与鱼糜凝胶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加热方式显著影响鱼糜凝胶的硬度、咀嚼性、凝胶强度、破断强度和微观结构参数(... 以鲢鱼糜为原料,研究蒸制、煮制及微波加热对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采用分形分析鱼糜凝胶微观结构,并初步探讨鱼糜微观结构与鱼糜凝胶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加热方式显著影响鱼糜凝胶的硬度、咀嚼性、凝胶强度、破断强度和微观结构参数(P≤0.05),对内聚性、凹陷深度、持水性有一定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分形维数较大和平均当量直径较小时,鱼糜凝胶的硬度、咀嚼性、凝胶强度、破断强度、凹陷深度和持水性都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糜 凝胶 加热方式 加热速度 分形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高一低”加热理论的合理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
16
作者 温亚成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33,共3页
介绍了“三高一低”加热理论 ,分析了这一理论在步进梁式连续加热炉上的应用途径及效果 。
关键词 “三高一低”加热理论 步进梁式连续加热 加热速度 热负荷分布 轧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立式感应加热
17
《中国乡镇企业信息》 1995年第5期15-15,共1页
立式感应加热炉可将钢材和钢材双金属同时加热到轧制温度,然后在轧机上热轧。由于加热速度快、温度均匀、表面氧化少、效率高,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比普通的推杆式或输送带式电阻加热可节能一半。
关键词 双金属 感应加热 表面氧化 轧制温度 加热速度 立式 电阻加热 节能效果 输送带式 温度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炉加热牛奶“四防”
18
作者 杨恩升 《山东农机化》 2009年第11期39-39,共1页
一防加热时间过长 由于微波炉的加热速度极快.若用微波炉加热牛奶时间过长。牛奶的温度必然过高,会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受高温作用,由溶胶状态变成凝胶状态,导致沉积物出现.影响乳品质量。
关键词 加热时间 微波炉 牛奶 加热速度 高温作用 乳品质量 蛋白质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结构钢的奥氏体晶粒超细化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杜林秀 姚圣杰 +1 位作者 熊明鲜 王国栋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75-1578,共4页
以两种不同成分的低碳微合金结构钢为研究对象,结合热模拟实验与实验室热轧实验,研究原始组织、化学成分及部分加热条件对低碳钢加热过程奥氏体晶粒超细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以热轧态铁素体/珠光体经温轧并且冷变形的组织为原始组织... 以两种不同成分的低碳微合金结构钢为研究对象,结合热模拟实验与实验室热轧实验,研究原始组织、化学成分及部分加热条件对低碳钢加热过程奥氏体晶粒超细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以热轧态铁素体/珠光体经温轧并且冷变形的组织为原始组织最有利于获得超细晶奥氏体(1μm);此外适量添加合金元素Nb,Ti,V,适当提高加热速度均有利于细化奥氏体,而当加热速度大于100℃/s时,对奥氏体的超细化效果不明显;另外,加热前预变形可以显著细化奥氏体晶粒,且提高其尺寸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结构钢 温轧 加热速度 奥氏体 超细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条件对Fe基纳米晶合金磁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治 何开元 +3 位作者 何峻 张雅静 程力智 张洛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41-544,共4页
详细研究了非晶 Fe72 .7Cu1 Nb2 V1 .8Si1 3 .5 B9合金在纳米晶化过程中退火温度与退火加热速度对合金磁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当退火温度 Ta 低于 530℃时 ,随着 Ta 的提高合金磁导率缓慢增加 .当 Ta高于 540℃时 ,磁导率迅速增加 ,... 详细研究了非晶 Fe72 .7Cu1 Nb2 V1 .8Si1 3 .5 B9合金在纳米晶化过程中退火温度与退火加热速度对合金磁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当退火温度 Ta 低于 530℃时 ,随着 Ta 的提高合金磁导率缓慢增加 .当 Ta高于 540℃时 ,磁导率迅速增加 ,570℃退火时磁导率出现峰值 .实验发现 ,在纳米晶化过程中退火加热速度对合金的初始磁导率 μi 有明显的影响 ,μ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合金 磁性 退火温度 退火加热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