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与nCPAP在小儿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辅助治疗中的应用对比观察 被引量:57
1
作者 石丹英 张红英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8期69-71,共3页
目的比较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C)与经鼻连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52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HFNC组、nCPAP组,每组各26例。两组均予抗生素、支气管舒张剂、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目的比较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C)与经鼻连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52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HFNC组、nCPAP组,每组各26例。两组均予抗生素、支气管舒张剂、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常规治疗,HFNC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高流量给氧模式治疗,氧气浓度40%~60%,氧气流量2 L/(kg·min),温度34℃~36℃,湿度>99%。nCPAP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连续气道正压治疗,氧气浓度40%~60%,氧气流量8~20 L/min,压力4~8cm H2O。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治疗12 h)两组心率(HR)、呼吸(RR)、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_(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_(a)CO_(2))、氧合指数(p_(a)O_(2)/FiO_(2))、pH值、无创通气时间、入住PICU时间、总住院时间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HR、RR均下降,SpO_(2)、p_(a)O_(2)、p_(a)CO_(2)、p_(a)O_(2)/FiO_(2)、pH值均升高(P<0.05),与nCPAP组比较,治疗后HFNC组HR、RR、p_(a)O_(2)、p_(a)CO_(2)、p_(a)O_(2)/FiO_(2)改善更明显(P<0.05)。与nCPAP组比较,HFNC组平均无创通气时间、入住PICU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P均<0.05)。与nCPAP组比较,HFNC组无创通气时间及入住PICU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P均<0.05)。结论HFNC治疗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效果优于nCPAP,可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 正压通气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呼吸衰竭 肺炎 重症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在1~3月龄肺炎伴低氧血症患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祥蕾 杨林风 吴长生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20-23,共4页
目的:观察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C)对1~3月龄肺炎伴低氧血症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我院PICU收治、未达到机械通气指征的1~3月龄伴有低氧血症的肺炎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HFNC治疗组、经鼻持续气道正... 目的:观察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C)对1~3月龄肺炎伴低氧血症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我院PICU收治、未达到机械通气指征的1~3月龄伴有低氧血症的肺炎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HFNC治疗组、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CPAP)治疗组和普通鼻导管吸氧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相应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后1 h、12 h、24 h的PaO2、P/F、呼吸频率等指标,患儿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气漏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FNC组和n CPAP组有效率明显增加(46. 7%vs 90. 0%、86. 7%,P<0. 05),但HFNC组与n CP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HFNC组和n CPAP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出现气漏例数明显减少(P<0. 05)。HFNC组和n CPAP组治疗后患儿的三凹征、呼吸急促、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P<0. 05),但HFNC组和n CP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对照组比较,HFNC组与n CPAP组在治疗后1 h、12 h、24 h PaO2、P/F升高,呼吸频率减慢(P<0. 05),但HFNC组和n CP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HFNC治疗1~3月龄伴有低氧血症的肺炎患儿疗效显著,损伤小,是一种适宜1~3月龄婴儿的无创呼吸支持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 肺炎 血症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在肺挫伤患者中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余锋尤 杨普云 +2 位作者 周康 吴全忠 罗志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7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C)在肺挫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茂名市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64例肺挫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2,给予HFNC)和对照组(n=32,给予常规面罩吸氧)... 目的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C)在肺挫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茂名市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64例肺挫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2,给予HFNC)和对照组(n=32,给予常规面罩吸氧)。比较两组临床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呼吸频率。结果观察组吸氧舒适度高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有创机械通气率和28 d内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4 h后,观察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PaCO_(2)和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FNC用于肺挫伤患者效果确切,能明显提高患者吸氧舒适度,降低有创机械通气率和病死率,改善血气指标和呼吸节律,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挫伤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 舒适度 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AP序贯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NRDS的研究
4
作者 李金嫦 高维凤 陈志云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7期33-35,共3页
目的:探析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序贯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择取2022年6月到2024年2月云浮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NRDS患儿纳入研究的范围,将所有的患儿随机划分成两组,即观察组(30例,... 目的:探析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序贯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择取2022年6月到2024年2月云浮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NRDS患儿纳入研究的范围,将所有的患儿随机划分成两组,即观察组(30例,行CPAP序贯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对照组(30例,行CPAP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后康复指标、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呼吸暂停发生率和需有创通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NRDS患儿实施CPAP序贯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的治疗后,患儿的缺氧状态得到显著缓解,氧疗的时间显著缩短,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序贯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流量导管湿 呼吸暂停 有创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护理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胜男 李琳琳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2期173-174,共2页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引起持续性呼吸窘迫的慢性肺部疾病,随着机械通气和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早产儿存活率显著提高,BPD发生率呈逐年增加趋势,严重影响其存活率和生存。
关键词 温湿流量导管 早产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静 万晓莉 +3 位作者 刘俊丽 王燕 姚国 史宝海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3期76-81,共6页
目的探究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HHFNC)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初始治疗中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泰安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并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诊断为RDS的早产儿129例。根据随... 目的探究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HHFNC)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初始治疗中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泰安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并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诊断为RDS的早产儿129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给予HHHFNC辅助呼吸,对照组给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辅助呼吸。治疗过程中根据患儿胸片检查情况及患儿吸入气体氧浓度分数(FiO_(2)),将患儿分为两组。A组:胸片提示RDS Ⅰ~Ⅲ级且FiO_(2)≤0.4(轻中度组),B组:胸片提示RDS Ⅳ级或FiO_(2)>0.4(重度组)。比较两大组中各自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共分析数据125例。A组(HHHFNC组42例,NCPAP组39例),HHHFNC组在鼻损伤发生率上较NCPAP组低(2.38%vs.20.51%,P=0.009),HHHFNC组在腹胀发生率上较NCPAP组低(4.76%vs.20.51%,P=0.031),两组在其他各项指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HHHFNC组20例,NCPAP组24例),治疗效果上HHHFNC组患儿气管插管发生率较NCPAP组高(40.00%vs.12.50%,P=0.036),HHHFNC组患儿无创通气时间较NCPAP组患儿高(t=2.219,P=0.032),住院时间上HHHFNC组较NCPAP组高(Z=-2.414,P=0.016);并发症上HHHFNC组患儿鼻损伤发生0例,NCPAP组患儿鼻损伤发生6例,发生率为25.00%,P=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其他各项指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HHFNC可作为轻中度早产儿RDS初始治疗的一线治疗方案,但对于重度RDS早产儿,HHHFNC作为初始治疗方案时,选择应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湿流量导管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持续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预防呼吸窘迫征早产儿鼻损伤有效性的Meta分析
7
作者 贾佳佳 陈雅岚 +2 位作者 李润 杨棋 唐灵玲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9-103,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eated 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e,HHHFNC)预防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早产儿鼻损伤的有效性,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维普、知网... 目的系统评价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eated 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e,HHHFNC)预防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早产儿鼻损伤的有效性,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维普、知网等数据库有关HHHFNC预防RDS早产儿鼻损伤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运用Stata 16.0和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最后采用Grade系统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35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3502名。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HHHFNC)在鼻损伤发生率[RR=0.28,95%CI(0.23,0.35),P<0.001]、气漏发生率[RR=0.30,95%CI(0.18,0.49),P<0.001]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其他无创通气模式)。Grade证据分级结果显示:鼻损伤发生率、气漏发生率2项结局指标均为中等质量证据。结论使用HHHFNC可降低RDS早产儿鼻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温湿流量导管通气 损伤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呼吸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给氧的护理 被引量:9
8
作者 何丽兰 李冰肖 +1 位作者 徐燕芳 陈伟菊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6期543-545,共3页
目的总结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呼吸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给氧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和总结1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呼吸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给氧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正确连接呼吸回路,维持通畅的高流量鼻导管给氧的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 目的总结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呼吸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给氧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和总结1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呼吸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给氧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正确连接呼吸回路,维持通畅的高流量鼻导管给氧的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合理的呼吸道护理是呼吸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给氧护理的关键。结果 1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呼吸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给氧治疗及护理后,气促、呼吸暂停、三凹征等呼吸困难症状改善,能顺利撤机,鼻周皮肤无破损。结论对应用呼吸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给氧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使用鼻导管给氧,局部皮肤压伤的发生较低,患儿使用鼻导管更加舒适,正压辅助通气的依从性增高,无腹胀、鼻周皮肤破损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温湿 流量导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及鼻导管氧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61
9
作者 张艳喜 尚龙梅 芮晓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7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索研究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及鼻导管氧疗(NCO)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8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目的探索研究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及鼻导管氧疗(NCO)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8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增加HFNC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增加NCO治疗。两组患者总治疗时间均≥3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氧合指数(PaO_(2)/FiO_(2)),并于患者出院时进行治疗舒适度调查。结果治疗3 d后,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和平均动脉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两组患者PaO_(2)和PaO_(2)/FiO_(2)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aCO_(2)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3 d后两组患者PaO_(2)、PaCO_(2)和PaO_(2)/Fi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舒适度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FNC及NCO对于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均有着较为稳定的疗效,但HFNC相较于NCO有着更好的治疗缓解率和治疗舒适度,临床实践中可针对氧疗需求患者广泛开展HFNC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重期 Ⅱ型呼吸衰竭 流量湿 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5
10
作者 陈节 杨蔚 孙红梅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8期50-54,共5页
目的 观察分析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HHFNC)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9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研... 目的 观察分析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HHFNC)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9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研究组予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辅助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鼻导管低流量氧辅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T1)、治疗1 d后(T2)及治疗3 d后(T3)血气分析指标、心率(HR)、呼吸频率(RR),T1及治疗7 d后(T4)肺功能,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2、T3时,研究组pH、氧分压(PaO 2)水平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 2)、HR和R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组内不同时间pH、PaO 2、PaCO 2、RR和HR水平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pH及PaO 2水平随时间推移而升高,PaCO 2、HR和RR水平随时间推移而降低,同一指标组内不同时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T4时,研究组最大呼吸第1秒呼出气量(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和最大呼吸峰流速(PEF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T4时,两组FEV1、FEV1%和PEFR均较T1时升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低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HHFNC 可改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指标、HR、RR及肺功能,而且安全性良好,利于疾病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温湿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及血气指标的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中倩 李晓东 +1 位作者 李启婵 张升荣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35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HFNC)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及对血气指标作用。方法: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呼吸暂停早产儿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观察组在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HFNC)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及对血气指标作用。方法: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呼吸暂停早产儿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给予HHFNC。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 h,两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较治疗前均降低,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OI)升高,观察组指标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HFNC和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相似,HHFNC治疗同样可有效改善血气指标,HHFNC治疗的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呼吸暂停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温湿流量导管 血气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效果
12
作者 黄晶晶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262-1264,共3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感染性肺炎(Neonatal infectious pneumonia,NIP)经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High 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NIP患... 目的:分析新生儿感染性肺炎(Neonatal infectious pneumonia,NIP)经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High 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NIP患儿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HFNC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血气分析指标及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_(2))均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降低,且观察组的PaO_(2)、Sp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HFNC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NIP,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血气情况,促进患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流量导管湿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血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德振 《临床医药实践》 2020年第7期493-496,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治疗(HFNC)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治疗的7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以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治疗(HFNC)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治疗的7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以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持续低流量鼻导管氧气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HFNC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值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为8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d后观察组pH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pH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饱和度(SpO 2)、氧分压(PaO 2)、二氧化碳分压(PaCO 2)、呼吸频率(RR)、心率(HR)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其他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7%,观察组为1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HFNC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可改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及缺氧情况,降低PaCO 2,症状得以改善,缩短住院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呼吸衰竭 流量温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开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8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80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低流量鼻导管氧气吸入治疗,研究组使用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80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低流量鼻导管氧气吸入治疗,研究组使用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治疗。对比两组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呼吸频率(17.85±1.57)次/min低于对照组的(19.12±1.52)次/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44.50±5.85)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对照组的(48.41±8.26)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减慢呼吸频率,改善二氧化碳潴留,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温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疗法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齐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期260-262,共3页
目的观察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疗法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开封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参照组接受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目的观察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疗法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开封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参照组接受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研究组接受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咳痰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经皮血氧饱和度(TcSO2)、呼吸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62%(41/42)]高于参照组[78.57%(3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咳痰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供氧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cSO2、PaO2、PaCO2、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研究组TcSO2、PaO2高于参照组,PaCO2、呼吸频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鼻中隔损伤发生率[2.38%(1/42)]、腹胀发生率[11.90%(5/42)]低于参照组[23.81%(10/42)]、[71.43%(3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碳酸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疗法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可改善呼吸状况,促进患儿康复,且鼻中隔损伤、腹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温湿流量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在ICU患者中的疗效与标准化护理策略分析
16
作者 孙楠楠 《中国标准化》 2022年第20期264-266,共3页
目的:对ICU患者实施了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研究疗效与相关标准化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020年9月-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64例ICU患者,使用双盲法随机分组,对照组32例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32例... 目的:对ICU患者实施了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研究疗效与相关标准化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020年9月-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64例ICU患者,使用双盲法随机分组,对照组32例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32例实施标准化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有效率、并发症、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碱剩余(BE)低于对照组,动脉氧分压(PaO_(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标准化优质护理措施对ICU鼻导管吸氧患者进行干预,产生的临床效果良好,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并且改善了患者血气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患者 标准护理 导管 流量温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增鑫 吴时光 +3 位作者 张建华 谭秀贞 张荣华 刘宇轩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0期54-57,共4页
目的对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HHFNC)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接收的74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患儿采用NCPAPA治疗,观察组37... 目的对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HHFNC)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接收的74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患儿采用NCPAPA治疗,观察组37例患儿HHFNC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12、24、72h血气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2%(P <0.05)。结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及患儿的舒适度,减少鼻损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流量温湿正压通气 持续正压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吴盛桥 区发强 黄建聪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8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鼻导管吸氧治疗;研究组实施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鼻导管吸氧治疗;研究组实施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三凹陷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儿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湿 流量导管 毛细支气管炎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8
19
作者 喻聪 陈丽萍 陶莉 《现代医院》 2018年第12期1785-1788,共4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高流量组50例,采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低流量组50例,采用...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高流量组50例,采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低流量组50例,采用普通吸氧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对比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高流量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低流量组(P <0. 05),但高流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且与低流量组对比,高流量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气促、肺部啰音及三凹征、紫绀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低流量组(P <0. 05),高流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高流量组患者治疗后12 h、24 h呼吸频率、血氧分压(Pa O2)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较大差异性(P> 0. 05),但均明显优于低流量组(P <0. 05);与对照组比较,高流量组与低流量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 <0. 05);但高流量组与低流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方式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导管湿 新生儿肺炎 呼吸衰竭 分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的临床应用建议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翠青 毛健 +91 位作者 封志纯 毕仲江 常立文 陈昌辉 陈宏香 陈梅 陈善昌 陈姝姝 陈铁强 程国强 程宪 初清 董文斌 范秀芳 高彩云 高平明 郭金珍 郭玮 杭杲 哈斯也提 . 吾买尔 郝玲 胡劲涛 胡民 花少栋 黄海燕 冀湧 贾春梅 江逊 蒋永江 黎惟广 李春艳 李桂芳 李鸿鸣 李娟 李立新 李琴 李晓东 梁琨 林莉 刘庆生 刘卫鹏 龙艳明 芦惠 蒙晶 米荣 米延 牛世平 潘家华 裴竹英 乔立兴 任尚申 沙莉 施丽萍 史源 苏玉武 谭玮 陶莉 田淑萍 田秀英 王彩丽 王凯 王淑莲 王晓蓉 王瑜 王玉惠 王源 吴俊超 吴淑明 肖敏 肖志辉 熊虹 熊英 徐丁 薛伟 杨传忠 杨国平 杨长仪 易彬 虞碧茹 毓明涛 张世昌 张卫星 张欣 张雨平 赵才祥 郑凤龙 仲国琴 周彬 周卫萍 周晓光 周志远 朱慧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7年第3期132-135,共4页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eated 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HHHFNC)是一种非侵入性的通气方式,通过非密封的鼻塞导管,将经过加温湿化、空氧混合的气体以最佳流量直接输送至鼻腔。HHHFNC最初起源于鼻导管氧疗,但与传统的...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eated 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HHHFNC)是一种非侵入性的通气方式,通过非密封的鼻塞导管,将经过加温湿化、空氧混合的气体以最佳流量直接输送至鼻腔。HHHFNC最初起源于鼻导管氧疗,但与传统的鼻导管吸氧有所不同,HHHFNC可提供高流量、加温湿化的气体,通过专门的鼻导管装置提供呼吸支持,能够提供4~8 cm H2O(1 cm H2O=0.098 k Pa)的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湿 流量 导管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