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品种桑枝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及提取工艺优化
1
作者 苗卫东 周新宇 +3 位作者 吴俊英 沈舶宁 王琪瑶 史锐 《广东蚕业》 2025年第4期1-3,共3页
文章聚焦桑枝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优化及不同品种桑枝总黄酮含量差异比较研究。以12个品种桑枝药材为原料,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法,通过正交试验对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时间等参数进行优化,以亚硝酸钠-硝酸铝法测定12个品种桑枝... 文章聚焦桑枝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优化及不同品种桑枝总黄酮含量差异比较研究。以12个品种桑枝药材为原料,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法,通过正交试验对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时间等参数进行优化,以亚硝酸钠-硝酸铝法测定12个品种桑枝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g∶mL)1∶20、温度75℃,回流提取90 min;12个品种桑枝的总黄酮含量范围为3.401~7.291 mg/g,其中无籽大十、龙桑、鸡桑的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标准药材桑枝。研究证实,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且不同品种桑枝的黄酮类成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为桑枝资源的质量评价与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 总黄酮 正交设计 提取工艺 加热回流提取 亚硝酸钠-硝酸铝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核桃壳提取物中化学成分 被引量:9
2
作者 卢四平 张向云 向同寿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50-1453,共4页
经粉碎的核桃壳样品两份分别以二氯甲烷-甲醇(93+7)混合溶剂进行索氏抽提和以二氯甲烷-甲醇-水(93+7+100)混合溶剂进行加热回流提取;所得提取液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索氏抽提物中鉴定出34种化合物,在加热回流提取物... 经粉碎的核桃壳样品两份分别以二氯甲烷-甲醇(93+7)混合溶剂进行索氏抽提和以二氯甲烷-甲醇-水(93+7+100)混合溶剂进行加热回流提取;所得提取液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索氏抽提物中鉴定出34种化合物,在加热回流提取物中鉴定出13种化合物。化合物的主要类型是有机酸和有机酸酯类化合物,其次是醛、酚、醇、酮和萘类化合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核桃壳 化学成分 索式提取 加热回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优化提取地榆有效成分工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迟玉霞 《中国林副特产》 2012年第1期26-28,共3页
采用加热回流方法提取地榆中的有效成分,分别以地榆中黄酮、皂苷和鞣质提取率为指标,考察同时提取这三种成分的影响因素(乙醇浓度、溶剂倍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粒径)和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以60%乙醇为溶剂,药材粉碎粒径为20~40... 采用加热回流方法提取地榆中的有效成分,分别以地榆中黄酮、皂苷和鞣质提取率为指标,考察同时提取这三种成分的影响因素(乙醇浓度、溶剂倍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粒径)和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以60%乙醇为溶剂,药材粉碎粒径为20~40目,溶剂倍量为60,80℃下浸提1.5h的条件下提取效果最佳,在此条件下能够最好的兼顾三种有效成分的综合提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榆 加热回流提取 黄酮 皂苷 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品预处理方法对虫草头孢菌粉中腺苷含量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傅杰 李英华 吕秀阳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96-100,共5页
为了建立一种利用RP-HPLC法精确测定虫草头孢菌粉中腺苷含量的方法,实验在现有色谱条件的基础上优化了流动相条件,通过研究提取溶剂、时间、温度对腺苷提取效果的影响,比较超声波提取和加热回流提取的效果,以此探索虫草菌粉中腺苷测定... 为了建立一种利用RP-HPLC法精确测定虫草头孢菌粉中腺苷含量的方法,实验在现有色谱条件的基础上优化了流动相条件,通过研究提取溶剂、时间、温度对腺苷提取效果的影响,比较超声波提取和加热回流提取的效果,以此探索虫草菌粉中腺苷测定时样品预处理的方法.结果表明,色谱条件为Diamonsil^TM C18色谱柱(250×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9∶91)、紫外检测波长260 nm时,能够将虫草菌粉中的腺苷和其他成分分开;腺苷质量分数在0.097-0.582 m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1%;RSD为2.20%.样品预处理方法以在室温下用体积分数50%的甲醇超声波提取60 min为最好,该方法所需时间短,操作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头孢菌粉 腺苷 样品预处理 超声波提取 加热回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后衍生离子色谱法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的六价铬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婷 朱红霞 +3 位作者 周敬峰 姜丽 金淑聪 胡佳欣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36-242,共7页
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柱后衍生离子色谱法分离土壤和沉积物中的六价铬,使用紫外可见检测器进行测定。选用7种土壤和沉积物的实际样品,依次讨论了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氢氧化钠-氯化钾溶液、离子色谱碱性淋洗液4种不同提取... 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柱后衍生离子色谱法分离土壤和沉积物中的六价铬,使用紫外可见检测器进行测定。选用7种土壤和沉积物的实际样品,依次讨论了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氢氧化钠-氯化钾溶液、离子色谱碱性淋洗液4种不同提取剂对六价铬的提取效率,以及超声提取、水浴振荡提取和恒温磁力搅拌冷凝回流3种提取方式的提取效果;研究了10~60 min、25~190℃条件下的最佳提取时间和加热温度;分析了不同提取剂体积和称样量比值条件下六价铬标土的测定量,并探究了提取液的保存条件。优化后的前处理条件:称取2.5 g筛分后的土壤或沉积物样品,加入25 mL NaOH/Na_(2)CO_(3)提取剂,在恒温磁力搅拌冷凝回流装置上于120℃加热回流60 min,离心后用0.22μm滤膜过滤,用柱后衍生离子色谱紫外检测装置进行测定。相比目前常用的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等测定土壤中六价铬方法,柱后衍生离子色谱法特异性强,降低了差减法或其他前处理技术测定六价铬时所引入的误差,且不受提取液色度、浊度等影响。方法检出限可达0.002 mg/kg,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抗干扰能力强,对于低含量土壤和沉积物样品的测定更具优势,可满足土壤和沉积物中低含量六价铬的测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价铬 土壤和沉积物 加热回流提取 柱后衍生 离子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